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简单的说博客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的浏览网页心得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中。
博客的历史
最早,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博客这个名称。但是在1998年,互联网上的博客网站却屈指可数。那时,Infosift的编辑Jesse JGarrett想列举一个博客类似站点的名单,便在互联网上开始了艰难的搜索。
终于在1998年的12月,他的搜集好了部分网站的名单。他把这份名单发给了Cameron Barrett,Cameron觉得这份名单非常有用,就将它在Camworld网站上公布于众。其它的博客站点维护者发现此举后,也纷纷把自己的网址和网站名称、主要特色都发了过来,这个名单也就日渐丰富。到了1999年初,Jesse的“完全博客站点”名单所列的站点已达23个。
由于Cameron与Jesse共同维护的博客站点列表既有趣又易于阅读,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这种情况下,Peter Merholz宣称:“这个新鲜事物必将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作为未来的一个常用词语,web-blog将不可避免地被简称为blog,而那些编写网络日志的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blogger——博客”。这代表着博客被正式命名。
随着博客数量的增多,每个博客网站上编写的网络日志的内容也混杂起来,以至把每一个新出的站点主要内容和特色都不可能搞清楚。Cameron后来就只在网站上登载熟悉的博客站点了。时隔不久,Brigitte Eaton也搜集出了一个名叫“Eaton网络门户”的博客站点名单,并且提出应该以日期为基础组织内容。这也建立了blog分类排列的一大标准。
1999年7月,一个专门制作博客站点的“Pitas”免费工具软件发布了,这对于博客站点的快速搭建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随后,上百个同类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制作出来。这种工具对于加速建立博客站点的数量,是意义重大的。同年的8月份,Pyra发布了Blogger网站,Groksoup也投入运营,使用这些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基于互联网的工具,博客站点的数量终于出现了一种爆炸性增长。1999年末,软件研发商Dave Winer向大家推荐Edit This Page网站,Jeff A Campbell发布了Velocinews网站。所有的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让更多的人成为博客,来网上发表意见和见解。
博客带来了什么
现在,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
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2000万字的内容,每天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这种大教堂式的模式主导了整个媒体世界。这时,以个人为中心的博客潮流却开始有力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
博客是一种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实现的“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三大层次,实现了“源代码的开放”。并同时在道德规范、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等层次,将逐步完成体制层面的真正开放,使未来媒体世界完成从大教堂模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转变。
博客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媒体界所体现的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分众化,小众化)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3个基本矛盾、方向和互动。这几个矛盾因为博客引发的开放源代码运动,至少在技术层面上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博客的崛起
这几年,对于所有新闻媒体来说,都品尝到了技术变革的滋味。如今,再没有任何人会否认互联网对媒体带来的革命,但是,好像也没有多少人感知到互联网的神奇:颠覆性的力量似乎并没有来到人间。
所有的核心在于时间。对于性急的人来说,时间如同缓慢的河流,对于从容的人来说,时间又是急流。互联网的力量的确还没有充分施展,因为互联网的商业化起始,到今天仅仅才10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方式,从尝试到今天,也刚刚跨过10年。
对于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来说,10年实在过于短暂。但是,10年也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势不可挡的力量,以及依然静静潜伏着的冲击力。而今,随着博客的崭露头角,网络媒体异常的力量开始展现了,声势逐渐发大。虽然,博客依然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之外,但是,他们改变历史的征程已经启动。
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莱温斯基绯闻案;
2001年,911事件使得博客成为重要的新闻之源,而步入主流;
2002年12月,多数党领袖洛特的不慎之言被博客网站盯住,而丢掉了乌纱帽;
2003年,围绕新闻报道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上的伊拉克战争也同时开打,美国传统媒体公信力遭遇空前质疑,博客大获全胜;
2003年6月,《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和总编辑也被“博客”揭开的真相而下台,引爆了新闻媒体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
2004年4月,轰动一时的Gmail测试者大部分从bloggers中产生;
……
这一系列发源于博客世界的颠覆性力量,不但塑造着博客自身全新的形象,而且,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传统和未来走向。
博客今后的发展预测
