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QL数据库优化

关于SQL数据库优化,第1张

Cassandra数据库中经常会出现“准备重生成”的警告,这通常是因为数据表的大小超过了Cassandra的指定限制,导致数据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Cassandra集群的性能。

要解决这个问题,您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 检查数据表的大小:使用nodetool命令检查数据表的大小,如果数据表的大小已接近或超过了硬盘空间的限制,则需要考虑添加更多的硬盘空间或重新设计数据模型以减少数据表的大小。

2 优化数据表:删除不再需要的数据,并检查索引是否正确设置。如果索引设置不当,可以重新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3 增加节点:如果数据表过大,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节点来解决问题。增加节点将分散数据并提高性能。

4 执行重生成:如果上述步骤都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考虑执行重生成 *** 作。不过,在执行重生成之前,务必备份所有的数据,以免数据丢失。

总之,如果您的Cassandra数据库出现“准备重生成”的警告,这意味着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数据表并提高性能。

mysql对数据库和表的大小都没有做限制,mysql是一个软件,每一个表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大小要看具体 *** 作系统对单个文件的限制。因此,很大,一般不需要管它 。

mysql自51以后支持分区表,语法同Oracle类似

分区表类型有range、list、hash、key等几种,我给一个range分区的例子吧

CREATE TABLE employees (

id INT NOT NULL,

fname VARCHAR(30),

lname VARCHAR(30),

hired DATE NOT NULL DEFAULT '1970-01-01',

separated DATE NOT NULL DEFAULT '9999-12-31',

job_code INT NOT NULL,

store_id INT NOT NULL

)

PARTITION BY RANGE (store_id) (

PARTITION p0 VALUES LESS THAN (6),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11),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16),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21)

);

数据库分区分表对数据库索引的影响吗

个人认为理论上使用表分割在性能上应该和建立表分区查不多,但是,表分割对于所有的数据库都适用,而表分区只能用于oracle这样的特定的数据库;表分区属于数据库物理设计,表分割属于逻辑设计。

对于第一个问题,设计一个schema->(messageID,likedCount),记录每条微博的点赞数。messageID是微博的编号,likedCount是该微博的点赞人数。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并发,第二是数据量。

每条微博都有可能有很多人同时点赞,为了保证点赞人数精确就需要保证likedCount++是原子 *** 作,这个可以由应用程序来实现,也可以用redis的事务来实现(如果redis有事务机制或者自增功能的话),但是我觉得为了性能考虑,也可以不用实现原子 *** 作,具体原因就不展开了。

每天都上亿可能更多的微博内容产生,这样就会有上亿个新的(messageID,likedCount)生成,这样的数据量是比较大的,单机数据库比较难提供高效的服务,所以需要采取sharding的功能(有时候也叫分表分库),可能根据messageID把这些schema分散到十个或者更多的shards上(据说,sina微博有600个节点,如何三个节点组成一个shard,就有200个shards),这样每个shard处理的请求就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从而就能提高服务的性能。

关于点赞人列表的设计,一般来说,可能想到的schema是(messageID,userID),但是这样的设计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有些大发的微博可能会得到几十万的点赞,这样就会产生几十万个条数据,这样数据有点多,读取起来可能也慢。所以可以用这样一个schema(messageID,partID,userIDs),让一个messageID对于多个userID,同时比对应太多的userID,所以加入一个新的partID,一个part存1000个userID,这样几十万个点赞,只需要存几百条数据。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用户点赞人时的,一般都不是完全显示所有点赞人,而是一批一批显示,这样可以一次只读一条数据,就可显示一批点赞用户信息。

一、分库分表的必要性

分库分表技术的使用,主要是数据库产生了瓶颈,如单库的并发访问或单表的查询都超出了阈值。对系统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得已而产生的技术。

通过分库分表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但正因为使用此技术,会产生ACID一系列的问题,各类中间件解决此类问题各有各的优势。

提示:如场景无必要,千万不要使用分库分表。

二、分库分表的思路

1、垂直区分

垂直分库:从业务角度,一个库分成多个库,如把订单和用户信息分成两个库来存储。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微服务了。每块的业务单独部署,互不影响,通过接口去调用。

垂直分表:把大表分成多个小表,如热点数据和非热点数据分开,提高查询速度。

2、水平区分

水平分表:同一业务如数据量大了以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分为不同的表进行存储。

水平分库:如订单分成多个库存储,分解服务器压力。

以上一般来说,垂直分库和水平分表用的会多些。

三、分库分表的原理分析

分库分表常用的方案:Hash取模方案和range范围方案;

路由算法为最主要的算法,指得是把路由的Key按照指定的算法进行存放;

1、Hash取模方案

根据取余分配到不同的表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模的大小。此方案由于平均分配,不存在热点问题,但数据迁移很复杂。

2、Range范围方案

range根据范围进行划分,如日期,大小。此方案不存在数据迁移,但存在热点问题。

四、分库分表的技术选型

1、技术选型

解决方案主要分为4种:MySQL的分区技术、NoSql、NewSQL、MySQL的分库分表。

(1)mysql分区技术:把一张表存放在不同存储文件。由于无法负载,使用较少。

(2)NoSQL(如MongoDB):如是订单等比较重要数据,强关联关系,需约束一致性,不太适应。

(3)NewSql(具有NoSQL对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能力,还保持了传统数据库支持ACID和SQL等特性):如TiDB可满足需求。

(4)MySQL的分库分表:如使用mysql,此种方案为主流方式。

2、中间件

解决此类问题的中间件主要为:Proxy模式、Client模式。

(1)Proxy模式

(2)Client模式

把分库分表相关逻辑存放在客户端,一版客户端的应用会引用一个jar,然后再jar中处理SQL组合、数据库路由、执行结果合并等相关功能。

(3)中间件的比较

由于Client模式少了一层,运维方便,相对来说容易些。

五、分库分表的实践

根据容量(当前容量和增长量)评估分库或分表个数 -> 选key(均匀)-> 分表规则(hash或range等)-> 执行(一般双写)-> 扩容问题(尽量减少数据的移动)。

在这里我们选用中间件share-jdbc。

1、引入maven依赖

2、spring boot规则配置

行表达式标识符可以使用${}或$->{},但前者与Spring本身的属性文件占位符冲突,因此在Spring环境中使用行表达式标识符建议使用$->{}。

3、创建DataSource

通过ShardingDataSourceFactory工厂和规则配置对象获取ShardingDataSource,ShardingDataSource实现自JDBC的标准接口DataSource。然后即可通过DataSource选择使用原生JDBC开发,或者使用JPA, MyBatis等ORM工具。

如果你的数据库自动分的,那么任何客户端驱动都没有必要去管它。如果是手工分的,那么不就是访问不同的库、不同的表嘛。

还是要搞清楚前一个问题:你怎样分。这个不清楚,就等于是在给自己“下套”了,在不知道分库分表的具体含义时来问这个时髦概念如何用EF来实现,无的放矢了。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SQL数据库优化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SQL数据库优化、MySQL之KEY分区引发的血案、cass里面老是提醒准备重生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189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