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点归纳,第1张

1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包括有那些方面

计算机专业

解释: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 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知识结构:包括社会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列表可以列出哪些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 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高档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学习计算机需要哪些知识

首先需要基础很扎实,别以为学计算机就可以不学英语和数学,其实学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数学和英语所有的计算机算法都是要靠逻辑数学和高等数学而得来的,所以学好大学数学,对以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序会有很大的帮助的;而英语更为重要,这关系着你的未来的发展,因为当今世界,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大多都是在美国,所以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去外资企业工作,那必须要有很强的英语能力而且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书籍都是翻译的外国原版,所以根据翻译者的能力不同会对原本书籍某些重要意思产生误解,误导一些中国读者,当我们有很好的英语水平,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学习原版英文书籍,对它的意境会有更深的体会,学到更为标准的计算机知识

其次,要想学好计算机,就必须从基础开始,从硬件,到软件,从WORD到PS,这样的基础 *** 作要熟悉

下面是在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数值分析 *** 作系统原理 微机接口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编译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 软件工程(c语言,JAVA语言等)

可以看出,要想学好计算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必须从现在就要了解,一步一步的学习才可```

回答你的补充问题,其实基础知识不大需要,只要你对电脑 *** 作熟悉就可以了,学任何东西光靠脑子聪明是不够的,还需十倍的勤奋才行,所以这也不靠什么脑子,只要自己喜欢钻研,努力就可以学得很好

计算机专业的应该具备哪些知识?

计算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 *** 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 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什么

计算机基础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 硬件:主板、CPU、硬盘、内存、显卡、机箱电源、鼠标键盘、光驱、音响等 软件:WINDOWS系统、OFFICE等一般基本工具的应用与系统的安装。

第一步:弄明白主机和显示器的区别,别笑!!真有不知道的,我单位商务客房有的客人就只开显示器,不亮,就说电脑坏了 第2:分清鼠标左右键别笑,真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左什么时候该右的时候,你就可以说我会电脑了 第3:知道键盘上的键都叫什么?别笑?没准你就有一两个键不知道叫什么?干什么用就更不知道了,等你知道了,你就离高手不远了 第4:明白电脑上的接口能 去的就是插对了,键鼠和音频接口除外 第5:明白练打字的最好办法就是上网聊天千万不要用音频聊,那一点长进没有 第6:明白一个道理:想学好,先搞坏,长进快 第7:明白WINDOWS的帮助(F1)是最大垃圾,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好了,你已是高手了 第8:这绝对原创,是我一边回想我12年电脑生涯一边打出来的,版权归BAIDU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赢利之目的看完后请马上忘掉,喜欢请购买正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机试,内容包括选择题、Windows基本 *** 作题、汉字录入题、Word *** 作题、Excel *** 作题、PowerPoint *** 作题以及因特网 *** 作题。 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提纲基本要求 1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 *** 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 *** 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软件"MS Word”的基本 *** 作和应用,熟练掌握 一种汉字(键盘),输人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 *** 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奉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 *** 作和应用。 7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同(Inter)的初步知识 8 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 *** 作和使用。

计算机初级考试有那些内容?

计算机初级考试内容 初级考核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 *** 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电子表格的使用(Excel)、计算机网络知识共五部分内容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数制和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十六进制、ASCII码。 3、软件和程序的概念,数据存储基本单位(字节以及KB、MB、GB)的概念。

4、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5、常用存储设备(软盘、硬盘、光盘驱动器等)和外部设备(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使用维护方法。

6、计算机信息安全和防治病毒的基本知识。 (二)、 *** 作系统的使用 1、微机 *** 作系统的概念。

2、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基本知识。 3、Window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帮助系统的使用。

4、鼠标与键盘的 *** 作 5、中文Windows 95/98。 ⑴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 作。

⑵“我的电脑”、“开始”菜单、任务栏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⑶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建立、移动、删除、复制、重命名等 *** 作。

6、常用汉字输入方法的使用 7、常见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写字板) (三)、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 97/2000)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 作 菜单和工具栏的 *** 作,标尺的使用,文件的建立、打开和保存等,移动插入点的基本方法。 2、文字的录入和编辑 *** 作 ⑴在文档中进行文字录入、插入、删除和修改 *** 作。

