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宜家,抢滩新家居

狙击宜家,抢滩新家居,第1张

分享经济包括不同人或组织之间对生产资料、产品、分销 渠道 、处于交易或消费过程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分享。那么你对分享经济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分享经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分享经济强调的两个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占有”(Access over Ownership)和“不使用即浪费”(Value Unused is Waste)。

对该定义做一下解释。一是分享的标的物。主要是闲置资源,包括闲置物品、碎片时间、认知盈余(未被充分使用的知识与专长、技能和 经验 、关系与服务)和资金盈余、闲置空间与公共服务。海量指资源的广泛性及其庞大的数量,分散指多数来自于未被整合协同的个人资源或者是信息不对称的沉没资源。二是实现的方式。基于互联网、ICT、云计算、大数据等,构建平台,形成规模与协同,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实现经济剩余资源智能化的供需匹配。这是分享经济20的核心。三是实现的结果。分享经济平台可以使得前述闲置资源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新。过去大量的资源并未进入到价值创造的体系,同时分享经济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就业、协作、 文化 等方面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分享标的具有私权或公共服务属性。

其他定义:

分享经济包括不同人或组织之间对生产资料、产品、分销渠道、处于交易或消费过程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分享。这个系统有多种形态,一般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赋予个人、法人、非营利性组织以冗余物品或服务分享、分配和再使用的信息。一个通常的前提是,当物品的信息被分享了,这个物品对个人或组织的商业价值将会提升。便利,参与感和信任是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所谓分享经济,是指个人、组织或者企业,通过社会化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其本质是以租代买,资源的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

分享经济的特征

分享经济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五大驱动、三大基石、四低四高。

五大驱动

用户驱动。消费者主权得到体现,分享经济由用户意愿、用户需求、用户选择、用户体验、用户价值、用户分享所驱动。

信任驱动。“互联网+分享经济”重构了连接、交互、关系和信任。

平台驱动。社会化资源借助互联网搭建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集聚,实现供需匹配和交易为分享经济提供支持,如网约车平台,腾讯开放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数据驱动。开创阶段是信息化、数据化;第二个阶段是聚类、结构化,进行用户画像;第三个阶段是预测、智能化。如滴滴出行已进化到第三阶段,可以预测某时段、某区域的用车需求,甚至预判用户的目的地,为车辆调度、供需匹配、路线优化的精准化提供支持,为利用动态价格机制缓解拥堵提供支持。

价值驱动。闲置资源、过剩产能可以参与价值创造,认知盈余、闲暇时间可以价值化,连接本身就具有价值,可以使交互更具意义。

三大基石

信息对称。降低信息不对称,对资源的聚集、资源配置、供需连接、用户体验、主体协同都会带来正面影响,也会促进交互的有效性;

游戏规则。规则的设计与动态调适对大众参与分享经济模式至关重要。规则的公平、透明、均利是基本原则,让用户、伙伴通过特定的方式参与游戏规则设计也值得尝试。

协同协作。参与者彼此依赖,与平台方共建共享;形成协同消费、协同创新。

四低四高

四低:低交易成本、低信任成本、低门槛、低碳。

四高:高渗透率、高效能、高估值与高留存。

构建分享经济20平台的九大关键节点

1、 对基本逻辑的洞察

2、 打破信息不对称

3、 数据驱动的智能匹配

4、 沉淀信任性关系

5、 动态优化规则

6、 基于人性的平台架构与业务设计

7、 形成集合价值

8、 塑造信息文明,持续动态调适

9、 借势社交网络

中国分享经济总体发展

分享经济通过高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供需双方的有效链接,提升企业竞争力,解决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的商业新模式,成为时代最热的议题。

据IT桔子(2015)统计,我国分享经济领域快速崛起16家独角兽企业,覆盖出行、短租/长租、金融等八大行业。

智慧出行高擎大旗。在滴滴出行的平台上,有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各种出行工具,在高峰时段,滴滴调动社会运力,承接海量出行需求,通过分享经济解决城市交通的潮汐问题。2015年9月,滴滴出行的估值已高达165亿美元,2015全年完成143亿订单;2016年春运,滴滴春运跨城顺风车共计190万人合乘,用户遍及332城,《人民日报》以“滴滴顺风车成春运重要补充运力”进行报道。

房屋分享持续加速。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是中国在线短租市场的加速年,总计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4亿元,增长达18倍。到2014年短租市场交易规模突破40亿元,2015年短租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5亿元,环比增长1593%。

知识分享前景广阔。猪八戒网、在行、分答、值乎各具特色,传统的知识人分享社区价值中国年初也推出专家分享系统“价值家”。

“共享金融”崭露头角。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根据中国社会化创造性实践提出了“共享金融”这一全新学术概念。相关专家指出,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共享金融的实际应用产品,除了目前典型的互联网P2P和众筹,共享金融还可能出现在区块链技术领域。

开放平台、众创空间风生水起。以腾讯开放平台、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开放空间、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中国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为创新创业生态化自由生长奠定了基础。

极兔仍在奋力奔跑,只是奔向了更加广阔的战场。

根据“晚点LatePost”的消息,极兔速递在春节之后开启的计划额度为25亿美元的融资在近期完成,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开拓中东、拉美等海外市场。在这笔融资完成之前,极兔已经在今年4月完成了18亿美元的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跟投,投后估值或达78亿美元。

从东南亚到国内,又从国内转战中东、拉美和非洲,极兔的一张全球快递网络正在悄然成形。

始于东南亚,极兔的完美开局

极兔创立于2015年,但它的出海故事要从2010年的印尼讲起。

从2010年开始,受到政策推动,印尼电商开始蓬勃发展。2014年当选的印尼总统佐科,更是提倡大力发展电商的政策路线,放开行业的外资投资,过去被负面投资清单拒之门外的境外资本,只要投资额超过800万美元或创造千名就业,就能100%持股印尼电商企业。印尼的在线零售额随之水涨船高,从2014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250亿美元。

一时间印尼电商市场热度剧增,京东直接把大旗插到了印尼;“印尼淘宝”Lazada累计获得阿里40亿美元的投资;腾讯持股的Shopee获得了一笔55亿美元的追加投资和一纸军令状,全力进攻印尼市场。

