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存储,最应该知道的有这三点

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存储,最应该知道的有这三点,第1张

传统存储在以各种方式对接公有云生态,公有云的云上服务类型也在不断完善,作为企业信息化负责人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公有云,然后,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公有云的优势。

本文通过介绍亚马逊云 科技 存储服务的三个关键点,带您认识云存储的现状。

正文:

乘着互联网产业的春风,云存储在过去近二十年走过了可遇不可求的发展历程。也让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坐着冷板凳,负责数据归档的对象存储,一跃成为整个互联网数据的基石。

如今,绝大部分互联网上可访问的数据都靠对象存储来存,偶尔曝出的数据泄露事件也大多都跟对象存储有关,当然,问题不在于对象存储本身。

从2006年,亚马逊云 科技 的对象存储服务Amazon S3发布,到现在,算起来也有十六年的时间了,这也是亚马逊云 科技 推出的第一款云服务。

从市场表现来看,Amazon S3是非常成功的,前两年有人推测说,亚马逊云 科技 在存储方面的营收规模非常大,甚至被称作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公司,Amazon S3无疑是功劳最大的一个。

有人说,许多亚马逊云 科技 用户使用的第一个产品就是Amazon S3对象存储,在所有亚马逊云 科技 的用户案例,在所有技术文档里,Amazon S3的出镜率都非常高。

云上原生存储Amazon S3的主线任务:不断降低成本

如果亚马逊云 科技 的用户没用过Amazon S3,就好比去包子铺吃饭没点包子,光顾烧烤店没吃烤串一样,令人费解。

Amazon S3的易用性高、可用性高,开发者很喜欢,Amazon S3几乎不丢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也很高,运维管理人员很喜欢,Amazon S3在互联网应用场景被普遍应用。

如今,Amazon S3上存着超过100万亿个对象,每秒需要处理上千百万次请求。

Amazon S3一开始解决了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安全方面的基本问题,性能也一直在提升,多年看下来,最大的工作重点就是不断降低成本。

亚马逊云 科技 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 陈晓建介绍称,同样存储一份数据,如果2006年需要100块钱,而在2022年就只需要大概15块钱,16年间,Amazon S3的存储成本降低了大约7倍。

2021年12月,亚马逊云 科技 宣布在全球九大区域,将Amazon S3 Standard In Frequent Access和Amazon S3 One Zone In Frequent Access的价格降低了31%。

Amazon S3存储分了八个层级。

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数据,首选标准版的Amazon S3,它具有毫秒级的访问表现,而不太经常访问的数据就选Amazon S3 Standard-IA上,相较于前者能节省大概40%的费用。

而对于那些很少访问的数据,则可以选择放在Amazon S3 Glacier DeepArcihve上,它的成本非常低,大约1美刀1个TB,但代价是,想把数据拿回来就得多等等,大概需要12到48个小时。

有人觉得这等的时间也太长了,于是,亚马逊云 科技 又推出了Amazon S3 Glacier Flexible Retrieval,只需要等上几分钟到几小时。

就没有一种,既可以便宜,访问性能又高的存储吗?还真有。

这就是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它是最新的一个存储层级,拿回数据的速度是毫秒级的,成本与Amazon S3 Glacier相当,适合每季度才访问一次、又需要毫秒级取回的海量数据。

另外,Amazon S3 One Zone-IA的成本也很低,顾名思义,数据只存在单个可用区上,而其他S3存储的数据都在多个可用区上存着好几分,相比之下,理论上丢数据的风险高了些。

最后,出于合规的要求,用户有些数据不能上云,亚马逊云 科技 可以提供Amazon Outposts,把云的硬件放到了用户的数据中心里。使用Amazon S3 on Outposts,就像在云上使用S3一样。

