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命令都有哪些

数据库的命令都有哪些,第1张

1、显示当前存在的数据 mysql> show databases;

2、选择数据库 mysql> USE mysql Database changed (USE 和 QUIT 命令不需要分号结束。),显示当前选择的数据库 mysql> select database();

3、显示当前数据库中存在的表 mysql> SHOW TABLES;

4、显示表(db)的内容 mysql>select from db;

5、命令的取消 当命令输入错误而又无法改变(多行语句情形)时,只要在分号出现前就可以用 c来取消该条命令 mysql> select -> user() -> c

6、创建一个数据库abccs mysql> CREATE DATABASE abccs;

7、选择你所创建的数据库 mysql> USE abccs Database changed;

8、创建一个数据库表 首先看现在你的数据库中存在什么表: mysql> SHOW TABLES; Empty set (000 sec) 说明刚才建立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数据库表。下面来创建一个数据库表mytable: 我们要建立一个你公司员工的生日表,表的内容包含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城市。 mysql> CREATE TABLE mytable (name VARCHAR(20), sex CHAR(1), birth DATE, birthaddr VARCHAR(20));

9、显示表的结构: mysql> DESCRIBE mytable;

10、 往表中加入记录 我们先用SELECT命令来查看表中的数据: mysql> select from mytable; Empty set (000 sec) 这说明刚才创建的表还没有记录。 加入一条新记录: mysql> insert into mytable values ('abccs','f','1977-07-07','china');

11、用文本方式将数据装入一个数据库表 如果一条一条地输入,很麻烦。我们可以用文本文件的方式将所有记录加入你的数据库表中。 创建一个文本文件“mysqltxt”,每行包含一个记录,用定位符(tab)把值分开,并且以在 CREATE TABLE语句中列出的列次序给出,例如: abccs f 1977-07-07 china mary f 1978-12-12 usa tom m 1970-09-02 usa 使用下面命令将文本文件“mytabletxt”装载到mytable表中: mysql> LOAD DATA LOCAL INFILE "mytabletxt" INTO TABLE pet; 再使用如下命令看看是否已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表中: mysql> select from mytable;

12、从数据库表中检索信息 select语句格式一般为: SELECT 检索关键词 FROM 被检索的表 WHERE 检索条件

13、查询所有数据: mysql> select from mytable;

14、修正错误记录: 假如tom的出生日期有错误,应该是1973-09-02,则可以用update语句来修正: mysql> update mytable set birth = "1973-09-02" where name = "tom";

15、 选择特定列 假如你想查看表中的所有人的姓名,则可以这样 *** 作: mysql> SELECT name FROM mytable; 如果想列出姓名和性别两列,则可以用逗号将关键词name和birth分开: myaql> select name,birth from mytable;

16、对行进行排序 我们可以对表中的记录按生日大小进行排序: mysql> SELECT name, birth FROM mytable ORDER BY birth; 我们可以用DESC来进行逆序排序: mysql> SELECT name, birth FROM mytable ORDER BY birth DESC;

17、 行计数 数据库经常要统计一些数据,如表中员工的数目,我们就要用到行计数函数COUNT()。 COUNT()函数用于对非NULL结果的记录进行计数: mysql> SELECT COUNT() FROM mytable; 员工中男女数量: mysql> SELECT sex, COUNT() FROM mytable GROUP BY sex;

18、多表查询 现在我们有了两个表: mytable 和 title。利用这两个表我们可以进行组合查询: 例如我们要查询作者abccs的姓名、性别、文章: mysql> SELECT name,sex,title FROM mytable,title WHERE name=writer AND name='abccs'; 用于查询文章a2的作者、出生地和出生日期: mysql> select title,writer,birthaddr,birth from mytable,title -> where mytablename=titlewriter and title='a2';

19、增加一列: 如在前面例子中的mytable表中增加一列表示是否单身single: mysql> alter table mytable add column single char(1);

20、修改记录 将abccs的single记录修改为“y”: mysql> update mytable set single='y' where name='abccs';

21、增加记录 前面已经讲过如何增加一条记录,为便于查看,重复与此: mysql> insert into mytable values ('abc','f','1966-08-17','china','n');

