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心电图那些数值?

如何看懂心电图那些数值?,第1张

快速学会看常见心电图

如何看心率

看r-r或p-p间距3-5大格:正常心率(60-100)

心率过快 小于3大格:心率过慢大于5大格:

二,如何看心律

a:有p波:窦性心律 无p波:异位心律

b:整齐(pp或rr间差值小于0.12s):

规律心律不整齐(pp或rr间差值大于0.12s): 早博(房,室,交界性) 逸搏阻滞(房,室,交界性)

c: 房性的p波形态不一样交界性前无p波或逆传室性宽大qrs波,大于0.12阻滞:测pr间期,p后有无qrs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0-250次 /分p波存在,p-r>0.12——房性无p波或逆行p波,p-r<0.12s—

—交界性p波与t波融合——通称室上性f波:350-600 次/分(房颤) 房室传导阻滞2型1:pr逐渐延长,

直至p波不能下传2型2:pr间距不变,p波有脱落不能下传3型:p波与qrs波无关,pp与rr间距相等 三,看

电轴 看1.avf,的主波方向,确定电轴1下3上:右偏(提示可能右室肥大:v1电压大于1.0mv) 1上3下:

左偏(提示是否有左室传导阻滞) 四,看肥大 v1v5r波和p波,看是否有房室肥大证据 ,左室肥厚:v5r

波大于2.5mv 右室肥厚:v1r波大于1.0mv伴有心电轴右偏 五,看梗塞 找大q波,q>0.04,或>主波1/3?

如有,表明梗塞,再区分新的,陈旧的?(看st段有无抬高)

再 看是哪个壁?(前v1-v6,后v1,侧1,2,avl,下3,avf),有一个特殊的是后壁,是大r波,v1,v2

心肌梗死早期:高尖t波,或st段抬 高与t波融合急性:q波冠状t波亚急性:q波冠状t波变浅陈旧性:q波

或消失关于心肌梗死的定位前间壁:v1-v3前壁:v3-v5侧壁:1,avlv5 -v6广泛前壁:v1-v6,1,avl下

壁:2,3,avf后壁:v7-v9有v1,v2r波增高及t波高耸

六,看m样波6,看有无m样波室内阻滞:

v1v2右v5v6左

七,看t波冠状t波的特点:

波形窄,顶尖,两侧对称,倒置通常出现在1,2,3,avf,v3,v5当合并有st段下移时,可以明确心肌缺

10种心电图一句话牢记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

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就可以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吧了

),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下壁看Ⅱ,Ⅲ,aVF

心电图正常值是多少?如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s;P波的时间≤0.11s;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心电图正常值

心电图正常值是多少?正常心电图的心律、心率、电轴、P-QRS-T各波段、间期、时限、电压均正常,如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s;P波的时间≤0.11s;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风险P波 P波正常P波在多数导联呈钝圆形,有时可有轻微切迹,但切迹双峰之间的距离<0.04s;

窦性P波在aVR导联倒置,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

P波的时间≤0.11s;

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逆行性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逆行向心房传导使整个心房除极。P波时间>0.11s且切迹双峰的距离≥0.04s,提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常提示右心房肥大。P-R间期 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s。 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者,称为P-R间期延长,见于工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12s、P波方向正常,见于预激综合征;P-R间期<0.12s、伴有逆行型P波时,见于房室交接区心律。QRS波群 QRS波群时间:0.06-0.10s,V1VAT<0.03s,V5VAT<0.05s。

QRS波群形态与电压,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V1导联为QS型,R/S<1、RVl<1.0mV;V5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V3、V4导联,一般呈RS型,R/S接近于1。

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1S、Qr、OS、rSr'型),RaVR<0.5mV。

Q波时间≥0.04s、Q>R1/4。 QRS波群时间和VAT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低电压除见于少数正常人外,多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粘液性水肿、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胸等。

Q波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异常Q波或坏死性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ST段 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ST段抬高在Vl—V3导联不应超过0.3mV,其他导联不应超过0.1mV。 ST段下移超过正常范围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洋地黄作用、低血钾、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ST段上抬超过正常范围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弓背向上)、急性心包炎(弓背向下),亦可见于变异型心绞痛和室壁膨胀瘤。T波 T波前支占时较长,后支占时较短。

