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地震研究机构有哪些

中外地震研究机构有哪些,第1张

随着人口的密集化和建筑高度的增加,地震一旦发生,给人类造成的创痛就非常巨大,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地震研究与应对地震上不敢松懈,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研究部门,组织了地震学会并建立了地震网络。

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的国务院直属单位,成立于1971年,当时叫做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为现名。中国地震局负责拟定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震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中国地震局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并负责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中国地震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实施领导,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中国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职责,对地震震情和灾情进行速报,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向国务院提出对国内外发生破坏性地震做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

中国地震局还负责确定地震科技的发展规划,组织地震科技研究和国家重点地震科技项目攻关,组织协调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承担地震科技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承担国际禁止核试验的地震核查工作,并对地震研究和建设的经费与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此外,中国地震局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其前身为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成立于1980年1月1日,是国务院针对我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严峻的地震形势决策组建的。地震预测研究所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地震预测研究所主要在地震科学研究、地震预测研究、地震观测方法与技术研究和其他相关方面做一些研究工作。

通过开展震源环境、地震过程和震源破裂机理等地震科学的基础研究,地震预测研究所为地震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地震预测研究所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基地,在地震构造和地壳精细结构、高分辨率动态地壳形变、地震活动性、震源参数变化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对中期和长期地震危险趋势做出定量化的预测;开展地震前兆机理研究,探索短期与临震预测理论和新方法。

地震预测研究所还负责开展防震减灾类观测专用设备的研制工作,承担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的维护与运转、数据分析处理、质量监控和数据服务工作。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其历史可追溯到1930年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郊鹫峰地震台,目前研究所已经纳入公益性科研院所系列,是中国地震局直属单位。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和工程地震学四个主要学科的研究工作。

地球物理研究所设有可以获取首都圈地区全部地震台网数据的北京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研究所内的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为全球地震台网(GSN)重要组成部分,能实时获取全球地震数据。研究所建立了地震信息节点,具有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大型磁盘阵列数据存储能力。研究所拥有先进的地震深部探测设备系统和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设备,在青藏高原等地球科学热点地区开展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科学探测项目。

地球物理研究所拥有国内先进的零磁空间实验室、标准低频震动计量实验室、地震电磁关系模拟和岩石磁学实验室,以及高温高压震源物理实验室。依托这些完备的基础科研条件,研究所在地震孕育与发生机制、地震灾害预测与工程应用领域,开展了地球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另外,地球物理研究所还是很多国际地震委员会中国机构的所在地,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组织也设在研究所。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成立于2006年9月28日,是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所仪器厂、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及北京香山地震综合实验台等4个单位(部门)为主整合组建。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是国家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保障和队伍培训机构。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承担全国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发展规划的调研,负责全国地震灾害防御业务的牵头及技术指导工作;承担震灾预防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的编制和项目实施工作;承担防震减灾法规及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的编制、推广与应用工作。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负责注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及技术指导工作;承担地震计量标准检定工作;承担大中城市及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构造调查、基础探测工作;承担大中城市和民居抗震能力评价和重大工程地震预警工作;承担震害防御相关的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工作和国际合作项目。另外,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还参与制订全国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宣传教育规划及计划,参与策划和实施全国性重大宣传活动,负责科普宣传及创作活动的协调指导和培训,指导科普基地建设工作。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成立于2004年10月18日,是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技术部及预报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前兆信息等4个单位(部门)为主整合组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震情值班、灾情速报和地震快速反应工作,形成应急触发、指挥系统启动、灾情收集一条龙工作模式;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和地震速报技术系统维护和运行,大震应急与指挥决策的技术支持;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与入库。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负责国外7级、我国周边地区6级和国内5级以上地震、首都圈有感地震的速报和首都圈强震烈度速报;承担全国各类地震台网业务协调、技术指导和服务;承担观测资料质量监控和技术牵头工作;承担国家地震台网设计、技术改造与技术管理;承担中国全球地震台网设计、建设、技术改造与技术管理;负责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和首都圈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负责全国各类测震台网数据汇集、分类、入库与服务;负责全国地震资料的分析处理与地震目录、观测报告的编制;负责全国地震资料和首都圈资料的分析处理与地震目录、观测报告的编制;负责观测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产品网络发布及国际资料交换;开展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台网(台阵)技术、数字地震资料解释与地震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负责全国地壳形变、电磁、地下流体资料的汇集、分析处理、分类、入库与服务;负责重大前兆异常落实工作;负责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负责观测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数据产品网络发布及国际资料交换;负责全国地震科技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集成和共享。