总的来说,Amazon S3的存储层级还是挺多的,但问题是,这给选型和管理也带来了负担。

为此,亚马逊云 科技 推出了Amazon S3 Intelligent-Tiering(智能分层),它会根据对象被访问的次数在多个存储层级间进行自动化迁移。

如果不能确定要选什么或者存储需求会变,那就选它,它不仅能解除选择困难症,还能避免用户自行管理数据分层的麻烦。

一家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非常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在亚马逊云 科技 上存放了大约几十PB的数据,原本主要使用的是Amazon S3 Standard—IA,在使用Amazon S3智能分层后,没有进行任何额外 *** 作,就将存储成本降低了62%。

亚马逊云 科技 最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Amazon S3智能分层功能,如今,Amazon S3智能分层已经涵盖了Amazon S3家族的几乎所有存储类别,最多可节省68%的成本。

不仅如此,如今数据分层还拓展到文件存储Amazon EFS,Amazon EFS提供四种文件存储等级,数据分层能节省高达72%的存储成本。

打通云应用与传统应用的隔阂:靠多种文件存储

如果说,对象存储是云存储的标配的话,那文件存储就是云存储连接本地存储的桥梁。

如今常见的应用分为两类。

一类是云原生的现代化应用,也就是在云上开发的、充分利用云架构优势的应用,比如电商、 游戏 、社交媒体等平台。对应需要的存储,大部分是对象存储Amazon S3来满足,少部分需要文件存储Amazon EFS。

另一类是传统企业应用,它诞生在公有云之前,常见的有高性能计算、EDA、视频渲染等场景,通常由本地的文件存储系统,比如NAS来支撑的,为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都带有快照、镜像、远程复制等功能特性。

这类工作负载并没有根据云架构的特点来设计,如果强行上云,不仅需要调整应用本身,而且还可能出现兼容性的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亚马逊云 科技 推出了FSx文件存储家族。

从2018年开始,陆续推出了面向Windows环境的Amazon FSx for Windows,面向高性能计算场景的Amazon FSx for Lustre,面向大数据分析场景推出了Amazon FSx for OpenZFS。

金风慧能采用了亚马逊云 科技 构建HPC高性能计算系统,其中使用了Amazon FSx for Lustre共享存储系统,不仅使气象预测系统性能提升了10%,气象计算时间缩短了1/3,还将成本降低了70%,运维复杂度也大大降低。

此外,还与知名存储厂商NetApp合作推出了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把NetApp的经典NAS文件存储系统NetApp ONTAP放到了公有云上。

NetApp在2015年就提出了Data Fabric的概念,大意就是想要实现数据在云上和云下的自由流动,是比较早积极拥抱混合云的存储厂商之一。

与一些存储厂商的云上托管服务不同,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没有删减任何功能,它是云上唯一完整且全托管的NetApp ONTAP文件存储系统,能够无缝地跟企业本地的ONTAP系统对接,所以,用户的IT系统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能使用云上服务。

2019年,NetApp与联想成立合资公司——联想凌拓,联想凌拓在中国区提供相关服务,联想凌拓产品管理与营销高级总监林佑声表示,从发布到现在,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得到了非常多客户的认可,包括金融、医疗、石油以及高 科技 行业客户。

嘉里物流原本是本地存储NetApp ONTAP的用户,随着业务全球化发展,在数据扩容以及数据共享方面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使用亚马逊云 科技 提供的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将数据从本地迁到云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上云之后,不仅可以使用原来NetApp ONTAP自带的快照和备份等功能,同时,还可以使用亚马逊云 科技 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实现跨区域的灾备。

补足数据保护方面的短板:Amazon Backup

一直以来,云存储被诟病的点还在于缺少数据灾备功能,在如何维持业务连续性方面有一些争议,而亚马逊云 科技 正在试着消除这一顾虑,这就是Amazon Backup。

由于缺少与业务价值的强关联性,数据保护经常容易被忽视,同时,由于数据保护系统本身很复杂,合规的要求还特别多,实践起来也特别麻烦,所以,数据保护的实践相对落后。

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亚马逊云 科技 的数据保护服务Amazon Backup才特别喜欢强调“一站式”“ *** 作简单”的特点,让用户知道,数据保护也没有那么麻烦。