博客秉承了个人网站的自由精神,但是综合了激发创造的新模式,使其更具开放和建设性。要在网络世界体现个人的存在,张扬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流沟通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受。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的开通,标志着“博客”(Blog)现象在中国互联网界的显露;11月18日,新闻传播学术网站“紫金网”在改版之际,推出“博客擂台”新栏目。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博客网站、频道的出现对于博客个体而言,意味着将信息采集与发布的通道最大程度的简单化与快捷化。也许你现在还不相信,但是想一想,为什么在互联网的最低潮时期,在个人网站大萧条时刻,在商业网站最凄惨之际,没有一分投资,没有大公司炒作,博客却开始如火如荼?“当然,一切还都需要时间。博客刚刚开始发展,尤其是中国,目前仅仅是博客概念普及和萌芽阶段。不能完全依据现在的状况判断未来,而要看1~2年后,3~5年后的发展步伐。当然,第一步,你自己应该首先去实践一下。”
博客作为一种新表达的方式,它的传播不仅情绪,包括大量的智慧、意见和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博客的出现和繁荣,真正凸现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开始步入更高的阶段
回答者: fuping111 - 首席执行官 十四级 5-12 22:36
“ 博客 ” 一词是从英文单词 Blog 翻译而来。 Blog 是 Weblog 的简称, Weblog 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 “ 网络日志 ” 。
Blogger 即指撰写 Blog 的人。 Blogger 在很多时候也被翻译成为 “ 博客 ” 一词,而撰写 Blog 这种行为,有时候也被翻译成 “ 博客 ” 。因而,中文 “ 博客 ” 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分别指代两种意思 Blog (网志)和 Blogger (撰写网志的人),也可作为动词,意思为撰写网志这种行为,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罢了。
说白了, Blog 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为 Blog 的内容,它可以是你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你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它并不等同于 “ 网络日记 ” 。作为网络日记是带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的,而 Blog 则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
简言之, Blog 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其实是Web 和Log的组合词。Web,指World Wide Web,当然是指互联网了;Log的原义则是“航海日志”,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合在一起来理解,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或者简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虽然在大陆早些时候或者台湾等地,对此概念的译名不尽相同(有的称为“网志”,有的称之为“网录”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统一到“博客”一词上来。该词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来的。博客也好,网志也罢,仅仅是一种名称而已,它的本义还是逃不过Weblog的范围。只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词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为的一类人;也可以作动词用(相当于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采取的具有博客行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视觉感受到的行为,即博客们所撰写的Blog。因此,“他/她是一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么客”在中文语法与逻辑上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场合的用法不同罢了
博客是什么意思?
博客weblog是怎么回事呢?这个词汇还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说白了博客就是写网上日记并向大众公开的人。博客网站就是提供个场所让博客发挥智慧的网上根据地。最简单的说法是我的博客就是我的个人主页。下面看看各个博客站对博客的解释和定义:博客——独立思想的栖息地,方兴东 博客运动在中国的率先实践者 ,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 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博客网站有帮衬博客网址>
博客是一个定期更新的网站或网页。
可以用于个人用途或满足业务需求,其内容以相反的时间顺序显示(较新的内容首先出现)。
博客是一种网站,其中内容以相反的时间顺序显示(较新的内容首先出现)。博客内容通常采用条目或“博客文章”的形式。典型的网站本质上是静态的,其中内容按页面组织,并且不经常更新。而博客是动态的,并且通常会经常更新。一些博客每天发表多篇新文章。
公道自在人心,无论从理性,从法律,从道义,甚至从情感上来讲,作为一名骨灰级的网民我给大家一份理性的评论,360自始至终没做错,各位看官请看:
最早,腾讯QQ推出过准确通过IP定位用户上网地址,用户都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在何时何地上网,准确定位到街区门牌号,这点大家都知道,无法否认。后来,随着网络犯罪率的上升,国家司法机关通过腾讯公司用查看嫌犯聊天记录,实时监控,准确定位用户位置,甚至伪装成嫌犯的好友等等方法破获了大量的案件,因为网民几乎人手一个QQ号,当然司法机关这么做无可厚非,是为了网络的安全,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司法机关为了破案侦查嫌犯的QQ资料等信息是合情合理的,那么腾讯公司实时监控所有QQ用户,偷窥用户隐私从技术角度上来讲是存在的,这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我们暂且不说腾讯有没有通过这样做来为自己谋利,但是他完全有能力这么做,那么谁来监管腾讯公司的 *** 作行为呢?
