形位公差国家标准有:
1、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2、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3、GB/T 4249—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
4、GB/T 16671—2009《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5、GB/T 13319—2003《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度公差》。
扩展资料:
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IT(即Js或js)。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形位公差
百度百科-公差等级
H及h都是公差带代号,大写字母专指对孔的要求,小写字母专指对轴的要求
后面数字跟的6,7,8是公差等级,即IT6,IT7和IT8。即公差带。
H指基孔制,即孔的下偏差为零。然后再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或形位公差手册查出你所加工的孔或轴的公差等级具体的公差带。
举例:
如加工一个基本尺寸为¢60mm的轴,若对其要求为h6,查手册的¢60mm的轴,IT6=0016mm
由于为h6,则为基轴制。即轴的下偏差为0而上偏差为0016
孔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60mm的轴h6,就等同于基本尺寸为¢60mm的轴。上偏差为0016,下偏差为0。
一般情况下轴或孔一般不会单独标,而是轴孔配合一起标。
这个你需要查些手册,里面有常用的轴孔配合,如H8/g7基孔制间隙配合。
在手册里都有配合的使用范围,根据要求选的。
具体你自己还得看一下。
如果觉得好可以加分。
尺寸公差对照表参见下图:
一、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国标规定分为20个等级,从IT01、IT0、IT1、IT2~IT18, 数字越大,公差等级(加工精度)越低,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公差数值)越大,加工难度越小。
二、公差等级表
1、根据加工方法和装配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IT公差等级值进行尺寸标注,图纸中未标注公差的尺寸需按照GB/T1804-2000《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指明公差等级。
2、一般未注公差图样表示法在图样标题栏附近或技术要求、技术文件(如企业标准)中注出本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例如选取中等级时,标注为:GB/T 1804-m。
3、图纸中未标注形位公差的结构,需按照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中的等级进行标注。
三、在零件图上的公差注法
1、线性尺寸公差的注法。
在图样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常用的有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极限偏差、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等三种形式。
2、线性尺寸公差的附加符号注法。
从机械学的角度来分包括: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有基孔制和基轴制,
有20个等级,
it01,
it0,it1~it18
形位公差分为: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
1图纸中具体零件的不同,标注不同。除了上述标注外,还有(可能有)基准的标注、中心孔(符号)标注、焊接符号标注、锥度或斜度标注、沉孔标注,等。线性尺寸,简称尺寸,是指两点之间的距离,如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中心距等。
知识普及
1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2加工后的零件会有尺寸公差,因而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就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这些差异统称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爱loveyou2121 你好!
回答你的问题: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基节极限偏差fpb、周节极限偏差fpt、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Fβ、接触线公差Fb、轴向齿距极限偏差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几项即可,你可以参看一下专业的齿轮图纸,也可以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例题,在此给你列出常规要检查的、在图纸上要列出来的项目:
21、小齿轮的检验项目:
21、根据你上面给出的参数,小齿轮的精度等级可以定为7FL,接下来级,就是按照精度等级差手册:
22、周节积累公差Fp:0063
23、周节极限偏差fpt:0018
24、在图纸上标注的齿坯公差:内孔按照IT7级:在手册上按照孔径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25、顶圆的径向跳动:按照外径尺寸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26、大齿轮的检验项目:
27、周节积累公差Fp:0090
28、周节极限偏差fpt:0020
29、在图纸上标注的齿坯公差:内孔按照IT7级:在手册上按照孔径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30、顶圆的径向跳动:按照外径尺寸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从你不断提问来看,你钻研得很深,非常不错,未来的工程师!但是,要系统的学习呀,机械工程师目前是非常吃香的,毕业后是可以拿高工资的,希望你努力!
希望以上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IT1-IT11级属于标注公差,IT12-IT18级属于未标注公差。 “11/2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你问的是一又二分之一,还是十一分之二,如果是第一个意思,在机械行业里的图纸标注就是,1 1/2英寸,等于381mm 如果是第二个意思,就是55。
查了一下书,未标注公差一般孔用H表示,轴用h表示,长度用+-1/2表示,
以上就是关于未注形位公差标准全部的内容,包括:未注形位公差标准、机械图纸的公差代号、如何查尺寸公差对照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