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安全帽的安全事故案例?

不带安全帽的安全事故案例?,第1张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的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地铁事故也频繁发生。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地铁安全事故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1:“23”机场线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2月3日20时29分

发生地点:东直门至三元桥区间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5分以上2列,调表6个。

事故经过

2013年2月3日,机场线车务中心乙3组司机杨某、郑某,副司机徐某某担当107车1090次运营任务,20:29分东直门站发车,以A1车为头,司机发现该车全列牵引无流,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运行至百米标003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07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再次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12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20:41分接行调命令,107车原地等待救援不许动车,21:01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连挂完毕,由三元桥下行站线推进至大山子库线,导致机场线运营一度中断。

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编码器异常,导致列车加、减速指令与牵引、制动PWM值无输出,造成列车无牵引无制动。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机场线车辆故障的分析排查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部分整改工作不彻底。二是对机场线车辆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隐性问题掌控不到位。三是部分管理人员对提高车辆稳定性、可靠性和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事故处理

(一)机场线车务中心作为车辆维检修主体单位,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管理责任。按照绩效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机场线车务中心主要领导、相关主管领导及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考核;

(二)安全质量管理部作为车辆技术、质量和维检修管理的主责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同等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领导、主管副部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三)生产调度室作为 安全生产 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生产调度室主要领导、主管副主任进行考核。

整改 措施

1主管领导带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人员认真排查隐患,分析查找故障根源,确定整改方案和计划并监督指导落实。

2完善机场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

3加快完成直线电机、APU防雨雪措施的落实工作。

4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开展安全大讨论。各级管理人员要查找自身管理不足之处,要深抓思想根源,坚持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向管理者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宣战”、“向违章违纪宣战”和“向漏检漏修和维修不到位宣战”活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 规章制度 ,提高技术业务水平,稳定安全运营。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2:“117”5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1月17日7时53分

发生地点:北苑路北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20列,到晚5分以上34列,中途清人折返5列,通过1列,加开临客1列,调表43个。

事故经过

2013年1月17日,2033次TP401车担当运营任务。列车运行至北苑路北站TMS显示时间7时53分,距离停车标约30厘米时,起紧急制动。司机试验RM模式、EUM模式推牵引,均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断开ATP 保险 1、2,ATO保险5秒后闭合。再次试验RM模式、EUM模式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 7时54分,与行调联系说明情况,处理故障,同时打开车门让乘客乘降。

7时55分,司机接行调预清人命令。接到预令后司机先查看紧急按钮、查看风压表均显示正常。使用ATP切除仍不缓解,牵引制动控制保险断开后重新闭合仍不缓解。闭合ESS闸刀试验,仍显示EB紧急制动不缓解。闭合关门旁路、常用制动不缓解保险、开门旁路、带铅封闸刀破铅封后试验故障依然存在。 7时58分TP401车2033次司机接行调命令TP401车在北苑路北站清人。司机向行调请求救援。清人完毕后司机关闭车门,8时将头尾开关打到“尾”位,跑到尾车将头尾开关打到“头”位,进行尾车牵引制动试验,尾车试验正常。

8时11分,2034次司机使用电台联系不到行调,立即给行调打电话,接调度命令在北苑与2033次连挂,2034次北苑清人。北苑路北站至天北回太段,车次为2701。复诵调度命令无误后2034次司机向乘客做好相应广播,使用风闸,建立RM模式,以3km/h速度进行连挂并进行了试拉。同时,2033次司机返回头车,与救援列车司机联系,通知改按站间自动闭塞,对标停车后清人。救援车司机听从被救援车司机指挥按信号、线路情况走车。8时20分,连挂列车凭出站信号机闪动绿色灯光发车。

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器警惕按钮行程开关接线存在断点,接线已断裂。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5号线车辆隐患重视不足,此类故障已经发生多次,未引起相关人员足够重视;二是未能完善单司机制实行后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措施;三是部分维修人员对提高车辆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认识不足,未能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对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5号线检修中心共考核4043989元,责任人安某考核1422829元,班长菅某某考核204428元。

5号线检修中心科级扣减月岗位工资的1712%。责任单位员工共担额按责任单位月岗位工资总额321%扣减。安全质量部共考核978833元。 其它 部室和单位科级共2532968元,除5号线检修中心外其他单位员工共担70169元,考核共计14572692元。

整改措施

1完善5号线车辆维修维护规程和标准,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加强日常检查、测试等工作;

2完善相关车辆故障应急处置办法;

3结合1月其他事故开展安全大讨论。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3:“922”西单电梯事故

发生时间:2011年9月22日18时11分

发生地点:三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

事故类型:违章违纪

事故影响:导致乘客在电梯上头部拥堵、挤伤

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2日11时55分,西单站带班值班站长在站台巡视时发现西单站站台3号电梯故障,有异响,立即停梯,关闭电梯上下围栏,并挂故障牌;同时报机电人员维修,写报修记录。12时00分机电第二项目部电梯维修中心主任唐某某、维修员南某某接到西单站客运人员报修电话,于12时20分到达西单站。机电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车站工作人员的描述,对地铁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在电梯头部疏齿板处有3个小锣钉,进行了清除处理,开启扶梯试运转,看到扶梯运转正常,便向车站工作人员 报告 修复完成。此时机电工作人员在未打开该电梯上方护栏门的情况下,打开了该电梯下方的护栏门,且该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恰好有列车进站,乘客乘坐3#扶梯,由于该扶梯上头部护拦门未完全打开,形成拥堵,发生乘客挤伤。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场勘查、现场人员问询,并查看录像,调查判断,得出结论如下: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电梯上头部护栏门没有打开是造成乘客拥堵、挤伤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机电维修人员对扶梯故障处理后,没有按照电梯维修规定进行全面运转检查,也没有按照电梯运行规定与客运人员进行交接;同时也反应出机电公司在人员管理、 安全 教育 方面存在缺失以及维修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整改措施

1 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尤其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和执行落实。

2加强运营分公司与设备分公司故障处理应急演练,优化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水平。

3立即对各线扶梯进出口护拦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汇总单向门位置数量,制定双向开启方案后,全面进行整改。

4将所有运行扶梯护拦门置于开启状态,进行临时邦固。

5将此次事件制作成案例,对全员进行一次教育,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举一反三查隐患”活动。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4

