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大量使用替代了木材。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电力等开始大批量使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IT革命,典型能源代表是核能,但核能始终没有成为世界主力能源,直至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应用。由于核融合炉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线,为遮蔽此一放射线,需要非常庞大的设备,而遮蔽放射线的庞大设备,是使得运用核动力的宇宙船等载具,无法作到一定程度小型化的原因。然而,应用米诺夫斯基粒子的FieldSystem,将就此突破此一既存的技术性限制。 对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立方格状结构进行压缩,为压缩所加入的能量,将被转换为表面以上之重大质量。各个粒子形成等同於质子重量的立方格结构,则在接近至He3及重氢原子核的近距离时,当成安全办(trap)的作用。应用这一性质,产生核融合便较为容易了,此被称为「米诺夫斯基˙约涅斯科型核融合炉」。在此形式下,不单是将产生爆发性能量的炉心封入,所产生的放射线能量,也将成为超结晶样态下之立方格的能源,而被积蓄、释放。此不但可实现过去核融合炉所达不到的高效率化能量转换,且融合炉本身的控制也非常简易。再者,此型核融合炉包含遮蔽设备,仅约数公尺立方大小,及能够获得远远高於过去核融合炉的强大出力。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浪潮[修改稿No2]
自16班 任雍 011846
引文:
全球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势不可挡。作为当今头号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逐步强化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脚步融入世界。有人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空前繁荣,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社会主义应当与其划清界限。但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抵制全球化这一必然趋势,而应当积极的参与到这一人类大融合的浪潮中去,因势利导,后来居上,迈向繁荣。因为,全球化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和社会主义制度向全球的扩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生产关系,生产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中国,WTO
一、何为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各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正日益冲破传统民族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融合并获得大发展的趋势。它以经济全球化为主,政治与文化全球化为辅。因而,我们也更多的将全球化等同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现在被人们视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最早出现于80年代中期,指的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整体的趋势。1990年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卜奥斯特雷把这种经济现象概括为“经济全球化”,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 进入了90年代中期,在美国信息技术(IT)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成为国际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是一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的历史进程。它的目的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统一的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生产要素都在这个市场里自由流动、自由配置,以获取资本的最大利润。这可以说是资产阶级发动的继蒸汽机时代的产业革命以来的又一次产业大革命。这次全球化革命要拆除所有民族国家的界限,扫除国家主权的障碍,保证商品无边界地自由往来,资本无边界地自由进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需要。
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特别是商品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重要表现。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社会化首先是导致了一个地区内市场的整合,使得经济活动在这个区域内融为一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区域经济融合的范围逐渐扩大,进而是整个国家,整个大陆的融合。终于,人类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凭借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大发展迎来了生产社会化的最高形式——经济全球化。
实际上,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高新技术产业,即所谓新经济必须要在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之下才有可能获得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其一,新经济在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必须有巨额投资作为其坚强后盾,这就需要整个社会资金的参与和市场经济中几乎所有元素的加盟方可达成。这就使这种生产更加趋于社会化,这既包含资本的社会化,也包含利润分配的社会化。这种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就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其二,新经济更加强调高技术与专业化,市场中的每个个体都无法完全独立的完成一件商业化的产品,必须要通过整个社会乃至全球市场的分工与调节方可完成生产的整个过程,并真正创造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商业品,从而实现生产力。我们可以说,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他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类社会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新经济)造就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加剧了生产的高速增长,从而形成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正反馈过程。在这个良性循环中,两种元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富足,国家更加稳定。
我们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保证和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更加辉煌成就的基础之所在。