中国地震学会

中国地震学会是由我国从事地震科技研究和参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益性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成立于1979年11月21日。中国地震学会是发展我国地震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地震学会通过开展地震科学技术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推动了地震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在发掘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普及地震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在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重大决策中的科技咨询作用,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国地震学会围绕地震科技和防震减灾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术讨论会、报告会和各种讲座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编辑出版《地震学报》等学术刊物、科技教材、科技音像制品、科普宣传等资料;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普及活动,宣传地震科学技术经验,推广地震科学技术成果,举办有关科技展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国外地震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交往与合作。

中国地震学会可以对国家政策制定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一定的科技咨询作用,通过对会员防震减灾工作建议和意见的收集与上报,保证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在政策制定中起到参考作用。

全球地震台网

全球地震台网(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简称GSN),是一个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USGS)和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RIS)合作成立的地震研究机构,这个机构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道进行用于地球观察、监测、研究和教育等多用途的科学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维护。全球地震台网由150多个放置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监测器构成,这些监测器能实时记录地震,然后将数据传送到人造卫星或输送到网络。最后,这些数据会汇集到一个地震活动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分析,进而总结地震发生前表现出来的趋势和模式。

全球地震台网设置在全球各地的地震检测器,可以高保真地测量和记录地震发生的情况,包括高频度的强烈地震到由这样的地震所引起的周围发生的地震和余震。全球地震台网监测点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地震学的研究,但这些检测设备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也有帮助,并且其应用有延伸到其他学科的趋势。很多地震台网的监测站同时也用于气压、气候等气候情况的监测和记录。

美国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系统

美国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系统(Advanced National Seismic System,简称ANSS)是美国地震观测台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由7 000个左右布设在地面和建筑物内的振动测量系统组成的美国全国性的观测网络。美国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系统提供给个人实时地震信息以备地震应急响应;提供给工程师关于建筑物和场地效应信息;提供给科学家高质量的地震数据来更好地了解地震过程、固体地球结构及动力学过程。

ANSS致力于建立和维持一个贯穿全美国的高质量的现代化地震观测网络。收集关键技术数据,提供有效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持续记录和分析地震数据,以及时提供可靠的地震信息和其他地震扰动信息;连续监测美国国内的地震,以及其他地震扰动,如地震造成的海啸、火山爆发等;全面的测量场地,以及建筑物和关键建筑结构的强地震震动,力量集中在城市及靠近活断层的地区,当地震发生时,对于离震中一段距离的地区,可能的话在强震到达几秒钟前给出警告,对海啸和火山爆发自动给出警报。

日本地震研究部门

日本的地震管理机构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气象厅地震火山部,其下设置了地震海啸监测科和地震预测情报科两个科所,对地震进行监测并负责发布地震预报信息。日本的地震研究机构主要为设置在各大学里的地震研究所,其中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京都大学地震预测研究所在地震研究方面比较有影响力。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致力于探索地震火山运动的成因,并在减小地震灾害上做全面的研究工作。在基础研究中,通过对重力场变化研究、地壳形变观测和卫星监测等新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以及关于地震与潮汐现象的联系,来研究地震的产生机理;在地震预报上,通过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依托于地震监测仪器的记录,来做出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京都大学地震预测研究所是于1990年6月整合了多个地震研究部门而成立的,研究所作为地球科学的研究基地,在地球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方面注意与其他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在阐明地震发生机制、建立地震预测技术系统、减小地震灾害损失上做出了许多贡献。研究所设立的观测站,重新安装了许多地震灾害监测的仪器,在地震监测方面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地震天天都在发生,所以不可能出来总次数,只能给你提供一点比较大的地震