于是我们看到,Amazon Backup能覆盖旗下的几乎所有存储产品,包括块存储(Amazon EBS)、对象存储、文件存储、数据库,以及计算和存储网关等相关产品。

Amazon Backup的 *** 作比较简单,通过图形的界面即可完成大部分 *** 作,用户还可以通过预设的策略进行自动化的备份,降低手动备份带来的问题。

安全合规的问题让许多用户头疼,Amazon Backup深度集成了亚马逊云 科技 自带的KMS数据加密服务,整个备份 *** 作权限、数据访问权限都可以用IAM进行细颗粒度监控,满足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Amazon Backup避免让数据保护带来太多的成本负担,因此也用上了智能分层技术,用户通过冷热分层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约75%的成本。

澳大利亚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商Santos要对Amazon EBS块存储做备份,原本都是用手动备份的方案,但随着业务量的发展,备份的出错率越来越高,成功率越来越低。

而在用了Amazon Backup后,平均备份任务用时和运营成本均有大幅降低,备份成功率到了100%,而且还完全做到企业数据合规。

结束语

确实如陈晓建所言,亚马逊云 科技 存储服务已经成为IT行业的“水”和“电”,让各行各业的业务都能从存储服务中获得价值。

亚马逊云 科技 的存储服务类型和存储的相关实践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很多做法已经成了上云的参考实践,企业用户应该多少了解亚马逊云 科技 的云存储,特别是有上云打算的企业。

当然,上云带来的便捷和灵活,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对运维的解放都很吸引人。

还有顾虑?据我个人了解,亚马逊云 科技 非常在意企业在云上的成功和成本节省,不仅会帮企业不断优化。除此之外,市场上有一些专门的服务,帮助企业做规划实施,让你充分利用云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政务云用户对资源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其所支撑的业务范围也随之扩大,如今的政务云已经成为数字政府、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了。据工信部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5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35%。

随着政务云市场的逐年扩大,相关的行业竞争也进一步加剧。当前,政务云市场的参与厂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为代表的基础电信企业;二是以浪潮云、华为云等为代表的传统IT技术企业;三是以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四是以神州数码等为代表的系统集成商。 总之,各类云玩家的背景虽然不同,但对政务云市场却都是势在必得。

难以忽视的G端市场

那么,为何众云服务巨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政务云市场呢?这或许与政务云市场本身的特点分不开。

首先,政务云市场规模巨大。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2018)》预测,至2021年,政务云将以813亿元规模占国内云计算市场总规模的438%,几乎接近于中国云服务行业的半壁江山。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2026年中国政务云市场将不断发展,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其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其次,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正助力政务云加快落地速度。 从2017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推出,到2018年《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各种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极大地加快了地方政务云的落地速度。

远的不说,2019年6月份云南省政府推出的“数字云南”项目,就将预计的总投资额提到了103344亿元,涉及地方政务云项目达到了210个,仅此一个项目就吸引了包括中国移动、华为云、腾讯云等一众巨头前来分食,足见地方政务云项目的吸引力之大。

另外,疫情的到来也进一步催化了政府上云的速度。 据前瞻研究院整理的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的增速分别为313%、257%、423%,其中2020年政务云的增速就较前两年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不难看出疫情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据悉,在我国现存的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已经有235个地级行政区已经建设或者正在招标建设政务云,整体占比可能已经超过70%,放眼未来地方政务云升级还将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华为云一马当先

据IDC发布的《融合创新,走出内卷-- 2020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华为云在政务云市场占有率达322%,蝉联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IaaS)第一。相比去年同期,华为云在占领接近3成政务云市场份额的同时,依旧保持了约203%的快速增长,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马太效应。拉长时间来看,这种马太效应是华为长期累积的结果。

首先,其政务云业务起步比较早,因此其在政务云项目建设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建设经验。 政务云市场客户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务云市场的拓展比一般企业云项目的推进要更严格,云服务企业与地方政府建立信任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先入为主的品牌往往更占优势。