22、删除记录 用如下命令删除表中的一条记录: mysql> delete from mytable where name='abc'; DELETE从表中删除满足由where给出的条件的一条记录。

23、删除表: mysql> drop table (表1的名字),表2的名字; 可以删除一个或多个表,小心使用。

24、数据库的删除: mysql> drop database

select,update,delete,insert into ,drop create是基本语句,select 查询是最基本的语句,做任何动作前要先查询;update更新数据,delete删除数数据;insert into插入数据;drop 删除对象;create 建立对象。

1、“INSERT INTO”语句,用于向表格中增加新的行。

2、“DELETE”语句,用于删除表中的行。

3、“Update”语句,用于修改表中的数据。

4、“SELECT”语句,用于从表中选取数据。

sql语言特点:

SQL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库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包括定义关系模式、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查询、更新、维护、数据库重构、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 *** 作,这就为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数据库投入运行后,还可根据需要随时逐步修改模式,且不影响数据库的运行,从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掌握SQL四条最基本的数据 *** 作语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

练掌握SQL是数据库用户的宝贵财 富。在本文中,我们将引导你掌握四条最基本的数据 *** 作语句—SQL的核心功能—来依次介绍比较 *** 作符、选择断言以及三值逻辑。当你完成这些学习后,显然你已经开始算是精通SQL了。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一个表(如图1所示)。DDL语句对数据库对象如表、列和视进行定义。它们并不对表中的行进行处理,这是因为DDL语句并不处理数据库中实际的数据。这些工作由另一类SQL语句—数据 *** 作语言(DML)语句进行处理。

SQL中有四种基本的DML *** 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于这是大多数SQL用户经常用到的,我们有必要在此对它们进行一一说明。在图1中我们给出了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特定的雇员记录。请熟悉这张表,我们在后面的例子中将要用到它。

INSERT语句

用户可以用INSERT语句将一行记录插入到指定的一个表中。例如,要将雇员John Smith的记录插入到本例的表中,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John','1980-06-10',

'Los Angles',16,45000);

通过这样的INSERT语句,系统将试着将这些值填入到相应的列中。这些列按照我们创建表时定义的顺序排列。在本例中,第一个值“Smith”将填到第一个列LAST_NAME中;第二个值“John”将填到第二列FIRST_NAME中……以此类推。

我们说过系统会“试着”将值填入,除了执行规则之外它还要进行类型检查。如果类型不符(如将一个字符串填入到类型为数字的列中),系统将拒绝这一次 *** 作并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如果SQL拒绝了你所填入的一列值,语句中其他各列的值也不会填入。这是因为SQL提供对事务的支持。一次事务将数据库从一种一致性转移到另一种一致性。如果事务的某一部分失败,则整个事务都会失败,系统将会被恢复(或称之为回退)到此事务之前的状态。

回到原来的INSERT的例子,请注意所有的整形十进制数都不需要用单引号引起来,而字符串和日期类型的值都要用单引号来区别。为了增加可读性而在数字间插入逗号将会引起错误。记住,在SQL中逗号是元素的分隔符。

同样要注意输入文字值时要使用单引号。双引号用来封装限界标识符。

对于日期类型,我们必须使用SQL标准日期格式(yyyy-mm-dd),但是在系统中可以进行定义,以接受其他的格式。当然,2000年临近,请你最好还是使用四位来表示年份。

既然你已经理解了INSERT语句是怎样工作的了,让我们转到EMPLOYEES表中的其他部分: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Bunyan','Paul','1970-07-04',

'Boston',12,7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hn','Adams','1992-01-21',

'Boston',20,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Pocahontas','1976-04-06',

'Los Angles',12,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Bessie','1940-05-02',

'Boston',5,2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Davy','1970-10-10',

'Boston',8,45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Indiana','1992-02-01',

'Chicago',NULL,NULL);

在最后一项中,我们不知道Jones先生的工薪级别和年薪,所以我们输入NULL(不要引号)。NULL是SQL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我们以后将进行详细的讨论。现在我们只需认为NULL表示一种未知的值。

有时,像我们刚才所讨论的情况,我们可能希望对某一些而不是全部的列进行赋值。除了对要省略的列输入NULL外,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INSERT语句,如下:

