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归档日志,让数据库管理更加顺畅

配置归档日志,让数据库管理更加顺畅,第1张

一 更改日志 *** 作模式三步走

默认情况下 Oracle数据库采用的是非归档模式 但是 非归档模式不能够防止因物理损坏而导致丢失数据问题 为此数据库管理员可能需要把日志 *** 作模式从非归档模式转换为归档模式 其实 要进行这个转换的话 只需要通过简单的三个步骤即可 不过在进行 *** 作之前 要需要注意 以下的 *** 作都必须要求用户具有数据库管理员的权限 即只有SYSDBA或者SYSOPER身份才能够执行如下的 *** 作

要更改日志 *** 作模式 具体 *** 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先确定当前的日志 *** 作模式 当数据库管理员更改当前 *** 作日志模式之前 需要先确定一下当前日志 *** 作模式 此时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查询动态性能视图 来确认当前日志 *** 作模式 如可以利用如下语句来查询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动态性能视图中存储著很多数据库运行信息 从中我们数据库管理员可以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 如现在要了解当前数据库的日志 *** 作模式 就可以从数据库动态性能视图中获知

第二步 关闭数据库 如果确认数据库当前的日志 *** 作模式为非归档模式 需要把它改为归档 *** 作模式 需要先关闭当前运行的数据库 然后重新装载数据库 需要注意的是 更改日志 *** 作模式只能够在MOUNT状态下进行 因此必须首先关闭数据库 然后重新装载数据库 另外 如果需要更改日志 *** 作模式 那么在关闭数据库时不能够使用SHUTDOWN ABORT命令 SHUTDOWN ABORT命令的作用其实跟KILL进程具有同样的效果 若利用这个命令的话 可能会给数据库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 如可能导致文件状态不一致 在数据库正常关闭的时候 数据库会同步校验各个文件 使得重新启动的时候文件时间点一致并且不用进行崩溃修复 而使用这个命令不会进行这个检验 所以 采用SHUTDOWN ABORT命令关闭数据库的时候 可能会导致数据库启动出错 导致已经递交的数据丢失 甚至出现数据库崩溃的噩梦 所以 无论是在更换数据库日志 *** 作模式 又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关闭数据库的 最好不要采用这个命令 只有在采用其他关闭数据库命令不能够奏效的情况下 才能够使用这个命令 笔者建议通过SHUTDOWN IMMEDIATE命令来关闭数据库

数据库关闭之后 再利用Startup命令 把数据库启动到MOUNT状态 再次提醒一次 只有在Mount状态下才能够更改日志 *** 作模式

第三步 更改日志 *** 作模式 以上准备工作做好之后 就可以利用相关命令来更改日志 *** 作模式 我们可以利用如下命令来进行更改

然后重新打开数据库之后 设置就生效了

二 手工对重做日志文件进行归档

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 数据库管理员可能需要手工对重做日志进行归档 在 G以后的版本中 默认情况下 当将日志 *** 作模式从非归档模式转换为归档 *** 作模式的时候 Oracle数据库会在后台自动启动一个ARCH进程 这个进程就是负责重做日志的备份任务 通常情况下 归档模式下 数据库会自动备份重做日志

若需要手工备份重做日志的话 即手工归档 则必须在改变 *** 作日志模式中明确说明 即在上面的命令中 加入MANUAL参数 如果加入这个参数后 则数据库管理员就必须手工执行归档命令 如果数据库管理员没有手工执行归档命令的话 则日志组中的内容就无法被进行覆盖 所以通常情况下 除了一些特殊的需要 如数据库测试 才使用手工归档方式 否则的话 就还是采用自动归档方式更加的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 根据笔者了解 这个参数只是一个过渡参数 主要为了跟以前的Oracle数据库版本兼容 估计在不久之后 这个手工归档的参数会取消掉

三 设置归档文件的存储位置

在 *** 作系统管理中 系统管理员往往会重新设置我的文档 IE收藏夹等存储位置 以防止系统奔溃时这些数据的丢失 其实 在Oracle归档日志文件管理中也是如此 当数据库管理员把日志 *** 作模式从非归档模式转换为归档模式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重新设置归档文件的存储位置