前面我们了解到腾讯公司的“能力”,那么谁来监管腾讯的行为呢?背着用户腾讯做了多少不合情合理甚至违法的事情呢?用户当然不知道,也没能力去监管腾讯的行为,那么既然腾讯有这样的偷窥用户隐私的嫌疑,腾讯为什么又对360推出的扣扣保镖有那么大的反应呢?绝对的权利会造就绝对的暴力,腾讯公司对几亿QQ用户有着绝对的权利,而在360推出了扣扣保镖之后似乎是撼动了腾讯的“绝对权利”,所以腾讯反应好像是大地震,而另一方面说,360并没有去监管腾讯公司的行为举动,360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软件防止QQ用户的隐私被偷窥,并没有损害用户的利益,只是保护了用户的利益,那么后来腾讯的一切举动就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应该都有了一个评判了。
另外,事情发生到现在,我们不能忽略一点,首先是腾讯先推出的“用了360就不能用QQ”的非法手段,而并没有发生“用了QQ就不能用360”的报复手段,那么损害网民利益的绝对就是腾讯,而并非是360!综合上述,我们不去追问腾讯和360在想什么,是不是为网民想,我们只看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两家公司已经做过的行为,最初是腾讯帮助司法机关通过监控有违法嫌疑的用户来破案,这没错,接着首先是360推出扣扣保镖的行为也并没有损害用户利益,也并没有损害腾讯的利益,(如果说是损害了腾讯的利益,那么腾讯绝对就是在通过偷窥用户的隐私来为自己谋利了!)然后,腾讯反映极度强烈的联合一些几乎是被淘汰的一些同一战线的软件公司共同起诉360,试图败坏360的名声。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既然360的软件只是防止用户隐私泄露,那么腾讯如此强烈的反应,我们只能理解为其心中有愧,或者360损害了他的利益。接着,最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腾讯通过技术手段,搞了个安装了360的用户不能使用QQ!这一行为直接损害了几个亿无辜网民的利益,如此作为的是腾讯而非360,从这里来看最大的受害者是用户,而360也成了受害者,因为腾讯在强制让网民做选择,这一举动无非是损人而且不利己,而腾讯的借口居然是说360是“恶意软件”!这一举动不单损害了网民的正常利益,而且单腾讯说360是“恶意软件”这一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就直接涉嫌了诽谤罪和不正当竞争罪!而大家都知道360是免费保护了我们多少个年头的安全卫士,名副其实的安全卫士!