如同国内电商一样,印尼电商的快速发展很快就遇到了同样的瓶颈:如何解决物流的掣肘。在印尼这个由5大岛和17000多个小岛组成的国家里,去中心化的地理环境给物流能力提出了挑战。当地传统快递公司采取加盟模式,而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扩大覆盖范围,会采取一个仓覆盖整个城市的策略,这让快递的交付时长延长至7天甚至更长。在斋月节——一个演变为购物狂欢节的穆斯林节日期间,所有物流都会停运10天左右,这显然是电商平台所不能容忍的。

改变从极兔的诞生说起。2015年5月,雅加达OPPO新系列发布会上,印尼区首席执行官李杰当着台下上千名经销商和媒体的面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他要离开OPPO,兴办自己的快递公司J&T Express了。同年8月20日,J&T Express在印尼雅加达正式诞生,J&T Express后来在中国有一个大众更为熟悉的名字——极兔速递。

极兔创始人李杰1994年毕业于北京 科技 大学,毕业后加入步步高,2008年成为OPPO苏皖地区总经理。2013年,第一次出国的李杰,只身来到印尼闯荡,赤手空拳建设起了整个OPPO印尼经销商队伍,成功为OPPO敲开了印尼的大门。如今,OPPO在印尼的市场占有率已与vivo并列第一。

极兔创始人李杰

电商的风口之下,决定极兔快递成败的只有执行力和商业模式。2016年,在半年之内,极兔就在印尼实现了快递网络的全覆盖。2017年,极兔确定了电商快递的战略,“Express your online business(助力你的电商)”的口号便是为各大电商平台量身打造的。

经营上,极兔采用了直营的模式——总部为每个行政区都设置一个配送点,在雅加达这种大城市,极兔甚至在8个行政区设了34个配送点,以缩小每个快递员的负责半径,降低交付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投递效率。

不仅如此,极兔还开创了印尼物流业全年无休的先河,724小时的快递运输,客服随时在线回答问题,提升了整体服务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彼时,印尼最老牌的快递公司JNE,从首都雅加达到港口城市Palembang,官方宣称特快件隔日达,经济件2-3天。实际上公司规定了周日和节假日不处理包裹,许多代理商周六也不工作。如果是主要城市以外的地点,交付时间甚至长达7个工作日,也就是至少9天多则11天的漫长等待。同行的衬托之下,极兔东南亚“顺丰”的口碑由此而来。

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极兔迅速成了东南亚头部电商平台Shopee、Lazada、Tokopedia等的不二选择。到2017年11月,极兔的印尼收件量就已突破30万票/天,成为当地排名第二的快递公司。而到了2020年,极兔已成为东南亚地区综合评分排名第二的快递品牌。

凭借印尼的成功,极兔随后快速覆盖了包括越南、马来、菲律宾、泰国、柬埔寨、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7个国家。

回国赶考,极兔的中盘较量

做快递,要不要做中国快递?2019年,这个问题摆在了李杰和极兔的面前。

2019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占据全球一半以上,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包裹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行业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与前六快递企业(通达系与顺丰)包裹量占比超八成的红海竞争演绎了中国快递业的冰与火之歌。前有安能40亿折戟,后有天天、全峰没落转型,中国快递看着真香,但水着实太深,一般玩家把握不住。

李杰用一封给加盟商的公开信为极兔做出了选择:即使偏居东南亚,早晚对手都会打进来,我们又何来栖身之所,又怎能独善其身?

总而言之,极兔最终选择了回国赶考。极兔从2020年3月正式在国内起网,到9月底网络覆盖全国,仅用时6个月就快速的布好了一张全国网络。李杰在步步高和OPPO工作时期积累的感召力起了决定性作用,有加盟商甚至直言“不让我加盟,你就是看不起我”。

在快递日单量不明之时布局一张全国网络,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物流资深行业人士称,国内一张全国性的快递网络,如果没有足够的快递量作为支撑,一天空转的成本在1000万元以上。

中国快递业一年100亿的增量市场和极兔团队强大的执行力,让回国赶考的极兔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据媒体报道,2020年618,仅仅起网3个月的极兔,日单量破500万。2020年双十一,用时8个月,极兔日单量超1600万。2021年618,极兔日单量一度突破了 3000 万单。此后该数据又有所回落,目前极兔的日单量稳定在了 2200 万到 2500 万单之间。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极兔这样的成绩竟然是在尚未接入淘宝平台的情况下取得。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今年7月中国快递行业平均日单量为 288 亿票。以此计算,极兔占据了其中约 8 % 的市场份额。走完这段路程,极兔用时1年半,而中通用了16年,申通用了25年。

这也让极兔迅速成为物流领域的独角兽。据IT桔子数据统计,2021 年上半年的新增独角兽中,有 4 家公司估值均超 60 亿美元,分别是极兔速递、滴滴货运、卫龙食品和元气森林。极兔投后估值达到78亿美元,超过圆通、申通、韵达,仅次于顺丰、京东物流和中通。

随着单量的快速增长,极兔在国内的打法也在发生变化。

2021 年 3 月,极兔转变了以往“自营为主,加盟为辅”的经营模式,全网放开加盟范围。采用“加盟式网络,直营化管理”的模式,通过加盟网点来拓展网络覆盖范围。

这种“统一管理,分拨直营,区域加盟”的二级代理模式,使得各省的一级加盟商可以自行向下发展二级加盟商,一方面可以降低总部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更加灵活快速的扩张。同时,随着极兔全国转运网络的建立,总部从管理上一杆子插到底,每个省区中心直管所有的加盟网点。

有加盟商表示:“我们当时已经做好了亏损一年的准备。但是很快,我下面的二级网点有一部分3个月就止损了。第一个原因是,派费给得还可以,比同行高;更最关键的原因是,量起得很快,如果量起得慢,最终消耗的是加盟网点的信心。起网早期,信心要远比利润金贵。”

经历了前期的阵痛,极兔加盟商的淘汰机制也逐渐形成:失败的人淘汰出局,成功的人会把经验复制到接手的失败区域,不断进行版图的扩张。

截至今年9月,极兔在国内已有超过10000家网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极兔的服务质量还在稳步提升。根据国家邮政局今年以来发布的主要快递企业申诉情况,极兔申诉率逐月递减,7月份为049,有效申诉率为003,申诉率低于顺丰、京东、圆通、韵达与申通。

出海中东、拉美和非洲

极兔模式的胜负手

极兔在一片红海的国内能够站稳脚跟,给它在全球网络的拓展上提供了更足的底气。

据“晚点LatePost”的消息,今年,极兔把目标瞄向了中东、拉美和非洲,计划在沙特、埃及、墨西哥、巴西正式起网运营。业内人士透露称,三地的先遣队已经在国内招募完毕。

