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数据库而言,实体往往指某类事物的集合,把每一类数据对象的个体称为实体,数据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联系。
E-R称为实体-联系图,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是先使用E-R图描述组织模式,再进一步转换成任何一种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E-R图的三要素为实体、属性和联系,分别用矩形框、椭圆形和菱形框表示。
扩展资料:
实体的相关术语:
1、实体属性:
将食物的特性称为实体属性,每个实体都具有多个属性,几多个属性才能描述一个实体。实体属性值是实体属性的具体化表示,属性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实体。
2、实体属性值:
实体属性值是实体属性的具体化表示,属性值的集合表示一个实体。
3、实体类型:
用实体名及实体所有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类型,他剪真实体型通常一个实体型表示一类试题。因此通过实体型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失误。
ER图分为实体、属性、关系三个核心部分。实体是长方形体现,而属性则是椭圆形,关系为菱形。
ER图的实体(entity)即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例如人、学生、音乐都可以作为一个数据对象,用长方体来表示,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的实体成员(entity member)或者说实体对象(entity instance),例如学生实体里包括张三、李四等,实体成员(entity member)/实体实例(entity instance) 不需要出现在ER图中。
ER图的属性(attribute)即数据对象所具有的属性,例如学生具有姓名、学号、年级等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属性分为唯一属性( unique attribute)和非唯一属性,唯一属性指的是唯一可用来标识该实体实例或者成员的属性,用下划线表示,一般来讲实体都至少有一个唯一属性。
ER图的关系(relationship)用来表现数据对象与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例如学生的实体和成绩表的实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绩表,这就是一种关系,关系用菱形来表示。
ER图中关联关系有三种:
1对1(1:1) :1对1关系是指对于实体集A与实体集B,A中的每一个实体至多与B中一个实体有关系;反之,在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A中一个实体有关系。
1对多(1:N) :1对多关系是指实体集A与实体集B中至少有N(N>0)个实体有关系;并且实体集B中每一个实体至多与实体集A中一个实体有关系。
多对多(M:N) :多对多关系是指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至少有M(M>0)个实体有关系,并且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与实体集A中的至少N(N>0)个实体有关系。
简单的例子
数据库 ER图实体要把所有属性的都要写出来。
ER图构成:
1、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比如学生张三丰、学生李寻欢都是实体。
2、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代表实体所包含的所有属性。比如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都是属性。
3、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就是指存在实体类之间的三种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比如老师给学生授课存在授课关系,学生选课存在选课关系。
转换为关系模式的原则:
1、一个实体转化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一个1:1联系可以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所对应的关系合并。
3、一个1:n联系可以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n端所对应的关系合并。
4、一个m:n联系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5、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6、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