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方要数据,就是要访问你的数据库,说白了就是要看你上一步存进去的数据,对方要的接口,说白了就是你写个功能,他传递进来参数,你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返回给对方,至于这个接口怎么实现,就看你的了,具体说就是你写个方法实现数据库访问,让人家调用)
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构建各种软件系统,如:网站、OA、CRM、订单系统、采购系统、库存管理、财务系统等,由于所需的软件系统一般是逐步构建和投入使用的,由于构建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技术等不一样,软件系统也很难做到完全由一家供应商提供。如果企业的多个系统之间需要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如:OA中需要访问CRM的数据、CRM需要访问订单系统的数据;CRM和订单系统都存在客户信息的维护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唯一和准确、同时减少维护的工作量,最好是只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和维护等等,这样软件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整合就势在必行,那么软件系统集成和整合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些呢?一、软件系统间以接口方式相互调用
1、方式描述
企业存在多个各自独立的软件系统,系统之间调用彼此的接口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信息的传递。如,OA系统中读取订单系统的销售数据进行业绩统计和绩效管理,OA系统中费用报销流程的数据需写入财务系统,网站中客户下单的信息需写入到OA系统进入订单审批流程,网上支付银行接口的调用等。
一般在技术上会以API接口、webservice接口、直接访问数据库接口等方式实现,优秀的软件系统一般都有设计良好的外部接口,直接访问数据库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2、应用场合
a、多个软件系统独立存在,每个系统的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软件系统可能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
b、系统之间需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信息的传递,企业的某些业务需要经过多个系统的处理才能完整的完成。
c、有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接口开发,某些功能不可能在一个系统中完整的实现,如:银行接口的调用。
3、优势
在保持了系统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实现软件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可以择优选择软件系统或产品。
4、劣势
软件服务商需要有一定的开发能力,需要熟悉各个系统的接口,开发的周期和难度与系统提供的接口相关,需要同时管理和维护多个系统。
当软件系统是由不同的软件厂商提供时,接口开发的协调工作是一个难题,需优先规划。
二、软件系统功能完全融合在一个系统中
1、方式描述
将多个系统融合在一个系统中,统一账号和权限的管理,统一应用的管理,最终以一个独立的软件系统存在。如果这种方式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比较低,该模式在管理和使用上对最终用户更加方便。
2、应用场合
a、以某一个软件系统为主、需要整合的功能比较简单;
b、软件系统是以定制开发为主的,后续需要定制开发新的功能;
c、一般由同一个软件供应商提供服务;
3、优势
所有功能都在一个系统中,节省资源,方便管理和维护,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时快捷,功能完整性比较好。
4、劣势
软件服务商需要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周期比较长,需要对所有系统都非常熟悉,对已有系统的扩展性要求比较高(否则代价高、造成已有系统的不稳定)。
三、软件系统之间使用单点登录
1、方式描述
存在多个各自独立的软件系统,所有系统统一账号和认证管理,一次登录认证所有系统通行,该方式实际上只是实现统一的登录认证、统一账户的管理,可以和第二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使用。
典型的如:即时通讯软件和OA的单点登录,OA系统中直接进入企业外部邮箱系统等。
2、应用场合
实现多个软件系统之间的一次登录,所有系统通行。
3、优势
无需重复管理多个系统的账号,对使用者只需记住一个账号和密码,只需登录认证一次即可,开发比较简单。
4、劣势
需要同时管理和维护多个系统,不能很好的解决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
500|Internet密钥交换,Lsass开放端口,不能关闭509|陷阱
510|FirstClass协议
512|远程进程执行
513|远程登陆
514|cmd命令
515|spooler
516|可视化数据
518|交谈
519|unix时间