⑵查找和替换 *** 作。 ⑶复制和移动 *** 作。

3、文档的格式化 *** 作 ⑴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等字符格式,字符格式复制。 ⑵设置首行缩进、段落与行间距,对齐方式等段落格式。

⑶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等页面格式。 ⑷插入页码、分页符、分节符和分栏符,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⑸边框(字符、段落和页面)和底纹。 4、表格的基本 *** 作:创建表格,表格的录入和编辑。

5、插入和图文表混排 *** 作: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6、打印的基本知识:文件打印与打印预览 *** 作。

(四)、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Excel 97/2000) 1、表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 作。 窗口、菜单、工具栏和编辑栏的 *** 作,工作簿文件的建立、打开、关闭与保存,工作表的编辑,多工作表 *** 作,单元格光标的定位,活动单元格光标的选择等。

2、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对齐,数据的移动和复制,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命名,工作表的保护。 3、工作表中的计算,单元格引用(相对、绝对、混合引用),常用内部函数的使用,公式的使用。

常用内部函数:INT,SUM,LEFT,LEN,MID,RIGHT,AVERAGE,COUNT,MAX,MIN,IF,DATE,YEAR。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编辑,数据查找和排序,分类汇总,数据筛选 5、图表:图表的创建和保存,图表类型的改变 (五)、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⑴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Inter的基本概念,Inter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E-Mail、>

非结构化的分布式的面向列存储非关系型的开源的数据库,根据谷歌的三大论文之一的bigtable

高宽厚表

作用:

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集合多重数据种类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大数据应用难题。

能干什么:

存储大量结果集数据,低延迟的随机查询。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nosql:

非关系型数据库,列存储和文档存储(查询低延迟),hbase是nosql的一个种类,其特点是列式存储。

非关系型数据库--列存储(hbase)

非关系型数据库--文档存储(MongoDB)

非关系型数据库--内存式存储(redis)

非关系型数据库--图形模型(graph)

hive和hbase区别

Hive的定位是数据仓库,虽然也有增删改查,但其删改查对应的是整张表而不是单行数据,查询的延迟较高。其本质是更加方便的使用mr的威力来进行离线分析的一个数据分析工具。

HBase的定位是hadoop的数据库,电脑培训发现是一个典型的Nosql,所以HBase是用来在大量数据中进行低延迟的随机查询的。

hbase运行方式:

standalonedistrubited

单节点和伪分布式

单节点:单独的进程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

hbase应用场景:

存储海量数据低延迟查询数据

hbase表由多行组成

hbase行一行在hbase中由行健和一个或多个列的值组成,按行健字母顺序排序的存储。

1、算法

问题处理方案的正确而完整的描述称为算法。算法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算法的基本特征是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和拥有足够情报。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

算法的复杂度是衡量算法好坏的度量,分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存储空间。

算法时间复杂度或空间复杂度中的一项的值,没有办法推出另一项的值。

2、数据结构

索引属于存储结构(物理结构)。循环队列属于存储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又称为物理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一个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且各种存储结构影响数据处理的效率。程序执行的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密切相关。

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带链的队列属于线性结构。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主要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循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组织数据。循环队列是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数据的独立性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其逻辑结构可以不变,因此,基于逻辑结构的应用程序可以不用修改,称为物理独立性。

3、栈和队列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是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特点是先进后出

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栈具有记忆作用;对栈的插入与删除 *** 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假定让元素1、2、3、A、B依次入栈,则出栈的顺序是:B、A、3、2、1。

栈与队列都是线性结构,树是非线性结构。支持子程序调用的数据结构是栈。

栈与队列的共同点是,都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栈只能顺序存储的描述是错误的。栈可以有顺序和链式两种存储方式。

队列是允许在一段插入,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其特点是先进先出。

循环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是由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共同决定。循环队列的头指针为front,尾指针为rear,容量为maxSize,则循环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是 (rear-front+maxSize) mod maxSize。

4、线性链表

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便于插入和删除 *** 作。

线性链表的存储空间不一定连续,且个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

5、树与二叉树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继)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二叉树各结点的度只可能取值0、1、2,不可能是其它值。换言之,知道了度为1结点数量的前提下,叶子结点或度为2的结点中知道其一,就可以求出总的结点数。