INSERT INTO EMPLOYEES(

FIRST_NAME, LAST_NAME,

HIRE_DATE, BRANCH_OFFICE)

VALUE(

'Indiana','Jones',

'1992-02-01','Indianapolis');

这样,我们先在表名之后列出一系列列名。未列出的列中将自动填入缺省值,如果没有设置缺省值则填入NULL。请注意我们改变了列的顺序,而值的顺序要对应新的列的顺序。如果该语句中省略了FIRST_NAME和LAST_NAME项(这两项规定不能为空),SQL *** 作将失败。

让我们来看一看上述INSERT语句的语法图:

INSERT INTO table

[(column { ,column})]

VALUES

(columnvalue [{,columnvalue}]);

和前一篇文章中一样,我们用方括号来表示可选项,大括号表示可以重复任意次数的项(不能在实际的SQL语句中使用这些特殊字符)。VALUE子句和可选的列名列表中必须使用圆括号。

SELECT语句

SELECT语句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取特定的行和列。因为查询和检索数据是数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功能,所以SELECT语句在SQL中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实际上,仅仅是访问数据库来分析数据并生成报表的人可以对其他SQL语句一窍不通。

SELECT语句的结果通常是生成另外一个表。在执行过程中系统根据用户的标准从数据库中选出匹配的行和列,并将结果放到临时的表中。在直接SQL(direct SQL)中,它将结果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或者将结果送到打印机或文件中。也可以结合其他SQL语句来将结果放到一个已知名称的表中。

SELECT语句功能强大。虽然表面上看来它只用来完成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关系代数运算“选择”(或称“限制”),但实际上它也可以完成其他两种关系运算—“投影”和“连接”,SELECT语句还可以完成聚合计算并对数据进行排序。

SELECT语句最简单的语法如下: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当我们以这种形式执行一条SELECT语句时,系统返回由所选择的列以及用户选择的表中所有指定的行组成的一个结果表。这就是实现关系投影运算的一个形式。

让我们看一下使用图1中EMPLOYEES表的一些例子(这个表是我们以后所有SELECT语句实例都要使用的。而我们在图2和图3中给出了查询的实际结果。我们将在其他的例子中使用这些结果)。

假设你想查看雇员工作部门的列表。那下面就是你所需要编写的SQL查询:

SELE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以上SELECT语句的执行将产生如图2中表2所示的结果。

由于我们在SELECT语句中只指定了一个列,所以我们的结果表中也只有一个列。注意结果表中具有重复的行,这是因为有多个雇员在同一部门工作(记住SQL从所选的所有行中将值返回)。要消除结果中的重复行,只要在SELECT语句中加上DISTINCT子句: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这次查询的结果如表3所示。

现在已经消除了重复的行,但结果并不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如果你希望以字母表顺序将结果列出又该怎么做呢?只要使用ORDER BY子句就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来排列结果: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BRANCH_OFFICE ASC;

这一查询的结果如表4所示。请注意在ORDER BY之后是如何放置列名BRANCH _OFFICE的,这就是我们想要对其进行排序的列。为什么即使是结果表中只有一个列时我们也必须指出列名呢?这是因为我们还能够按照表中其他列进行排序,即使它们并不显示出来。列名BRANCH_ OFFICE之后的关键字ASC表示按照升序排列。如果你希望以降序排列,那么可以用关键字DESC。

同样我们应该指出ORDER BY子句只将临时表中的结果进行排序;并不影响原来的表。

假设我们希望得到按部门排序并从工资最高的雇员到工资最低的雇员排列的列表。除了工资括号中的内容,我们还希望看到按照聘用时间从最近聘用的雇员开始列出的列表。以下是你将要用到的语句:

SELECT BRANCH_OFFICE,FIRST_NAME,

LAST_NAME,SALARY,HIRE_DAT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SALARY DESC,

HIRE_DATE DESC;

这里我们进行了多列的选择和排序。排序的优先级由语句中的列名顺序所决定。SQL将先对列出的第一个列进行排序。如果在第一个列中出现了重复的行时,这些行将被按照第二列进行排序,如果在第二列中又出现了重复的行时,这些行又将被按照第三列进行排序……如此类推。这次查询的结果如表5所示。