作为ICT运营商,华为一直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国企部门保持着紧密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使其在推动国企参与地方信息化建设方面,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而这种角色也对其参与地方政务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于2012年与中石油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共同建立的数据中心项目(智能油田项目),就是其推进地方政务云项目落地的最早例证。

由于起步较早,华为云在政务云市场树立了绝佳的标杆效应,在政务云核心的两大市场华为都占据了领先优势。据公开的2020年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0年头部6家厂商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0%,其中公有云市场头部4家厂商占到了82%,专属云市场头部3家占到了87%。而无论是在公有云市场还是专属云市场,华为云均列居前三的位置。

其次,华为云拥有很完整的云技术生态和渠道销售能力。 在运营能力方面,华为推出的华为云Stack系统,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多云多资源池的统一管理,可同时支持华为鲲鹏与x86架构混合部署,具备多级运营运维能力,可灵活适应政企组织架构,实现用户视角一朵云。在服务创新方面,它通过统一的华为擎天架构,可在本地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与华为云一致的云服务使用体验,可同步包括AI、大数据、IoT、区块链等10大类云服务技术。

另外,华为云还联合1000+ISV伙伴合作,为政企客户提供2000+联合解决方案,并通过华为云Marketplace混合云专区,让客户在本地管理界面上就可以一键获取海量优质行业应用,由此形成生态级别的云服务体验。

同时,华为云还通过在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代表处(本地与区域结合),派驻城市总经理不断下沉攻占地方政务云市场,这也使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将政务云业务,从几年之前的90多亿做到了2020年的170多亿。这种方法也被后来的腾讯云、阿里云所借鉴,并得到大力推广。

阿里云积极求进

作为国内云市场的龙头老大,阿里云对于政务云这块大蛋糕自然也不会放过。近年来阿里云更是积极展开攻势,对相对头部的华为云、浪潮云等厂商形成直接冲击。

据未来智库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阿里云在政务公有云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23%,相比华为的32%,仅有9个百分点之差了。据中央政府采购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三季度阿里云在中央国家机关云计算采购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0%,已经覆盖了包括人社部、交通部等诸多部门。

除了中央机关之外,阿里云与地方政府部门也达成了多项合作,其目前已经在为北京、浙江、江苏、贵州等多个省市的数字政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了。结合各方面情况来看,阿里云能够在政务云市场加速向华为云、浪潮云等头部追赶,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应用生态分不开。

一方面,阿里云完整的自研技术体系,能够满足政务行业对IT信息系统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要求。 如阿里云自研的云 *** 作系统飞天系统,可以实现“一云多芯、一云多态”,可以适配X86、ARM等不同技术架构,以及本地云计算、现场云计算节点、边缘云计算等多种场景应用形态。此外,其还拥有自研的架构神农架构、存储系统盘古、自研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自研AI芯片含光800等,这使其得以形成从底层硬件到中层再到应用层的自研产品体系。

庞大丰富的自研技术产品应用,使阿里云能够最大适配复杂政务云场景的应用条件,大大提升政务云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另一方面,随着政务云行业的成熟度提升,阿里云在综合自身安全、PaaS服务、政府数据运营等方面的综合生态能力,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和重视。 相比此前,如今的政务云市场日益开始从“业务上云”向“数据智能”的应用场景转型。如疫情期间大量使用的行程码、 健康 码、国家反诈骗应用推广等各类便民服务应用的出现,都是政务云向应用领域延伸的重要体现。

在此背景下,具备IaaS、PaaS、SaaS、DaaS(数据即服务)等综合云生态体系的厂商,更加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阿里云凭借在政企业务领域多年的深耕,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云生态体系,这使其在与单一云服务厂商,争夺地方政务云项目上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据目前公开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仅仅阿里云的城市大脑项目就已经在杭州、上海、澳门、海口等十多个城市落地,其他地方项目也在进一步推进中。

