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IT是什么时候兴起的,第1张

IT产业是90年代左右开始在中国开始发展的。而现阶段,我们国家的软件还是徘徊在起步阶段,不过近几年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利于软件业发展的政策,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软件也许会成为支柱产业

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 (1987年~1994年)

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

1992年12月底,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第一个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校园网。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和CCIRN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

第二阶段:蓄势待发阶段 (1993年-1996年)

四大Internet主干网的相继建设,开启了铺设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历程。

科技网先行:

1990年11月 NCFC立项,1993年11月NCFC主干网网络开通并投入运行。

1994年4月 NCFC网络与美国Internet互联成功,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995年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简称“百所联网”工程)。

1996年2月 中国科学院决定将以NCF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科学院互联网络正式命名为“中国科技网CSTNet”

金桥网建设: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总理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建设: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开通64K专线,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中国互联网进入商用化阶段。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并于1996年1月,并正式开通提供服务。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建设完成。

第三阶段:内容应运而起 (1996年-1998年)

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

打造产业链: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全球通WAP(无线应用协议)”服务。

2000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互联星空”计划,标志着ISP 和ICP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业务。

应用初露锋芒:

网上教育:1999年8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六个省、市的二百余所高校使用“全国高校招生系统”在CERNET上进行第一次网络招生获得成功。

网上银行: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1999年9月6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是中国第一次全面推出的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成果大型汇报会。

第四媒体:2000年12月12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网、国际在线网、中国日报网、中青网等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进行登载新闻业务,率先成为获得登载新闻许可的重点新闻网站。

网络游戏:2001年,盛大网络在大陆运营韩国网络游戏《传奇》,成为大陆网络游戏市场上的霸主。

第四阶段: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行道 (1999年—2002年底)

中国互联网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

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只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上纳斯达克。 三大门户网站的相继上市,掀起了对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轮投资热潮。COM生生死死是个不断挖掘互联网价值的过程,这是个大浪淘沙的年代。

信息化风起云涌:

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四十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在京共同举办“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主站点>

IT 这个名词,简要地说它的意思就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举凡处理或者应用到信息技术的产业,诸如银行,咨询,医院,出版,制造, 影视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依赖于信息和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因特网和其他各种来连接上述所有的东西的网络环境当然还有从事设计,维护,支持和管理的人员共同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IT产业。

Y2K的问题证明了我们现在已经在各个方面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技术了。在职业市场上, IT工作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事实上,很多分析家认为,信息技术是二次大战以来促进北美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强劲发展的最有力的因素。

计算机以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紧密而不可分的一部分,所有的工业都依赖他们,这种依赖关系导致了IT产业工作机会的大量涌现。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核心,它关乎人们如何分享信息,如何创意开拓,如何消除全球的隔阂,同时还能提高信息本身的效用。

今天谁在为IT工作?

瘦骨嶙峋,带着啤酒瓶底似的眼镜,留着鸡窝一样的发型,所有的社会活动仅仅是凌晨2点在聊天室里大放厥词和送比萨饼的小鬼聊上两句的人?

这个观点不免过时了点,而且也不太准确。是计算机把那些人神话了,我们总是觉得那些和计算机打交道的人是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异类。

IT行业的人极其聪明,这点毫无疑问。即使在其它产业中,他们的工作也同样需要智慧和创造力。 而在IT产业,它更需要极其前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现代工业已经进化到包括产生和支持信息流的商业世界的基础了。

投身IT产业的人极其聪明,有兴趣,创造力,务实而又有抱负,具备无以伦比的创意, 生而且行动目标明确。相当多的人已经具备人文或者商业学位,正在找寻他们的理想,他们发现目前的工作缺乏挑战和发展,所以他们经过研究决定从事高挑战高收益的信息产业中来。

IT产业是报酬很低的技术工作吗?

当然不是。每家公司都雇用IT专家。事实上,IT产业的人员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只要翻翻报纸,读一读关于那些正在哭求IT人员的公司的报道,你就会明白的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卖方市场。

这主要归结于自动化的变革。所有的产业都有一个广泛的技术基础,从入门级的硬件支持到高深的公司开发。如果你不考虑到技术层次,就没有办法为公司制定商业战略, 所以信息技术已经参与发展战略,极有效地设计和指导商业目的。

根据IDC1998年的调查,对IT人员需求高的产业依次是:远程通讯,商业服务,医疗保健,零售批发和财务服务。相对于纯粹雇用技术人员的技术产业而言,它要来的广泛的多。

IT的机会是世界范围的,它已经渗透到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它还产生了很多过去没有从未出现过的工作机会,发展势头越来越快,同时也代表它的工资水平是很高的,他们是绝对的有竞争性。

无论如何,IT业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行当!

怎样是合适的培训?

培训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你打算进入的行当。通常,你打算开始IT生涯的关键一步是选择学校---取决于学校学习时间的长短---一般不会很长,你不需要到大学学4年, 或者夜校学2年。事实上,你会在6个月之内获得认证,它会使你面对很多的工作机会。 当然是全日制的学习,罗马非是建于一天之内。尽管6个月不是很长,但对于一个打算改行投入到IT行当的人来说是足够的了。

技术在这个转变中扮演了首要角色。你必须拥有它们。诸如“MCSE”,“LAN/WAN”, “VISUAL BASIC”,“VISUAL C++”等, 它们都不是英文单词。 很多人不熟悉它们因为这个行当还很新,而且发展很快,局外人没有时间去记忆它们。不要害怕,当你读完着本书的时候,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意义的。

根据你打算投入的行当,你可以选择单项课程,证书认证,或者是某一领域的文凭, 象网络或者程序。学习的最佳计划是掂量掂量自己的长短处,然后有目的寻找挑选学校本系列后半部分会详细介绍如何选择IT学校的。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97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风生水起了

因为当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就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来刺激和拉动经济增长,而当时IT或者网络正开始受到青睐,人们逐渐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对生活和经济改变,所以网络开始热了起来,从而带动整个IT行业高速发展,并且预期也相当好,甚至是过分乐观了,也就造就下一次的金融危机,就是2001年,网络科技泡沫的破灭,导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暴跌,从5000点一直跌到1000多

网络泡沫破灭了以后,又继续造就一个新的危机,就是次贷,然后在去年爆发,一直演变成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英文) 简称IT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 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

2信息传递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术 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摘自《江苏科技咨询网》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相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从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到微型机,笔记本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从PC 机,286,386到486,586等,计算机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电子出版社系统的应用改变了的传统印刷、出版业;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应用使作家改变了原来的写作方式,称作“换笔”革命;光盘的实用使人类的信息存储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伸,出现了电子图书这样的新一代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音乐创作、动画制作等成为普通人可以涉足的领域。

国外的缩微技术发展很快,美国是缩微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例如闻名世界的美国UMI 公司是一个收集、贮藏,以及提供文献检索的出版公司,其服务范围包括近一百五十万册历代书籍、期刊、博士论文、档案以及原件。它的产品不但包括印刷品、缩微平片,而且提供机读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公司利用所谓缩微技术,抢救了大英博物馆的许多珍贵文献。迄今为止,该公司存有自15世纪至今的10万种世界各地的绝版书

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994年,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 工程 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2000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01 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200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扩展资料:

互联网的作用:

互联网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简单而且快捷的通信与信息检索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反映了人类所共赏的无私精神,互联网也使人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平共处。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任何人,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他(她)都可以参加,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以上就是关于IT产业是什么时侯发展起来的全部的内容,包括:IT产业是什么时侯发展起来的、因特网的发展历史、IT是什么时候兴起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74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