1905 8.6 19000 印度查谟

1906 8.3 700 美国旧金山

1906 8.6 20000 智利瓦尔帕莱索

1908 7.5 120000 意大利墨西拿

1915 7.5 32600 意大利阿布鲁齐

1920 8.5 200000 中国宁夏海原

1923 8.3 142800 日本东京,横滨

1932 7.6 70000 中国甘肃

1935 7.5 60000 印度奎达

1939 8.3 28000 智利奇廉

1939 8.0 32700 土耳其埃尔津詹

1948 7.3 19800 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

1950 8.7 574 印度阿萨姆

1960 5.9 12000 摩洛哥阿加迪尔

1960 8.5 5700 智利瓦尔迪维亚

1964 8.4 178 美 国阿拉斯加

1970 7.7 10000 中国云南省南部

1970 7.8 66794 秘鲁北部

1976 7.5 22778 危地马拉危地马拉城

1976 7.8 242769 中国唐山

1977 7.2 1581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1978 7.4 25000 伊朗呼罗珊

1979 7.9 579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1980 7.7 5000 阿尔及利亚阿斯南

1980 6.9 3114 意大利南部

1983 6.9 6400 土耳其东部

1985 8.1 9500 墨西哥墨西哥城

1988 7.0 25000 亚美尼亚列宁纳坎

1989 6.9 62 美国加州北部

1990 7.7 50000 伊朗拉什特

1990 7.7 2000 菲律宾吕宋岛

1995 7.2 6500 日本中部

1995 7.5 2000 俄罗斯萨哈林岛

1997 7.1 2000 伊朗东部

1998 7.1 5000 阿富汗东北部

1999 7.4 15000 土耳其西北部

1999 7.6 至少1700 中国台湾地区

2008 78 目前4万多 中国四川汶川

2007年发生的6级以上、7级以上、8级以上地震次数,均比前几年大幅度增加,特别是8级以上地震达5次之多。从2001 年到2007年每年至少有一次8级以上地震。因此从趋势看 2008年 必当有1次以上(不限于一次)8级地震,迄今尚未发生,还不知道2008年的8级以上地震将在那个国家发生。四川汶川地震级数, 在美国ANSS 数据库里列为79级, ANSS 在全球设置有几千个地震测试系统, 相信比较可靠。

6级以上地震:共计1231次

2001年 144次

2002年 145次

2003年 162次

2004年 166次

2005年 167次

2006年 164次

2007年 203次

2008年 80次(至5月13日)

7级以上地震:共计115次

2001年 18次

2002年 13次

2003年 17次

2004年 16次

2005年 12次

2006年 12次

2007年 21次

2008年 06次(至5月13日)

8级以上地震:共计15次

2001年3次,

2002年1次,

2003年1次,

2004年2次,

2005年1次,

2006年2次,

2007年5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可能趋向。总体来看,大地震越来越多。20世纪全球6级以上地震数,从不同数据库提取的结果有差异,分别为3600多次和4000多次, 平均每10年才三四百次。而2001-2008年5月中,约7年半时间6级以上地震就达1200余次,按此比例推算2001-2010年6级以上地震将达到约1600次或以上。比20世纪平均每十年的次数三四百次增加约四倍!

再往前推,公元0001-1900年,壹千九百年间6级以上地震总共才500多次,还不到2001-2008年这七年半6级以上地震次数的一半。

再往前推,公元前2150年到公元元年,两千一百五十年间6级以上地震才不到10次。按每年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次数平均值计算,2007年203次, 为公元前2150年到公元元年平均每年约0004次的5万倍!

进入20世纪以来,大地震次数陡然升高,接近指数曲线上升。

从6级以上大地震次数数据看,前18个世纪为公元前2150年总和的几十倍,第19世纪几乎等于前18个世纪的总和;第20世纪为前19个世纪的总和的7 至8倍; 21世纪迄今7年半已达20世纪总和的约三分之一。按此上升曲线,下一个10年(2010-2020年)可能突破2000次(第20世纪之半)。

