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配置DBCP数据库连接池

Spring配置DBCP数据库连接池,第1张

<!-- 数据源配置,使用应用内的DBCP数据库连接池 -->

<bean id="dataSource" class="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destroy-method="close">

<!-- Connection Info -->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 />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url}"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jdbcusername}" />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jdbcpassword}" />

<!-- Connection Pooling Info -->

<property name="initialSize" value="5" />

<property name="maxActive" value="100" />

<property name="maxIdle" value="30" />

<property name="maxWait" value="1000" />

<property name="poolPreparedStatements" value="true" />

<property name="defaultAutoCommit" value="false" />

</bean>

类似一个银行营业厅,开了几个窗口,然后大厅里还有等待的座位。

人们去银行办理业务,就类似于使用连接池。

你去办理业务就是使用端口,你在大厅里就是等待使用资源。

如有不明白的,请继续追问下,谢谢。

什么是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再重新建立一个。

为什么要使用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的有限的昂贵的资源,这一点在多用户的网页应用程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均对应一个物理数据库连接,每次 *** 作都打开一个物理连接,使用完都关闭连接,这样造成系统的 性能低下。 数据库连接池的解决方案是在应用程序启动时建立足够的数据库连接,并讲这些连接组成一个连接池(简单说:在一个“池”里放了好多半成品的数据库联接对象),由应用程序动态地对池中的连接进行申请、使用和释放。对于多于连接池中连接数的并发请求,应该在请求队列中排队等待。并且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池中连接的使用率,动态增加或减少池中的连接数。 连接池技术尽可能多地重用了消耗内存地资源,大大节省了内存,提高了服务器地服务效率,能够支持更多的客户服务。通过使用连接池,将大大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管理机制来监视数据库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等。

ps:(以上文字摘抄网上老鸟的,嘿嘿描述太多就懒得写了,我还是总结实现原理在这就树下乘凉了哈哈!!!)

就是在连接池初始化的时候存入一定数量的连接,用的时候通过方法获取,不用的时候归还连接即可

所有的连接池必须实现一个接口 javaxsqlDataSource接口

查看api:(DataSource)

获取连接方法: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我们发现只有连接的方法 没有归还的方法归还连接的方法就是以前的释放资源的方法调用connectionclose();

小结: 终于又总结完了一张,通过本篇掌握jdbc连接池相关的作用及其思想,以及装饰者模式就行。

参考:dbcp c3p0其dbutils总结

你理解有误,数据库连接池存在于客户端内部,是客户端连接数据库时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

基本原理就是客户端初始化时一次性建立N个数据库链接,需要访问数据库时,通过getConnection方法获取一个现成的连接,而不是重新建链。releaseConnection 实际也没有断开跟数据库的链接,只是放回到链接池内。

以上就是关于Spring配置DBCP数据库连接池全部的内容,包括:Spring配置DBCP数据库连接池、数据库连接池是干什么的简单说说,别搬百科拜托啦、什么是Java web开发中数据库的连接池技术,它的原理大致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2899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