当数据库处于归档模式时 如果进行日志切换 后台进程将自动生成归档日志文件 归档日志文件的默认存储位置为Oracle数据库安装目录下的RDBMS下 而在实际工作中 数据库管理员往往会改变其存储位置 如出于空间的考虑或者安全方面的考虑 会把归档日志存放在数据文件不同的硬盘中 等等

如果需要更改归档日志的 *** 作文件 则需要变更相应的初始化参数 参数Log Archive Dest就是用来控制归档日志的存储路径的 通常情况下 若是没有备用数据库的话 则只需要把归档日志存放到服务器上的独立的硬盘中即可 而不需要进行异地备份 如果需要配置本地归档日志的存储路径 则可以通过以上的初始化参数以及Log Archive Duples_Dest参数 其中前面一个参数用来指定第一个归档日志的位置 第二个参数用来指定第二个归档日志的位置 当分别对以上两个参数进行配置后 数据库系统在进行日志切换时 后台进程就会生成两份完全相同的归档日志 分别存储在上面两个不同的路径中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存放在两个不同路径中的归档日志文件是完全相同的 这主要是出于数据安全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 只需要一个归档日志即可 若不放心的话 则可以设置多个归档日志存放位置 不过这些归档日志最好能够存放到不同的磁盘上 否则的话 就没有多少的实际意义

除了以上这个配置参数之外 平时工作中 我们还经常会使用Log Archive Dest_N这个参数 这个参数主要用于指定多个归档位置 通常情况下 可以多大十个归档位置 这个参数跟先前提到的两个参数有比较大的不同 数据库管理员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只有如此 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初始化参数 他们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带N的初始化参数(即前面的两个参数)只能够用来配置本地归档位置 而后面谈到的这个参数这可以用来配置本地归档位置与远程归档位置 也就是说 如果数据库管理员要把归档日志文件保存在网络上的其它主机中时 就必须利用后面的参数进行配置 这个区别是几个参数之间最大的差异 不过由于网络传输等方面的限制 笔者并不建议把归档日志保存在其它主机上 而是建议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增加一块独立的硬盘用来保存归档日志文件即可 因为硬盘之间数据的复制要比网络传输要快的多 这可以避免重做日志归档时对网络资源过多的占用 从而降低网络的性能

二是前面两个参数只能够配置两个不同的归档日志位置;而后面一个参数则可以配置多大十个归档日志文件位置 这是两者数量上的差异 不过没什么作用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 可能两个归档日志文件存放位置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另外一个小的差异就是 后面这个参数不能够跟前面两个参数共存 为此 当使用后者这个参数时 就需要先把前面两个参数禁用掉 因为数据库默认情况下 是启动第一个初始化参数的

三是具体的配置也有所不同 利用后者参数指定归档日志存储位置时 如果配置本地归档位之 则需要指定Location选项;如果是配置远程归档日志位置时 则就需要制定Service选项 这个选项主要用来指定远程数据库的网络服务名 通常情况下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同时配置本地归档位置与远程归档位置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8259

logminer作为相关的日志分析工具集成与oracle中,我们可通过该工具清楚的分析重做相关日志和归档日志中的所有事物变化,并且可以准确的确定各种DML和DDL *** 作的具体时间和SCN值。

通过logminer我们可以实现:

1,确定数据的逻辑损坏的时间

2,跟踪用户执行的事务变化 *** 作

3,跟踪表的DML *** 作

如果我们要分析归档日志,我们首先修改oracle归档日志的模式,我们要把默认的归档路径改成我们自己的路径:

start mount;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alter database open;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d:\oracle' scope=spfile;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format='arch_%t_%s_%rtrc' scope=spfile;

查看我们修改过的归档路径:

archive log list;

查看归档日志:

select name,dest_id from v$archived_log;

