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不招了。我是石油大学学化工的,反正中海壳牌今年没来我们学校招聘。我们学校一大帮子人起去呢。听说去年招了不少人,现在都在大连西太平洋石化那儿实习呢,现在的情况是80多个人竞争8个管理岗位,然后一线还能再去20来个,剩下的就只有再继续等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向世界郑重宣布: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较强的赢利能力和较好的发展质量在2008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公司,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中国海油为此而制定了协调发展、科技领先、人才兴起和低成本等4个发展战略。
尽快提高中国海油科技竞争力,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海油为此提出了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是:用五年左右时间,建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使主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科技创新成为中国海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建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是以建立科研、实验和产业化的完整技术创新链为主线,以技术体系、人才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一个能成为中国海油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科研方面,通过建立中国海油地球物理勘探、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边际油田开发、深水油田开发和重油利用重点实验室,以开展应用实验和产业化前的工业性实验为主,使技术创新研究与依托工程有机地衔接,创造条件使其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在产业化方面,将技术创新并经过工业化实验的成果,通过各专业服务公司或地区公司研发中心的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产业化并形成海洋物探、海洋测井、海洋钻井、稠油开发等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内应分别建立好技术体系、人才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是以要形成的核心技术为重点,将先进而适用的技术有机地形成有生产能力的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通过总公司研究中心和各单位研发中心的不断创新研究,使技术体系永远保持先进和高效。
人才体系是通过建立总公司级技术专家、各专业的首席工程师和各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形成宝塔型人才体系,每一个层次的专家都有相应的选拔程序,有该称号的责、权和利,使每个技术人员都可沿着技术之路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技术管理体系包括建立一个激励技术人才成长的管理机制、一套鼓励技术创新的管理办法和一支自上而下集科技规划、科研项目、技术应用推广、科研成果、专利、技术标准、技术交流、学(协)会管理为一体的科技管理队伍。
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不同于以往的科技管理,要以创新管理的思路使科研与生产形成一条完整的企业链,使科研必须产生经济效益,使企业必然依靠科技,真正做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与国际相应的石油公司相比较,中国海油在抗风险能力、天然气产量、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海洋石油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向更大的技术难度冲击。在海上油气的勘探开发方面,天然气勘探需要进一步解决地球物理识别技术、高温超压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非烃气体分布与工业利用等;深水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需要解决深水地球物理采集和处理、深水钻完井技术、深水沉积扇研究、深水生产平台等多种技术;稠油开发需要继续解决油藏精细描述、稠油油藏动态监测、调剖与注聚等技术。
在海洋石油的中下游领域,通过自主研发中海重交沥青,已经替代和减少我国高等级路面沥青的进口,以优异的质量和环保型特征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为了扩大沥青资源,需要解决中海沥青的替代原油和相应的加工技术。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液态天然气(LNG)技术后,已经开始在广东和福建建立LNG接收站,通过进口LNC和接收站的处理,可将天然气送入东南沿海地下管网,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深冷净化氨、二氧化碳汽提尿素和流化床造粒等生产工艺合作建成的海南东方化肥厂已经正式投产。预计到2006年将合作建成年产60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中海壳牌石化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石化项目,将采用世界最先进的专利技术建成南海惠州8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另外在天然气发电、高酸值稠油炼制等新的领域都是必须要依靠高新技术才能有高的起点。
高速高效发展的海洋石油工业更需要先进的信息和IT技术,通过建立各专业大型的数据仓库和计算机网络使各专业信息资源共享,最直接地提高工作效益;通过建立专家库、知识库实现知识管理,以科学管理来提高全系统的管理水平;通过总公司ERP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使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有机地结合,真正做到科学化管理。
中国海洋石油高新技术已经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起步到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冲击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高新技术需要再创新,有了目前已经形成的58项海洋石油高新技术,标志着已经有了中国海油初步的核心技术能力,新的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海洋石油核心技术正在形成。
2007年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为“中国平安”,A股证券代码为“601318”,成为A股第二保险股,申购平安IPO所冻结的资金达到11万亿人民币。其A股发行价为338元,最终发行规模为11.5亿股,募集资金388.7亿元,不仅成为A股市场发行价格最高的金融股,还创下有史以来全球最大保险公司IPO,网上申购中签率仅为2.3%。
2006年
2006年8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股权,取得一张全国性的中资银行牌照。尽管此前平安集团已控股平安银行(原福建亚洲银行),但由于种种政策原因,平安银行终究改变不了“外资银行”的身份。由于深商行拥有银监会授予xyk业务许可,故收购深圳商业银行将为平安集团提供涉足xyk业务的理想机会。
2005年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
2004年
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目前市值已逾100亿美元。随后,中国平安相继入选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成份股,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11月,公司又因上市运作的上佳表现,荣获全球著名的《投资者关系》杂志(Investor Relations Magazine)颁发的2004年亚洲区“新上市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奖。
2004年2月19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平安与汇丰联合收购的福建亚洲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同年,平安银行获准将总行迁至上海,并设立福州分行。
2004年12月1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中国保监会的验收,核准开业。同年9月,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备。
2004年9月17日,中国平安全国客户服务及后援技术中心项目工程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yhk产业园区开工奠基。
2004年11月10日,平安人寿行销支援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结合公司业务流程和IT业务系统,通过事件提醒、新闻公告、查询中心、行销支持、早会经营、互动园地六大模块,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紧密结合的网上专业服务平台,为营销队伍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援。