上述的计算公式,关键要能够应用,例如,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度为2的结点数量是多少?既然是满二叉树,叶子结点的数量就是第7层的结点数量,也就是26,可以算出叶子结点为64,因此度为2的结点数是63(叶子结点数减去1)。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前中后三个词是相对于根来讲的,前序是根-->左-->右,中序是左-->根-->右,后续是左-->右-->根。具体 *** 作为:

先序遍历(D L R): 访问根结点,按先序遍历左子树,按先序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L D R): 按中序遍历左子树,访问根结点,按中序遍历右子树。

后序遍历(L R D): 按后序遍历左子树,按后序遍历右子树,访问根结点。

下面以中序遍历为例,来讲解实际的解题方法:对一棵树,将根结点下的左子树用一个椭圆圈起来,右子树也用一个椭圆圈起来。之后,在左子树上标记上1,在根结点标记上2,在右子树上标记上3。对在左边椭圆内的左子树,现在把它单独拿出来分析。把它的左子树圈起来标上11,根结点标记上12,右子树标上13。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往下,直到树不能拆分,然后按照“左-->根--->右”的顺序写出结点的访问先后即可。

6、查找技术

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n次。(对数据是否有序没有要求)。◆ 顺序查找最好情况下查询次数是1,最坏情况下是n,平均为(1+n)/2。

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二分法最坏情况下只需要比较log2n次。(数据必须有序)

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

7、排序技术

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简单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这四种排序方式在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相同,都是n(n-1)/2。堆排序的效率最高,是nlog2n。★★ 希尔排序最坏情况下需要次比较n15。希尔排序属于插入类排序法。

已知数据表A中每个元素距最终位置不远,为节省时间,应该采用的算法是直接插入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中对内存要求最大的是归并排序。

第二部分 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软件工程三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过程,其中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把软件产品当作是一个工程产品来处理,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工程化原则。

从工程管理角度,软件设计一般分为两步完成,它们是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多个阶段,一般分为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编码和测试属于开发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需求的规格说明书应该有完整性、无歧义性、正确性、可验证性、可修改性等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性。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需求分析的分发有: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DFD是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的工具之一。

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判定树;判定表。

在结构化分析使用数据流图(DFD)时候,利用数据字典对其中的图形元素进行确切的解释。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的核心。

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交换性和事务型。

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N-S,PAD,HIPO)、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PDL伪码)。

内聚性是模块内部的联系,耦合性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

追求目标是:模块的内聚程度要高,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弱。即高内聚低耦合。

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控制流。平行四边形代表输入输出,矩形代表处理,菱形代表判断(注意,数据流图中的箭头,代表数据流)。

符合结构化原则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3、软件测试与维护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的错误,但是不包括改正错误。(软件调试的目的才是改正错误)

软件测试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其中静态测试是指不执行程序,只对程序文本进行检查。软件的动态测试主要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白盒测试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考试时给出一种方法的名字,你要知道属于白盒还是黑盒)

白盒测试的原则之一是保证所测模块的每一个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白盒测试将程序看做是路径的集合。

软件测试一般按照四个步骤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和系统测试。集成测试应该在单元测试之后进行。

在模块测试中,需要为每个被测试的模块设计驱动模块和承接模块。其中,驱动模块的作用是将测试的数据传给被测试的模块,并显示结果。

测试用例是为某个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及预期结果。测试用例包括输入值集和输出值集。

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称为程序调试(或软件调试),通常也称为Debug。软件调试可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

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软件维护。注意软件维护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的任务。

第三部分 数据库设计基础 (历年比例24%)

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问题。在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区别是前者具有特定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DBS包括DB和DBMS。完整讲,数据库系统DBS由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维护。

形式;概念模式处于中层,它放映了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与软硬件环境无关;

外模式处于最外层,它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

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见的数据模式为外模式。

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 *** 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SQL的全称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中文意思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2、数据模型

实体之间的联系用树形结构来表示的模型是层次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的是关系模型。在关系数据库中,把数据表示成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关系。

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关系。

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关系。

确定两个实体之间是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的方法是:选择实体A,看是否有多个实体B与之对应;选择实体B,看是否有多个实体A与之对应。例如在“学生学习课程”中的两个实体,学生与课程,一个学生可以学习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学习,所以二者是一种多对多的关系。

在E-R 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矩形。用来表示属性的图形是椭圆。用菱形来表示联系。

