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细菌病毒也无法生活在动物和植物,但也有意外的情况。最近这一发现就是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禽流感能感染人类就完全不是个事了,或者爱博拉、爱滋病这样的病毒原本就是非人类特异性病毒,只是进化给它们了特定能力,成为自然界控制人类健康的工具,那么绿藻病毒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一项研究发现,绿藻病毒的感染与人类认知功能的降低有相关性,这可能与称为海马区的大脑区域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绿藻病毒通常见于绿藻,出乎意料地在40个人类口腔病毒组中被鉴别出来。其实这种病毒很早就在人类大脑组织内被发现,动物感染这种病毒后学习能力明显下降,感染这种病毒的人视觉处理速度明显下降,提示这是一种可影响人类认知能力的病毒。研究论文“Chlorovirus ATCV-1 is part of the human oropharyngeal virom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humans and mice,”最近发表在PNAS上。
绿藻病毒属成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单细胞、真核、无共生性小球藻属样绿藻。病毒基因组为线形、无置换的dsDNA,末端具有交叉连接的发夹结构。DNA末端含有1–22 kb倒置重复,基因组其余部分是单拷贝DNA。
这种病毒多年前就在人类大脑组织内被发现,但一直不确定是生前感染还是死后污染。本次研究是对一组精神疾病患者咽喉微生物和病毒检查过程中被意外发现的。约翰霍普金大学儿童感染性疾病专家Robert Yolken等意外在患者咽喉样本中发现这一病毒后,开始并不清楚这是什么病毒,经过对比病毒数据库发现这种病毒是一种绿藻病毒,专门感染一种生长在淡水河或湖内的绿藻。随后他们希望确定这种病毒是否存在于健康人体内,他们对参与认知功能研究的92名健康人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其中43%的感染了这种病毒。意外的是,这些感染了绿藻病毒的人比没有感染的人在视觉处理能力方面平均下降10%。他们在随机画线能力方面的成绩也明显下降,在注意力方面似乎也有明显不足。虽然这些影响并不太大,但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这种大脑功能的差异不受性别、收入、教育背景、种族、出生地和抽烟史的影响。这种差异并不能完全确定这种病毒感染和大脑功能的直接关联,因为其他感染、重金属和污染等因素也能产生这样程度的差异。为确认这种关联性,该研究小组给小鼠口腔内注射这种病毒,通过是否产生特定抗体作为识别是否感染的依据,将成功被感染和未感染的动物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发现受到这种病毒感染的动物成功逃离迷宫的时间延长10%,而发现新目标的成功率下降20%,研究证明这种病毒感染可导致动物注意力或记忆力明显下降。
随后对受到感染动物的海马基细胞的因表达进行分析,海马是负责空间位置学习记忆的重要大脑结构,结果发现1300个基因发生了改变。其中多巴胺神经递质合成和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但是在大脑内并没有发现这种病毒,提示这种病毒并不是通过感染大脑细胞产生的效应。
Yolken认为可能是这种病毒导致受感染者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刺激某种免疫效应导致大脑基因和大脑功能改变。
这种绿藻病毒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因为没有对所有地区人群进行检查,无法确定这种感染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不过估计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简单发表论文角度,可以对国内某些人群进行普查,看这种病毒是否给国人带来促进智力的效力。如果检测病毒比较困难,也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查进行筛选。
从目前这种小规模的研究数据来看,这种病毒是否能感染人类仍需要进一步确认。关于对大脑功能的影响,瑞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Joram Feldon觉得不需要过于担心。ZENEREI研究所所长Allan Kalueff认为也可能是其他病毒影响到人类感觉能力和行为,这一研究需要继续深化。
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
常见的动物病毒有: 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痘病毒、猪瘟病毒、犬瘟热病毒、兔出血症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和人类的流感病毒等各种病毒
寄生在植物细胞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常见的如:烟草花叶病毒(TMV)
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
常见的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蚜虫和飞虱是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者。
蚜虫传毒特性根据其保持传毒时间的长短可分为:
1、非持久性传毒。获毒时所需的饲毒时间很短,蚜虫获毒后即能传毒,不需要经过潜育期,但不能持久(一般为4小时以内)。这类病毒一般均能以汁液传播,并引起花叶型症状,如黄瓜花叶病毒等。
2、半持久性传毒。传毒时需要较长的饲毒时间方能获毒,随着饲毒时间的延长可提高其传毒能力。获毒的蚜虫不需要经过潜育期,但能保持较长时间(10~100小时)的传毒能力。如甜菜黄化病毒等。
3、持久性传毒。某些性状与半持久性相似,但获毒和传毒的时间更长,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潜育期,其保持传毒的时间在100小时以上。通常可终身传毒,有的甚至还可经卵传播。如大麦黄矮病毒等。后两类病毒多半引起黄化和卷叶症状,一般不能经由汁液传播。
扩展资料传毒昆虫以具刺吸式口器者为主
1、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
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2、叶蝉体长3-15毫米。单眼2个,少数种类无单眼。后足胫节有棱脊,棱脊上有3-4列刺状毛。后足胫节刺毛列是叶蝉科的最显著的识别特征。全世界共有1万多种,我国已记载约1000种。该科昆虫不仅危害农作物,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病。
3、每年至植物生长季节,飞虱由南方向北方飞迁,侵入农田为害。成虫和若虫都刺吸植物液汁。取食禾本科植物的种类多在植株茎杆上刺吸,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可使叶片发黄,甚至整株干枯和倒伏。成虫和若虫都善走能跳。成虫还可以飞迁,大多有趋光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病毒病
以上就是关于还有让人变笨的病毒全部的内容,包括:还有让人变笨的病毒、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胞的病毒分别叫什么病毒、植物病毒病的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