此外,今年1月,极兔国际成立,正式开始跨境物流业务。它依托的正是极兔在全球各国的自有末端网络。今年8月,极兔国际与SHOPLINE物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SHOPLINE物流全球负责人董昊直言,希望双方未来能够有横向合作的机会,共同在为全球卖家服务方面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行业投资分析师彭程在分析极兔时称:“东南亚、南美洲的电商兴起,卖的货都是本地产的吗?肯定不是,大部分货肯定是made in China。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市场。极兔的目标是要把国内和海外这两张快递快运网连接起来,帮助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出海。当年Fedex就是跟随美国跨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极兔也想跟随中国制造业出海,成为新一代的中国Fedex。”

构建一张全球化的物流网络,极兔目标显而易见,剑指全球快递业巨头UPS、Fedex和DHL。UPS的市值是1700亿美元,是顺丰的37倍,是中通的68倍。快递出海的能力决定了国内快递巨头的天花板上限。中东、拉美和非洲市场拓展的成败,也将极大程度上决定极兔模式的前景。

极兔的天才一笔,体现在它将OPPO手机拓展新国家的商业手法创造性地复制到了国际化上。极兔在东南亚开拓新国家时早就摸索出了一套简单高效并且可以复制的国际化打法——由中国团队首先进行市场的开发,然后是文化与品牌上的统一,待业务模式逐渐成熟后,中国团队会转向幕后,交由本地人来进行精细化运营,这也形成了极兔国际化的鲜明标签——同一种文化下的本土化运营。

如果说,极兔在东南亚和中国的成功,或多或少还有着李杰和OPPO加盟商的缘故,那么在中东、拉美和非洲这些李杰和极兔鲜少涉足地域的成功,将极大证明这一快递商业模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粘贴。这正是中国快递业出海所急需的启示录。

以极兔的速度,揭晓答案的时间不会太久。

家居零售巨头宜家正在被内外冲击。

7月22日,宜家中国再次被通报部分产品存在不合格的情况,这是2019年里宜家第三次登上家具质量黑榜。根据其财报,2016-2018财年,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分别为194%、14%、84%,逐年下滑。

内因之外, 中国的创业者正在冲击着这个家居零售巨头。他们正在把宜家“拆解”,并把家居产品从五环之外搬进Shopping Mall、线上渠道

这支队伍中既包含了真格基金、IDG资本三连下注的造作,也有成千上万的线上家居产品零售卖家。前者瞄准大件家具,深耕家具制造业产业链;后者主攻小件家居生活用品。

相比于宜家、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垂直类家居卖场,造作、吱音、HAY等家居品牌瞄准了家具快消,试图把家居类低频消费变得高频。

“消费者不一定非得在装修的那个时间点才去逛一次家居市场。家居店可以出现在Shopping Mall,消费者能够高频次看到,他们今天换一个边桌,明天买一个四件套,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造作CMO王赋告诉锌 财经 。

于是,新家居品牌不再挤进传统的垂直类家居卖场,不再主攻装修、一站式采购的消费者,而是出现在喜茶、无印良品的附近,尽可能多地占据消费者的视线。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家居装饰及家具零售市场的零售额增至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09%。

新家居品牌把样板间放进寸土寸金的Shopping Mall,把上千个SKU齐齐整整地码在消费者常去的场所,在这背后,有供应链深水区、有山寨品的侵蚀、有一次次的产品打磨,他们试图撬动家居装饰及家具零售市场的一角。

根据IT桔子数据,2015年,在电商商务家居家纺赛道中,发生了77起投资事件,为近5年最多。此后,投资事件在减少,但是投资金额在2018年达到了10788亿的峰值。

在这其中,造作于2014年获1500万元天使轮,2015年获1500万美元的A轮,2017年获2000万美元的B轮。其资方包括真格基金、IDG资本等著名机构。

这家定位于与全球设计师合作设计、与国内优质厂家合作生产的家居零售品牌,通过优化产品管理和供应链,正在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如今,造作已经在全国开出15家门店。

王赋告诉锌 财经 ,造作想要做一个生活方式公司,给消费者提供全景消费需求,而目前的市场状况是:“这是一个有渠道品牌,但是没有产品品牌的行业。”

InYard宜氧创始人呙芮对于这个赛道的认识是:大的依然很大,小的依然很小。家具行业做到前1000名,就能做得很舒服。

入局家居赛道7年,在淘宝极有家上拥有超过40万粉丝的艾黛家居,站在行业尾部,见证着变化。

偶然接触到家具产业的阿贵,在淘宝上开出艾黛家居,尝试经营家具品牌。但事实上,彼时的线下渠道是绝对的主流,在线上,大件家具难卖、客单价高的更难卖,茶几成了第一类试水产品。

电商运营零经验的阿贵带领团队,上线了一系列产品,售出的第一个产品是一只小边几,售价198元。

2013年,终于迎来第一个爆款,一个双层的北美白橡木茶几,售价750元,月销量超过200件。

两年后,市场上同类风格的品牌越来越多,山寨遍地开花,阿贵说,“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同质化非常严重,这些价格更低的山寨品在瓜分着我们的市场份额。”

她能看到最直观的变化是2015-2017年度销售额基本持平,供应商也在被同行挖,很多合作的工厂被同行挖走,艾黛的产品开始更快地被复制。

行业尾部的竞争变得激烈,大量的小玩家挤在一起,用最快捷的方式抢市场,它不再适合新进的创业者。

2016年,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后,呙芮回国创业,她发现英国的家居赛道中,在高端和低端市场中间,还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中端市场。但是国内,彼时的她只知道几家小众的家具品牌在做客群升级后的中端产品定位。

“国内的中端家居市场有明显的空缺。”呙芮告诉锌 财经 。

造作这一批玩家正在挖掘中端市场。他们的做法是连接优质的设计师与国内的家具制造业。

造作集结27个国家的100余名设计师,与国内的20余名设计师构成了其设计输出。王赋强调,“必须去跟国外先进的设计力量、设计资源去做合作,利用造作自建的研发体系,与国内最好的供应链水准做对接,才有可能真正生产出来好的产品,这是必行的一步。”

这些年轻的家居品牌把手伸向了“深邃”的供应链。这是巨头都未曾轻易去尝试的领域。

今年5月,阿里巴巴以4359亿元的战略投资入主红星美凯龙,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去年2月,居然之家风光更甚,5453亿元的战略投资,同样来自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