2004年12月11日—12日,在两年多建设和准备的基础上,平安IT系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保险企业“IT灾难快速恢复”演习,此次演习共投入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历时28小时,经过30多个机构用户验证显示,所有恢复工作顺利达标,标志着平安IT已经初步具备了应对重灾的紧急处理能力。
2003年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2月14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分业重组,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公司控股设立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信托和平安海外投资,平安信托依法持有平安证券股份。
服务迈向全球化。8月,中国平安将全球急难援助服务、急难援助特服电话95511全面升级,平安客户海外遇险时直拨平安95511,即可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全球急难援助服务。这是国内首次实现特服号码海外直拨。
独家承保国内投资额最大的合资项目。2月,平安产险独家承保国内目前投资额最大的合资项目——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一揽子保险,总保险金额超过31亿美元,保费超过1900万美元。
2002年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与平安正式签署《认购协议》,以美元6亿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10%的股份,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壮大。这是国内金融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作为战略投资者,汇丰集团还将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与平安进一步合作。
2002年6月27日,继平安大学成立(工程奠基)之后,平安—LOMA学院正式成立,这是LOMA与其会员公司国际化合作创办的第一个学院。同月,平安与LIMRA合作,引进礼贤业务员甄选系统(LASS系统)。
2002年10月19日,平安信托投资公司新产品“卓越汽车消费贷款集合资金信托”面市,迅速销售一空。标志着平安信托成功迈出了通向高价值客户金融服务市场的第一步。
2001年
平安的集团改革方案正式获批,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月28日,平安金融大学正式奠基并获博士后工作站资格。平安首届中级管理干部培训也于8月31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圆满结束,此次培训人数达800多人,新时期公司的干部成长机制正式启动。
3月13日,平安首家推出团体退休金投资连结保险,填补了国内团体保险市场的空白。
2000年
平安3A客户服务体系初步建成。7月18日,平安全国电话中心95511在苏州开通,并力争三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的企业电话中心;8月18日,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正式启用,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
平安证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增资扩股至10亿元人民币。
1999年
9月20日,原美国林肯国民集团副总裁斯蒂芬•迈尔正式加盟平安,出任总精算师及董事长高级顾问。
10月中旬,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电话咨询中心——平安 Call Center 项目将全面提升平安服务、销售和信息管理的手段和水平。同时电子商务项目也开始起步。
平安世纪理财在沪试销10月23日,中国大陆第一代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在上海面世,该险种是中国保监会首次“会”的名义批准的新商品。
11月15日,平安被正式确认为江苏田湾核电站首席承保人。江苏田湾核电站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的核电项目,平安获得39%的份额。
1998年
麦肯锡改革方案全面推出,平安在产、寿、证、投、内控、人力资源六大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改革,各项方案都已通过并进入实施阶段,经营管理各方面全面推选KPI指标体系。产、寿险小型机系统、证券公司SYBASE证券交易系统全面上线,使平安信息技术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平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援。全系统精简机构和人员。1998年6月22日,“总公司组织和岗位设计方案公布会”召开,打响了全系统“消肿减肥”的揭幕战。总公司部门数从12个减为8 个,室建制数从51个减肥为26个,人员数量从327名减为238名。各专业公司和分支机构“消肿”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1997年
公司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开创了国内金融企业独家经营足球俱乐部之先河。经过一年的努力,平安足球队于11下旬提前一轮晋升甲A,展现了平安拼搏进取的精神。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初步构架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全面实行稽核、审计双轨制;建立区域稽核中心;推行财务委派制;完善区域总督导制。
1996年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公司增资扩股,股本从15亿扩至25亿,公司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平安证券公司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公司成立,使公司形成以产险为基础,寿险为重点,证券和信托为两翼,海外业务为补充的集团化架构。
1995年
公司募集定向法人股工作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公司资本金扩大到15亿元。全国推选产险、寿险、证券业务的营销体制改革,其中寿险营销业务成果显著。按《保险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实行了产险、寿险、证券、投资四大业务的统一管理、分业经营。完成了资产一体化改造工作,实现二级法人向一级法人的平稳过渡。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总公司成立财务工作委员会和电脑工作委员会,加上已有的保险业务审定委员会和投资贷款审查委员会,四大专业委员会已全部形成。
1994年
整个平安系统实施人寿业务与产物险业务分业经营、管理和核算的举措,推动了平安人寿险乃至整个平安保险的大发展。证券业务实施经营机制改革,大大增强了平安证券业务的竞争实力。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世界两大财团摩根财团和高盛财团参股平安,进一步增强了平安的经济实力,平安的管理水平上升到国际化水准。
1988-1993年
198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文(银复〈1998〉113)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同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这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
1988年4月15日平安保险公司批准成立后,承保了第一笔业务,保户是深圳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房地产公司,保额为30721万元人民币,收入保费43998元人民币。
1988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深圳人行(88)深人融管字75号文《关于对平安保险公司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的意见的函》,同意设立分公司,这是平安保险公司在特区外设立的第一家分公司。
1992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国办函[1992]93号)批准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并同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办理法定保险和国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保险业务以及各种外币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
今天的平安:
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以保险为核心的,涵盖证券、信托、银行的高度紧密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第二大保险集团,3000万优质个人客户,300万企业客户,2005年保险业务收入707亿人民币,2005税后利润42亿人民币,2005公司总资产3100亿人民币,2005公司股东权益380亿人民币;
平安业务:综合金融业务体系。
拥有中国金融企业中真正整合的、独一无二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团实现品牌、IT、HR、计划和风险管理的集中统一;
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保险、信托投资、证券、银行)创造更多的便利和更高的效率。
其中:
平安信托投资公司