地震实际资料中FFID是指野外文件号。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许多工作是基于地震道的炮点坐标、检波点坐,以及根据这些坐标所定义的处理网格进行的。野外地震数据的道头中记录了每一个地震道的野外文件号(FFID)和道号(Channel Number),炮点和检波点的坐标信息记录在野外班报中。观测系统定义就是以野外文件和号和记录道号为索引,赋予每一个地震道正确的炮点坐标、检波点坐标,以及由此计算的中心点坐标和面元序号,并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地震道头上或观测系统数据库中。观测系统定义一般由炮点定义、检波点定义和炮点与检波点关系模版定义三部分构成。

4141 三维显示

三维地震的数据经过偏移后,已基本上与地质体近于等价了。可将三维数据体存储入计算机内建立数据库,这就有许多显示方案可供解释员选择,见图4-70。

显示可分为两大类:穿过数据体的二维切片显示和数据体本身的立体显示。

41411 切片显示

三维数据体可被垂直地或水平地切割出各种二维剖面来。

图4-70 三维显示方案

图4-71 三维数据体的显示

414111 任意方向的垂直剖面

这类剖面根据切割方向的不同又分为多种,当定义与x轴平行的垂直剖面为纵线剖面时,则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垂直剖面为横线剖面。介于x和y方向之间的任意方位直线的垂直剖面也可以显示,此外,还有连接钻孔的折线形垂直剖面。形式上,这些剖面与二维常规多次叠加剖面相同,但它们是取自经过三维偏移的数据体,没有绕射波、侧面波等干扰,信噪比、可信度及分辨率都很高;又通过密集地提取一系列垂直剖面来准确地了解断层的空间分布。总之,由于三维数据体显示的灵活性使人们能够以最有利的角度去观察地下地质情况,有利于提高解释和成图的精度(图4-71)。

414112 水平切片

目前,对三维数据体作水平切片显示的内容也有多种,包括等时切片、层位切片和瞬时相位切片等,其中以等时切片应用最广。

所谓等时切片就是以某个固定的时间值切割三维数据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这种等时切片与等时线或等高线图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它们都是地层的平面图像,不同的是等时线图上绘的是同一地震界面不同时间的等值线,而等时切片是不同地震界面在同一时刻的横截面。图上每一个能量带就是同一时刻出现的各同相轴的水平范围。

等时切片给出某一时刻即某个深度处地下构造的俯视图。把等时切片与x、y两个方向的垂上剖面结合起来,使解释员能在3个正交面上分析任意一个深度处地下结构的特点。如果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提取等时切片,就能连续追踪目的层,发现小断层或小构造。另外,还可以把一张张连续提取的等时切片制成**或电视录像,把它们放映出来,在人们面前提供地下构造形态的动态显示,使解释员对构造建立起形象概念。根据显示出的一张张连续提取的等时切片,可以绘出某个同相轴的等t0线图来,也就是同一个同相轴在各等时切片上的轮廓线;这种等t0图的绘制非常快速,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即可绘出一张。

41412 立体显示

在没有立体显示装置的条件下,用3套相互正交的垂向剖面和水平切片组合起来,可以实现立体显示。

直接进行三维显示的装置叫做地震模型显示箱,它是一个内壁有许多槽缝的金属箱,后侧装有一个可移动的光源。箱内一次可插入25~40张印在透明胶片上的垂直剖面。可以沿任意方向观察地质现象,例如沿着断层、顺着倾向、俯视地堑、环顾盐丘等进行观察,这样可辨别出单张剖面上难以发现的细微地层特征。在观察数据的同时就开展解释工作,挑选所需的层位,送入计算机绘等值线图,解释员根据显示的解释结果提出布置钻探的建议。

还有另外一种作静态三维显示的工具,就是光学全息显示,这种方法正在发展之中,目前很少实际应用。

4142 直接划等值线

三维地震解释人员利用数据体进行工作。这通常是由研究通过数据体的3组正交切片进行的。

图4-72 说明地下岩体和地震数据体之间的概念关系。该图主要描述地下岩体,而且灰色面为层面。长方体的两个可见垂面,展现层面的两个倾角分量;水平面展现层面的走向。现在认为图4-72中的长方体是相应的地震数据体。如上所述,现在的灰面是个倾斜反射面,它与长方体的3个正交横断面表示倾角的两个分量和走向。