左手居然之家、右手红星美凯龙,阿里巴巴对于家居市场的野心可见,这也是其对于家居新零售发起的新一波改造。

“很多行业的新零售,阿里直接下手做了,比如说生鲜。但是家居这个行业,阿里是通过入股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去实现流量的变现。”白桃说创始人李超对锌 财经 表示。

两年前,李超牵头的Hometimes家时代,被称为是阿里在家居业的“私生子”,是天猫在家居新零售最早的试水。作为家居产品零售渠道,Hometimes家时代拥有超过2万个SKU,数百种品牌,其中家居产品占70%,大件家具占30%。

如今,李超开始了自己的又一个家居新零售品牌“白桃说”。

“在Hometimes家时代的合作中,阿里是不碰我们的供应链的。”李超说。

阿里之外,京东居家生活部总裁辛利军也曾在2017年表示,“五年内成为线上线下第一的家居家装零售渠道。”巧合的是,京东也并未走深耕产业链之路,而是联合曲美家居开出“无界零售”家居体验店。

在李超看来,家居行业的消费者需求和渠道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定要深入产业链、进行深度结合。

白桃说定位于对于供应链的整合,一头连接家居用品供应商,一头连接消费者,利用小件家居用品和生活耗品提高频次,利用大件家具带动场景及购物体验。

李超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跑供应链,带着团队驱车1600公里去河北看收纳、毛纺类的供应商。让他最为难受的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一直给宜家供货的供应商,因为宜家的量大,每年都被要求进一步降低供货价,但是这些供应商却丝毫没有办法,挣扎在订单量大却赚不到钱的矛盾中。

“他们特别希望国内有更多的、有潜力的渠道去释放生产力,甚至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品牌。”白桃说联合创始人杨李告诉锌 财经 ,“在这方面,白桃说的市场敏感度得到供应商、尤其是新兴的年轻设计师品牌的肯定。”

造作遇到了类似诉求的供应商。 他们遇到的家居工厂主从底层起来,起早摸黑经营一家工厂,技术水准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但始终在为国际大牌服务。他们没有研发和设计能力,没办法直接做产品卖出去。

创业最早期,呙芮签了大约12家国外知名设计师团队,针对几款设计再单独去找对应的加工工厂。呙芮曾经在两个月里,独自跑了五十多家工厂。

但她在这个行业里面毫无知名度、没有任何资源,只能通过跑展会的形式去接触到家具工厂,接着通过工厂推荐工厂,甚至自己开着车“摸瞎”去找。

“家具制造业的厂长,当下还是以70年代的人为主导,或者更早于70年代这一辈人。从战略眼光层面上,他们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90后还是有区别的。”呙芮告诉锌 财经 。这也就意味着,她必须去找到一批愿意配合的工厂,能够做一些创意性的产品。

创业初期第一批产品中的45度边桌,其中一项加工工艺,呙芮找了几十家工厂才找到合适的。然而,第一批、第二批产品,每个环节都会遇到质量问题或者结构问题,当时的呙芮甚至还没有团队,质检等细化工作更是无从说起。

呙芮解释道,“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中小型加工厂的产品上,因为生产管理体系不成熟;大型加工厂不用担心质量问题,他们有非常成熟的内部质量管控环节,但是大型加工厂做出来的往往卖不掉。说白了,成本高,售价就高。”

两个月下来,她发现,老外的整个设计思路都是从外观角度去思考。第一,不利于成本控制,研发成本非常高;第二,产品上线后的销售数据并不好。以设计驱动产品生产的模式迅速被Pass了。

新手呙芮遇到了很多困难,而已经在家具赛道摸索7年的艾黛家居,仍然面临着跟工厂磨合的难处。

阿贵提到,“工厂经常说做不出来,我们要提供解决方案,有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解决方案,只有再返回改设计。”

她告诉锌 财经 ,有一款甲壳虫梳妆台足足改了五六个版本,因为玻璃、五金、抽屉底部环节、凳子承重、油漆味道等问题,产品都出货几次了,还是要继续修改。

但即便如此,这些新家居创业者无比清楚的是,越往供应链深处摸,则能摸到越大的利润。

中国很多家具加工厂散落在珠三角、长三角,他们规模不一,各自掌握着某项工艺,接收着来自各个渠道、规模不一的订单。

到目前为止,呙芮拿到了总额超过2000万元的融资,其资本方包括了险峰长青。这样的融资金额,在家居赛道中并不算多。呙芮打趣道,“我们很抠的,各个地方都在节约。”

在2年的发展过程中,InYard宜氧做了一个最重的决定——自建工厂。呙芮选择了一张最不合乎常理的牌,自建工厂不仅模式重,而且时间成本高,对现金流要求非常高。

“从本质上讲,做大件家具的开发意味着后面会有更多的毛利话语权,连带客单价话语权等等。而更快的开发速度、更高的产品品质,是建立在一系列品牌产品结构层级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个风险越前置,对我们来说试错风险就越低。”呙芮对锌 财经 表示。

自建工厂的利弊,呙芮想得很清楚。弊端其一是原材料的现金流前置,例如1块钱出去,从生产到上线卖,到库存的周转周期,想让1块钱变成1块多,平均得花80多天,现金周转率问题无疑是横在面前。其二是工厂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去搭建产品体系的生产管理制度。

但反过来看,如果没有铺设工厂,InYard宜氧很难在大件产品上面快速上新、快速提量,在平行的商家包围圈中突围。

她算了一笔账,家具是一个低频消费品,要增加GMV,只有三个指数可以突围:流量端口、平均客单价、转化率。转化率由多维度造成,很难通过单一产品或者投放把转化率增高,那么重点突围的肯定是前端流量和客单价,而前端流量,如何低成本获客,是所有品牌面临的难点。

押注客单价是呙芮定下的突围点。

呙芮分析道,提高客单价的本质不是提高单一品类的单价,核心逻辑是由于套系和连带带来的。例如购买一张床,能够有匹配的床头柜、床垫,所以货品结构一旦不够完整,会导致整个产品的客单价上不去。

这个足够“抠”的团队,最初用10万元1年的租金拿下了一块超过3000平米的测试厂房,今年已经有了10000平米的生产厂房。

“一定要想清楚团队在长期发展上战术的优先侧重顺序,把哪几个动作放在前面,哪几个动作放在后面。”呙芮强调。

这是InYard宜氧稳扎供应链的方式。突围产品依赖于自有工厂,其余产品全部集中在江浙沪的供应链,以缩短协同工厂之间的时间、物流等成本。呙芮认为这是最节约和高效率的方式。

而造作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效率化提升上。

“我们的产品复杂程度很高,从不同的品类到不同的技术和工艺线,这是通过自身的一套研发体系来做到完整的设计落地。家具行业本身就品类非常繁杂,如果通过自持生产线的方式很难覆盖全品类。”王赋告诉锌 财经 。

2015年底,造作的SKU还停留在200多,到2016年已经达到1000,2018年底则接近3000。 在王赋看来,覆盖3000SKU的主要难点在于研发体系能不能跟进,生产效率、标准化生产、及时交付的流程要顺畅。

华北、华东、华南,早期的造作跑遍了所有的家居供应链生态,面对着高度分散的加工厂,如何找出适合中国的、适合造作要求的加工厂成了王赋们每天睁开眼考虑的第一件事。仅仅从工艺材料来讲,就分为板式、实木、玻璃、金属、软包等等,如何从中理出最优生产线?