——“118”1号线列车救援 发生时间:2013年1月18日10时50分 发生地点:万寿路站 事故类型:列车救援

事故定性:B类一般事故 事故影响:造成停运6列,到晚5分以上4列,中途清人折返1列、清人回段1列,调表36个。 事故经过

10时50分,司机杨某、副司机柳某驾驶G446车在万寿路站,进行正常作业后列车不启动。司机检查各开关位置、保险无异常,短接SK1闸刀进行牵引试验无效,到尾车更换 *** 纵台进行试验,列车能够缓解但仍然全列牵引无流。10时55分行车调度员发布列车清人救援命令,11时02分救援列车连挂完毕,11时05分从万寿路站开出。

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一是331d#号线在布线时因电缆绑扎不到位且预留电缆线较长,线缆在司机台内处于自由状态,列车运行中不断摆动并与周边金属部件接触,造成线缆绝缘外皮破损,致使导线与金属部件间拉弧并将线缆烧断。二是车辆制造过程中,由于厂家接线未按照规定的工艺标准对线缆进行绑扎,错误采用临时布线的方式连接331d#号线。

(二)间接原因:一是检修工艺落实不到位。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领导班子,在检修工艺落实管理中存在漏洞,对职工思想和技术业务教育不足,致使多个修程均未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最终导致列车在运营中救援。二是职工责任心较差,岗位意识淡薄。古城检修中心在40万修、月修、周检及车辆隐患排查过程中,均未发现该部位线缆绑扎不到位及预留线缆过长的问题。充分说明古城检修中心职工自身岗位责任意识淡薄,在维修工作中不认真、隐患排查不力,不能主动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三是加强检修标准化的落实。此次事故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检修中心标准化管理工作存在死角,职工在作业中对车辆接线未能按照规定工艺要求进行绑扎,中心质量检验工作也未严格按规定流程检查,致使车辆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行。

事故处理

一是G446车331d#线在运营中折断,主要原因是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在周检作业过程中,未严格落实检修工艺,致使列车带故障隐患上线运营,最终酿成列车救援的事故。古城检修中心职工闫某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二是对古城检修中心按照B类一般事故进行考核。

整改措施

1进一步提高各检修中心的职工岗位责任意识。

2要求各检修中心立即对车辆重点部位进行普查,认真查找可能造成车辆重大故障的隐患,确保车辆质量稳定。

3各检修中心、乘务中心,要认真 总结 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再次梳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职工作业流程、工具码放、行车备品管理等环节的标准化规章。

4各乘务中心继续加强对乘务员的故障处理培训,提高乘务员对车辆基本性能的了解,切实提高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的实际 *** 纵能力,减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

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建筑事故的60%以上。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篇1

一、事故简介

2002年2月20日,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

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由中建某局第二建筑公司承建,该工程主体为钢结构。6号机组东西(A~B轴)钢屋架跨度为27m,南北(51~59轴)长63m,共7个节间,钢屋架间距为9m,屋架上弦高度为332m。屋架上部为型钢檩条,间距为28m,檩条上部铺设钢板瓦。截至2002年2月20日前,已完成51~52轴1个节间的铺板。 2002年2月20日继续铺设钢板瓦作业,开始从52~53轴之间靠近A轴位置铺完第1块板,但没进行固定又进行第2块板铺设,为图省事,将第2块及第3块板咬合在一起同时铺设。因两块板不仅面积大且重量增加, *** 作不便,5名人员在钢檩条上用力推移,由于上面 *** 作人未挂牢安全带,下面也未设置安全网,推移中3名作业人员从屋面(+33m)坠落至汽轮机平台上(+126m),造成3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在铺完第1块板后,没有用螺丝固定便继续铺第2块板,且作业时又一次铺设2块,给继续作业带来危险。

2)作业人员并没按要求将安全带系牢在安全绳上。

2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不到位,承包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程序,以致安全防护 措施 过于简单。钢结构吊装是一项比较危险的高处作业工程,必须全面考虑防护措施。

2) 安全 教育 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忽视或在挂安全带后 *** 作不便等情况下而未挂安全带时,缺乏其他保护措施。且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 *** 作资格证。

3)对现场缺乏检查,没人制止工人的违章 *** 作。

4)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按照规定高处的钢屋架上作业,应在节间处设置安全平网,而此作业场所却未设置。

四、事故责任认定

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该施工企业既不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资格进行审查,不进行作业前的培训,又不按施工工艺全面采取防护措施,方案过于简单,以致发生意外事故时失去防护。

1施工项目负责人在编制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过于简单,未按施工工艺全面考虑,施工前又未对作业人员交底,强调作业程序及必须挂牢安全带和进行检查,致使铺设第二块板时便发生事故,应负指挥责任。

2该建筑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对该公司管理上失误,方案编制后不经审批,作业人员不经培训,以及现场作业违章不能及时得以制止等违章行为负主要管理责任。

五、事故的预防对策

1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公司的 安全生产 责任制和各种安全 规章制度 。凡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应将项目负责人的指挥行为纳入规范管理。

2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教育,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并认真加以 总结 改进。加强对工人的安全三级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

3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和安全防护设施及时到位。

4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安全隐患。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篇2

事故经过:

2012年4月28日19:00时左右,某船务黄海工程部某队3名施工人员在外租黄海工程部场地三跨80吨龙门吊底部对吊运摆放在托架顶部DN0060船646分段进行摘钩作业时,在摘除最后一处吊点时,支持工段一名吊车司机 *** 作钩头起升带动前期摘除的另一根索具发生急速旋转后将配合摘钩 *** 作其中2名施工人员扫打发生坠落(坠落高度4米),经送往医院救治:其中1名工人抢救无效死亡;另1名工人头部损伤。

原因分析:

受害人张某某、受伤人张某严重违章,在翻越分段护栏外侧处于分段面边缘弧形部位配合摘钩作业时不扣安全带,安全意识极差,忽视高空作业过程中所存有的坠落安全风险,严重违反了登高作业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最终导致坠落过程中失去了有效的安全保护,这是导致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黄海工程部支持工段起重工邹某某责任意识极差,未经审批便开始吊运作业,特别是在分段吊运进行过程中擅离岗位,没有针对性对吊车司机及配合司索作业人员提出暂停等待正确指令,存在严重“不作为”行为,并且对于现场 *** 作人员安全行为没有做到有效指挥控制,造成吊运作业现场出现失控状态,这是引发此起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黄海工程部支持工段吊车司机李某某作业过程中随意听取非起重指挥人员指令并盲目 *** 作吊车,严重违反起重作业安全 *** 作规程;另外在完全清楚起升钢丝绳卸扣未摘除情况下仍采取二档快速起升 方法 野蛮 *** 作,最终导致仍处于连接状态的钢丝绳受力崩紧连带前期摘除的一根索具急速旋转后将两名作业人员扫打坠落地面,这是引发此起事故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整改措施:

2米以上3米以下高空施工未系挂安全带对责任人考核200元以下;3米以上高空施工未系挂安全带的严重违章行为,一经查处将对相关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开除处理,同时对责任班组长及临近可发现但未提示的施工人员进行连带考核处理。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篇3

2001年12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A公司工人李某在17m的脚手架上进行钢筋尺寸测量时,不慎自脚手架上后仰坠落,导致头部受伤,后经医院紧急抢救,生命无危险,但脑部受损伤。伤者在进行作业时,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

事故原因

以上两个案例都存在如下共同点: *** 作者在进行 *** 作时,距离坠落基准面的高度都不足2m,但却都发生了坠落事故; *** 作者本人都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然而结果却造成一死一伤。

原因一:忽视了准高处作业的特殊性--可能坠落。

《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为高处作业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含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如何进行安全防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所有安全管理者对基准面2m以上的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技术有法可依, *** 作者有章可循。然而,准高处作业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却没有任何规范或标准明确地提到。于是,在部分管理人员视准高处作业为一般的普通平地作业,仅仅要求 *** 作人员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 *** 作者所使用的简易 *** 作平台仅仅是满足立足之用,并无可靠防坠落措施。

其实,准高处作业与高处作业有着共同点--有坠落的可能,其共同点恰恰又是准高处作业与普通平地作业的不同点。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准高处作业既非普通平地作业,又非高处作业。如果视准高处作业为高处作业,提高安全防范要求,既无法可依,又不符合实际,对正常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视之为普通作业,就会降低安全防护要求,也不符合实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当然会发生上述事故。

原因二: *** 作工人所佩戴安全帽存在缺陷。

在《高处作业分级标准》的编制说明中,已经提到了1983年以前2m以下坠落死亡事故占总坠落死亡事故的7103%,并不是说2m以下不存在死亡事故,而且也提到了2m以下的坠落死亡事故全由脑部受伤引起。由此可见,在2m以下的准高处作业时,并不是不存在危险,或者不存在死亡事故发生的可能,只不过事故严重程度由受伤部位决定。脑部受伤是准高处作业坠落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脑部的保护尤为重要。目前 *** 作工人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是保护脑部受伤的主要措施。以上的两个事故, *** 作者都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然而没有逃脱厄运。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他们所佩戴的安全帽的保护作用产生怀疑。

众所周知,人体在向侧面、正面摔倒时,人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要远远强于后仰摔倒时的保护能力。因此,人体后仰摔倒后,安全帽对头部的保护就更加重要。然而,现在使用的安全帽大部分存在 *** 作者后仰倒下时,脑部不能得到足够保护的缺陷。脑袋比较大的 *** 作者,后仰摔倒时后脑部分可能直接接触坠落基准面,那后果更加严重。所以,现如今使用的安全帽不能对 *** 作者在后仰摔倒时起到全面、充分的保护。

原因三:工作环境复杂, *** 作工人准高处作业的机会多,发生准高处坠落的可能性大。

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时,工作环境复杂,相当长时间、相当多的机会是在准高处进行作业,而且工作点频繁移动,在每一处准高处作业的时间又相当短,这样的工作性质无疑为 *** 作工人时时刻刻得到相对稳定的保护措施增加了难度。另外,坠落高度2m以下的坠落事件经常发生,除头部受伤处,其他部位的受伤一般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所以,从管理人员到 *** 作人员,对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够,总认为2m以下坠落无太大危险。于是 *** 作者在2m以下的高度进行 *** 作时,管理人员对他们要求比较低, *** 作者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安全意识淡薄的 *** 作工人就可能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

以上三个原因中,复杂的工作环境及特殊的工作性质我们是不可能改变的,可以改善的是对准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帽的缺陷,因此,我们的对策就有如下两个方面:

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家对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的认识。安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告诉或提醒大家危险有哪些,长期以来的高处作业教育使得管理人员和 *** 作人员已经明确认识到高处作业有危险,而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大家认识不够,因此,我们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一危险性。只有在认识基础上才能提高准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才能改善目前无防坠落措施的简易 *** 作平台的状况,才能更进一步认识到安全带不仅仅用在高处作业的防护中,在准高处作业的防护中也相当有效。

2、对安全帽现有的缺陷进行改进,使之对 *** 作工人的头部起到全面的、充分的保护作用,要对安全帽后侧的安全距离、安全屏护区别对待于前侧和两侧。其实,这一缺陷是导致准高处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在坠落基准面2m以下 *** 作时安全帽可以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然而事与愿违。

3、从技术层面进行风消除。制作安装拆卸专用工具,减少准高空作业的机率。

看过"高处坠落事故案例"的人还关注了:

1 关于安全事故案例读后感

2 安全事故案例感想

3 重大飞行事故案例

4 高处坠落伤的现场急救

5 高处坠落伤的急救处理

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有很多人因为不戴安全帽导致发生了事故。下面是我整理的不带安全帽事故案例,供大家参阅。

不带安全帽事故案例一

一、事故经过

某年某月某日13:30左右,某井安装泥浆液气分离器,黄某负责安装泥浆液气分离器高压软管,当他身体下蹲时,头部左侧碰击在液气分离器小平台钢板边缘上,造成一长约7cm的伤口。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二、事故原因

1、黄某安全意识差,作业时未按规定戴好安全帽。

2、黄某在作业时不注意对作业场所环境情况的了解,未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

1、作业时按规定穿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作好事故防范工作。

不带安全帽事故案例二

2007年8月27日,×××工程公司5名施工人员按带班安排,在排水管复位工程专案工地进行下水道排管施工作业。17:45左右,由于19-20间的大、小下水管道连线头未承插到位,其中3名施工人员在沟漕长195米、宽22米、深3米内负责把准承插方向时,堆放在沟漕上方的堆土受到置于其上的挖土机执行时产生的震动滑落至沟漕,一块约20厘米见方的泥块砸中其中一名施工人员的头部,该施工人员向前倒下的过程中安全帽帽扣未扣上脱落,致使其头部撞在玻璃钢夹沙管口部,造成头部出血,于18:30左右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死亡。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工程公司在开挖沟漕过程中将挖土堆放过高、离沟漕太近且在土堆的顶部停放挖土机,以致堆土受到震动而滑落至沟漕,一块约20厘米见方的泥块砸中死者头部。