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的方向一致。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电压≥同导联R波的1/10。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及心室内传导阻滞等。T波高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及高血钾。Q-T间期 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时间的总和。

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心率越慢,Q-T间期越长。

Q-T间期的长短可用公式表示Q-Tc:Q-T/√R-R 式中Q-Tc代表用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是实测值,R-R是基本心律的心动周期,单位是s。

Q-Tc的正常值为:0.4土0.04。Q-Tc>0.44为Q-T间期延长。 Q-T间期延长见于: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心肌炎心肌病、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其药物(如奎尼丁、胺碘酮)作用。

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和洋地黄作用。U波 U波的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但在胸导联上全都是直立的。

正常U波<0.1mV,一般不超过T波的一半。 低血钾是U波增高的最重要因素。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关闭不全时,U波可以倒置。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教你看懂孕期心电图 颈后透明带扫描(NT)知识集结

我们日常所见的多数是普通的常规 心电图 ,它偏向于反映持续存在且频繁发生的心电异常,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心电图怎么看的解答,供大家阅读!

看懂心电图的技巧

看数值

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

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120ms。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

3、PR间歇:正常时间120-200ms。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 血压 ,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6、P/QRS/T轴:XX/XX/XX,中间那个数-30。—-90。报“心电轴左偏”(非常常见),90。—180。报“心电轴右偏”(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具体我不懂,书上也没有,请懂的人指点,谢!

图上就显示这些数值,因此以上数据正常范围要先背住才能谈看图。

看有没早搏

g的报“室性早搏”,否则报“房性早搏”,房性早搏要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早搏波跟其前后二个正常波的RR间期相加除以2是等于一个正常的RR间期的(说得较难理解,请克服),要用圆规量一下,窦性心律不齐无此规律。写 报告 时还要分频发还是偶发早搏,频发都多为“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一分钟小于3个为偶发?

另外,有早搏的要加做一分种,看看一分种有多少个,如果是偶发早搏加一分钟却看不到一个的,可考虑做动态心电图。

看心律齐不齐

能找到RR间期时间差异超过120ms(3小格)的,又不是早搏的就可以报“窦性心律不齐”了,很多人有的。常见于青、少年,多与 呼吸 有关,另外不齐者多与呼吸有关,屏住呼吸后不齐多消失。病人常要来问这个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如果心电图除不齐外其他均正常,那一般是无临床意义,我的心电图有时也有。

看有无房颤、房扑

挺多的,很多 心脏病 病人都会出现。多说无益,下面这个鸟样的就是“房颤”和“房扑”了,一般看一眼就知道了。理论上讲房颤是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常V1明显。正常二者鉴别可认为: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就是颤。房颤比房扑多见。

右束支传导阻滞

V1、V2的QRS呈M形或rSR’形的,就是右束支传导阻滞了,其中QRS时限>120的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否则报不完全性。常见!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I、II、aVF的QRS波呈rS形,电轴左偏者,有时见。

ST段、T波改变

至少有1/4检查的病人被报了“T波改变”,主要是表现为低平或倒置。大致这么认为:I、II、V5、V6,应T波应直立,否则为“T波倒置”,课本还说V4也要直立,但实际中不看V4。在这些导联当中,T波振幅若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为“T波低平”。一定一定要懂!

好难!关于ST段,须知道,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ST很难,一个问题烦恼了我很久:ST抬高/压低是以什么为标准的!?课本好像也说得很不明白。

后来我终于知道:是以等电位线为标准的,J点(ST段起点)后2小格(?)的位置,在任一导联只要下移0.5mV就是“ST段压低”V1-V2上抬>0.3mV和(或)V3>0.5mV和(或)V4-V6>0.1mV则为“ST段抬高”。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始终规律出现,但PR间期越越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了一个QRS,如此循环。称文氏现象。挺常见的。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

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

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

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

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

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

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有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

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

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改变。V1、V2S波加深。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多了一个大的R波(畸形),伴有ST-T改变。

12、室速:

有P波,QRS畸形增宽。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需要与窦速鉴别)

13、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

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波脱落

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66504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