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风险有哪些

信息系统风险有哪些,第1张

信息系统风险有:

(一) 数据库风险: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贮存基本信息的记忆库。建立数据库的重要活动有:

1 选择需要包含的数据类别及每种数据类别所应搜集的数量,这些数据类别的多少及数量取决于经济单位认为是否能够满足可行决策。

2 决定数据的格式、类型以及执行RMIS预期功能所要求的直接调用能力。

3 修改和定期检查实际数据。

(二) 软件风险:在选购已编好的RMIS软件或雇用其它软件公司编制或经济单位自己编制RMIS软件时,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可行性;

2 友好的用户界面;

3 灵活性;

4 综合性;

5 容错性;

6 兼容性;

7 分析能力;

8 安全性;

(三) 硬件风险

(四) 人事风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提供和解释数据,设计、组建、安排并维修硬件。

仅个人观点,我觉得大致分为5个方向:1自动定位数据资产,避免遗漏和错误。基于网络嗅探技术,自动发现网络、分支网络及广域网WAN边界中的所有数据库,梳理数据资产清单、管理数据资产基础信息、提供数据资产的敏感等级管理以及提供敏感数据资产的使用和分布情况。2自动扫描敏感数据,构建敏感数据字典。安华金和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全盘梳理敏感数据在数据库中分布,对敏感数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敏感特征数据模型管理、敏感数据量级统计、敏感数据所属业务系统及部门备案核实管理,帮助用户有针性地对数据库实现安全管控策略。3暴露数据资产风险状况,提供合理修复建议。资产、脆弱性、威胁这三个要素决定着企业数据资产的风险情况,分别代表着企业资产的价值、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损失和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4内置通用行业规则,辅助用户进行数据分类分级。产品内置了通用的行业分类分级规则,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帮助行业理清数据资产、确定数据重要性或敏感度,协助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合理的管理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数据资产管理与保护机制,从而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数据开放共享。5资产评估与资产标签管理,便于用户开展安全建设。用户可以使用标签标记资产,以便进行资产管理,例如“业务数据库”“测试数据库”等。另外,产品提供预置标签,也支持用户自定义标签。你最好与安华金和厂家联系下,跟他们聊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接着问

基金行业研究的,一般不会用计算机概念的数据库

他们用的一般都是现成的软件,比如wind咨询系统,直接从里面提取数据的

至于基金风险控制,一般也有现成的软件,后台一般用oracle

信托么,如果做贷款类业务,不太需要这种东西。

风险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有效防范。

应对方法:

检测发现

可以利用云应用检测工具发现当前所使用软件(包括谁使用及使用频率),同时确定业务数据是否涉入。采用云访问安全代理(简称CASB)解决方案要求供应商提供影子IT评估意见以了解当前企业内部的IT问题严重程度。

风险评估

对特定应用进行制裁、监控及制止,才能构建良好的云应用环境。利用评级系统确定云应用风险特点。保证此评级与陈述体系能够对影子IT进行分析并便捷地上传、匿名化、压缩并缓存日志数据,然后轻松交付自动化风险评估陈述。

用户引导

确保全部员工了解常见网络违法战术。降低未知威胁带来的影响。未知威胁永久存在,但杰出的安全意识训练有助于缓解其后果。定期发布提醒并组织季度训练,这样能够轻松并以较低成本削减恶意软件风险。

策略执行

安全策略执行必须拥有高粒度与实时性。这些要求在云应用领域可能较难完成。根据用户做法、所用工具及事务规则设定策略控制方案,从而立足于用户群组、设备、方位、浏览器以及代理为背景设计相关内容。考虑使用安全网关(内部、公有云或混合云),同时配合具备数据丢失预防(简称DLP)功能的CASB解决方案。

隐私与治理

云环境中的数据需要使用特殊的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策略。加密机制在各类环境下皆有其必要性,但加密令牌机制在云安全领域的作用往往尤为突出。保证加密机制不会影响到应用中的查找、排序、报告以及邮件发送等功能。如果加密机制令上述功能的正常使用受到不良影响,则用户往往会想办法回避加密。

加密流量管理

对于需要过超过五成流量进行加密的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及医疗卫生),基于策略的流量解密可能需要匹配专门的SSL可视化子系统及/或专用网络架构。