“优先选择那些已经和国外一些大品牌合作的、较成熟的外贸工厂,他们长期和国外的厂商合作,通过我们的研发体系与之对接,会更容易理解和还原设计意图。”王赋对锌 财经 表示。

造作最终选择了一种最为保守的方式作为供应链稳固的基础。目前与全国50余家外贸精工大厂、100余家泛供应商合作,其中80%处于珠三角,20%处于长三角。

80后、90后成为了当下的家居产品消费主力,但是传统的家居产业链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卖场里的商店,多是经销商,而这一发展了近20年的产业,仍然有70-80%的经销商是夫妻老婆店。

红星美凯龙与居然之家正在展开对中国80后、90后的新一轮追逐。毕竟,他们最为熟悉的60后、70后对于新家的需求、发言权都在变弱。

然而,巨额资金的注入,似乎对于这两大老牌家居卖场的局面“扭转”并不明显。

根据红星美凯龙一季报,其总负债达到68466亿元,较2018年年底的65565亿元增加2901亿元。居然之家发展20年,才借壳武汉中商登陆资本市场。

“这个行业太久没有新东西出来了。”杨李感慨。

销售渠道之外,外观及质感也在根深蒂固。阿贵对于中国传统家居市场的印象是“单调的颜色,敦实的外形”。

这样的调性并不被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接受。阿贵见证了家居行业的主流风格从欧式、美式,变为乡村工业风,再到风靡一时的MUJI性冷淡风,到现在最受欢迎的则是轻奢风。

市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贵告诉锌 财经 ,“后来股东甚至质疑我,你做的到底是什么风格?轻奢、后现代还是北欧?看起来都沾边,但其实都不是。

阿贵最后用“艾黛的风格”来定义品牌风格。

“已经被宜家教育的这些年轻用户,当他发现宜家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设计更为现代、做工更为精细的产品,而且最好有全国统一的配送和安装服务体系。”王赋告诉锌 财经 。

什么才是现代年轻人喜爱的风格?白桃说理解为感官上简约有品味、设计上有创意且精于细节、可以通过色彩和搭配去产生乐趣,杨李解释道,“我们的产品都具备这样的特色,而且性价比极高。”

新的家居品牌正在极力讨好新一波消费群体。如何讨好,呙芮认为,无非就两种模式,一种是“平台”,自己不做产品,直接整合上游供应链,然后给到消费者产品或服务,通过大量的供应商提供更多的SPU。另一种则是用更精简产品,对应一个供应商,深度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形成自有品牌。

白桃说则是呙芮所说的前者。

做渠道、做零售的优点是,跟消费者贴得更近,而品牌方永远会隔一层。作为连接消费者与供应商的中间平台,提供线下体验、销售场景之外,杨李认为另一层意义在于,“通过对消费者的行为数据分析,拉近消费者与设计师、生产者、品牌商的距离,让产品与市场需求更为契合,提升设计效率和产品品质。”

如何才能占据到家具赛道的前1000名?

造作把今年称为效率年,提升研发供应链的效率、提升零售效率与公司的商业效率。

白桃说的答案是,家居是特别重体验、高度个性化的品类,我们一边要扩张门店,让更多消费者体验白桃说的产品和服务;另一边需要通过互联网和数据深入消费者洞察,提供精准、灵活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塑造便利、透明、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未来才会在这个行业有话语权。

“那个时候是这个行业真正开始深耕、开始上游到产业链的上端,去整合所有资源、进一步提高效能的时候。”李超向锌 财经 强调。

人工智能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康威视(002415)、科大讯飞(002230)、赛为智能(300044)、东杰智能(300486)、闻泰科技(600745)、中兴通讯(000063)、恒生电子(600570)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市场规模 投融资数量、金额及轮次 企业增长情况 人才分布情况 竞争格局等

发展历程: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处于第三个发展高潮期

人工智能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概念的提出始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当前人工智能处于第三个发展高潮期,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进展。

市场规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超过全球

——全球市场规模:2020年疫情影响下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

根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比2019年增长123%,达到1565亿美元。IDC表示虽然全球AI市场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对人工智能市场的投资将会快速恢复。

注:IDC统计的市场规模包括智能硬件、软件与服务市场。

——中国市场规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 占比有所提升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速超过全球。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接近30%,且较上一年有所提升,说明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较蕴藏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注:中国信通院的市场规模根据IDC数据测算,统计口径与IDC一致,即包括软件、硬件与服务市场。汇率按67计算。

行业投融资情况:资本助力行业高速成长 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市场遥遥领先

——投融资数量及金额:近两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资金额高速增长

从全球市场来看,人工智能的火热,离不开背后资本的助力。2014-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融资金额和融资次数逐年增长,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共计1016起,投资总金额达159802亿元。2019-2020年人工智能投融资事件有所减少,2020年相关投融资事件仅有791起,但投资金额却逐年增加,2021年仅1-11月份,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已高达322760亿元。

注:数据截止2021年11月底。

——投融资区域竞争情况: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远远领先 行业成长性较高

从投资区域来看,全球主要地区的投融资金额均保持波动上升的走势。其中,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远远领先,2021年达到229319亿元,接近美国人工智能市场的3倍。

注:数据截止2021年11月底。

企业数量情况: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数量高速增长 主要分布在中美市场

——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超过50%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国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飞速增长。根据《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行业有63家独角兽企业上榜,相比2019年的40家增长了575%。