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2日,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2年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新注册登记,成为全国第一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2005年10月,平安信托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42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信托公司;为客户提供基于下列本外币信托业务的产品:资金信托业务;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投资基金业务;公益信托业务;租赁信托业务;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目前,平安信托代管理资产超过90亿元。
平安证券公司
1995年10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注册资本金为18亿元人民币,获得国家创新级券商资格;2005年,在中国股市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平安证券积极开发新产品,改善服务手段,降低经营风险,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正向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券商方向迈进;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客户对金融服务全方位需求愈加迫切,客户已不满足于单纯或者品种单一的投资渠道,因此对券商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服务要求;平安证券将充分发挥中国平安的集团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先进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完善服务手段,以专业的体系、专业的产品、专业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平安银行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2月19日正式成立。平安银行将采用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管理、运作模式,引进国际先进的银行电脑 *** 作程序,努力建设成为一家具有独特竞争能力、规范、稳健发展的商业银行。由中国平安与汇丰银行携手合作的平安银行,中国平安持有73%股份,汇丰银行持有27%股份。十年规划将成为中国第五大行。目前平安银行开办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华机构、香港、澳门、台湾在内地代表机构,外国人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的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它外币有价证券;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办理国内外结算;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外币兑换;从事同业拆借;从事yhk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它业务。
中国平安荣获福布斯顶尖非国有企业第一
近日,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针对中国大型非国有企业的2008 “中国顶尖企业榜”,中国平安首次入榜即荣列第一,这也是平安继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并成为入选的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名之后,在非国有企业领域获得的又一个骄人荣誉。
2008年“中国顶尖企业榜”是福布斯连续第三年针对中国大型非国有企业进行的调查,并向读者推出了兼顾规模与效率的100家大型企业典范。其调研范围包括2007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非国有企业。
“中国顶尖企业榜”排名根据候选企业在2005-2007三年间的回报率指标(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增长性指标(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和赢利性指标(销售利润率)进行加权计算,并根据企业过去3年的销售规模进行调整。此番入选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是对中国平安三年来稳健经营和快速成长的充分肯定,也是继连续两年上榜《福布斯》上市公司前500强并蝉联该奖项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之后,中国平安获得的又一殊荣。
榜单方面有关负责人在总结今年的调研时指出,许多大型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开始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而中国平安国际化的综合金融战略正是走在众多企业前端的典范。目前,中国平安正积极推进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战略,并将继续加大海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拓展力度,力求打造“以保险、银行、投资为三大业务支柱的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
另外,联想控股和日照钢铁也分别位列榜单第二、三位。
这也是中国平安在中国非国有企业排名中获得的多项荣誉之一。今年7月,继两度入选《福布斯》全球500强,并蝉联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之后,中国平安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并成为入选该榜单的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惠州给自己未来12年制定了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世界级的石油化工基地,中国重要的IT产业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度假胜地,以及粤东地区现代物流中心。从惠州发展的形势看,带有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印记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正顺利推进;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后由沿江城市变成了沿海城市;多年来工业化特别是电子工业的势能高度积累……这都给惠州城市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可以说,在广东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惠州有足够的资本融入珠三角核心区,从而成为珠三角乃至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张扬个性融入珠三角核心区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只有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才能使惠州成为珠三角经济核心区重要的成员。惠州在珠三角可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概括地说,惠州是珠三角东部联系粤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是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基地,是珠三角主要的生态农业供应基地和生态环境保障区;正在建设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将改变惠州在珠三角的产业分工地位,为珠三角提供强大的基础性工业支撑。 综合以上因素,惠州提出了“石化新城、数码e城、山水丽城、历史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以个性化融入珠三角城市群。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专家认为,正在崛起的石化工业,使惠州搭上了国际重化工业调整和中国二次工业化的头班车,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潮;从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又让惠州更加贴近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轴线。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惠州经济社会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支撑尤为重要。“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和有持续竞争力的城市。”当前,文化要素已成为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的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势头最猛的“朝阳产业”之一。 在历史与现代中外文明的撞击和融合中,惠州形成了多元交汇的文化生态网络,既有物质、人文等客家文化遗产,又有电子信息产业、驰名商标品牌、旅游娱乐等现代产业文化,还有东坡、东纵、东征等东江独特的历史文化。正是拥有这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客家、潮汕、广府等历史和现代相融的文化优势,使惠州在保持现代化和大众化的同时又具有个性化张扬的开放性、进取性和多样性的文化特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让惠州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中外文明融合的文化特质融入珠三角核心区。
