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需要从一级数据库中搜集对象的相关数据集合而成的就是二级数据库。
像genebank,EMBL这种都是不加选择的一级数据库,只要是实验获得的,不管什么东西的序列,哪怕是不完整的序列都能上传,而且它们的数据也有可能有重复。如果有某个人专门研究细菌的鉴定,需要用到正式被认可的16srDNA序列,为了研究方便,把这些一级数据库的各个种类细菌的公认标准16srDNA序列的数据进行整理,重新构建了一个数据库,这就是所谓的二级数据库。如果不构建,直接用一级数据库做blast,就会得出很多未被承认甚至不完整的序列,还要人工一个个看过去,找出公认的标准序列,这样就很麻烦。我举得例子在现实中就是韩国的EzTaxon。
SQL
Server中一个数据库可以对应多个物理文件,其中有一个的主数据库文件,扩展名为MDF,其他为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为NDF。可以将不同的文件存放在不同的驱动器上,可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文件组是逻辑概念,主要目的是将文件分组管理。
create
database
db3
on
primary
--主文件组
(name='db3_dat1',
--数据库主文件
filename='d:\db3_dat1mdf',
size=10mb,
maxsize=100mb,
filegrowth=10%
),
(name='db2_dat2',
--主文件组,是次数据库文件
filename='d:\db2_dat2ndf',
size=10mb,
maxsize=100mb,
filegrowth=10%
),
filegroup
db3g1
--第2个文件组
(name='db3_dat3',
--第2个文件组中的次数据库
filename='d:\db2_dat3ndf',
size=10mb,
maxsize=30mb,
filegrowth=5mb
),
(name='db3_dat4',
--第2个文件组中的次数据库
filename='d:\db2_dat4ndf',
size=5mb,
maxsize=30mb,
filegrowth=5mb
),
filegroup
db3g2
--第三个文件组
(name='db3_dat5',
----第三个文件组中的次数据库
filename='d:\db2_dat5ndf',
size=10mb,
maxsize=50mb,
filegrowth=20%
)
log
on
(name='db3_log',
--日志文件
filename='d:\db3_logldf',
size=20mb,
maxsize=100mb,
filegrowth=10mb
)
是的,查询两次数据库是正常的。每次查询都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但是如果您正确地使用索引,可以有效地提高查询效率,从而提高性能。此外,您还可以使用缓存来提高查询效率,这样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性能。另外,您还可以使用数据库优化技术,比如优化表结构,优化查询语句,优化索引等,从而提高查询效率。总之,查询两次数据库是正常的,但是您要注意查询效率,以便获得更好的性能。
书目数据库[1] 是存储某个领域的二次文献(如目录、题录,文摘等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有时又称为二次文献数据库,或简称文献数据库。主要提供文献的题名、作者、出处等基本书目信息,有的提供文献,常见的书目型数据库有:《生物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学文摘》等
三个。创建test数据库,其包含一个主文件组和两个次文件组,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生物信息学中的二级数据库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生物信息学中的二级数据库、如何创建数据库和数据库文件组、一个请求过来查两次数据库正常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