520|扩展文件名称服务器
525|时间服务
526|新日期
529|在线聊天系统服务
530|远程过程调用
531|聊天
532|读新闻
533|紧急广播端口
534|MegaMedia管理端
537|网络流媒体协议
542|商业
543|Kerberos(软件)v4/v5
544|krcmd命令
546|DHCPv6 客户端
547|DHCPv6 服务器
552|设备共享
554|Real Time Stream控制协议
555|木马PhAse1.0、Stealth Spy、IniKiller开放此端口
556|远距离文件服务器
563|基于TLS/SSL的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564|plan 9文件服务
565|whoami查询
566|streettalk
567|banyan-rpc(远程过程调用)
568|DPA成员资格
569|MSN成员资格
570|demon(调试监督程序)
571|udemon(调试监督程序)
572|声纳
573|banyan-贵宾
574|FTP软件代理系统
581|Bundle Discovery 协议
582|SCC安全
583|Philips视频会议
584|密钥服务器
585|IMAP4+SSL (Use 993 instead)
586|密码更改
587|申请
589|Eye连结
595|CAB协议
597|PTC名称服务
598|SCO网络服务器管理3
599|Aeolon Core协议
600|Sun IPC(进程间通讯)服务器
601|可靠系统登陆服务
604|通道
606|Cray统一资源管理
608|发送人-传递/提供 文件传输器
609|npmp-陷阱
610|npmp-本地
611|npmp-gui( 图形用户界面)
612|HMMP指引
613|HMMP *** 作
614|SSL(加密套接字协议层)shell(壳)
615|Internet配置管理
616|SCO(Unix系统)系统管理服务器
617|SCO桌面管理服务器
619|Compaq(康柏公司)EVM
620|SCO服务器管理
623|ASF远程管理控制协议
624|Crypto管理
631|IPP (Internet打印协议)
633|服务更新(Sterling软件)
637|局域网服务器
641|repcmd命令
647|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Failover
648|注册登记协议(RRP)
649|Cadview-3d软件协议
666|木马Attack FTP、Satanz Backdoor开放此端口
808|ccproxy http/gopher/ftp (over http)协议
1001|木马Silencer,WebEx开放端口
1011|木马Doly开放端口
1024|动态端口的开始,木马yai开放端口
1025|inetinfo.exe(互联网信息服务)木马netspy开放端口
1026|inetinfo.exe(互联网信息服务)
1027|应用层网关服务
1030|应用层网关服务
1031|BBN IAD
1033|本地网络信息端口
1034|同步通知
1036|安全部分传输协议
1070|木马Psyber Stream,Streaming Audio开放端口
1071|网络服务开放端口
1074|网络服务开放端口
1080|Socks这一协议以通道方式穿过防火墙,允许防火墙后面的人通过一个IP地址访问INTERNET
1110|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开放此端口
1125|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开放此端口
1203|许可证生效端口
1204|登陆请求监听端口
1206|Anthony数据端口
1222|SNI RD网络端口
1233|普遍的附录服务器端口
1234|木马SubSeven2.0、Ultors Trojan开放此端口
1243|木马SubSeven1.0/1.9开放此端口
1245|木马Vodoo,GabanBus,NetBus,Vodoo开放此端口
1273|EMC-网关端口
1289|JWalk服务器端口
1290|WinJa服务器端口
1333|密码策略(网络服务)(svchost.exe)
1334|网络服务(svchost.exe)
1335|数字公正协议
1336|即时聊天协议(svchost.exe)
1349|注册网络协议端口
1350|注册网络协议端口
1371|富士通配置协议端口
1372|富士通配置协议端口
1374|EPI软件系统端口
1376|IBM个人-个人软件端口
1377|Cichlid许可证管理端口
1378|Elan许可证管理端口
1380|Telesis网络许可证管理端口
1381|苹果网络许可证管理端口
1386|CheckSum 许可证管理端口
1387|系统开放端口(rundll32.exe)
1388|数据库高速缓存端口
1389|文档管理端口
1390|存储控制器端口
1391|存储器存取服务器端口
1392|打印管理端口
1393|网络登陆服务器端口
1394|网络登陆客户端端口
1395|PC工作站管理软件端口
1396|DVL活跃邮件端口
1397|音频活跃邮件端口
1398|视频活跃邮件端口
1399|Cadkey许可证管理端口
1433|Microsoft的SQL服务开放端口
1434|Microsoft的SQL服务监视端口
1492|木马FTP99CMP开放此端口
1509|木马Psyber Streaming Server开放此端口
1512|Microsoft Windows网络名称服务
1524|许多攻击脚本安装一个后门SHELL于这个端口
1600|木马Shivka-Burka开放此端口
1645|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