oil refining integration
查询关键词:一体化 =====> 查询结果如下:
机电一体化工程;机电仪一体化工程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属类:机械模具-〖〗-[] 本条目有备注或用户评论
一体化
integrated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一体化
all-in-one
属类:IT行业-〖电脑术语〗-[]
一体化(核燃料)处理
close-coupled processing
属类:简明英汉词典-〖-〗-[-]
车身机助设计制造一体化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D/CAM
属类:工程技术-〖机械〗-[-]
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foster integration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属类:时事政治-〖时政术语〗-[-]
车身机助设计制造一体化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CAD/CAM)
属类:工程技术-〖机械车间〗-[-]
纵向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属类:社会科学-〖地理〗-[-]
产供销一体化零售
integrated retailing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产业统计一体化系统
integrated system of industrial statistics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工业控制一体化
integrated industrial control; industrial control of integration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光机电一体化
op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tegration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经济一体化
economy of integration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一体化的
incorporate;integrative
属类:简明汉英词典-〖〗-[]
使一体化
integrate
属类:科技词典-〖-〗-[-]
--通过对新开发项目实施一体化的环境管理与计划, 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重大有害环境影响;
--minimize any significant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new development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planning;
属类:行业术语-〖环境专业〗-[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可获益于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要素如下: 组织的方针; 资源配置;
Management system elements that can benefit from integration include organization policie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属类:行业术语-〖环境专业〗-[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围绕协调和一体化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Some issues to be considered in organizational alignment and integration
属类:行业术语-〖环境专业〗-[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必要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与现有文件的一体化;
3EMS documentation is integrated with existing documentation where appropriate
属类:行业术语-〖环境专业〗-[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一体化的管理:将这些方针、程序和 *** 作作为其所有职能的基本管理要素,充分纳入各项经营活动。
Integrated Management :To integrate these policies, programs and practices fully into each business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management in all its functions
属类:行业术语-〖环境专业〗-[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行。
so as to execute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public affairs, governmental affairs, commercial affair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affairs
属类:IT行业-〖功能介绍〗-[基于Oracle22iAS的华迪电子政务套件系统]
今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重点将是逐步实现政务“四化”:办公信息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
In the future, the key to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will b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fice informatization, governmental affairs opening-up, administration integ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rationalization
属类:IT行业-〖功能介绍〗-[基于Oracle23iAS的华迪电子政务套件系统]
作为全球最大的、最成功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及石化公司之一,埃克森美孚始于约翰
A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fully integrated and most successful energy and petrochemical companies, ExxonMobil takes its roots in Standard Oil, founded by John D
属类:单位简介-〖化工公司网站〗-[美孚]
大型一体化生产体系,全球化聚乙烯生产商
Major integrated, global producer of polyolefins
属类:单位简介-〖化工公司网站〗-[美孚]
一体化的原料供应能力
Integrated Feedstock Supply
属类:单位简介-〖化工公司网站〗-[美孚]
该一体化优势可以确保产品的优异品质、可靠供应和按时发货。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providing excellent product quality, supply reliability and timely delivery
属类:单位简介-〖化工公司网站〗-[美孚]
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总裁麦一伟说:“壳牌的战略是开发更多的一体化天然气项目”
Yves Merer, President of Shell China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 Limited, said: 〃 Changbei is a perfect fit with Shell′s strategy to grow its portfolio of integrated gas 〃
属类:单位简介-〖壳牌公司网站〗-[壳牌新闻]
这是一座一体化的联合化工厂,包括生产蒸汽、电力和其他公用产品的装置,储备、处理和船运设施,以及废水处理和环保设施。
The plant is an integrated chemical complex including steam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other utility provisions, storage and handling and shipping facilities, as well as effluent treat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属类:单位简介-〖壳牌公司网站〗-[壳牌新闻]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是海洋石油总公司向下游发展,实施上、下游一体化战略的趋步项目,合营公司的组建