一个关系表的行称为元组(或记录),列称为属性(或字段)。

在二维表中,元组的分量不能再分为更小的数据线。

为了建立一个关系,首先要构造数据的逻辑关系。

3、关系代数

在交、差、投影中,不改变关系表中的属性个数但是能减少元组个数的是交运算。

关系运算的规则(下面介绍的7种运算,考试的时候一般会考察一种,都要背)

(1)并运算R∪S:并运算是两个表行上的合并,重复的行只出现一次。

(2)交运算R∩S:交运算是选出两个表中的公共行。

(3)差运算R-S:差运算是从表R中,删除R与S中都出现过的行。

(4)选择运算:选出二维表部分的行称为选择运算。

(5)投影运算:选出二维表部分的列称为投影运算。

(6)连接运算:根据两个表的共同属性的值,将它们连接起来,无需去除共同属性。如果去掉了重复属性,就称为自然连接。

(7)笛卡尔乘积:将关系R中的每一行依次与关系S中的每一行进行排列组合。

注意:除了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 *** 作的是单个表之外,其余的元算都需要两个表(两个关系)。其中,并运算、交运算和差运算要求两个关系R与S要具有相同个数的属性。

第四部分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总体原则: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良好程序风格包括:源程序要文档化,数据说明的次序要规范化,避免滥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算法,面向对象的核心是对象(类)。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 *** 作的对象的集合。面向对象模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对象和类。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类的实例称为对象,实现信息隐藏是通过对象的封装。

继承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封装体,对象间的通讯靠消息传递, *** 作是对象的动态性属性。

第一套

(1)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C)

A 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指的是算法所占用的空间)

C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 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2)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_____。(C)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3)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______。(B)2n-1

A 8 

B 16

C 32 

D 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______。(A)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可以有0个入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只是限制使用)

(5)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______。(D)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______。(B)

A 可行性分析 B 需求分析C 详细设计D 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______。(D)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B)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C)

A 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 *** 作系统的支持

B 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D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______。(A)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D 逻辑模式

第二套

(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C)

A 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 算法程序的长度

C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

A 线性表是线性结构

B 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 线性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 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3)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则在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______。(B)

A 349

B 350

C 255

D 351

(4) 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______。(B)

A 程序的规模

B 程序的易读性

C 程序的执行效率

D 程序的可移植性

(5)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______。(D)

A 概要设计

B 详细设计

C 可行性分析

D 需求分析

(6) 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______。(A)

A 控制流

B 加工

C 数据存储

D 源和潭

(7)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______。(B)

A 阶段性报告

B 需求评审

C 总结

D 都不正确

(8)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

A 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 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D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9) 关系表中的每一横行称为一个______。(A)

A 元组

B 字段

C 属性

D 码

(10) 数据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它们是______。(A)

A 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B 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

C 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

D 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

如何一种技能的入门都是至关重要的,IT入门技能掌握的如何直接影响接下来技能的掌握和发展,对于刚开始进入IT的新人来说,“必备技能”往往意味着一个长长的、标有重要度的学习列表,但是过长的列表通常会导致新人不知如何开始学习,压力倍增。本文尝试列举出最重要的几个技能,也期望通过此列表能给新人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习重点和路径。

一、IT入门学习:深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

没有掌握任何一门编程语言,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编程人员。

许多程序员试图在学习之初一次学习几种编程语言,以便应对他们第一份软件开发工作的需要。虽然我认为开发人员最终会学习多种编程语言,但建议不要在开始时这样做。

因为同时学习多种语言只会导致混乱,也会分散学习其它技能的精力。相反,我建议深入的学习一种编程语言,这样也会对使用这种语言编写代码感到非常有自信。

二、IT入门学习:如何组织代码

新手程序员在完成编程语言的学习之后,或者最好在学习编程语言的同时,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正确的组织代码。

通过StevenMcConnell所著的《CodeComplete》,可以帮助学习这个宝贵的技能。

组织代码意味着编写良好的、清晰可理解的、不需要大量注释的代码,因为代码本身是可自注释的。许多软件开发人员究其整个职业生涯都不曾具备这样的技巧,但是这个技能却是判断一个软件开发人员的技术和能力的首要标准。良好的代码结构代表的不仅仅是完成了编码工作,而是对编码事业的热衷奉献。