如果查询的没有更改,我们需要重启一下数据库

安装logminer,安装logminer需要我们安装下面的几个包: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d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ssql

这几个脚本必须是sys用户运行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d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ssql

添加数据字典,需要添加参数utl_file_dir,

alter system set utl_file_dir='/home/oracle/dir' scope=spfile;

添加supplement logging

首先查看

select name,supplemental_log_data_min from v$database;是否是yes

YES为打开状态,会记录session_info,username等信息

NO为关闭状态,不会记录sesion_info,username等信息

添加

alter database add supplemental log data;

关闭

alter database drop supplemental log data;

重启数据库,这样我们刚才的两个参数就会生效;

查看数据字典:

show parameter utl;

添加数据字典:

SQL> begin

2 dbms_logmnr_dbuild(

3 dictionary_filename=>'logminer_dictdat',

4 dictionary_location=>'/home/oracle/logminer');

5 end;

6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或是:

execute dbms_logmnr_dbuild(dictionary_filename=>'logminer_dictdat',dictionary_location=>'/home/oracle/logminer');

创建登录触发器:

SQL>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on_logon_tigger

2 after logon on database

3 begin

4 dbms_application_infoset_client_info(sys_context('userenv','ip_address'));

5 end;

6 /

Trigger created

我们就可以在V$SESSION视图的CLIENT_INFO列中看到新登录的客户端IP地址了。那么现在就可以在

添加要分析的归档日志文件

SQL> begin

2 dbms_logmnradd_logfile(

3 logfilename=>'/home/oracle/arch/arch_6_758944049_1trc',options=>dbms_logmnrnew);

4 end;

5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QL> begin

2 dbms_logmnradd_logfile(

3 logfilename=>'/home/oracle/arch/arch_7_758944049_1trc',

4 options=>dbms_logmnraddfile);

5 end;

6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切换归档日志: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开启分析:

execute dmbs_logmnrstart_logmnr(dictfilename='/home/oracle/logminer/logminer_dictdat');

或是:

execute dbms_logmnrstart_logmnr;

查询归档日志:

SQL> select name from v$archived_log;

NAME

--------------------------------------------------------------------------------

/home/oracle/arch/arch_6_758944049_1trc

/home/oracle/arch/arch_7_758944049_1trc

/home/oracle/arch/arch_8_758944049_1trc

为了节约pga的空间,当我们分析完日志后,移除不需要的日志:

SQL> begin

2 dbms_logmnradd_logfile(

3 logfilename=>'/home/oracle/arch/arch_7_758944049_1trc',

4 options=>dbms_logmnrremovefile);

5 end;

6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查询结果在v$logmnr_contents;

查询数据库上面的 *** 作

select scn,sql_redo,timestamp from v$logmnrcontents;

关闭分析

execute dbms_logmnrstop_logmnr;

查询的时候最好使用plsql查询。

对于重要的生产业务建议开启归档模式,通过对在线日志的归档,可以在数据丢失时进行数据恢复、部分 *** 作也只有在归档模式下才能实施、分析日志内容等。

对于非归档数据库开启归档功能 *** 作如下:

1)SQL> conn / as sysdba (以DBA身份连接数据库)

2)SQL> shutdown immediate; (立即关闭数据库)

3)SQL> startup mount (启动实例并加载数据库,但不打开)

4)SQL>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更改数据库为归档模式)

5)SQL> alter database open; (打开数据库)

6)SQL> alter system archive log start; (启用自动归档)

7)SQL> exit (退出)