The CNOOC and Shell Petrochemicals project is the start of CNOOC′s intention to expand its downstream business and integrate this business with our upstream portfolio
属类:单位简介-〖壳牌公司网站〗-[壳牌新闻]
供应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全球一体化的产品质量保证
Continuity, consistency of supply and guaranteed global product quality
属类:单位简介-〖壳牌公司网站〗-[商业客户服务]
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比较分析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6-11-17 10:10:1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重化工业、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在全省工业中的作用增强,内源性经济日渐增大,活跃了广东工业发展。
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情况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广东省工业化进程与其他工业国或地区有着相同的共性,又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别是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受相关政策影响相当明显,如“抓大放小”、“建设珠三角信息产业走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工业发展”等,对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0-2004年间,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以资产结构为例,按以下公式测算,轻重工业年结构变化率为250,经济类型结构变化率为856,行业结构变化率为566,大中小型企业结构变化率为543。
q代表产业部门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a、b代表年份,n为年份间隔数,j代表部门。
一、重化工业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十五”期间,广东工业政策适度向重化工业倾斜,加大了对重化工业的投资力度,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流向重化工业,使重化工业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全省工业中所占份额逐步增大。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为2384002亿元,为2000年的166 倍,年均增幅为135%;其中重工业资产总计1437962亿元,为2000年增长181倍,年均增幅为160%,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全省资本要素增量中,重工业增量占679%。轻重工业资产的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447:553调整为2004年的397:603。2004年的从业人员数为99644万人,比2000年增加42419万人,年均增长238%,其中重工业从业人员数为39458万人,比2000年增加19204万人,年均增长182%,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646:354调整为2004年的604:396。随着投入结构的变化,相应产出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4年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2955492亿元,为2000年的237 倍,年均增幅为241%(现价,未扣价格因素, 产值增幅下同);而重工业同期年均增幅达312%,高于全省产值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2000年的529:471调整为2004年的411:589,相应的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476:524调整为2004年的439:561。
轻重工业投入产出构成表
单位:%
年 份
资产总计
从业人员
工业总产值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2000
4470
5530
6461
3539
5290
4710
2001
4400
5600
6481
3529
5106
4894
2002
4185
5815
6380
3620
4841
5159
2003
4134
5866
6328
3672
4629
5371
2004
3968
6032
6040
3960
4110
5890
根据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用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来反映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本资料的生产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的生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霍夫曼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四个阶段。具体见下表。
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的霍夫曼比例
工业化阶段
霍夫曼比例
区 间
1
2
3
4
50(±1)
25(±1)
10(±1)
10以下
40―60
15―35
05―15
05以下
一般来讲,资本资料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属于重工业,消费资料的生产属于轻工业。据上述公式中测算,广东省的霍夫曼比例约为08047,显示广东省工业化进程第四阶段的中前期。这一时期,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演进。经济结构优化主要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包括两种形态的资源配置趋势:一是在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导向下,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二是在竞争导向下,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移动;经济结构优化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由于目前广东省工业内部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垄断性行业,如烟草、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冶炼等,准入门槛较高,因此资源流动配置,优化经济结构主要是集中在竞争性领域,特别是竞争性领域里的高技术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相对降低了垄断性行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份额。
(一)高技术制造业支柱产业作用日趋突出。高技术制造业是竞争性领域竞争相对充分的产业,开放程度高,非核心技术性企业的资金、技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况且该产业投资收益率相对高于其他竞争性行业,200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资金利润率基本保持在60%以上,比竞争性领域的其他传统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等行业,具有更大的优势,再加上多年来政府政策的引导得力和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前景,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该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广东省工业最主要的支柱产业。2004年高技术制造业共有企业3797家,比2000年增加2059家,资产总计548537亿元,比2000年增长133倍,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64%提高到2004年230%;其完成增加值188585亿元,是2000年的245倍,年均增幅251%,明显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幅,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1%提高到2004年253%。
为保持“广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广东省业界加大R&D的投入,加强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众多的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表现最出色。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为1364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0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R&D投入为8895亿元,占全省工业R&D投入的652%。随着R&D投入力度的加大,新产品生产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005年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38530亿元, 比上年增长233%,增幅高于同年全省新产品产值增速51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新产品生产中,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占670%;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对全省新产品生产贡献率达759%。