话外音一点,这么多年来,360都是完全免费的为广大网名提供安全保护,从杀木马,到保护系统,再到清理真正的恶意软件,直到现在的360杀毒等等等,可谓是为了广大网民电脑安全尽心尽力,说大点是为了整个中国国家信息安全在尽心尽力,而且一直是免费的为用户提供最大最好的帮助,这些都是众多网民共同鉴证的,整个国家所鉴证的,毫无疑问的!而360的成功,360的免费,却成了一小部分想从“中国电脑安全市场”分一杯羹而又技术不行价格很贵的商家的嫉妒,一时间360的免费,成了众矢之的!360成功的转变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任何想要电脑安全的普通用户都要付出一年几百元的杀毒软件费用和升级费用。360的成功就是数以亿计网民的认可,技术的认可,免费为大家谋利益的认可,这一点不但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也符合社会主义优越的制度,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360所作的一切不但符合了作为一个信息领域商家应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且符合了一个国家的长远国情。我们的党不也是这样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走向胜利的么?从360安全系统对整个中国国家民用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可见一斑,广大网民为何如此推崇360安全卫士,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靠哗众取宠,不是靠各种华丽的钻石会员制度,更不是靠收费来把广大网民划分为三六九等,也不会用庞大的游戏市场来让群众玩物丧志,他所做的只有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点:群众的信息安全。没有了360对数亿群众的信息安全保护,试想一下,你还如何安心安全放心悠闲的聊天,那么您还放心大把大把的用钱砸进网络游戏投资您的游戏角色么?您还怎么专心的装饰您的漂亮的QQ空间和您花哨的虚拟QQ人物?您还会毫不在乎的把等同贫苦地区人民一年的收入投进您所钟爱的QQ网游里么?说到这里,我不禁为我曾看到的腾讯在其麾下网游里设置的“消费排行榜”感到叹息,为了一件虚拟的花哨的“限量版”QQ人物衣服,我们的富二代可以花掉上万甚至数十万,而我们的腾讯更为此设置排行榜让他们以此为荣。我叹息,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换回来的江山和传统被腾讯设置的消费排行榜上的有钱人诠释的如此“生动”,孰不知,腾讯麾下任何一款游戏和平台设置的消费排行榜一个月的消费总和都可以帮助数以万计的贫困学生和贫困工农数年不用为吃饱穿暖而发愁。。。国外各种品牌的安全软件都看中了中国信息安全这一庞大的市场,诺顿,卡巴斯基等为代表的众多安全软件分分进驻中国市场,贪婪的想以技术优势垄断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而且统一口径,以每年数百元的高额暴利升级安装费用的大口径狙击q对准了每一个网民,而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的杀毒软件公司(并不是专业的电脑安全软件,仅指杀毒一项指标)纷纷效仿,也举起大口径步q对准了广大的群众网民,试想一下,如果没有360的免费,以5亿网民计算(不算企业和国家计算机系统)以每年每台电脑200元测算(收费杀毒软件为了垄断市场都是一机一号,我们现在每个人都不止一台电脑吧?)那么,一年,中国市场保守估计就有1000个亿的纯利润,天啊,我们由此可知360又好又专业的免费政策,会得罪多少想从网民安全市场让牟利的商家,所以金山,瑞星等公司攻击360自然不奇怪了。。。而我们也可以推断,当360走向国际市场的话,那么360将前途不可限量。。。当然,我们做以上论述,并不是为了神话360,我们只是用事实说话,就像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一样,好处不言而喻,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自主品牌,在他所负责的安全领域,小到每个人运用的电脑基础安全,让我们的电脑不受木马,病毒,恶意插件,恶意软件,外国人掌握的 *** 作系统安全漏洞,系统垃圾等等问题的困扰,大就可到整个国家网络系统的安全大环境,甚至到整个国家信息系统的安全运作,360的贡献功不可没。正因为是为广大的网民群众着想,360所肩负的责任也就越加承重,我们知道,责任越大而权力也就越大,而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360为我们肩负如此重大的责任,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他起到一些监管作用呢,有360监管网络安全,我放心。我们知道,不久前,美国成立了国家网络战司令部,不是要效仿,但可以肯定是的,在信息化日益重要的战略国际地位上,我们国家也会有所对策,特别是在信息的国家安全位置,目前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360的民用地位,但既然是领头羊,是不是也该立法让360的安全监管作用在国家信息安全起到监管作用呢?谈到这里,我越加清晰的认识到,腾讯涉及的只是聊天和游戏作用,而作为有技术,专业和广大群众基础优势的360的位置更加的重要和突出。没有了安全一切也就无从谈起,我们中心的祝愿,我们的360越来越壮大,把我们的民族自主品牌推向国家,国际安全的战略高度去思考!