2、间接原因

×××监理公司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不到位,在×××工程公司未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时,未采取有效监理措施,导致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被及时消除。

3、主要原因

×××工程公司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要求进行施工,致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未被及时消除。

不带安全帽事故案例三

一、事故经过:

2009年8月7日上午10:00,水暖队安排姜某小组,负责更换10吨炉地下室水仓一段腐蚀钢管,并提示佩戴好安全帽。10:20管工姜某、屈某、张某和牛某到达作业现场,发现更换钢管必须进行仰焊,无法佩戴安全帽,联保体成员姜某检查作业现场发现有一处工字钢梁容易碰到头部,并提醒牛某注意。10:35焊工牛某焊接作业结束,在检查其它焊接部位时,由于空间狭窄,牛某不慎头部碰到工字钢梁上,造成头部表皮挫伤。

二、事故原因

1、施工人员对安全确认不认真,发现安全隐患未采取可靠措施,安全提示不到。

2、施焊时因仰焊无法佩戴安全帽,但仰焊结束后没有及时佩戴好安全帽,自主保安差。

3、水暖队安全管理和安全思想教育不到位。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确认,对危险因素进行排除。

2、作业现场必须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加强对员工安全教育。

张星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 某企业配电房在装修的过程中突发电气火灾事故,事故造成该工厂车间停电一天,造成非常大的生产损失。通过这起电气火灾事故过程的分析,为企业分析电气安全事故提供清晰的判断思路,同时也提出了如何防范电气火灾发生的方法。

关键词 电气火灾,短路熔痕,短路,三匹配原则

0 引言

        根据国家119消防网统计的数据显示,电气火灾事故是所有火灾中发生的原因比例高的,其占到所有事故45%以上(雷击和静电也属于电气安全管理范畴)。因此对于企业来讲防范火灾重点要防止电气火灾,本文通过一起配电房火灾事故来分析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1 古建筑消防安全风险分析

11事故过程分析 

        事故发生当天两名厂外装修人员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在400V的低压配电房未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粉刷墙壁的装修作业,在他们刷完配电柜顶部的油漆后大约15分钟后发生配电柜母线铜排短路事故,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造成工厂停电一天损失惨重。 

        通过图1可以看出发现红、绿、黄三相铜排底部均(母线框与配电柜固定侧)烧出不同程度凹槽,只有短路才能有这么大的能量使得铜排烧毁,这是典型的短路熔痕,因此可以判断此次事故一定是短路造成的。而且各项均有烧毁说明存在相间短路,其中根据烧毁面积可以看出,红相大于黄相,黄相多于绿相。位于里侧的红色项损毁严重。

图1 事故配电柜母线铜排

        通过图2配电柜顶部盖板可以看出红色相与配电柜顶部的盖板发生了短路。由于配电柜的柜体均为接地良好,因此可以通过这个短路熔痕可以判断也发生了对地短路。而且在靠近红色相的部位有发现不明液体向柜顶盖板两个方向(下端是母线框)流动的痕迹。

图2 事故配电柜顶部盖板

        在现场发现装修施工使用的喷q放在配电柜顶部,发生事故当天有施工队在对配电房进行装修(侧面及顶面墙体刷白)。施工人员对当天09:35已做完喷漆工序,(喷漆过程从西面(抽气扇)到东面(火灾电柜为后喷),喷完后15分钟后发生了配电柜爆炸事故。 

根据图3可知,根据现场询问相关人员,40#变压器当时的红相和黄相保险跌落;39#变压器红相保险跌落;另外两个低压MCB都已经跳闸。40#与39#变压器在配电系统中采用长期并列运行的运行方式。根据保险跌落情况可以看出,红色和**两相短路电流较大,这与现场配电柜母排灼烧严重程度相一致。两台变压器的红色相的保险均跌落,证明了红色相短路电流大,且持续时间长,其次是**相。根据现场情况,两台400kVA变压器长期带载大约720A电流,负载大约62%左右,因此排除了过负荷原因造成高压跌落保险的动作。

图3 配电系统示意图

12事故分析结论 

        事故分析结论:由于柜顶装修水溶性油漆流入配电柜顶端母线框/铜排引起短路造成火灾。   直接原因:母线框/铜排绝缘遭到破坏 

间接原因: 

        1)配电柜顶部有液体通过顶盖间缝隙流到母线框/铜排上,导致铜排与配电柜外壳短路起火 

        2)装修人员针对配电房装修不规范施工、无安全措施、现场无监管 

        3)配电柜未定期维护,顶盖弯曲、拼柜连接处有缝隙,液体易于流入到配电柜里面 

根据以下证据,先单相对地短路再进而造成相间短路可能性较大: 

        1)40#变压器红色和**跌落保险跌落,而39#变压器只有红色保险跌落。若是相间短路则应该两相都跌落。 

        2)母排上端被烧穿的柜顶盖板之间有液体渗入,且液体流向是更靠近红相母排两侧。 

        3)配电柜体都是接地的,因此如果是液体造成的短路,那么首先液体为母排到柜顶(接地)提供了通路。 

        4)柜体之间拼接处有缝隙,液体容易流入。 

        5)红相和黄相损毁严重,且两相距离远,位于两侧,不宜发生相间短路。 

        6)黄相和绿相铜排柜顶上端未见明显液体。 

        7)从柜顶面板灼烧可以看出,一定有接地的情况发生 

        8)相间短路容易发生在相邻两相,但从现场看出绿相与红相灼烧严重程度差别非常大,相间短路可能性较小。

2 电气火灾隐患防范与排查

21国内电气火灾发展特点 

211行业特点 

        遍及医药、纺织、烟草、建筑、钢铁、印刷、服装、包装等行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三产业在各行业中较为突出,呈上升趋势。 

212季节特点 

        冬夏季是电气火灾发生频率高的季节,全年各月电气火灾起数8、9月份为一低谷,后逐渐上升,在1、2月份达到一高峰后渐下。 

213时间性特点 

        节假日和夜间的电气火灾居多,发生频率在24小时内分布有明显规律,日电气火灾发生频率存在三个高峰,一个高峰为0-3时,二个是10-13时,三个是18-21时。重特大电气火灾的日分布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22电气火灾事故主要原因