资产构成及投资收益表
单位:%
行 业 名 称
2004年资金利润率
资产构成
2000年
2004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19
01
0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539
088
05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322
009
01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254
009
007
非金属矿采选业
419
032
017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11
195
172
食品制造业
72
182
146
饮料制造业
557
169
126
烟草制品业
2073
048
048
纺织业
161
412
34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16
286
20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93
183
17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
389
062
058
家具制造业
279
058
107
造纸及纸制品业
495
221
2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401
138
143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85
128
14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055
315
14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327
407
465
医药制造业
563
204
15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46
12
029
橡胶制品业
386
063
06
塑料制品业
32
374
39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59
573
38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19
345
18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7
119
14
金属制品业
571
332
349
通用设备制造业
618
186
214
专用设备制造业
655
116
19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38
425
4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41
772
90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08
1316
198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554
183
18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61
09
09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77
002
00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
1599
1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91
04
03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94
187
182
(二)珠三角“信息产业走廊”发展日趋完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抓住世界产业转移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在政府大力打造珠三角“信息产业走廊”政策指导下,IT产品生产企业迅速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IT产业链,除个别核心技术产品外(如:CPU),珠三角基本上能生产出所有的其他IT产品,其中一些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及配件,如电脑及电脑硬盘、移动手机等,在国内、国际IT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珠三角成了名副其实“信息产业走廊”。2004年全省3605家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中,分布在珠三角就有3395家,占942%;珠三角该产业资本投入和吸纳的就业人数分别占全省相应行业的965%和945%;产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964%。
2004年珠三角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主要指标比例表
指 标
全 省
珠 三 角
珠三角占全省的%
企业数(家)
3605
3395
942
资产总计(亿元)
499911
482479
965
从业人员数(万人)
18263
17280
945
工业增加值(亿元)
174106
167796
964
(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取得长足发展。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是密不可分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往往又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因为只有资金密集型企业,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反过来,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迅速积累资金发展壮大企业,二者良性互动,促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一般具有生产规模大、劳动生产率高的特点。2004年全省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16家,比2000年增加178家,其中超100亿元企业26家,超1000亿元1家;资产总计1321639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由2000年的2893亿元/家提高到2004年的4182亿元/家;工业增加值34588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931亿元/家增加到2004年的1095亿元/家;劳动生产率320301元/人,比2000年的288643元/人提高31658元/人,较同年全省平均水平高245640元/人。
与此同时,广东省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一些主力型的技术竞争力明显增强。如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大企业华为、中兴等,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数字集群系统、高端程控交换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行业竞争力迅速提升。其中华为公司在全球市场上较为强势的3G标准WCDMA上,已基本达到与跨国巨头们相互制衡的水平,WCDMA方面的基本专利有69项,占全球WCDMA的基本专利的5%,名列WCDMA全球基本专利五强。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因素和就业上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十分重要。
(四)九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九大产业是广东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其工业产出占全省七成以上,是广东省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从2000-2004年间,九大产业发展稳定,2005年完成增加值550162亿元,比2000年增长129倍,年均增长230%,占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702%上升到2004年的740%。由于政府政策的作用,九大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按预期方向发展,九大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装备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快速发展,所占份额上升,传统产业相对有所收缩。
九大产业增加值构成表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0年
2004年
绝对量
比重%
绝对量
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42260
1000
743953
1000
九大产业 增加值
240254
702
550152