1、常用命令 SQL> show parameter log_archive_dest; SQL> archive log list; SQL> select from V$FLASH_RECOVERY_AREA_USAGE; ARCHIVELOG 9662 0 141 SQL> select sum(percent_space_used)3/100 from v$flash_recovery_area_usage; 29904 SQL> show parameter recover; db_recovery_file_dest string /u01/oracle/flash_recovery_area 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 big integer 2G 2、删除日志 cd $ORACLE_BASE/flash_recovery_area/orcl/archivelog 转移或清除对应的归档日志, 删除一些不用的日期目录的文件,注意保留最后几个文件在删除归档日志后,必须用RMAN维护控制文件,否则空间显示仍然不释放。 3、rman target sys/password RMAN> crosscheck archivelog all; RMAN> delete expired archivelog all; 或者 RMAN> delete archivelog until time “sysdate-1″; 4、再查 SQL> select from V$FLASH_RECOVERY_AREA_USAGE; 5、修改大小 SQL> alter system set 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4G scope=both;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映像)称为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 它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

物理结构 即oracle数据库使用的 *** 作系统文件结构 对于数据库物理结构文件 不同的oracle版本 不同的 *** 作系统平台上有不同的存储目录结构

winnt | d:oracleproduct oradataDB_NAME (oracle g);d:orantdatabase (oracle oracle ) Unix | /home/app/oracle/product/ /oradata/DB_NAME/ ( g);/home/app/oradata/db_name/ ( i i)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文件按其作用可以分为三类

数据文件

日志文件

控制文件

一 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用来存储数据库的数据 如表 索引等 读取数据时 系统首先从数据库文件中读取数据 并存储到SGA的数据缓冲区中 这是为了减少I/O 如果读取数据时 缓冲区中已经有要读取的数据 就不需要再从磁盘中读取了 存储数据时也是一样 事务提交时改变的数据先存储到内存缓冲区中 再由oracle后台进程DBWR决定如何将其写入到数据文件中

查询数据文件的信息

sql>select from dba_data_files或 sql>select from v$datafile (此数据字典包含文件的动态信息)

一个数据文件只与一个数据库相联系 数据文件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可以通过以下语句查询表空间的空间空闲量

sql>select from dba_free_space

修改数据文件的大小

sql>alter database datafile "d: df dbf" resize m

数据库文件的自动扩展特性 请看下面的例子:

sql>alter tablespace tbs add datafile "d: df dbf" size m autoextend on next m maxsize m sql>alter database mydb datafile "d: df dbf" "d: df dbf" autoexetend off sql>alter database mydb datafile "d: df dbf" "d: df dbf" autoexetend on next m maxsize unlimited

二 重做日志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记录对数据库的所有修改信息 它是三类文件中最复杂的一类文件 也是保证数据库安全与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有直接关系的文件

日志文件组与日志成员

在每一个oracle数据库中 至少有两个重做日志文件组 每组有一个个或多个重做日志文件 即日志成员 同一组中的成员是镜像关系 它们存储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Oracle在写日志时 以一个日志组为逻辑单位写入 只在将日志都写入日志组中的每个成员文件中后 写日志才完成

日志工作原理

Oracle有多个日志文件组 当一个日志文件组中所有的成员所有的成员同时被写满数据时 系统自动转换到下一个日志文件组 这个转换过程称为日志切换

当日志切换后 会给前一个日志组编一个号 用于归档日志的编号 这个编号称为日志序列号 此编号由 开始 每切换一次 序列号自动加 最大值受参数MAXLOGHISTORY限制 该参数的最大值为

当oracle把最后一个日志组写满了以后 自动转向第一个日志组 这时 再向第一个日志组写日志的时候 如果数据库运行在非归档模式下 这个日志组中的原有日志信息就会被覆盖

使用以下语句查询日志文件信息

sql>select from v$log

相关字段说明如下

GROUP#:日志文件组号

THREAD#:日志文件线程号 一般为 双机容时为

SEQUENCE#:日志序列号

BYTES:日志文件大小

MEMBERS:该组的日志成员个数

ARC:该组日志信息是否已经完成归档

STATUS:该组状态(CURRENT:表示当前正在使用的组 NACTIVE:表示非活动组 ACTIVE:表示归档未完成)