——中国和美国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领先者

从区域竞争情况来看,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发展区和以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发展区整体实力相近。欧洲在人才储备上多于亚洲地区,但是亚洲地区人工智能活跃度远高于欧洲,亚洲对创新业务发展友好。其中,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且发展速度领先于全球。在新增专利数量和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数量上均超过美国。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美国以34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国21家和英国3家。

企业与人才竞争情况:中美市场聚集众多龙头企业与高技术人才

——企业竞争情况:全球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多聚集在中国和美国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和最具有竞争力的的国家是美国。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企业TOP20榜单”中,美国企业入榜数量最多,有9家企业上榜;其次是中国,上榜企业有7家;日本有2家;英国和瑞士各1家。

从细分领域来看,人工智能涉及范围广阔,除科技巨头全方位深度参与外,其他企业在行业中依赖自身优势参与竞争,构建了纷繁复杂的竞争格局。其中,基础层领域硬件发展日新月异,巨头布局开源平台;技术层面向企业级应用,细分领域竞争较为激烈;应用层想象空间广阔,参与企业众多。

科技巨头是行业内最重要的力量,具备数据、技术、资本等优势,结合自主研发和兼并收购共同发力,将在AI领域进行全方位跨层次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其中,具有综合数据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如Google、百度等,全面布局人工智能行业。

基于场景的互联网企业如Facebook、苹果、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将人工智能与自身业务深度结合,不断提升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传统科技巨头企业,如IBM、微软等,面向企业级用户搭建智能平台系统。

——人才竞争情况:美国AI人才数量领先全球 中国进步空间巨大

从国家角度看AI高层次学者分布,美国A1高层次学者的数量最多,有1244人次,占比622%,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且是第二位国家数量的6倍以上。中国排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有196人次,占比98%。德国位列第三,是欧洲学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余国家的学者数量均在100人次以下。

竞争力预测: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值占GDP比重将居全球首位

虽然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仍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国际上更为看好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据普华永道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从人工智能中获得最大的收益,2030年人工智能产值将达到GDP比重的261%;而北美与西欧则分别占到各国GDP的145%和115%。

由上述分析来看,中国和美国是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最为领先的地区。美国人工智能发展较中国起步更早,在技术与人才储备上更胜一筹。但近两年,中国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增速超过全球,其在全球的占比也有所提高,加之资本市场火热,逐渐形成大批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未来有望在技术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微软创投加速微软云加速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于2012年7月创办的创业加速,为入选的创业团队提供6个月的位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大厦内部的办公空间及创业服务。创业团队一旦入选,所有资源均为免费提供,并有机会获得微软在全球范围内的免费办公空间。典型孵化案例包括:91金融超市、坚果云、IT桔子。2、3W3W孵化器成立于2013年8月,主要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务,包括办公地址注册、投资对接、创业培训、人才招募、媒体宣传、线下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孵化对象主要针对2-10人团队,行业专注于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周边的领域。典型孵化案例包括:车生活、美厨、相投、微中医。3、氪空间氪空间孵化器是科技新媒体36氪旗下的创业孵化器。氪空间为初创阶段团队提供三个月的办公场所和行政服务,其盈利模式延续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模式,未来随着专注于互联网的天使投资人的日渐活跃,氪空间作为一个汇集初创团队的地方,可以向天使投资人或机构收取项目推介佣金等。典型孵化案例包括:会会、FView、鲜旅客、TVR、MikeCRM麦客。4、优客工场优客工场成立于2015年,并与万科集团、鸿坤集团、阳光100集团等大型企业和创投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为创业者提供共享办公设施和孵化过后的加速服务,并通过提供给创业者的各项服务收取费用实现盈利。5、TA众创TA众创孵化器成立于2014年,简称TA(ThumbAccelerator)。TA是宝蓝股份旗下致力于创投圈最用心的联合办公孵化器,从低价空间优势作为切入,以优质服务内容为基础,通过深度孵化来实现盈利价值。

随着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纷纷上云,数据存储量呈爆发式增长。传统存储扩展性差、成本高等局限性愈发明显。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 Defined Storage,以下简称SDS)以虚拟化方式将各种存储资源抽象化、进行池化整合,通过智能化管控软件实现存储资源的按需分配。软件定义存储重新定义了存储架构,以扩容便捷、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存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深圳市杉岩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岩数据”或“杉岩”)是国内软件定义存储领域的领导者之一。IDC最新发布的《2019 Q4 中国SDS市场报告》中,杉岩数据在对象存储市场份额第三,占比163%;在块存储市场份额第四,占比69%。

杉岩数据成立于2014年9月,公司以新一代智能分布式存储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提供领先的面向不同业务环境的企业级存储方案,帮助用户轻松应对IT向云迁移的存储挑战,为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决策提供智能存储,打造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数据存储基石。

杉岩数据致力于帮助用户应对数据存储量、访问量以及数据管理复杂度,帮助用户建立以存储虚拟化和计算虚拟化为核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环境,并逐步提供数据处理、挖掘、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大数据专业系统和服务。

2020年7月8日,公司宣布获得B+轮15亿元最新融资,本轮融资由大型央企中远海运领投,襄禾资本、无锡金投跟投。借助本轮融资,公司将围绕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价值的客户价值模型,持续加大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垂直领域的市场拓展、人才引入以及产业生态链的建设,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赋能。

杉岩数据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IT桔子

杉岩数据创始团队来自华为,目前员工近200名,超过60%为研发人员。公司基于分布式存储架构,提供海量对象存储(StandStone MOS)、统一存储平台(StandStone USP)、超融合一体机(StandStone HyperCube)、安全存储一体机(SandStone HuaYan)四款产品。

海量对象存储(StandStone MOS)是面向企业级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全分布式存储产品,在海量数据时代,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企业内容管理、影音数据存储分析、大数据存储与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

统一存储平台(StandStone USP)提供标准的块存储和文件存储服务,可以同时支持各种虚拟化应用、数据库的事务处理和文件资源的共享存储,满足关键业务和众多应用的不同存储需求。

超融合一体机(StandStone HyperCube)是基于超融合架构的IT基础设施平台,遵循开发架构标准,融合计算、存储为一体,形成标准化的超融合单元,多个超融合单元通过网络汇聚成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超融合一体机预集成和优化了主流虚拟化和数据服务,通过一站式交付,实现企业业务快速上线。

安全存储一体机(SandStone HuaYan),是杉岩在国产替代趋势下推出的高性能存储服务器。该服务器基于国产化软硬件生态,集成杉岩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软件,广泛适用于政府、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应用领域。

杉岩数据通过4款产品,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导向,满足多业务场景用户的存储需求,成立近六年,实现2500PB+交付容量数据零丢失的成绩,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信赖。目前,杉岩数据已服务10余行业的500+用户。

杉岩数据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场景与行业

近日,融中研究采访了杉岩数据创始人兼CEO陈坚,就杉岩数据的产品及技术、市场应用、存储行业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交流。

访谈内容分享如下:

1

不只是存储优化

以数据为中心的客户价值金字塔模式

将智能存储的进阶赋能演绎到极致

融中研究:

“SandStone是一种橙红色石头,由沙粒经过多年不断沉积重新排列而成。SandStone 生动地诠释了‘分布式架构’的形成。”为什么用这个比喻来强调“分布式架构”?有什么特殊含义?

