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 什么是数据库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

什么是网络 什么是数据库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第1张

分类: 电脑/网络 >> 互联网

问题描述:

什么是网络? 什么是数据库?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

解析:

网络就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由某种物理介质相连达到通信的目的系统。

数据库是以某种文件结构存储的一系列信息表,这种文件结构使您能够访问这些表、选择表中的列、对表进行排序以及根据各种标准选择行。数据库通常有多个 索引与这些表中的许多列相关联,所以我们能尽可能快地访问这些表。

网络数据库定义: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加上一定的前台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 *** 作的系统。

用sendUrgentData这个来判断服务端是否异常关闭

想实现自动连接服务端,如果用

socket = new Socket("19216814",1821);

socketconnect();

只有每次去new创建这个sock对象,因为只有sock对象创建好了才由输入输出流

目前的实现方式就是,

1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开多一个线程,专门负责发送心跳,

2先睡眠500毫秒,

3用socketsendUrgentData(FF),给服务端,

4如果服务端异常关闭的话,我就捕捉这个异常。。。

5循环

心跳的意思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客户端给服务器发一段消息:

1、客户端:服务器,我还活着,你死了没

2、服务器:客户端,我知道你还活着这个信息,我已经记录下来了,同时告诉你我也还活着

更多问题到问题求助专区>

通过 长时间保持双方连接 ,从而:

下面,我将对每种原因进行分析

当进程被杀死后,长连接也会随之断开

当移动客户端网络状态发生变化时(如移动网络 & Wifi切换、断开、重连),也会使长连接断开

如网络状态差、 DHCP 的租期到期等等,都会使得长连接发生 偶然的断开

其实,说得简单点: 高效维持长连接的关键在于

整体概括如下:

这是本文的重点,下节开始会详细解析

对国、内外主流的移动 IM 产品( WhatsApp 、 Line 、微信)进行了心跳机制的简单分析 & 对比,具体请看下图

下面,将根据市面上主流的心跳机制,设计 一套心跳机制方案

在下面的方案设计中,将针对这3个问题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为了减少流量 & 提高发送效率,需要精简心跳包的设计

主要从心跳包的内容 & 大小入手,设计原则具体如下

心跳包 = 1个 携带少量信息 & 大小在10字节内 的信息包

为了 防止 NAT 超时 & 减少设备资源的消耗(网络流量、电量、CPU等等), 心跳发送的间隔时间 是 整个 心跳机制方案设计的重点。

心跳发送间隔时间的设计原则如下

下面,我将详细讲解 自适应心跳间隔时间 的设计方案

1如何自适应计算心跳间隔 从而使得心跳间隔 接近 当前 NAT 超时时间?

注:只有当心跳间隔 接近 NAT 超时时间 时, 才能最大化平衡 长连接不中断 & 设备资源消耗最低的问题

2如何检测 当前网络环境的 NAT 超时时间 发生了变化 ?

注:在检测到 NAT 超时时间 发生变化后,重新自适应计算心跳间隔 从而使得心跳间隔 接近 NAT 超时时间

该机制的核心在于, 如何 判断长连接的有效性

在网上流传着一些用于判断长连接是否有效的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至此,关于心跳保活机制已经讲解完毕。

很多人认为, TCP 协议自身就有 KeepAlive 机制,为何基于它的通讯链接,仍需 在应用层实现额外的心跳保活机制

先来看看 KeepAlive 机制 是什么

KeepAlive 的机制 不可 替代心跳机制 的具体原因如下:

KeepAlive 机制无法代替心跳机制, 需要在应用层 自己实现心跳机制以检测长连接的有效性,从而高效维持长连接

不定期分享关于 安卓开发 的干货,追求 短、平、快 ,但 却不缺深度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网络 什么是数据库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网络 什么是数据库 什么是网络数据库、服务器怎么判断心跳包、如何高效维持网络长连接:手把手教你实现 自适应的心跳保活机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204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