对于新手程序员来说,简洁清晰且含义明确的代码,能让你轻松地通过面试。

提升代码结构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的重要部分,但是提升的过程却是十分严格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不需要编写新的代码,但是却需要和团队成员一起花费大量时间来维护现有的代码。

三、IT入门学习:测试

现在,很多的软件项目都采用了所谓的敏捷流程,软件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合作的更加密切。代码质量成为了整个开发团队的责任,所以开发人员也需要对测试知识有一定了解。

四、IT入门学习:开发平台与相关技术

应该至少对一个开发平台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或框架有一定的经验。

平台通常意味着 *** 作系统(OS),但它也适用于与 *** 作系统类似的其他抽象系统。例如,你可能是专注于Mac或Windows *** 作系统的Mac开发人员或Windows开发人员,同时你也可以是专注于特定Web平台的Web开发人员。

具备某个特定平台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意味着需要熟悉平台本身,还需要掌握开发平台常用的开发工具、模式和通用框架。

五、IT入门学习:数据库基础知识

目前,昌平北大青鸟认为主要有两种数据库技术:关系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

现在的开发人员应该很熟悉关系数据库,但同时也应该对文档数据库有所了解。

在软件开发中,数据库通常用于存储应用程序的数据。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1)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把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

功能,使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

(2)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结合的关键所在。

(3)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数据库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技术和知识: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数据库设计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应用领域的知识

二、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的结合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

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称之为“干件”

数据库设计应该与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

结构(数据)设计:设计数据库框架或数据库结构

行为(处理)设计:设计应用程序、事务处理等

结构和行为分离的设计

传统的软件工程忽视对应用中数据语义的分析和抽象,只要有可能就尽量推迟数据结构设计的决策早期的数据库设计致力于数据模型和建模方法研究,忽视了对行为的设计

如图:

三、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

手工试凑法

设计质量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有直接关系

缺乏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的支持,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常常又不同程度地发现各种问题,增加了维护代价

规范设计法

手工设计方

基本思想

过程迭代和逐步求精

规范设计法(续)

典型方法:

(1)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阶段

SBYao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五个步骤

IRPalmer方法:把数据库设计当成一步接一步的过程

(2)计算机辅助设计

ORACLE Designer 2000

SYBASE PowerDesigner

四、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

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设计特点:

在设计过程中把数据库的设计和对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设计、实现在各个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以完善两方面的设计

设计过程各个阶段的设计描述:

如图:

五、数据库各级模式的形成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2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E-R图)

3逻辑设计阶段:首先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4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六、数据库设计技巧

1 设计数据库之前(需求分析阶段)

1) 理解客户需求,询问用户如何看待未来需求变化。让客户解释其需求,而且随着开发的继续,还要经常询问客户保证其需求仍然在开发的目的之中。

2) 了解企业业务可以在以后的开发阶段节约大量的时间。

3) 重视输入输出。

在定义数据库表和字段需求(输入)时,首先应检查现有的或者已经设计出的报表、查询和视图(输出)以决定为了支持这些输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字段。

举例:假如客户需要一个报表按照邮政编码排序、分段和求和,你要保证其中包括了单独的邮政编码字段而不要把邮政编码糅进地址字段里。

4) 创建数据字典和ER 图表

ER 图表和数据字典可以让任何了解数据库的人都明确如何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ER图对表明表之间关系很有用,而数据字典则说明了每个字段的用途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别名。对SQL 表达式的文档化来说这是完全必要的。

5) 定义标准的对象命名规范

数据库各种对象的命名必须规范。

2 表和字段的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

表设计原则

1) 标准化和规范化

数据的标准化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简单来说,遵守3NF 标准的数据库的表设计原则是:“One Fact in One Place”即某个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属性,当不是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时需进行分解。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外键相连接。它具有以下特点:有一组表专门存放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关联数据。

举例:某个存放客户及其有关定单的3NF 数据库就可能有两个表:Customer 和Order。Order 表不包含定单关联客户的任何信息,但表内会存放一个键值,该键指向Customer 表里包含该客户信息的那一行。

事实上,为了效率的缘故,对表不进行标准化有时也是必要的。

2) 数据驱动

采用数据驱动而非硬编码的方式,许多策略变更和维护都会方便得多,大大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举例,假如用户界面要访问外部数据源(文件、XML 文档、其他数据库等),不妨把相应的连接和路径信息存储在用户界面支持表里。还有,如果用户界面执行工作流之类的任务(发送邮件、打印信笺、修改记录状态等),那么产生工作流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里。角色权限管理也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来完成。事实上,如果过程是数据驱动的,你就可以把相当大的责任推给用户,由用户来维护自己的工作流过程。