        所有电气火灾事故中因为施工和设计的问题造成的事故占事故原因的绝大多数。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电气设计和施工电缆敷设这两个环节。 

        电气安全管理中有关电气设计需要遵循“三匹配原则”即保护开关、电缆线路、负载设备特性需求三者相互匹配的原则来设计。开关设计不是越大越好,开关配置的太大线路过细可能会造成线路超载的情况下开关仍然不动作;开关设计的太小会导致停电事故增加影响生产。根据负载的特性和被保护需求需要匹配选择开关需要配置什么保护;负载的性质和特性需求与电缆选型也非常重要,因为除了线径选择外还要考虑材质、安全、芯线根数等。 

22电气火灾事故防范 

        利用红外热成像测试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定期检测发热点,根据热点判断法、温差判断法、历史图像判断法来分析所拍摄的红外热成像来确认缺陷等级。

        利用超声波探测仪器对电气系统进行电火花测试。

        利用电能分析设备在线检测:在线测量电气系统总负荷,各分回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三相不平衡率并及时打印记录数据。通常与红外检测数据相配合,综合分析。

        利用接地检测仪器和绝缘测试仪对重点大负荷配电柜开关、设备进行接地电阻和绝缘检测,确保设备绝缘水平处于正常状态,减少短路事故风险。

        需要分别设计现场配电柜和设备的电气安全专项检查表,包括电缆敷设、电缆颜色管理规范、零线和地线使用规范、临时用电、绝缘检测记录、移动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点检表。

        流程管理方面: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需要从设计选型-采购-电缆安装敷设、测试检查消缺、图纸记录、送电检查等几个方面进行管控。同时应当非常注意带电作业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电气设计选型遵循保护开关、电缆线路、负载设备特性需求三者相互匹配的原则来设计。从源头端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3 安科瑞限流式保护器与智能安全配电装置介绍

31产品概述

311 ASCP200-1 型单相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可有效克服传统断路器、空气开关和监控设备存在的短路电流大、切断短路电流时间长、短路时产生的电弧火花大,以及使用寿命短等弊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以微秒级速度快速限制短路电流以实现灭弧保护,从而能显著减少电气火灾事故,保障使用场所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ASCP200-1 型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是单相限流式保护器,大额定电流为 63A。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商场、宾馆、娱乐场所、寺庙、文物建筑、会展、住宅、仓库、幼儿园、老年人建筑、集体宿舍、电动车充电站及租赁式商场商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甲乙丙类危险品库房等各种用电场所末端干、支路的线路保护。

312 AISD智能安全配电装置

        AISD 系列智能安全配电装置是安科瑞电气有限公司专门为低压配电侧开发的一款智能安全用电产品,本产品主要针对低压配电侧人身触电安全事故、线路老化、漏电引起电气火灾等等常见隐患而设计。

        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教育机构、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敬老院、酒店娱乐、商场商铺、企事业单位、家庭电器等各类低压用电的场合。

32 产品功能特点

321 ASCP200-1型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主要功能如下

        ■ 短路保护功能。保护器实时监测用电线路电流,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在150微秒内实现快速限流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 过载保护功能。当被保护线路的电流过载且过载持续时间超过动作时间(3~60 秒可设)时,保护器启动限流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 表内超温保护功能。当保护器内部器件工作温度过高时,保护器实施超温限流保护,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 过欠压保护功能。当保护器检测到线路电压欠压或过压时,保护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预先设置是否启动限流保护。

        ■ 配电线缆温度监测功能。当被监测线缆温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保护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预先设置是否启动限流保护。

        ■ 漏电流监测功能。当被监测的线路漏电超过报警设定值时,保护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可预先设置是否启动限流保护。

        ■ 保护器具有1路RS485接口,1路2G无线通讯,可以将数据发送到后台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监控后台可以是安科瑞 Acrel-6000/B 电气火灾监控主机,也可以是安科瑞Acrel-6000 安全用电管理云平台,或三方监控软件或平台。

322 AISD智能安全配电装置主要功能如下

        ■ 供电稳定性。负载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装置报警,系统可持续供电,不会切断电源。

        ■ 供电安全性。装置可以把系统的漏电流限制在很小的级别,人体无意触碰到供电线路,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 限流灭弧。系统发生短路故障,装置能快速切断电源,不会出现电弧火花。

        ■ 过载保护。装置监测到系统过载,可以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因过载引起线路故障。

        ■ 电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系统电压,发生过、欠压时,发出报警信号,可以设置是否切断电源。

        ■ 报警功能。在系统发生短路、过载、欠压等异常时,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

        ■ 事件记录。装置存储30条事件记录,可供用户查询。

        ■ 通讯功能。装置配置RS485通讯接口,Modbus-RTU协议,可以远程读取相关数据。可选配无线通讯模块,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到云平台。

33 产品技术参数

34 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341 ASCP200-1 型单相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在选用限流式保护器时,限流式保护器的设定的额定电流应该与其前上级的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保持一致。例如,当限流式保护器输入端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32A时,应将限流式保护器的额定电流设置为32A。为保障限流式保护器的正常使用,严禁将其使用于与其前端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匹配的配电线路中。

        ASCP200系列采用限流式保护器采用壁挂式安装,可以挂墙安装,也可以安装在箱体内,应确保安装场所无滴水、腐蚀性化学气体和沉淀物质,并注意环境温度和通风散热。

        为确保可靠连接,接线时应按接线图进行,同时为了防止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导致局部过热,也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导致保护器工作不正常,线头应采用合适大小的U形冷压头压接后,再插入保护器相应端子上并将螺钉拧紧压实。

        保护器内部带有交流电,严禁非专业人士擅自打开产品外壳。保护器在使用期间,若被保护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故障而被限流保护时,保护器仍处于带电状态,不允许随意碰触用电线路的金属部分。待检查线路,并排除故障后,长按保护器的复位按键约2秒钟,使保护器恢复正常运行时。

        当保护器因超温而发生限流保护时,则可能是因为负载电流过大,环境温度过高或通风散热不良等原因导致,可通过加强通风等措施,等保护器温度降下来后,再长按复位键,使保护器复位,恢复正常运行。

342 AISD智能安全配电装置

        在选用智能安全配电装置时,装置的额定容量应该与后方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保持一致。例如,当智能安全配电装置的额定容量为3kVA时,后方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应不超过3kVA,严禁将其使用于额定容量不匹配的配电线路中。