740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
147502
431
370958
499
三大传统产业
69872
204
122404
165
三大潜力产业
22880
67
56800
77
1、新兴支柱产业中高层次产业高速发展。2000-2004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资产总计为473611和304954亿元,资本投入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32%和107%提高到2004年199%和128%;吸纳的就业人数为17365和16510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19%和129%提高到2004年173%和165%。2004年产出的增加值为164562和106607亿元,比2000年增长188和157倍,年均增幅303%和266%,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67%和121%提高到2004年221%和143%。两大产业已成为广东省生产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
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况且2000-2004年间该行业未有新项目投产,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工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总计为13162和34573亿元,占全省的06%和15%,分别比2000年回落03和16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数仅为1234和22279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分别比2000年减少1031和23370人。完成增加值31224和14928亿元,比2000年增长274%和843%,年均增幅62%和165%,增长低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152和4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72%和24%下降到2004年42%和20%。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因进入门槛要求不高,期间发展相对较快,2004年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350倍,年均增幅368%,增速明显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到2004年67%。
2、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相对有所收缩。2000-2004年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2005年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资产总计363783亿元,仅比2000年增长233%,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5%下降到2004年153%。吸纳的就业人数为21582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286%下降到2004年216%。产出增加值122404亿元,虽是2000年的175倍,但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4%下降到2004年164%,其中纺织服装的比重由2000年的86%下降到2004年64%,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70%和48%下降到2004年57%和42%。
3、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2004年三大潜力产业资产总计190653亿元,比2000年增长737%,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79%,比2000年上升03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902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56%下降到2004年49%。产出成增加值56800亿元,比2000年增长148倍,年均增幅255%,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5年76%。三大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制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2000-2004年间,汽车工业是各工业行业中发展得最好的行业,增速居九大产业各行业之首。2004年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036亿元,是2000年的582倍,年均增长553%,增幅较同期九大产业高33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3%上升到2004年37%。2004年广东省汽车产量为276260辆,2005年进一步达到413583辆,比2000年增长950倍,其中轿车增长1165倍。
三、民营工业迅速发展壮大。随着工业准入门槛的放宽,政府政策对民营工业的适当倾斜,激活了民间资本对工业领域的投资,民营工业发展充满活力。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877家,比2000年增加了1174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59%;资产总计449342亿元,是2000年的233 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88%,较2000年提高57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数为24719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36%上升到2004年248%。完成增加值157825亿元,比2000年增长337倍,年均增幅达355%,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幅141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12%,较2000年提高75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民营工业增加值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大,2002年为189%,2003年为242%, 2004年进一步增大到268%,民营企业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值的注意的是,广东省民营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创新能力不强。2004年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为63848元/人,比全省水平低10813元/人,若扣除两个主力企业华为和美的后,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则降为39973元/人。用R&D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全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重点大型企业,R&D总投入中,华为和美的约占80%,此外 90%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R&D投入。
按经济性质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2004年三大经济类型工业的资产总计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89:134:497调整为2005年的286:188:581,三大经济类型工业中,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资产在全省工业中所占份额有所提高,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有较大幅度回落。增加值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02:137:545调整为2004年的208:212:631。