3) 考虑各种变化

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

举例,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结婚后从夫姓等)。所以,在建立系统存储客户信息时,在单独的一个数据表里存储姓氏字段,而且还附加起始日和终止日等字段,这样就可以跟踪这一数据条目的变化。

字段设计原则

4) 每个表中都应该添加的3 个有用的字段

dRecordCreationDate,在VB 下默认是Now(),而在SQL Server • 下默认为GETDATE()

sRecordCreator,在SQL Server 下默认为NOT NULL DEFAULT • USER

nRecordVersion,记录的版本标记;有助于准确说明记录中出现null 数据或者丢失数据的原因 •

5) 对地址和电话采用多个字段

描述街道地址就短短一行记录是不够的。Address_Line1、Address_Line2 和Address_Line3 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还有,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最好拥有自己的数据表,其间具有自身的类型和标记类别。

6) 使用角色实体定义属于某类别的列

在需要对属于特定类别或者具有特定角色的事物做定义时,可以用角色实体来创建特定的时间关联关系,从而可以实现自我文档化。

举例:用PERSON 实体和PERSON_TYPE 实体来描述人员。比方说,当John Smith, Engineer 提升为John Smith, Director 乃至最后爬到John Smith, CIO 的高位,而所有你要做的不过是改变两个表PERSON 和PERSON_TYPE 之间关系的键值,同时增加一个日期/时间字段来知道变化是何时发生的。这样,你的PERSON_TYPE 表就包含了所有PERSON 的可能类型,比如Associate、Engineer、Director、CIO 或者CEO 等。还有个替代办法就是改变PERSON 记录来反映新头衔的变化,不过这样一来在时间上无法跟踪个人所处位置的具体时间。

7) 选择数字类型和文本类型尽量充足

在SQL 中使用smallint 和tinyint 类型要特别小心。比如,假如想看看月销售总额,总额字段类型是smallint,那么,如果总额超过了$32,767 就不能进行计算 *** 作了。

而ID 类型的文本字段,比如客户ID 或定单号等等都应该设置得比一般想象更大。假设客户ID 为10 位数长。那你应该把数据库表字段的长度设为12 或者13 个字符长。但这额外占据的空间却无需将来重构整个数据库就可以实现数据库规模的增长了。

8) 增加删除标记字段

在表中包含一个“删除标记”字段,这样就可以把行标记为删除。在关系数据库里不要单独删除某一行;最好采用清除数据程序而且要仔细维护索引整体性。

3 选择键和索引(数据库逻辑设计)

键选择原则:

1) 键设计4 原则

为关联字段创建外键。 •

所有的键都必须唯一。 •

避免使用复合键。 •

外键总是关联唯一的键字段。 •

2) 使用系统生成的主键

设计数据库的时候采用系统生成的键作为主键,那么实际控制了数据库的索引完整性。这样,数据库和非人工机制就有效地控制了对存储数据中每一行的访问。采用系统生成键作为主键还有一个优点:当拥有一致的键结构时,找到逻辑缺陷很容易。

3) 不要用用户的键(不让主键具有可更新性)

在确定采用什么字段作为表的键的时候,可一定要小心用户将要编辑的字段。通常的情况下不要选择用户可编辑的字段作为键。

4) 可选键有时可做主键

把可选键进一步用做主键,可以拥有建立强大索引的能力。

索引使用原则:

索引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数据库性能问题都可以采用索引技术得到解决。

1) 逻辑主键使用唯一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唯一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采用非成组索引。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

2) 大多数数据库都索引自动创建的主键字段,但是可别忘了索引外键,它们也是经常使用的键,比如运行查询显示主表和所有关联表的某条记录就用得上。

3) 不要索引memo/note 字段,不要索引大型字段(有很多字符),这样作会让索引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

4)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

不要为小型数据表设置任何键,假如它们经常有插入和删除 *** 作就更别这样作了。对这些插入和删除 *** 作的索引维护可能比扫描表空间消耗更多的时间。

4 数据完整性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

1) 完整性实现机制:

实体完整性:主键

参照完整性:

父表中删除数据:级联删除;受限删除;置空值

父表中插入数据:受限插入;递归插入

父表中更新数据:级联更新;受限更新;置空值

DBMS对参照完整性可以有两种方法实现:外键实现机制(约束规则)和触发器实现机制

用户定义完整性:

NOT NULL;CHECK;触发器

2) 用约束而非商务规则强制数据完整性

采用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完整性。这不但包括通过标准化实现的完整性而且还包括数据的功能性。在写数据的时候还可以增加触发器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不要依赖于商务层保证数据完整性;它不能保证表之间(外键)的完整性所以不能强加于其他完整性规则之上。

3) 强制指示完整性

在有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将其剔除。激活数据库系统的指示完整性特性。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清洁而能迫使开发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处理错误条件。

4) 使用查找控制数据完整性

控制数据完整性的最佳方式就是限制用户的选择。只要有可能都应该提供给用户一个清晰的价值列表供其选择。这样将减少键入代码的错误和误解同时提供数据的一致性。某些公共数据特别适合查找:国家代码、状态代码等。

5) 采用视图

为了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代码之间提供另一层抽象,可以为应用程序建立专门的视图而不必非要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表。这样做还等于在处理数据库变更时给你提供了更多的自由。

5 其他设计技巧

1) 避免使用触发器

触发器的功能通常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在调试程序时触发器可能成为干扰。假如你确实需要采用触发器,你最好集中对它文档化。

2) 使用常用英语(或者其他任何语言)而不要使用编码

在创建下拉菜单、列表、报表时最好按照英语名排序。假如需要编码,可以在编码旁附上用户知道的英语。

3) 保存常用信息

让一个表专门存放一般数据库信息非常有用。在这个表里存放数据库当前版本、最近检查/修复(对Access)、关联设计文档的名称、客户等信息。这样可以实现一种简单机制跟踪数据库,当客户抱怨他们的数据库没有达到希望的要求而与你联系时,这样做对非客户机/服务器环境特别有用。

4) 包含版本机制

在数据库中引入版本控制机制来确定使用中的数据库的版本。时间一长,用户的需求总是会改变的。最终可能会要求修改数据库结构。把版本信息直接存放到数据库中更为方便。

5) 编制文档

对所有的快捷方式、命名规范、限制和函数都要编制文档。

采用给表、列、触发器等加注释的数据库工具。对开发、支持和跟踪修改非常有用。

对数据库文档化,或者在数据库自身的内部或者单独建立文档。这样,当过了一年多时间后再回过头来做第2 个版本,犯错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6) 测试、测试、反复测试

建立或者修订数据库之后,必须用用户新输入的数据测试数据字段。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进行测试并且同用户一道保证选择的数据类型满足商业要求。测试需要在把新数据库投入实际服务之前完成。

7) 检查设计

在开发期间检查数据库设计的常用技术是通过其所支持的应用程序原型检查数据库。换句话说,针对每一种最终表达数据的原型应用,保证你检查了数据模型并且查看如何取出数据。

MySQL基础知识第一期,如何远程访问MySQL数据库设置权限方法总结,讨论访问单个数据库,全部数据库,指定用户访问,设置访问密码,指定访问主机。

1,设置访问单个数据库权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est

to

'root'@'%';

说明:设置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空,可访问数据库test

2,设置访问全部数据库权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o

'root'@'%';

说明:设置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空,可访问所有数据库

3,设置指定用户名访问权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o

'liuhui'@'%';

说明:设置指定用户名为liuhui,密码为空,可访问所有数据库

4,设置密码访问权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o

'liuhui'@'%'

IDENTIFIED

BY

'liuhui';

说明:设置指定用户名为liuhui,密码为liuhui,可访问所有数据库

5,设置指定可访问主机权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o

'liuhui'@'102111';

说明:设置指定用户名为liuhui,可访问所有数据库,只有102111这台机器有权限访问

还可以设置指定访问某个数据库下的某个数据表,请继续关注MySQL基础知识系列。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i9cr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第一章|第四章|第三章|第二章|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一)mp4|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二)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工程基础(七)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五)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四)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一)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三)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六)mp4|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二)mp4|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二)mp4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点归纳全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点归纳、电脑培训分享Hbase知识点总结、求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知识总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2852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