        智能安全配电装置器采用壁挂式安装,可以裸机挂墙安装,也可以落地安装,应确保安装场所无滴水、腐蚀性化学气体和沉淀物质,并注意环境温度和通风散热。

        接线时应按接线图 *** 作,同时为了防止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导致局部过热,也避免因接触不良而导致装置工作不正常,应确保装置相应端子接线拧紧压实。

        严禁非专业人士擅自打开产品外壳。

4 结语

        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过程分析,需要从线路走向、保护开关配置情况、电气接线图以及负载情况综合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这样可从技术上实现电气安全;同时为了保证效果需要结合安全管理以及规范遵守情况来加强电气安全管理来强化安全意识,这样基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加强才能够大幅度降低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本文针对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具体防范方法做了细致的描述,为企业电气火灾安全管理提供了清晰的管理思路,值得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消防网>

2006年,发生重大电网事故1起。 7月1日,华中(河南)电网因继电保护误动作、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拒动等原因引发一起重大电网事故,导致华中(河南)电网5条500千伏线路和5条220千伏线路跳闸、32台发电机组退出运行。事故涉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省,河南省电网减供负荷2765万千瓦,华中电网损失负荷3794万千瓦,电量损失合计28046万千瓦时,系统功率振荡期间频率最低为4911赫兹,华中东部电网与川渝电网解列,华中电网与西北电网直流闭锁、与华北电网解列。 2006年,发生重大设备事故2起,都发生在广西来宾B电厂: 1.3月29日,法国电力公司全资企业广西来宾B电厂(2台36万千瓦燃煤机组)因江边水泵房设备的控制和通讯完全中断,造成两台机组停运,全厂对外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循环冷却水泵站48伏直流系统的整流充电器的投退控制开关没有防止误动的保护罩,被通风系统维护人员误碰断开,使蓄电池长时间放电造成循环冷却水泵站直流系统低电压故障,而直流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安全防护不足,故障信号没有传送到机组控制室报警,贻误了处理时机,造成了事故的发生。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2.6月29日,法国电力公司全资企业广西来宾B电厂(2台36万千瓦燃煤机组)因电厂循环冷却水泵房配电室380伏交流电源失电,引起机组的4台循环冷却水泵跳闸,造成两台机组停运,全厂对外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是DCS发出错误信号致使液压泵380伏交流电源接触器跳开,而循环冷却水泵液压站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液压站380伏交流电源失电后四台循环冷却水泵跳闸动作,机组冷却水中断,导致两台机组被迫停运。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2006年,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15起。其中,电力生产重大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4人;电力建设施工重大人身伤亡事故14起,死亡64人。分别为: 1.3月27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的分包单位福建省海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青海拉西瓦水电站地下主厂房施工过程中,机坑侧墙坍塌,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该事故认定为意外事故。 2.4月11日,山东省滕州市建筑安装工程集团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项目施工过程中,在清理管沟基底时,发生局部塌方,将1名施工人员埋入,沟上的4名施工人员随即跳入沟内救人,此时管沟再次发生塌方,除1名后跳入的施工人员成功逃生外,其余4人死亡。事故认定为因违章施工和救援不当引起的责任事故。 3.4月12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四川硗碛水电站调压井施工过程中,井壁岩石发生坍塌,造成6人死亡。该事故认定为意外事故。 4.5月6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五工程局在四川省阿坝州柳坪水电站施工中,闸坝右岸边坡坍塌,造成3人死亡。该事故认定为意外事故。 5.5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所属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在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西柏坡第二发电厂三期工程5号机组第二阶段吹管工作过程中,由于消音器端部挡板焊口开裂吹落,致使高温高压蒸汽吹至化学车间试验室和控制室,造成11名人员伤亡,其中7人死亡, 4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消音器在设计、制造上存在严重缺陷,同时也反映出租赁消音器时把关不严,采购、入场和安装检查均未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隐患,对安全措施会审不严,暴露了各有关单位在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6.5月30日,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阿坝州理县古城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引水隧洞顶拱发生坍塌,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该事故认定为意外事故。 7.6月28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三工程局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湖南五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白市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布置在电站大坝消力池的门机倾覆,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门机超重超载,安全保护装置失效。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8.7月2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十一工程局在云南省戈兰滩水电站施工中,项目部拌和站营地后边坡发生滑坡坍塌,造成3人死亡。该事故认定为意外事故。 9.7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所属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金竹山电厂扩建工程中,在拆卸一台60吨龙门吊的准备阶段时,龙门吊倒塌,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提前拆除了龙门吊主梁与刚性腿连接螺栓,导致龙门吊失稳,支腿偏斜而坍塌。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10.10月7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十五工程局在湖北十堰市房县三里坪水利枢纽工程中,左坝肩发生滑坡坍塌,造成6人死亡。该起事故的发生虽与现场地质结构复杂、降雨等自然因素有直接关系,但存在现场开挖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现场支护措施不到位,有关单位没有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等问题。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11.10月18日,清华同方环境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德州电厂二期3号机组脱硫装置试运行过程中,旁路门突然关闭,导致烟气阻塞,烟道压力增高,烟道脱硫系统烟气入口挡板对面侧墙向外侧倒塌,坍塌物将其下方脱硫现场临时工作间砸塌,致使工作间内7人被埋,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事故仍在调查之中。 12 11月3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九工程局的分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水电建设公司在湖南省铜湾水电站进行预制梁桅杆起重移动作业时,桅杆起重机倒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起重机的指挥 *** 作不协调,底座向前移动过多,导致主杆后仰,重心失稳;起重机的揽风绳布置不合理,受力不均匀;现场突然断电使揽风绳卷扬机无法启动,导致发生后仰的起重机不能复位,发生倒塌。该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 13 11月16日凌晨1点左右,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三工程局在贵州省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双河口水电站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砂石运输车在料场斜坡段行驶时,汽车刹车和方向失控撞向路边2间工棚,致使工棚中熟睡的民工6人死亡、8人受伤。事故初步认定为交通运输意外事故。 14.12月27日,甘肃省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甘谷电厂扩建工程进行塔吊安装过程中,塔身连接部位断裂,造成塔机上部结构坍塌,将在塔机平台上进行安装作业的10人摔下,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塔吊未定期检验,长期疲劳使用而造成坍塌。事故初步认定为责任事故。 15.12月28日,辽宁省沈阳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炉A侧原煤斗堵塞,该厂燃料部5名员工进行处理时,违章进入煤仓作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致使4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违章作业,事故初步认定为责任事故。