天翼云穷追不舍

放眼整个行业,阿里云、华为云固然厉害,但以天翼云为代表的“国家队”,在政企云市场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据IDC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为814亿元人民币,天翼云以253%的市场份额位居政务云前列。据悉,目前天翼云已经承载了超过20多个省级政务云,300多个地方政务云,并参与了超过10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已成为国内通讯运营商云服务中的领头羊。而天翼云能够走到这一步,与其得天独厚的自身资源分不开。

首先,其云服务“国家队”的身份,使其在获取政府项目方面带有“先天优势”。 虽然说在做政务云项目上,优先考核的还是云厂商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资源能力,但良好的政商关系和资源对政企项目的获批,也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国企中间为数不多的“几朵云”之一,天翼云始终牢牢占据头部位置,在资源能力不输其他企业的情况下,自然更有希望拿下较为重要的政府订单。

其次,天翼云背靠中国电信这棵“大树”,在接纳地方资源信息与渠道拓展上,明显强于其他云服务厂商。 作为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电信的门店遍及全国地方,甚至一路下沉到乡镇一级,这使其对地方政务云项目建设的消息了如指掌,能够较早地掌握先机接触项目资源。与此同时,遍及全国的门店网络使其不必像阿里云、华为云那样另组团队,开拓下沉县市级项目,只需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即可以实现云业务的推广和销售。

最后,有赖于母公司中国电信的鼎力支持,天翼云在技术研发上几乎不设上限,这使其在各类核心云技术领域拥有了顶级云服务商的能力。 近年来天翼云结合自身网络运营商的身份,大力推进云网融合,全面升级天翼云技术,并在最新的40版本实现了“一云多芯、一云多态、一张云网、一致架构”的技术能力,这些能力已经与华为云、阿里云等顶级玩家不相上下。

凭借着多方面的强大实力,以天翼云为代表的“国家队”,正在不断缩小与头部云服务商之间的差距。以最新披露的2021年天翼云年营收数据来看,2021年天翼云实现营收279亿营收,已经超过了阿里云前三季度营收的总和(2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天翼云实现了100%的增速,远超阿里云的33%。若照此速度下去,天翼云追赶上阿里云只是时间问题。

一体化成政务云角逐新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务云市场的逐步成熟,代表全新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方案”,正在成为头部云服务厂商,角逐政务云市场的新焦点。

第一,经过一个很长的建设周期之后,政务云的基础设施上云已经接近完成,接下来转向“整体协同运营”逐渐成为必然趋势。

如上文所述,目前头部的政务云服务商不论是华为云、阿里云还是天翼云,都已经实现了“一云多态、一云多芯”的全场景技术能力和全栈能力,并能够为政企用户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DaaS(数据即服务)的连续体服务的分布式云体验,实现从技术、产品、方案到服务的全栈式链接。这种全新的云服务模式不仅是主要云服务商的共识,还是其对政务云市场状况变化的最新对应。

第二,不论是哪类玩家,回归“用户”痛点来展开服务构建价值才是核心。 对于政府机构来说,数字政府也好智慧城市也罢,其对云服务的核心期望在于实现政府部门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服务职能的转变。因此,在政务云的建设上,政府部门的核心期望,不外乎是在不增加政府人员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提升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能力,这也是厂商们参与政务云建设的核心考量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便利、灵活、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政务云建设,才是地方政务云建设的核心诉求所在。而要达到这一要求,相关的云服务商必然需要更为强大的技术实力,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种技术要求。

总而言之,无论是市场本身的发展要求还是用户的核心诉求,都使一体化厂商成为了政务云接下来的核心发展方向。而随着各路厂商纷纷介入其中,可以预见关于一体化的云行业竞争将成为接下来的焦点。

以上就是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存储,最应该知道的有这三点全部的内容,包括:亚马逊云科技的云存储,最应该知道的有这三点、华为云、阿里云、天翼云,谁来撑起政务云的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297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