三、经济全球化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全球化在客观上一定程度的发展壮大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一方面不断开拓新市场以求扩大资本获利的空间,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用以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和跨国公司等资本社会化的形式,用以缓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就是这两个方面恰当结合起来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间,作为经济全球化领头羊的美国经济在全球化中连续112个月的增长势头似乎向我们显示了经济全球化带给资本主义的巨大活力。美国经济因此上了一个新台阶,并拉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势头强劲,全球经济2000年有望增长42%”。 德国《世界报》预测,新世纪的前25年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肯定要超过过去25年达到的增长幅度,而且富裕国家将越来越多。到2025年,全球生产每年可能增长4%,人均生产效率大约提高3%。如果考虑到人口增加,那么生产增长就在25%以上,人们的富裕程度平均提高一倍多。
但是,现在的全球化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首先,是拉大了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本来世界经济发展就很不平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世界发展得更加不平衡了。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
在生产上,富国凭借雄厚的实力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而穷国却只能生产农业品、工业原料等低利润的产品。这种严重失衡的全球分工使富国利用进出口贸易的剪刀差肆无忌惮的盘剥穷国,使富国和穷国之间产生了巨大差距,发展水平天壤之别。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而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的占世界人口 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在人才问题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挖走了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第一流的人才,全世界每年150万的留学生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投入了美国的怀抱。发达国家为了吸引人才不惜一切代价,可是发展中国家却无力留住这些国家栋梁。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人才在发达的异国他乡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生产力,续写了发达国家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神化,却对自己家乡的落后爱莫能助。
在资金上,稳定而快速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吸引了全世界最多的资金、投资,这就有力的保证了其经济的继续向前进步;但发展中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资金投入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无法吸引资金,如此恶性循环,落后国家已经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在科学技术上,发展中国家既缺少人才,又筹集不到资金,发展科技只是一句空话。当发达国家口口声声的说着“科技无国界”却凭借高科技产品一次又一次的利用剪刀差榨干落后民族的血汗钱的时候,当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高技术武器大棒在落后民族头上耀武扬威的时候,留给这些贫穷国家的就只是无奈。
其次,是生产高度垄断、资本高度集中。这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增殖的必然结果。
其一,生产高度垄断、资本高度集中就造成了利润分配的高度集中。在全球化带来世界空前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全球生产的利润大部分都被大型跨国公司所占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企业购并之风席卷全球。现在世界上500家大跨国公司就控制着全球33%的国民生产总值和75%的世界贸易额。世界上最大的50个经济实体都是私营公司,其中最大的10家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经济排名最后100个国家加在一起的国民生产总值。
其二,世界经济的命脉也掌握在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手中。他们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可以收买甚至架空政府,干预政府决策;可以凭借垄断地位任意抬高或是压低价格,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可以抑制竞争和新技术的出现;可以给与发展中国家脆弱的经济以致命的打击……大型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以不择手段,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
再次,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也扩大了。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也是经济全球化获利最大的国家,但它从世界各地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在国内也进行不平等的瓜分。现在,美国的贫富差距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大的。该国26l%的财富集中在10%的最富有者手中,而10%的最贫穷者只占有17%的财富,“10%的最富有者与最贫穷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是非常明显的。”
经济全球化虽然造就一个普遍繁荣的景象,但真正获利的是资本家和知识产权(专利权)者。而大多数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则任人鱼肉,获得的利益是很有限的。这样的极度不平衡的发展必将导致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这种危机必将席卷全球,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上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体现了在生产社会化趋势下,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已经逐步成为这种社会化进程中的阻碍。越是大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像全球化这样彻底的社会化大生产,这种阻碍就越明显。生产资料的集中占有者可以为了一己私利凭借雄厚的实力破坏社会化大生产的秩序与公平原则,有时甚至会刻意的阻碍良性竞争和科技的发展以维护其在现有的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垄断地位。它们可以不择手段的牟取暴利,甚至不惜破坏公共利益。
其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了悬殊的社会贫富差距,使得利益导向资产阶级,导向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使得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人民因为没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不能真正获得应有的劳动所得。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也不利于激发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再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造成了悬殊的国家差距。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不会主动的放弃优势,在与落后国家的交流中实现互利互惠。先进国家会压榨落后国家,使得社会化大生产在全球范围的分工变得不再合理,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壮大,也不符合全球化的初衷——共同繁荣。
总的说来,为了解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拿出了经济全球化这支救命稻草,但是这本身就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反而极大的加剧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使得这两者间越发的不可调和。