1、“台塑公司厂区火灾事故: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2、“中石油油田爆炸事故:一次毁灭性的浩劫”

3、“中国化工厂爆炸事故:可怕的毁灭力”

4、“某钢铁厂火灾事故:一次毁灭性的灾难”

5、“某矿山矿井坍塌事故:惨绝人寰的毁灭”

6、“某电厂爆炸事故:一场无情的灾难”

7、“某石油管道爆炸事故:毁灭性的灾难”

8、“某港口爆炸事故: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9、“某火电厂爆炸事故:一次毁灭性的灾难”

10、“某石油加油站爆炸事故:一次毁灭性的灾难”

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不容乐观,其爆炸事故约占国内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四分之一左右。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篇1:

2007年11月26日午餐后,砂洗染色机 *** 作工陈某,在染色车间的 *** 作平台上负责四台高温高压染色机的 *** 作。13点左右,正在进行棉纱氧漂的第二台染色机(GR90-50型,容器内径880mm,高约2020mm,设计压力为035MPa,设计温度为140℃,材质为1Cr18Ni9Ti)升温到117℃、压力表显示压力为015MPa。按工艺要求,温度降到115℃时,需保压保温30分钟,陈某关闭蒸汽阀门保温,接着 *** 作第一台染色机。第二台染色机保压保温约5分钟后,突然发生爆炸,汽浪将染色机内的纱笼掀出筒外,染色机的上封头(俗称锅盖)被冲向上方,撞击到离 *** 作平台高35米处的槽钢后斜向d回地面时,击中在地面上作业的一名搬纱工顾某的头部,致其当场死亡。

这是一起由于高温高压染色机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损坏失效, *** 作工未将高温高压染色机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的插销抬上锁定而引起的责任事故。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篇2: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化工二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 *** 作压力为12MPa, *** 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爆炸的另2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3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1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c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m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厂房玻璃被震碎。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篇3:

2004年4月15日白天,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15日17时40分,该厂氯氢分厂冷冻工段液化岗位接总厂调度令开启1号氯冷凝器。18时20分,氯气干燥岗位发现氯气泵压力偏高,4号液氯贮罐液面管在化霜。当班 *** 作工两度对液化岗位进行巡查,未发现氯冷凝器有何异常,判断4号贮罐液氯进口管可能有堵塞,于是转5号液氯贮罐(停4号贮罐)进行液化,其液面管也不结霜。21时,当班人员巡查1号液氯冷凝器和盐水箱时,发现盐水箱氯化钙(CaCl2)盐水大量减少,有氯气从氨蒸发器盐水箱泄出,从而判断氯冷凝器已穿孔,约有4m3的CaCl2盐水进入了液氯系统。

发现氯冷凝器穿孔后,厂总调度室迅速采取1号氯冷凝器从系统中断开、冷冻紧急停车等措施。并将1号氯冷凝器壳程内CaCl2盐水通过盐水泵进口倒流排入盐水箱。将1号氯冷凝器余氯和1号氯液气分离器内液氯排入排污罐。

15日23时30分,该厂采取措施,开启液氯包装尾气泵抽取排污罐内的氯气到次氯酸钠的漂白液装置。16日0时48分,正在抽气过程中,排污罐发生爆炸。1时33分,全厂停车。2时15分左右,排完盐水后4h的1号盐水泵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爆炸,泵体粉碎性炸坏。

16日17时57分,在抢险过程中,突然听到连续两声爆响,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突然发生爆炸。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井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以坑为中心,在200m半径内的地面上和建筑物上有大量散落的爆炸碎片。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该事故使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渝北区的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篇4:

2004年10月20日,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V403原料水罐发生撕裂事故,造成该装置停产。为尽快修复破损设备,恢复生产,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机动处根据大庆石化《关联交易合同》,将抢修作业委托给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公司。该公司接到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V403原料水罐维修计划书后,安排下属的四分公司承担该次修复施工作业任务。修复过程中,为了加入盲板,需要将V406与V407两个水封罐,以及原料水罐V402与V403的连接平台吊下。

案例1。1991年4月13日3:40,在引风机透平飞车后的事故处理过程中,再生塔没液位,贫液泵抽空没负荷,透平超速,透平速关阀因跳车后没有完全关死,车间书记迅速赶到,将蒸汽截止阀关死,保住透平,但泵轴和支撑因振动产生裂纹。事故的原因是总控 *** 作工没有监控住再生塔液位,液面降到零后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通知岗位人员,净化岗位 *** 作工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透平超速而强大的振动,使泵的支架产生裂纹。

预防措施:

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和技术培训。

加强对超速跳车阀的检查,确保灵活好用,超速试验由每年一次改为每季一次。

从重处罚事故责任者,使大家提高认识,吸取教训。

案例2、阀门误关,102B爆管着火

时间:93822

地点:化肥厂合成车间

经过:93年8月22日,在105-D升温过程中,由于岗位员工将入102-B的合成气阀误关,造成102-B超温爆管着火。

教训:开车时技术人员与岗位员工之间衔接协调不到位;岗位员工应加强技术学习

措施:加强技术人员和岗位员工的培训。

案例3、投用107D夹套水时,检修人员还在容器内

时间:94414

地点:化肥厂合成车间

经过:94年4月14日,107-D内还有人干活,就把夹套水送上了。险些造成人身伤害。

教训:现场监护不到位;投用设备前没有进行确认;有人进入检修的设备没有在设置警示牌;投用设备员工责任心不强,设备未封就投用设备。

措施:在有进入容器进行检修作业的设备处设立警示牌,并要有专人监护;投用设备前必须对设备及工艺条件进行全面确认,具备条件后方能投用。

案例4、合成普里森处乙烯来氢线着火

化肥厂合成装置2000年3月20日发现一段炉原料气预热盘管有泄漏现象,3月27日13:00决定装置停车抢修,停车过程中,根据需要要于14:00调度协调把乙烯氢气引到合成装置101D配氢,20:00 101D切除氢气,关闭配氢阀门,转化技术员常哲伏就联系调度员陈志军把乙烯来的氢气停掉,陈志军随后就跟化一调度员唐连生联系,告诉他氢气化肥厂不用了,把它停掉。常哲伏联系完停氢后继续组织停车。由于工作忙,没有安排当班检查氢气是否停掉。车间其他人员没跟零点班讲此事。28日2:00按抢修需要在乙烯来氢线上加一块盲板。车间盲板负责人付宝武领着机修厂的人到现场看活,安全员在没有最后确认管线压力是否泄掉,阀门是否关的情况下,就让机修厂的人给102J大付线、101D入口和乙烯来氢线加盲板。当5:50给乙烯来氢线加盲板过程中,安全员也没在现场,在拆到第三条螺栓时10MPa的氢气从法兰喷出着火,造成一人轻伤。