FIRST_CHANGE#:系统改变号SCN 也叫检查点号

FIRST_TIME:系统改变时间

DBA可以使用下列命令进行强制日志切换

sql>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NOARCHIVELOG/ARCHIVELOG

NOARCHIVELOG是非归档模式 如果数据库运行在这种模式下 当日志切换时 新切换到的日志组中的日志信息会被覆盖 ARCHIVELOG:归档模式 如果数据库运行在这种模式下 日志会被归档存储 产生归档日志 且在未归档之前 日志不允许被覆盖写入

要确认数据库的归档方式 可以查询数据字典v$database:

sql>select log_mode from v$database

要了解归档日志的信息 可以查询数据字典v$archived_log

要将数据库改为归档模式

a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b 设置初始化参数LOG_ARCHIVE_START=TRUE

c 设置归档文件目标存储路径 LOG_ARCHIVE_DEST=C:ORAARCHIVE

d 设置归档文件命名格式参数 LOG_ARCHIVE_FORMAT="ORCK%T%S ARC" 这个格式中的%S表示日志序列号 自动左边补零 %s表示日志序列号 自动左边不补零 %T表示日志线程号 左边补零 %t表示日志线程号不补零

e 重新启动数据库

CKPT进程(检查点进程)

CKPT进程保证有修改过的数据库缓冲区中的数据都被写入到数据文件 日志文件 数据文件 数据库头和控制文件中都有写入检查点标记 数据库在恢复时 只需提供自上一个检查以来所做的修改 检查点完成时系统将更新数据库数据库头和控制文件

参数LOG_CHECKPOINT_TIMEOUT决定一个检查点发生的时间间隔 LOG_CHECKPOINT_INTERVAL决定一个检查需要填充的日志文件块的数量 检查点号 也称系统改变号(SCN) 它标识一个检查点 可以通过v$log查询日志文件的检查点信息 通过v$datafile查询数据文件的检查点信息 通过v$database查询数据库头的检查点信息 三个地方的检查点号相同 如果不同 说明发明数据库不同步 此时数据库肯定无法正常启动

增加与删除日志文件组 日志成员(详细语法请参考oracle文档)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integer] filespec[ [group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add logfile ( )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t integer]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add logfile member "filespec" [reuse] to group integer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drop logfile member "filename" "filename"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rename file "filename" to "filename

"

清除日志文件数据

alter database [database] clear [unarchived] logfile group integer|filespec

三 控制文件

控制文件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一个数据库只需要一个控制文件 控制文件的内容包括

数据库名及数据库唯一标识

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标识

数据库恢复所需的同步信息 即检查点号

控制文件由参数control_files指定 格式如下

control_files=("home/app/ /control ctl" "home/app/ /control ctl")

参数中各个文件是镜像关系 也就是说 几个文件中只要有一个文件完好 数据库就可以正常运行

以下语句查询控制文件的信息

sql>select from v$controlfile

如果控制文件损坏或丢失 数据库将终止并且无法启动 所以 要对控制文件进行镜象 手工镜像步骤如下

a 关闭数据库

b 复制控制文件

c 修改参数文件 加入新增的控制文件位置描述

d 重新启动数据库

另外注意 控制文件中还包含几个服务器参数的设置 如果修改这些参数的值 刚需要重新创建控制文件 这些参数是

MAXLOGFILES:最大日志文件个数

MAXLOGMEMBERS:最大日志成员个数

MAXLOGHISTORY:最大历史日志个数

MAXDATAFILES:最大数据文件个数

MAXINSTANCES:最大实例文件个数

所有修改数据库结构的命令都会引起控制文件的改变 同时出会记录在oracle跟踪文件中 跟踪文件的名称为alter_SID log 路径如下

d:oracleproduct adminDB_NAMEdumpSIDALRT log(unix是alter_SID ora)

也可以在参数文件中指定跟踪文件的存储路径 后台进程跟踪文件目录由参数background_dump_dest指定 用户跟踪文件位置由参数user_bdump_dest指定 如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SQL/201405/30847

以上就是关于配置归档日志,让数据库管理更加顺畅全部的内容,包括:配置归档日志,让数据库管理更加顺畅、如何对oracle11g日志分析、oracle数据库归档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归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1738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