图4-72 在数据体内地震反射面的倾向与走向之间的关系

这些等值线是依照走向的,且以时间或深度表示一个特定层间。当解释人员选择水平切片上的一条反射时,它直接代表某层位上的一条时间(或深度)等值线,因为,此水平切片是通过数据体切割的。

图4-73展示了4ms间距的3个水平切片。根据诸深度平面上的半圆形的黑色同相轴(峰值)划出各条相应间距的等值线,便获得图4-73底部的构造等值线图。注意这些剖面同背斜构造图及断层以东的走向之间的形态方面的相似性。在中心板面中,1 352ms的峰值印为浅色,1 360ms的峰值为深色。它清楚地表明了同相轴随着深度而移动的范围。

图4-73 由地震水平切片解释的等值线图

图4-74和图4-75提供了一条垂直剖面和几个水平切片,由它们可鉴别这两种透视图之间的关系。测线P(图4-74)是通过右侧探区的中央和南部而贯穿南北的。2 632~2 656ms的时间区间,表示一些连续的反射面。从南到北(图4-74 为由右到左;图4-75为由底部到顶部),构造首先为一个宽阔的闭合背斜,然后为肩部,再后为一个较小的背斜。

图4-75和图4-76 说明由一套水平切片直接划出等值线的简单练习。在图4-76内,由左到右逐渐地确定出在图14 75 中由左至右范围扩张的深色同相轴(波谷)界线。最后的图为该层位的原始等值图。显然,它需要根据解释人员的区域地质概念解释性地修均,但很快进行了这种初步的构造解释,而完全没有经过时间确定、标定与划等值线等传统的中间工作。

图4-74 秘鲁的南—北向垂直剖面通过获取图3~4切片的同一数据体

(据西方勘探与开发公司)

4143 断层识别与作图

在以前曾由二维资料成图的探区范围内,当解释人员用三维资料作图时,图之间的多数走向的不同通常为三维图内增加的断层细节。图4-77和图4-78 提供了典型的比较。

我们期望由排列成行的同相轴终端发现断层。图4-79 属于提供图4-78 构造图的三维资料的一个垂直剖面。这些同相轴的终端清楚地显示了数条断层。图4-80的水平切片虽是来自同一数据体,但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同相轴终端。图4-81展示了不同探区的4个水平切片,但其共同点是皆属相同的第三系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在这4个切片的第一个中,同相轴的终端都清楚地显示了3个主要断层的位置。

为什么在图4-81内的断层同相轴终端是明显的,而在图4-80内却不明显呢其答案简单地归属于构造走向和断层走向之间的关系。水平切片上的线向表示其构造走向。如果构造走向与断层走向之间具有明显的角度时,同相轴将会终止。如果构造走向与断层走向平行或近于平行时,同相轴则不会终止,但将平行于断层。比较图4-80和图4-78正说明了这种现象。

因为在水平切片上同相轴终端的线向表示断层的走向,所以,对于一个水平切片上一条断层的采集可提供断层面的一条等值线。于是,根据一个适当间距的水平切片序列来采集一条断层,对断层面的成图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图4-81 内明显的断层已按这种方法成图。

在(图4-81)右下角的水平切片内,两个断块显示出了相当不同宽度的同相轴。这正是由于倾角的影响。我们还于图4-80内见到了类似的倾角影响,这里的断层基本上可按照近乎南北走向的、窄而弯曲的同相轴追踪。

4144 复合显示

三维资料解释人员不受单切片显示的限制。因为用数据体进行工作,复合显示会有助于三维评价和集中地注意精确的数据块,使人能深入了解目前的问题。

图4-82是将水平切片和垂直剖面沿着它们的相交线拼接在一起的复合显示。垂直剖面表明,此圆形构造是个向斜。水平切片可准确定出最低点的位置。

图4-75 水平切片图(4ms间距)

图4-76 由图4-75解释的等值线图

4145 解释程序

图4-83说明了利用水平切片解释台进行三维构造解释的大概程序。在开始作图以前,看起来如同运动的水平切片(或水平剖面)影片与垂直剖面影片提供了概观构造的有效方法。观察者会立刻得到断层方向、构造顶点、大致的走向与倾向、资料质量变化等的总印象。这才是关于水平切片影片真正作为影片被利用的唯一时机。

