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面的资料在哪可以查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面的资料在哪可以查到?,第1张

http://unesco.chinainfo.gov.cn/index.jsp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zhjg/t10280.ht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称为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1946年11月4日正式成立,截至1999年10月19日已有188个会员国,中国自该组织成立之日起成为正式会员国。

该组织之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之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为实现此宗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置了五大职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 、文化和传播。

2)知识的发展 、传播与交流 :主要依靠研究 、培训和教学 。

3)制订准则: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

4)知识和技术:以" 技术合作"的形式提供给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专门化信息的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考研院校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从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中国绘画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毛泽东同志1951年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题写院名算起,已有56年的历史。

经过56年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具备了与国家级艺术科学研究机构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基本建制和学科设置以及相应的规模。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共有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舞蹈研究所、话剧研究所、曲艺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摄影艺术研究所、建筑艺术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创作研究中心、宗教艺术研究中心、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影视制作中心、录音录像制作中心、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书法院、文化发展战略中心、篆刻艺术研究中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美术材料与绘画修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动漫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和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专业研究中心和创作机构。有研究生院、文化艺术出版社、图书馆等3个专业机构,院刊为《文艺研究》杂志社,另主办有《美术观察》杂志社、《红楼梦学刊》杂志社、《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中国文化》杂志社、《世界汉学》杂志社、《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传记文学》杂志社、《艺术评论》杂志社、《中国音乐学》杂志社和《中华文化画报》社,有《艺术科学通讯》编辑部、《戏曲研究》编辑部等12个杂志社、编辑部。在职人员近600人,其中在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各艺术门类专家学者180多人(离退休专家学者有300多人)。几十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曾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张庚、郭汉城、黄宾虹、王朝闻、蔡若虹、朱丹、杨荫浏、缪天瑞、葛一虹、郑雪莱、吴晓邦、侯宝林、冯其庸、李希凡、周汝昌、陆梅林等,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56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级、部级、院级重点科研项目近300项,在艺术科学研究领域的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中国戏曲、中国音乐、中国美术、中国舞蹈、中国电影、文艺学等领域的史论研究方面,完成了一大批学科的奠基性著作,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话剧通史》、《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先进文化论》等等,为我国艺术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全国艺术科学高级研究机构的地位。在挖掘、抢救、保存民族优秀艺术遗产和文化传播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如经典民族乐曲《二泉映月》等一大批优秀艺术遗产正是由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抢救,才得以流传于世。中国艺术研究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和研究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的世界性主要机构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公布的中国首批5家研究保护机构,全部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音乐音响资料收藏,以其丰富性和民族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个列入名录的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承担着文化部委托的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论证、评选工作,近年来已有效地建立起了规范的申报的论证评选机制,中国昆曲艺术与古琴艺术成功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单位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

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1年和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先后成功地将中国昆曲和古琴艺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第一批和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连续3年成功地召开了三届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大型课题《昆曲艺术大典》进入实质工作阶段,这是有史以来对分散的昆曲艺术遗存规模最大,最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保护、抢救、整理与研究活动。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还聘任了首批30位民族民间艺术家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将高层次的科研力量同民间草根创作传统相结合,这种方式在国内可以说是一个创举。继昆曲和古琴艺术之后,受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从近20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地申报为第三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外,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进行系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经过集体攻关,课题已完成初稿。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学科建设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研究的基础。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在财政部、文化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立项达近百个科研课题。其中,2005年设立的重要课题有《中国艺术科学大系》、《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等,正在进行中的重要课题,除上述《昆曲艺术大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外,还有《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国当代艺术大典》、《中国近代戏曲文化研究》、《中国宗教艺术基础数据库》、《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话剧艺术通史》等。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研究成绩十分显著,全年共发表出版学术专著60部、论文近400篇、评论147篇、学术报告44篇、文献资料13种,共计3400多万字。我院的学术成绩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05年底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向社会公示,在7个一等奖中,我院获得了4个,即《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华舞蹈图史》和《中国先进文化论》,在全部94个奖项中,我院获得了25个。在文化部首届科技创新奖评选中,我院申报的科技成果也获得了一等奖。另外,有不少学术成果获得其他部委和全国文联等的奖励。

在科研论著和课题项目之外,学术讲座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日常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年各所举办讲座30多个。在各研究所举办的学术讲座基础上,自2004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高层学术论坛,邀请著名作家王蒙、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和著名文化学者刘梦溪,分别发表学术演讲,并与本院专家交流研讨。2005年,又延请国际著名数学大师、美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担任论坛主讲人,就数学与中国文学发表了卓越见解。将学术讲座制度化,有利于科研人员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同时也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建设的一个特色。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为首批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止2005年仍是唯一的一家。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按照一级学科的学科设置要求,在原有的“戏剧戏曲学”、“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5个博士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全面完成了艺术学一级学科8个博士点建制的学科建设。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又出现重要进展,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都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同时,经教育部考察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2006级博士、硕士研究生,这对于提升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海外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其学术理念和治学方法不仅形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传统,也完整地建构起研究生教育思想的框架,形成了以科研带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同学科密切互动,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倡专业精深,兼容博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点。

作为综合性学术机构,改变单一艺术研究的发展途径,实现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格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努力实现的发展战略。为此,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成立了艺术创作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中国书法院等专门从事艺术创作的机构,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举办了三场系列展览,分别是“南北山水·当代中国山水画学术交流展”、“南北人物·当代中国人物画学术交流展”和“南北花鸟·当代中国花鸟画学术交流展”。借助“南北”这种地域性的框架,这个系列展览以高屋建瓴的全国性的视野,展示了南方与北方的美术家彼此不同的眼光、体验、理念和风格,表现出相当宏阔的艺术抱负和学术内涵。此外,在中国画、书法和陶瓷艺术领域,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多场个人作品展,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成果。

对外交流是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外同行了解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积极开展与法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美国、韩国、古巴、伊朗、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广泛交流,一些外国著名艺术家和著名学者应邀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参观访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团也对法兰西艺术院、莫斯科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奥地利科学院音响档案馆、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伊朗艺术研究院等海外知名艺术研究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考察。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考察团前往意大利、德国和法国进行考察,先后参观访问了罗马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和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还组成学术考察团访问土耳其、埃及,考察了伊斯坦布尔大学艺术学院和开罗大学等,就现代艺术教育体制、培养方式、教育理念以及发展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同国外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组织专家撰写了5卷本《澳门艺术从书》,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粉墨春秋——中国戏曲文化展”,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的献礼。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将继续以学术科研为中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形成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争取早日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答案是:SELECT|作者名|书名|出版社|FROM|作者|图书|作者编号|WHERE|AND|年龄|AVG。

图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图书总是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图书的定义: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

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6851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9
下一篇 2023-03-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