经济全球化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缓和这个矛盾。但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但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矛盾,反而把资本主义矛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看似空前繁荣的资本主义经济实质上危机四伏。当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发生社会变革,而这种社会变革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更加适应全球化
资本主义大大发展了社会化、全球化的生产力,却又无力驾驭它。资本主义作为全球化的缔造者,当然会在全球化浪潮中进一步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样会使资本主义在资本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之中遭到沉重打击,从而使其转化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化和全球化的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化身,它承袭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自由平等的生存规则,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革新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彻底根除。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影响下的全球化可以避免以上提到的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化条件下引发的种种问题。
首先,由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收归集体所有,由国家或类似国家的某种社会形态代表人民行使对资源的支配权,使资源可以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使生产真正脱离了民族与地域的限制,实现在全球尺度上的协调发展。这也正是全球化的初衷与必然结果。由于社会主义所带来的全球经济相对均衡的发展,必然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国家间发展的严重失衡,贫富国家发展差距拉大的不良后果,避免全球经济的恶性循环。
由于社会主义强调协调发展、强调共同富裕,在其对全球资源充分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对资金、人才的全球调配使得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得到优先发展的机会。这种类似行政命令的运作方式并没有违背市场规律,表面上看来这样的对资源的使用方式没有发挥其最大效能,不是资本最大化的体现。但事实上,这种效能是从全球尺度上整体得以实现的。这种资源调配避免了不均衡发展的蔓延,有利于创造全球经济均衡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创造经济发展的连带效应,从而实现全球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次,由于生产资料始终由所有人民公平的集体占有,即使生产高度发展,资本也不会集中在某个个人或小集团的手中,生产发展了,但人人平等自由的原则不会因此而遭到破坏。发展永远是为了全球范围内全人类的共同繁荣。
即便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全球化存在生产上的垄断(我想这是必然的),这也不会影响公平的原则。因为这种垄断必然是源于对资源全球性的合理配置以及对生产的全球性合理分工。这种垄断的目的并不是追求个人或是小集团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生产力,发展世界经济。利益是由所有人公平分享的,因而不会出现因为个人利益利用垄断地位破坏公共利益的情况。这种垄断的利益最大化是建立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合理模式。任何不合理的资本垄断和权力集中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次,由于发展相对平衡,资本与权力的集体所有,使得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人民之间的贫富不均在理论上不会发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使得分配制度必然实行公有化,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将成为可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将享有平等的权利与利益。也正是人们收入的平衡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保证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在这种全球化之下,平等将是世界性的。
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生产关系的变更,社会主义实现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制,彻底铲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而真正驾驭了全球化这匹骏马,使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的全球化显然要比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更加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尽管当今风起云涌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社会主义国家在顺应趋势的过程中看似被资本主义制度同化,但事实上正相反。社会主义制度应当作全球化真正的主人,社会主义要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繁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正确性。因为,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化身的社会主义应当是全球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根除当今资本主义弊病的最优手段。
在我看来,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由公有制带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并不是一种中庸的平等,并不是牺牲了人们个性自由和个人发展的单纯的平均主义。这种平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一种平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我们所谈的社会主义也并不是人们印象中一种极左的封闭的社会制度,宽容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一种人类运用科学为自己选择的未来。
我们期待着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大发展,也期待着这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人类和谐之美。
结语:在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到来之际,全球化浪潮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刚刚加入WTO的社会主义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国家,是一个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庞大的民族。中国这片东方的沃土可谓地灵人杰,曾经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长达千年之久,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成为世人向往的国度,当之无愧的世界之巅。尽管在近代的两百年里,中国的发展落后了,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并未就此服输;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实现古老文明的重新起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中国人民也一定会为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