我们再看腾讯的所作所为,因为腾讯的起步早,基础牢,腾讯通过对中国网络的一个实时聊天软件的垄断,急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软件帝国,一开始,腾讯的根本,QQ聊天软件,是免费注册的,后来没等到人手一号的时候,腾讯开始买卖5位QQ号等一些好的QQ号和通过收费会员制度等方法造就了一个现实,想要好好用QQ必须得交钱,然后推出了QQ游戏平台,通过买卖游戏币“欢乐豆”谋利,并且在公司膨胀的同时,腾讯开始发展了大量的收费网络游戏,通过QQ聊天软件巨大的市场占有率,腾讯建立起一个巨大的软件帝国,而当时有一个现象撼动了帝国,那就是木马盗号,而腾讯不得不对木马宣战,他推出强制QQ用户安装QQ医生以后,在木马面前几乎形同虚设的QQ医生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腾讯不得不宣告战败,而转向求助于其他专业杀毒软件公司。正因为有广大的QQ用户支持,腾讯的所有推出的软件都几乎是捷足先登占有极大的优势,而这,也造就了腾讯在其麾下QQ聊天等软件有绝对的权利,这一点腾讯自认为无可厚非。但,我们希望腾讯不要忘记,群众是基础,群众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没有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没有腾讯的今天!也别忘了,不因为自己精彩和就无暇去为别人喝彩,别忘记了你的安全运行360安全卫士功不可没!我们做人不可以忘本。
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回到正题,刚才说到腾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推出“安装360就不能运行QQ”的损人不利己的恶劣行为,而且恶意诽谤大家都认可了的全国最好的公认的专业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为“恶意软件”,这不就是不正当竞争吗?而且直接造成了广大用户的损失。而且话又说回来了,我装360安全卫士,你腾讯不侵犯隐私你怎么知道我装了360安全卫士呢?而且我装什么软件是我的选择,你腾讯凭什么来干涉呢?而我们来看360的对策,360在这之后并没有采取和腾讯一样的卑劣手段来推出一个“安装了腾讯就不能运行360安全卫士和杀毒软件”这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360的专业和为广大群众着想的高尚品德,而且,360还大度的收回了“扣扣安全保镖”,既然这一软件让腾讯感到如此的不舒服,如芒在背,如坐针毡,那么我们暂且不追问腾讯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首先让我们感到的是360为了大家的利益主动收回这一撼动了腾讯绝对权力的安全软件,360的大度,宽容,专业,不得不令人叹服!而腾讯的霸道,自私迟早会成为众人的笑柄!我们可以断言和预见,如果腾讯继续如此霸道的推行其政策,那么受伤害的迟早会从广大群众到腾讯自己,毕竟网络安全,电脑安全,信息安全是首位的,是基础,只有安全的基础受到保障也才会有腾讯聊戏帝国的正常运作,没有了安全感,腾讯所有的软件只是毫无意义的数字一堆。当然我们在希望360一如既往的给我们群众,给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信息世界带来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希望向腾讯这一类的商家说一句,您的发展,您的利益是群众带来的,群众造就了你们的成功,而群众的安全,群众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根本,才是真正的利益,是一切的根本,损害群众的利益,损害群众的安全,就是在损害你们自己。这是群众的心声,也是360的准则!
如果您支持360,请回复您的建议 以下是我的几点小小建议
1,通过建立360的特别聊天软件,或者丰富论坛活性,建立其他一些平台,让支持360的广大用户,有地方讲话,有话可讲,多搞活动
2,建立爱心投资站以及网友联名上书签名活动,扩大影响,让网友自愿支持360
3,小心防范其他软件公司恶意破坏360的正常运行
4,联合律师团以及邀请积极态度的网友代表作证法律现场
5,适当让媒体获得证据不让腾讯颠倒黑白做文章
6,到其他论坛和平台出示好的网友作品文章扩大宣传力度
大家接上吧!(转的)
以上就是关于谁能给我解释:BLOG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博客”的意思那“..全部的内容,包括:谁能给我解释:BLOG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博客”的意思那“..、博客园 怎么了、什么叫博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