将一个很长的表中的所有列名写出来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所以SQL允许在选择表中所有的列时使用号:

SELECT FROM EMPLOYEES;

这次查询返回整个EMPLOYEES表,如表1所示。

下面我们对开始时给出的SELECT语句的语法进行一下更新(竖直线表示一个可选项,允许在其中选择一项。):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s}])|

FROM table [ {, table}]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定义选择标准

在我们目前所介绍的SELECT语句中,我们对结果表中的列作出了选择但返回的是表中所有的行。让我们看一下如何对SELECT语句进行限制使得它只返回希望得到的行: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WHERE predicates];

WHERE子句对条件进行了设置,只有满足条件的行才被包括到结果表中。这些条件由断言(predicate)进行指定(断言指出了关于某件事情的一种可能的事实)。如果该断言对于某个给定的行成立,该行将被包括到结果表中,否则该行被忽略。在SQL语句中断言通常通过比较来表示。例如,假如你需要查询所有姓为Jones的职员,则可以使用以下SELECT语句:

SELECT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LAST_NAME = 'Jones'部分就是断言。在执行该语句时,SQL将每一行的LAST_NAME列与“Jones”进行比较。如果某一职员的姓为“Jones”,即断言成立,该职员的信息将被包括到结果表中(见表6)。

使用最多的六种比较

我们上例中的断言包括一种基于“等值”的比较(LAST_NAME = 'Jones'),但是SQL断言还可以包含其他几种类型的比较。其中最常用的为:

等于 =

不等于 <>

小于 <

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大于或等于 >=

下面给出了不是基于等值比较的一个例子:

SELECT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 50000;

--数据 *** 作

SELECT --从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行和列

INSERT --向数据库表添加新数据行

DELETE --从数据库表中删除数据行

UPDATE --更新数据库表中的数据

--数据定义

CREATE TABLE --创建一个数据库表

DROP TABLE --从数据库中删除表

ALTER TABLE --修改数据库表结构

CREATE VIEW --创建一个视图

DROP VIEW --从数据库中删除视图

CREATE INDEX --为数据库表创建一个索引

DROP INDEX --从数据库中删除索引

CREATE PROCEDURE --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DROP PROCEDURE --从数据库中删除存储过程

CREATE TRIGGER --创建一个触发器

DROP TRIGGER --从数据库中删除触发器

CREATE SCHEMA --向数据库添加一个新模式

DROP SCHEMA --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模式

CREATE DOMAIN --创建一个数据值域

ALTER DOMAIN --改变域定义

DROP DOMAIN --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域

--数据控制

GRANT --授予用户访问权限

DENY --拒绝用户访问

REVOKE --解除用户访问权限

--事务控制

COMMIT --结束当前事务

ROLLBACK --中止当前事务

SET TRANSACTION --定义当前事务数据访问特征

--程序化SQL

DECLARE --为查询设定游标

EXPLAN --为查询描述数据访问计划

OPEN --检索查询结果打开一个游标

FETCH --检索一行查询结果

CLOSE --关闭游标

PREPARE --为动态执行准备SQL 语句

EXECUTE --动态地执行SQL 语句

DESCRIBE --描述准备好的查询

---局部变量

declare @id char(10)

--set @id = '10010001'

select @id = '10010001'

---全局变量

---必须以@@开头

数据库查询语句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编写。(以MySQL数据库查询为例)

1、如果需要查询某个数据表的所有字段,则使用代表所有字段进行查询即可。该种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查询。

2、若需要查询某表的某些字段,则在select后加上字段名,多个字段名使用,进行分隔。

3、若需要根据指定条件查询某些数据记录,则可以使用where关键字来进行条件查询。

4、若需要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组,则可以使用GroupBy关键字来进行分组查询。

数据库中增删改查基本语句:INSERT INTO,表名字段列表。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但是数据库并不是随意地将数据进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否则查询的效率会很低。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数据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即这个互联网世界就是数据世界。数据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出行记录、消费记录、浏览的网页、发送的消息等等。除了文本类型的数据,图像、音乐、声音都是数据。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

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

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数据库的命令都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命令都有哪些、数据库基本语句、数据库增删改查基本语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1804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