(一)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新科技革命不仅是新变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导致其它新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影响极其深远。这次科技革命萌发于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的军备与军事技术的竞争,到50—60年代开花结果;它源于美国,后来扩展到西欧与日本。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政治矛盾与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社会呈现出相对稳定与繁荣的景象。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因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生产力发展普遍较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矛盾有所激化,最终发生了苏东剧变并导致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可以讲,由于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两制”力量的对比中,资本主义赢得了暂时的优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形成,而且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大。二战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危机感、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需要,也由于受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国家调节机制十市场机制的垄断资本主义。在这种机制的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垄断资本,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国家可以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主要指的是国有企业),也可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于克服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政治与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缩小收入差距,克服资本主义经济无序发展的状况,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战后,在经济发展速度与综合国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远远走在社会主义国家前面,这样就对社会主义国家比较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体现)形成了严重的挑战。
(三)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发展和增长过程不仅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且也表现为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就产业结构来说,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猛发展。到了20世纪末期,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它们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这种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对于当代资本主义从发达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对于增强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模糊阶级矛盾与缩小社会差别以及对于迟缓资本主义变革,都具有很难估量的作用。
(四)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20世纪下半叶,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力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具体地说: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战后又形成了几个新的阶层,即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被称之为“行动的资本家”的高级经理阶层与高级专家官员阶层以及以巨额股息、利息为生的食利者阶层,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统治大大加强,中等资产阶级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无论在物质生产部门或非物质生产部门都出现了新阶层与新集团,如以熟练工人与技工为主体的新型工人阶层,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人员阶层,以“白领工人”为主体的职员阶层,以“蓝领工人”为主体的体力劳动者阶层等;新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伴随以小业主、小商贩、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为代表的传统的中间阶层的萎缩,以科研人员、教师、医生、社会福利人员、文艺工作者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崛起。另外,其它的阶层与集团如知识分子社会集团迅速扩大,边缘阶层、流动阶层等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在阶级关系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施“人民资本主义”、“混合经济”和“福利国家”等措施和手段,使阶级矛盾得到缓和、阶级利益得到调整,在阶级利益与阶级意识方面的所谓“一体化”和“趋同化”在加强。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对作为传统革命主体的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革命性形成挑战;在阶级关系方面的“一体化”与“趋同化”对于“两个必然”的实现也会带来消极与不利的影响。
(五)国家的职能与上层建筑的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随着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逐步转变到非强制性的政治职能和意识形态职能上。国家主要不是依靠强力,而是通过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宣扬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优越性来维持与巩固他们的阶级统治。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职能也大大加强,国家不仅掌握经济命脉和大量的国有企业,而且还通过经济、行政、立法、金融等手段来调节经济,通过社会福利措施缩小社会差距,保持社会的稳定,以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长治久安”。其次,从上层建筑与法制方面来看,资方阶级通过多党的议会民主制度来保持政权的民主性与稳定性。在社会管理领域,国家法制比较完备,管理机制比较成熟。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和上层建筑的这些变化,无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稳定与“长治久安”起着重要的保护与推动作用,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行社会变革更加困难。