事件响应

需要立足于低层级进行云部署以建立直观的人机界面,从而实现事件响应(例如多种格式查找、可视化、过滤及集成第三方SIEM系统)。

保险损失即因保险事故导致的各种损失。工程保证保险以投保人违反规定义务给被保险人造成的损失为赔偿责任,其承保风险广泛而集中,且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相关分布的灾害链,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影响。

防灾减损,顾名思义即预防灾害、减少损失,是在关注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风险核查与管理工作。其作为保险期间保险技术的集中应用环节,也是维系损失大小、损失频率乃至保险公司经济利益的重要一环。

1、事前预防、事中减损、事后整改

按照时间顺序,工程保证保险的防灾减损可以分为损失发生前的防灾(保险事故发生前的事先预防)、损失发生时的减损(保险事故发生后的事后减损)、损失发生后的整改三个环节。

事前预防即在风险尚未发生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健全防灾档案、开展防灾检查工作、风险管理技术咨询、制定风险应对预案等手段预防灾害的发生。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做好事前预防工作能够有效降低保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及损失程度;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保险公司的事前预防工作也能够帮助其对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隐患进行排查,调查工程款专款专用的落实情况。

事中减损即在风险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启动风险应对预案、协助施救保护工作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同时防止风险灾害蔓延、减少进一步损失。保险公司一方面会在风险应对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损失情况调整和完善,及时实施应急救援措施与风险处置措施,另一方面会积极救助保险标的,保护蒙受损失的财产,整理及修复保险标的,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标的物的损失。

事后整改即在风险事故处理的末期或结束后,通过总结宣传先进经验、分析灾害原因调查、灾害后期防损检查、加强灾害预报工作等手段优化防灾减损机制,逐步完善建筑企业风险数据库、优化风险模型、升级风险应对预案。其中,事前预防阶段通过防灾检查工作收集的风险查勘信息,以及事中减损阶段收集的估损资料与维修数据,都将作为事后整改的重要来源。

2、防灾减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

在工程保证保险的保险期间,加强防灾减损是提高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防灾减损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总体经营状况的重要环节:在保费规模逐渐提高的同时,如若险企重视业务承保而忽视防灾减损,逐渐增加的保险赔付成本将会拖住利润后腿。

做好防灾减损工作,也有利于提高保险业整体信誉和服务形象。对于损失的事前预防作用符合建筑业引入保险机制的初衷,有助于建筑业利用市场手段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损失的事后补偿符合补偿损失的保险业基本职能,对于损失的迅速处理,以及稳定、修复、更新遭受损失的保险标的都能够提升保险人的社会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保险业的重要派生职能之一,防灾减损能够有效减少保险标的和社会财富损失,对于建筑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3、防灾减损机制优化与提高

工程保证保险是技术性较高的保险业务,目前“投入不足、分配不良、方式不当”的防灾减损机制正日渐掣肘行业发展。

首先,专业人员的缺乏是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的软肋。防灾减损需综合应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处理、保险、法律、数学等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而保险公司严重缺乏精通综合知识的技术服务人才。只有解决人才匮乏这一发展障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程保证保险业防灾减损能力弱的状况。当然,保险公司也可以借助工程保险技术服务型组织的力量克服其技术障碍。

其次,较为被动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工程保证保险尚未构建常态化防灾减损机制,较多依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工作小组方式。建立定期巡查、风险识别、应急处理、风险共享的动态机制,方为提高防灾减损效率的长远之策。

最后,工程保证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也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消防、安监、气象、水利、公安等社会防灾系统的支持与合作。更关键的是,保险公司应改变“重承保,轻防灾”的经营方式,加大防灾减损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改善防灾减损方式。

保险损失说认为,保险来源于风险损失,也因“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而持续经营。事实上,防灾减损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为了减少损失。当然在减少损失之余,保险公司的损失控制工作应提上日程:提前预测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做好减少损失的安排,真正避免并减少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信息系统风险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风险有哪些、安华金和数据库风险评估系统的优势在哪些方面体现、基金,信托公司在做行业研究和风险控制的时候一般用什么数据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106224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