陈坚:

SandStone对我们确实意义深远。实际上,我们公司名称的来源与“Sand Stone”紧密相关。杉岩二字,来源于Sand的音译杉,以及Stone的意译岩。取名“SandStone”是因为我们做的是基于P2P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分布式存储的本质就是把分散的磁盘硬件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很大的存储资源池。“SandStone”生动地诠释了“分布式架构’的形成,每个磁盘所在的服务器节点就像一粒沙子,通过杉岩数据的软件聚沙成石,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存储系统。

SandStone不仅代表了产品的特点,实际也代表了我们的文化、经营理念。从公司内部来看,每一个员工就像一粒沙子,大家团结奋斗、紧密协作,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整个公司像石头一样坚不可摧;从外部合作伙伴的拓展来看,以杉岩为中心,将周围的合作伙伴聚在一起形成生态圈,每一个伙伴也是一粒沙子,通过不断吸纳聚合,构建稳定的生态圈。因此,SandStone所代表的团结奋斗与凝聚力内核,已内化成了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SandStone蕴含的分布式理念,也切合了公司与合作伙伴的生态建设理念。

融中研究:

杉岩是做存储的,为什么公司取名为杉岩数据而不是杉岩存储呢?智能存储与传统存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杉岩的智能存储方案有什么特点?

陈坚:

之所以叫杉岩数据而不是杉岩存储,是因为我们带给客户的价值不只是存储的优化,而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存储赋能,通过我们的存储系统,解决客户在AIoT、5G时代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使用方面的问题。

针对智能存储,杉岩数据构建了一套以数据为中心的客户价值金字塔模型,最底座是存储,作为数据的抓手;中间层是数据的管理,作为内涵;最顶层为未来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准备及服务,我把它叫做外延。

具体来说,第一层即数据存储的智能化。存储侧的智能,就是让客户使用更加简单。传统存储像烟囱,每一个业务系统配一套存储,客户的运维非常困难。分布式存储则是一个存储池,客户面向的是一套承载了不同应用数据的存储集群,孤立的烟囱不再存在。在存储集群里面的故障、性能、容量等告警,都是由存储系统内部智能化完成,同时还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访问性能。

第二层,数据管理的智能化。用户存数据后,要管数据。我认为数据是有生命力的,像人一样有从生到死的过程。医疗影像数据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病人拍完CT、X光产生的影像数据马上要被用于辅助医生寻找病症、病灶,这时数据是“热”的。这一次病好后,数据访问频率下降,“热”数据变为“温”数据。病人彻底康复后,数据变“冷”。对“热”数据,为了保证访问性能,相应的软硬件配置都非常高,价格也高。“冷”数据如果同“热”数据一样存储,性价比较低。医院一般将冷数据归档到公有云或蓝光等单位存储成本相对较低的存储介质中。这个例子正好反映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在未来海量数据时代,数据的管理非常关键。除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杉岩还能实现数据智能化的统一管理,包括:对客户的传统存储和杉岩的分布式存储的统一管理,保护客户对传统存储的原有投资;对公有云、私有云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自由流动;对边缘设备与中心设备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相互协同。

第三层,金字塔的顶端,是数据挖掘的智能化。数据被存储、管理,最终都是为了信息和价值的挖掘。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这些算法来使用和挖掘数据价值。杉岩的存储系统,包括我们的对象存储,都为海量数据的挖掘和使用去赋能。当然,杉岩不是要做AI,而是为智能化去赋能。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的存储系统里面自带数据处理引擎,对业务需要使用的数据进行预先处理。第二,我们为AI的训练、数据清洗、数据的准备阶段提供了友好的统一管理、存储平台——数据处理引擎“AI in MOS”,还有面向需要对AI进行训练、学习、应用的公司提供的存储平台——“MOS for AI”。

融中研究:

杉岩在数据的存、管、挖各个层面的资源投入如何?杉岩在技术底层的优势有哪些?

陈坚:

在存、管、挖三个层面,杉岩起步聚焦于“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个高可靠、高安全、高性能、高可扩展性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存”也是目前投入最大的一块。在“存”方面,目前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性能更高,可用性、可维性更强,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

在管方面,随着客户持续增加,杉岩面临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们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交流,了解客户实实在在的需求与痛点,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我们一些特有的产品功能已经落地了,这是很多企业包括一些大厂都不具备的,比如说我们对传统存储与分布式存储的统一管理、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最上层,未来数据的智能应用层面,在智能数据处理引擎“AI in MOS”产品上,我们也在加大投入,今年就会有实际的项目落地。

融中研究:

您刚才讲到,在数据挖掘上会加大投入,那么杉岩在这一块的发展目标如何?如何与数据挖掘专业公司竞争?

陈坚:

我先做一个澄清,杉岩的产品是有边界的,我们不会像大数据公司一样,比如也去做一个精准营销,我们是为精准营销赋能。像之前提到的数据处理,即使杉岩不做,这些公司还是要做的,杉岩其实是在帮这些公司做加速。另一方面,在赋能大数据挖掘的过程,杉岩主要针对非结构化数据赋能。以前的基于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像BI、数据仓库,这类数据的挖掘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杉岩的目标不在于此。我们强调对象存储就是因为对象存储是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最佳的载体。我们通过对非结构化数据的AI挖掘、使用赋能实现差异化。

融中研究:

在当前软件定义存储,存在哪些技术局限,大概何时能够突破?杉岩在这块有哪些领先优势?