日本经济不能够简单用过剩来概括的:
复苏缓慢且脆弱
内需疲软,财政恶化,影响市场信心
张季风:当下日本经济明暗相间,虽有所恢复,但仍处于低迷徘徊状态。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率来看,2015年仅为04%。2015财年(2015年4月—2016年3月)有可能实现10%左右的正增长,但低于日本政府12%的预期,也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日本经济微弱的复苏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中国爆买”,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达14万亿日元(约合800亿元人民币),拉动日本经济近03个百分点。
2015年日本经济基本面没有大变化。第一,由于日元汇率走低,出口顺畅,企业利润持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中小企业并未摆脱困境。第二,2015年全年日经平均股指保持在19万点以上,这是近15年来少有的高位。然而,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央行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拉高大盘,大量社保基金入市推高股价,其潜在风险很大。第三,就业状况良好,失业率在34%左右,但临时工的比重增加。第四,企业员工工资有所增加,但增幅小于上年,中小企业工资上涨幅度更小。第五,税收有所增加,连续3年保持税收大于新增国债发行额,但财政状况恶化的状况并没有改变。总体来看,大企业利润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并没有惠及广大百姓,反而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困扰日本经济的核心问题,既有有效需求不足,也有供给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从长远看主要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通缩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搅在一起,形势越来越复杂。
张玉来:日本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但又依然脆弱的状态。最大的问题是占GDP六成的内需依然疲弱。
日本经济基本面与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是劳动力供给状况改善;二是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上市企业收益与企业国内存款均创新高,分别突破30万亿和200万亿日元,破产率降至历史最低;三是政府税收大幅改善,国家税收已突破56万亿日元,2016年度预计将超过100万亿日元;四是经济结构与产业转型启动,服务贸易成长为新的支柱,企业加速战略转型,2015年日企海外并购规模突破10万亿日元。
困扰日本经济的核心是财政问题,以及老龄少子化应对措施不力。日本主权债务状况继续恶化,2015年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高达246%,位列七国集团之首。但在其基本经济改革思路中,并未确立起从财政重建角度来制定老龄少子化的应对措施。这一沉疴将是市场信心难以重建的关键所在。
长谷川克之:日本经济现在处于上升途中的平台阶段。如果今后海外经济复苏能够持续,企业设备投资意愿继续好转,日本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日本2016年实际GDP增长率预期在1%左右。美联储10年来首次加息引发国际金融市场不安。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中国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导致日本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意愿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正在加大。
菊地朋生:日本经济面临两大基本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二是日益增长的政府债务。两者之间很明显是相互联系的。不断增加的养老金是政府债务上升的原因之一,都导致了内需减少,因此日本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他们的运营机构和工厂移向海外,这让日本企业的海外收益和并购交易数量双双创下历史纪录,然而这并不益于刺激日本国内投资。
塔米姆·巴尤米:日本经济形势比较脆弱,通货膨胀率虽然还是正数,但正向零增长后退。日本最大的问题是要推动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持续增长,打破“增长几个季度就来一次衰退”的模式。如果整体经济不能保持持续增长,巨大的政府债务和持续的财政赤字很难得以解决。
央行小马拉大车
“安倍经济学”未撬动结构改革
张季风:“安倍经济学”已经失败。首先,日本经济未摆脱低迷,两年内2%的通胀率没有实现。“安倍经济学”实施3年多以来,扣除提高消费税率影响的核心CPI从未超过15%。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4%,2014年为0,2015年为04%,那么3年平均也仅为06%,而前20年日本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9%。相关调查表明,70%以上的国民没有感受到“安倍经济学”带来的好处。
第二,“安倍经济学”提出的长期目标几乎都不能实现。第一个目标是“未来10年实现年均名义经济增长率3%、实际经济增长率2%”,而过去20年上述两个数字分别只有-01%和09%。第二个长期目标“2015年国家与地方基础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减半,到2020年实现盈余”。据日本财务省测算,即使实现年均2%的增长目标,到2020年日本仍将有16%的财政赤字。“安倍经济学”还确定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外国直接投资额翻番等20多项具体指标,但如果无法实现年均2%的增长,这些都是镜花水月。
第三,2015年9月,安倍抛出了“实现名义GDP600万亿日元”“出生率达到18”和“实现看护离职率为零”的所谓“新三支箭”。然而,“新三支箭”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第四,2016年1月底,日本央行又出台史无前例的“负利率政策”刺激经济。这恰恰宣告了“安倍经济学”的破产。但如果想要改变统计基准,做数字游戏就另当别论了。
张玉来:“安倍经济学”不改变“央行独舞”的状态将难以成功。以“通货再胀”理论为基础所设计的“安倍经济学”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但理应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增长战略等“三驾马车”的改革框架,在结构改革裹足不前的状态下,却逐渐演变成了“货币政策独行”的小马拉大车。
安倍内阁经济增长战略乏善可陈。截至2015年4月,日本央行向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已经突破300万亿日元,其持有的日本国债已经占到发行额的1/3,预计到2017年底将达到极限状态。从央行国债持有占GDP之比来看,日本已达60%,远远高于欧美央行的20%。政策手段枯竭是日本央行日前导入负利率的真正背景。
肖敏捷:“安倍经济学”实施至今,日本经济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变化,老龄少子化、生产供过于求、经济靠外需刺激等结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安倍经济学”改变了1997年桥本内阁提高消费税以来的社会“通缩预期”。企业设备投资、个人消费和劳动就业数据都出现了向好趋势。这种趋势如果能持续三五年,日本很有可能实现“2020年GDP600万亿日元”的目标。
塔米姆·巴尤米:“安倍经济学”没能推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世界经济的现况。“安倍经济学”使得货币政策有力扩大,但财政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结构性改革需做更多工作。
菊地朋生:股票价格上涨及日元贬值是“安倍经济学”产生的显而易见的效应。但2%的通胀目标和实际GDP增长2%的目标远还没有实现。
量宽不是万灵药
工资持续下降抑制消费欲望
张季风: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但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安倍及其智囊对通缩成因出现明显误判。