预防措施:

今后加强各岗之间的联系,确保安全生产。

加强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 作实行三人 *** 作法。

案例5、锅炉给水泵跳车 引发一连串事故

地点:化肥厂合成车间

时间:2001年12月13日

原因: *** 作

内容及开车后暴露的问题

合成氨装置锅炉给水泵(104J/JA)有两台,均为7级卧式离心泵,型号:6〃LLBFIC,生产厂家:美国PACIFIC公司,轴端密封:机械密封。泵的参数:介质:清水,温度:1172℃,流量:2944m3/h,扬程:11772米,泵转速:3430rpm。104J由凝汽式汽轮机(104JT)驱动,104JA由背压式汽轮机(104JAT)驱动。其作用是将来自脱氧槽(101U)的合格脱氧水送入汽包(101F)作为锅炉给水。

2001年12月13日凌晨0点58分,锅炉给水泵(104JA)驱动汽轮机(104JAT)因调速器杠杆销子断而跳车,泵出口单向阀不复位,液体倒流,造成泵反转,使汽轮机径向轴瓦烧毁。由于104JA反转,104J虽然运转也无法保证汽包(101F)液位,装置被迫紧急停车。在恢复开车时,发现原料气压缩机高压缸(102JHP)憋压,立即对102JHP抢修。解体检查发现102JHP末级流道侧板凸台从侧板上整体脱落,侧板失去定位支持,堵塞流道。

原因分析

1调速器杠杆销子因长期使用而发生疲劳断裂;

2104JAT出口单向阀阀板销因磨损而卡住阀板,使之无法复位;

3 *** 作工技术不过硬,处理突发事故能力不强,而且岗位和岗位之间的联系、协调不及时不到位。在停车时,因为降压速度过快,致使102JHP侧板两侧压差急剧增大,在瞬间形成很大的由里向外的轴向力作用在侧板上,导致了侧板的损坏。

采取的措施

装置停车,检修104JAT、102JHP。

后评语

如果说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预测因素造成的,事故的扩大,则是 *** 作工处理突发事故能力不强造成的。要加强对老设备的检查,加强 *** 作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案例6、辅锅灭火事故

事故时间:2008年1月22日

事故性质: *** 作不当

事故原因: 总控岗位员工在DCS调整PRC-29阀门时,误将PRC29从31%关到3%,辅锅火咀红外监测器BE-341~345监测到灭火,电磁阀XV-341~345关死,将燃料气彻底切除。

事故经过:

2008年1月22日18:45,总控 *** 作工杨震监盘发现蒸汽压力1014MPa,想降低高压蒸汽压力到101MPa,减辅锅燃料气量,准备把燃料气阀PRC-29的阀位从31%关到30%,按完“3”键,接着按“0键”,由于“0”键没有按下去,就按“回车”键,误将PRC-29阀位关到3%(打数字键),造成辅锅联锁BS-341动作,辅锅灭火,蒸汽压力大幅下降,W/C联锁动作,按 *** 作规程退守到稳定状态,稳定后开车,21:45合成塔产氨正常,影响生产3小时。

经验教训:

生产受控工作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监控与确认不到位,在 *** 作时, *** 作人员没有检查输入栏的阀位,就按下回车键,没有真正确认,没有严格落实“四有一卡” *** 作法。

员工责任心不强,人的行为受控没有到位。

克服不良 *** 作习惯。

仪表尽量投自动运行。

结合本起事故处理经验与教训,组织员工培训,提高突发事故处理能力。

车间处理意见:

车间领导及直接责任人杨震在事故发生后,认识到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给化肥厂2008年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深感痛心。报请分厂进行考核,并愿意接受分厂的任何考核。

案例17、2002年9月5日FRC70误开事故

事故性质: *** 作事故

事故原因:

FRC-70阀突然误开,造成FRC-1量大幅度下降,FRC-70阀开后,102-J打返回,后部气体没有量使生产负荷最低降到809%。

事故经过

2002年9月5日7:08合成车间总控岗位人员发现生产负荷突然由10568%下降到809%,FRC-1投料量由2147t/hr突然下降到164t/hr,PRC-27压力由371MPa降175MPa,PRC-26压力由040MPa上升到054MPa,W/C比较大。岗位人员马上检查FRC-1阀位,确认FRC-1没有问题后马上检查FRC-70阀位,发现FRC-70阀是全开的,当班班长闫景富一边命令压缩人员关FRC-70的截止阀和压手轮,一边与总控联系。当FRC-70阀用手轮关回来后,FRC-1的原料气上来了,生产负荷上到103%。在FRC-1量下降时,总控岗位及时退空气,开FRC-4,关FRC-3,退101-J转速。开MIC-34返回线,FRC-7、FRC-8自动跟不上,又手动打开。总控把FRC-9、FRC-10、FRC-11打开,但现场阀位是,FRC-9、FRC-11未开,FRC-10只开5%,岗位人员用手轮把这三个阀打开。汽包液位波动较大,PRC-18压力最高达到1121MPa,104-JA连续开了两次。大约1个小时把生产稳定下来。

经验教训

事故状况下总控分工仍不太明确,

部分仪表调节阀自动位置跟踪太慢,需调节ID参数。

总控人数太少。

车间处理意见

在事故状态下要仍要分工明确,加快后备总控的培养。

加快总控人员对计算机的适应程度,加强用数字键开关阀的练习,逐渐培养事故状态下用数字键开关阀的习惯,并熟悉阀位开度,以弥补新DCS反应慢的特点。

配合仪表PRC4、TC215-3、FRC7、8、9、11等调节阀ID参数的调整,使其在事故状态下自动调节更快,减少 *** 作工的 *** 作强度。时间问题就说这些吧

以上就是关于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分析全部的内容,包括: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不带安全帽的安全事故案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76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