陈坚:

软件定义存储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存储,其设计哲学和传统存储刚好相反。传统存储以硬件为核心,存储系统的数据可靠性高度依赖硬件架构的设计。软件定义存储,假设硬件是不可靠的或可靠性没那么高。

软件定义存储的性能更高、扩展性更强、更灵活。但任何一个架构、系统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软件定义存储在技术上的局限性:第一,难以将硬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第二,在存储集群大了以后,整个集群的管理、运维也是一个挑战。一般的企业没有专门的IT运维人员或运维水平有限,在海量数据时代,存储产品能不能让企业实现简单运维,也是一个挑战。

杉岩对传统存储和分布式存储都有很深入的理解,既有传统存储最核心的架构师和工程师,也有深耕分布式存储领域近10年的架构师。面对这些局限,杉岩也在做一些事情,比如在软硬结合方面,与硬件供应商一起做软硬垂直优化;在大规模集群存储系统的管理和运维上,借鉴一些AI的算法能力,让运维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2

立足场景寻找最佳匹配行业

以质量和服务构建客户信任

加速市场拓展

融中研究:

杉岩已服务10+行业的500+客户,从市场策略来看,杉岩数据在这些行业是齐头并进还是有所侧重?主要的优势行业有哪些?未来发展或者延伸的重点行业还有哪些?

陈坚:

存储系统作为一个标准化产品,没有太多的行业属性。但是软件定义存储有它的最佳应用场景。

杉岩数据依托场景构筑产品和解决方案,再通过最佳应用场景去寻找最佳匹配行业,进行市场开拓。例如,杉岩智慧视频云存储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安防、轨道交通、能源、电力、金融等等行业领域使用。另外,我们还推出了一个更加通用化、平台式的私有云产品,适用于金融、政府、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

目前,杉岩市场突破的重点在于有大量场景和需求的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制造等行业。市场开拓方面,杉岩在大部分行业齐头并进,对小部分行业有所侧重,例如金融行业将是杉岩数据始终关注的重点行业。

作为存储厂商,杉岩产品的行业属性不强,但在产品智能化层面,实际上我们有一些场景化和行业属性的定制,但这种定制不是为某一客户定制,而是为一个行业定制,并且可以批量复制和推广。

融中研究:

杉岩数据如何切入客户,并获得客户的信任?在客户关系维护和服务方面,杉岩数据采取哪些措施?

陈坚:

从0到1的突破是非常难的。杉岩数据以产品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来切入市场,早期的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广发证券、深圳市供电局等。对TOB市场,标杆的意义重大。杉岩切入市场后,依托案例与标杆客户在同行业去推广复制。

杉岩数据依靠高质量的产品和切实的服务获取客户的信任。目前为止,我们存储了2500+PB的数据,从没丢失过数据,这一点让用户非常放心。服务,是创业公司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而大厂流程非常复杂,对TO B客户服务的理念和经验也比较缺乏。杉岩与客户的运维人员紧密沟通,对他们进行多维培训赋能,客户能够亲身感受到杉岩对他们的重视。

3

疫情期间,驰援武汉

推出免费服务平台

苦练研发内功蓄势待发

融中研究:

此次疫情对杉岩数据带来什么影响?杉岩数据采取哪些行动?

陈坚:

这次新冠疫情对杉岩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来说是利好的局面。一方面,疫情对公司短期的获客、工作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疫情也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价值被充分认识,例如远程医疗、远程诊断等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应用,轨迹、跟踪、健康码等其实也都是基于数据的存储和使用。很多行业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更高了,特别是政府的智慧城市、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教育领域的远程教育发展等,带来的数据存储机会更多了。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疫情期间,我们也秉承一贯的家国情怀和责任,进最大的努力为抗疫提供支持。2月份,我们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捐献了一套分布式存储产品,助力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效率。同时,为了帮助用户解决疫情期间存储问题,我们推出了供用户免费使用的「统一存储平台软件SandStone USP」。

此外,我们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上没有丝毫懈怠。在产品研发端,我们借机苦练内功、打磨产品,为疫情过后的市场反d做好准备;在市场开拓方面,我们的销售团队通过远程电话保持与客户、合作伙伴的紧密互动与沟通,努力介绍杉岩的产品方案和价值亮点,积极拓展新客户、挖掘老客户新需求等。

4

分布式存储市场将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杉岩将始终以差异化取胜

融中研究:

当前存储市场竞争格局怎么样?主要玩家类型有哪些?

陈坚:

从市场格局来说,存储行业技术门槛很高,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打磨,大浪淘沙之后,最终玩家不会很多。在传统存储领域,全球TOP6的公司占据市场百分之八十几的份额。在分布式存储领域,经过五年多的发展,与杉岩数据同期创立的公司中,很多技术不成熟的公司已经慢慢被淘汰了。我相信经过震荡式的发展后,分布式存储的市场格局会趋于稳定,也会变成一个寡头垄断的格局,未来会有一家或几家来占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杉岩肯定是其中之一。

从竞争来说,杉岩的优势还是产品。创业公司没有捷径可走,品牌、资金都比拼不过大厂,生存发展一定是靠差异化的竞争力。杉岩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客户价值金字塔模型的“管”和“挖”,“存”大家都在做,如果这一层都做不好自然会被淘汰;“管”层面,大厂的产品很全,内部对于传统存储和分布式存储会有一些博弈和竞争,但对于垂直用户定制化以及工业化需求领域不一定愿意涉足,而杉岩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正体现于此。数据智能层面,杉岩的价值和优势更加明显。杉岩的设备产品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这是很多大厂不会去做的事情,他们提供的主要是面向全球市场的标准化产品,聚焦于存储产品的完善。杉岩则是针对垂直细分市场进行产品差异化。

在市场竞争格局中,同类创业公司竞争方面,从目前来说,2013到2015年成立的一批公司,现在的竞争格局越来越清晰了。当前,软件定义存储处于繁荣发展期,蛋糕还没有定型,在不断扩展、挖掘客户新场景、新需求的阶段,都在共同培育市场。所以,我们正在共创生态链,携手合作伙伴建设新型IT基础设施建设。

融中研究:

大型厂商加码存储,例如华为、华三等大厂也开始发力对象存储,对杉岩数据的发展会有冲击吗?杉岩数据如何平衡与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华为的竞争与合作?

陈坚:

大厂确实在加大对存储领域的布局,但我们也看到一个趋势,大厂现在主要在公有云方面布局,而在私有云方面,可能更多的是以传统存储、分布存储的架构来拓展市场。与大厂的竞争要避免正面交锋,走差异化路线。比如在金融领域,杉岩在智能化数据处理方面独具特色,这是我们带给客户的独特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分享经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征全部的内容,包括:分享经济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征、快递出海,极兔启示录、狙击宜家,抢滩新家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657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