量化宽松政策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实际上,影响物价的真正因素是工资水平低下。“安倍经济学”的出发点是通过提高通胀率去刺激民众的消费欲望和行动。这种做法本末倒置,收入不增加,即使有购物欲望也是枉然。通缩的原因来自工资减少,而不是所谓通胀预期,更不是流动性减少。自1995年以来,日本的工资一直处于慢性下降状态,而美欧则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就是近十几年来同为发达经济体的美国和欧洲多国没有发生通缩的原因所在。
在新兴经济体崛起、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企业都本能地削减人工费等经营成本。日本的通缩问题主要体现在员工收入低导致的私人消费疲软上。私人消费约占日本GDP的六成,提高收入就要扩大就业。日本目前就业确实有所扩大,失业率也大幅下降,但是增加的主要是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仅为正式工的60%左右,所以社会总体收入并未提高。
日本央行近日出台的“负利率政策”,目的是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然而,日本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近年来企业利润大增,留存不断扩大,企业并不缺钱。“负利率政策”副作用显而易见。负利率使银行业遭殃,还可能波及一般储户的利益,最近日本银行板块股票下跌就证明了这一点。“负利率政策”会使日元继续贬值,这样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以竞争性贬值为特征的国际金融战。
若国际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估计2016年日本经济将略好于2015年,由于2017年4月日本将把消费税率从8%提高到10%,因此2017年可能再次跌入负增长。受东京奥运会的利好影响,再加上TPP的刺激,到2018年和2019年经济可能稍微好转,但2020年或2021年又将出现“后奥运萧条”。考虑到日本潜在经济增长率是05%左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化和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从中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能达到1%左右就不错了。
张玉来: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用20多年时间才消解了“债务”“设备”和“雇佣”三大过剩。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IT革命浪潮中,德国和美国企业成为执世界之牛耳者,积极融入全球化的中韩以及东盟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我陶醉的日本企业则步入“孤岛化”误区,其产品技术一度出现与国际标准严重脱钩现象,其全要素生产率落后于美德英法。只有通过结构改革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才能促使日本摆脱长期通缩。
菊地朋生:为了实现通胀目标,日本必须扩大内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提高工资水平、解决收入不平等现状,并改变劳动力市场倾向于男性和年长工作者的惯例。
长谷川克之:与3年前相比,日元汇率过高的问题得到修正,股市也大幅上升。因此,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是适当的。但货币政策不是万灵药,还需要财政政策、结构改革等共同推进。日本的通胀率在“泡沫时代”都没有超过2%,即使从中长期看,这个目标也有些高了。不过,日本工资已经摆脱20年不涨的局面。随着日本经济的缓慢恢复,通胀率也会缓慢上升。如果通胀率能够持续超过1%,就可以认为走出了通缩,这恐怕至少要在三四年以后。
肖敏捷:2%的通胀目标“生不逢时”,赶上了原油价格大跌。不过,日本个人消费市场价格上涨迹象十分明显。因此,能否实现2%对日本央行来说可能只是“面子”问题。
塔米姆·巴尤米:人们再次对经济长期增长看好,可能会促使通货膨胀上升。但这要求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采取大胆措施解决巨大的政府赤字和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日本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国内问题,但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缘何走不出通缩
人口结构特点使问题复杂化
张季风:通缩的危害在于,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和融资成本,直接影响到生产扩大。再者,在通缩的状态下,消费者通缩预期增强,捂紧钱袋观望,不肯积极消费,其结果是导致螺旋式通缩的恶性循环。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中,治理通胀的手段和经验颇多,但摆脱通缩的手段却很少,经验也不足。逃离通缩要比治理通胀难得多。尽管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型的新常态,但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要远远大于日本。政策工具也有很多,陷入长期通缩的危险并不大。从日本的经验教训来看,通缩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在一起,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令人担忧,迅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尤为重要。
张玉来:日本经济长期通缩是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其中既有供给、也有需求的问题,也是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博弈的问题。通缩也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风险,日本“双宽松”政策及其政策组合具有参考性,但日本模式是否有效值得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这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迄今为止的日本经济改革过程中,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谷川克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停滞一直在日本延续,人们将这样的年月称之为“失去的20年”。日本陷入“失去的20年”有几个原因:银行不良债权处理迟缓、企业和产业重组缓慢、日元汇率长期过高。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促进产业重组对摆脱通缩十分重要。日元汇率过高是摆脱通缩的重要障碍。外汇市场很难控制,因此通过货币宽松避免日元汇率过高非常重要。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倾向于升值。与美元联动的人民币当前要避免汇率过高。当然,从经济稳定考虑,也要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
肖敏捷:日本是世界上陷入通缩时间最长的国家,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经济泡沫后的一系列改革其实就是“供给侧改革”。对“僵尸企业”和银行不良资产的清理非常彻底,很有借鉴意义。日本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十分坚挺,金融体系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虽然日本的银行和企业经常被批评过于保守,但这种谨慎对经济稳定并非全无益处。
塔米姆·巴尤米:如此长期的通货紧缩至今在其他国家还未出现过,部分反映了日本的人口结构特点。中国是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日本则是停滞发展的经济体,但都应确保各自的经济政策能够灵活应对世界经济动荡。
以上就是关于人类历史上总共进行了3次能源革命最后一次以什么作为主要能源全部的内容,包括:人类历史上总共进行了3次能源革命最后一次以什么作为主要能源、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认识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新变化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