四、产业转移加快了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珠三角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地区力量发展高技术产业及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将部分传统产业从珠三角转出。产业转移对加快珠三角发展和协调地区工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珠三角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珠三角工业产出进一步向技术要求高及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相对长的行业集中,传统行业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2004年珠三角三大主行业(工业大类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资产总计为750679亿元,较2000年增长126 倍,占珠三角工业的370%,较2000年提高77个百分点;三大行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29352万人,占珠三角工业的344%;其工业增加值较2000年增长264 倍,占珠三角产值比重达407%,较2000年提高79个百分点;由于三大主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其产出比例分别比投入比例高37和63个百分点。此外,一些技术含量相对高的行业,如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其资产、产出占珠三角工业比重同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传统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其资产、产出占珠三角工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004年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三大行业资产总计占珠三角工业的94%,较2000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工业增加值占珠三角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11%下降到2005年的89%。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主要高技术产品,如汽车、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微波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完全由珠三角生产。
山区工业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由于政府政策引导得力,山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大量传统产业从珠三角转移到山区落户,为山区工业注入新的“血液”,有效地促进了山区工业的发展。2005年山区地市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329家,比2000年增加212家;资产总计171442亿元,较2000年增长94%,年均增长23%;山区工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8227万人,比2000年增长133%,年均增长31%;完成增加值43897亿元,是2000年的159 倍,年均增幅123%,山区工业增加值产出增长比投入增长高100和92百分点。从2000-2004各年的增长看,山区地市工业增长前低后高, 2003、2004年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11%和293%。
东西两翼特色工业发展卓有成效。"十五"期间,东西两翼工业增长虽低于全省平均增速,但在稳固发展地方特色工业方面也有较好表现。东翼潮州的日用陶瓷,西翼湛江、茂名的石油化工,阳江的刀剪等,在相应行业中均占有优势。2004年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两大行业的增加值总产出中,西翼约占350%,广东的天然气完全产自西翼,其他石化产品,如原油加工量、汽油、煤油、乙烯等产品,西翼同样占有较大份额,西翼已成为广东主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此外东翼潮州的日用陶瓷制品和西翼阳江的刀剪制品,也尽显地方特色,2004年潮州日用陶瓷制品业增加值占全省相应行业的627%,日用陶瓷产量约占全省的820%;阳江刀剪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占全省相应行业的774%。
五、产业集中度提高。大中企业发展迅速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航母”初步形成。2004年广东省共有大中型企业4009家,比2000年增加1617家,其中大型企业238家,增138家。大型企业投入产出主要指标资产、从业人员、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例为274%、123、和307%,比2000年分别提高104、41和129个百分点。
分大类行业看,部分主力行业产业集中度有不同程度提高。以CR4值(行业销售收入最大的4家企业占相应行业的比重)测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竞争性行业,2004年CR4值比2000年分别提高180、50、121和66个百分点;竞争性行业CR4值的适度提高,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全省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CR4值超过40%的行业有11个,其中,一些传统的垄断性行业,随市场开放度的提高,CR4值有所下降,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CR4值由2000年的961%和865%分别下降到2004年869%和601%。垄断性行业CR4值的适度下降,有利于充分竞争,增强企业活力。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广东工业的影响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支柱产业、重点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不但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增大了技术进步对工业的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对全省工业的节能降耗起了积极的作用。而民营工业的发展壮大,既增强了广东省工业企业活力,又稳定了广东省内源性经济的发展。东西两翼及山区工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为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强了对成本的管理,加快了资金的营运,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促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式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向注重效益式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润总额144996亿元,比2000年增长157 倍。
一、技术进步对工业的作用日趋重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但加快了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级产业发展,而且增大了高级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有力地推动全省工业技术进步。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公式如下:
增长速度方程: Y=A+αK+βL (1)
式中:Y为产出增长速度;K为资本投入量增长速度;L为劳动力投入量增长速度;A为技术进步速度;α为参数,表示资本的产出d性;β为参数,表示劳动的产出d性。上式也可以写成:A=Y-αK-βL (2)
表示:在总产出的增长中,扣除资本、劳动力投入量增加而带来的增长,剩余部分是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增长,因此,此方程称为余值法。两边同除以Y,得 (3)
式中: 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为资金投入增加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为劳动力投入增加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目前,国际上将 ,即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测度指标。一般认为:当 = 35%时,为小康水平; = 60%时,为现代化水平。
由于资料时间序列的限制,参数α、β结合经验确定法,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以前统一测算方法(参数公式α+β=1)结果,资金产出d性α=030,劳动的产出d性β=070; 资金投入用资产总计代替,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代替,工业增长用增加值现价计算。经近似计算得,2000-2004年间年均技术进步率为69%,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323%;资金投入增加对工业增长速度的贡献率192%;劳动力投入增加对工业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485%。而高级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等在此期间的年均技术进步率均优于全省工业。当前广东省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工业中仍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投入增加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仍是主要因素,但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已明显超越资金因素。在推/ca>
以上就是关于中海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还招人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中海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还招人吗、 再创新,冲击世界石油领域的尖端技术、谁知道中国平安的发展历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