图4-77 由泰国湾的二维资料所作的构造等值线图

(据Texaco太平洋石油有限公司)

图4-78 由泰国湾的三维资料所作的构造等值线图

(与图4-77作图的层位相同)

图4-79 泰国湾的三维资料测线55

(据Texaco太平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个阶段,是先在依纵测线与横向测线方向选择的一套垂直剖面上(例如按照1 km的网格),拾取断层并进行初步的解释。这将会提供第一个断块的近似范围,这时将开始作图。通常解释人员需由一口井来确定要追踪的层位。

利用选择的这套垂直剖面,在解释台屏幕的底图上标出近似的断层位置。然后,在一个水平切片上识别追踪的同相轴,并在第一个断块内上、下追踪,划出所要求间距的来自水平切片的等值线。同时,详细地标出环绕第一个断块的断层。在解释人员对于所划的等值线感到满意之前,在第一个断块内多次重复地对含有该层位构造起伏的这些切片进行解释是必要的。

图4-80 泰国湾内1388ms的水平切片剖面

(据Texaco太平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返回到选择的这些垂直剖面再建立与下一个断块的关系,然后,在那个断层内重复该程序。解释人员一个断块、一个断块地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做完全探区;换句话说,这同一层位也许同时包含在两个或更多的断块内。

当解释人员在了解特殊部位的数据遇到问题时,可参考经由那个点的纵向测线、横向测线或其他方向测线的垂直剖面。为了该目的可由数据体专门地提取这些选择方位的测线。一旦问题解决,解释人员将可以返回到水平切片剖面,继续划等值线。

整个构造图解释期间,解释人员必须注视着可能具有地层意义的振幅异常和区域构造线。水平切片具有引起解释人员注意到细微特征(后来证实有意义)的独特性能。

图4-84是利用交互工作站作三维解释的大概程序。其交互性能需要遵循这个程序,包括:①在垂直与水平剖面上的这些层位的自动与人工追踪;②整个三维数据本的自动的立体层位追踪与编排;③垂直剖面与井数据的对比;④地震振幅的储存与变换;⑤几种图的变换;⑥颜色的灵活应用。

这种方法综合了前面程序的许多概念,且应用了其极广泛的性能。图4-84的程序还编排了地层与储层解释的几个区。

图4-81 特立尼达近海的水平切片剖面,同相轴终端指明断层

(据Texaco特立尼达有限公司)

图4-82 欧洲陆上的水平切片剖面与垂直剖面的复合显示

(据Hunt石油公司)

垂直剖面部分位于水平切片剖面之下

图4-83 使用水平切片解释台所作的大致三维解释程序

图4-84 使用交互工作站的大致三维解释程序

4146 隐蔽构造特征

图4-85和图4-86是来自数据体的水平切片,在这里,隐蔽、小落差断层成为目的层解释的重要方面。在两个图内可以看到这种隐蔽断层,即在测线720与760同横向测线40与55之间的一个波峰(浅色)和一个波谷(深色)的局部不连续性,横向测线45(图4-87)出现的这个断层(在剖面中部23~24-s之间)具有真实的隐蔽特征。

研究该资料的解释人员,首先注意到了在水平切片上的这种不连续性,并且认为它属于一个真正的地质特征,因为该特征存在于邻近的许多切片上。因此,这个近于南北向的断层解释被包括在成果构造图内,正如图4-88内所示。

图4-85 美国南路易斯安那沼泽地带2332ms的水平切片剖面

图4-86 2340ms的水平切片剖面

图4-87 横向测线45,显示在图4-86和图4-86的水平切片剖面上确定的隐蔽断层

(据Texaco有限公司)

图4-88 构造等值线图,显示在图4-85和图4-86的水平切片剖面上确定的隐蔽断层

(据Texace有限公司)

在一个缓倾斜的地区内,例如该区的水平切片同相轴是宽阔的,它的不连续性会比垂直剖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更容易发现。这说明,水平切片在识别隐蔽(微小)断层方面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世界首台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的原理是根据数据库中汇集的上百万个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正在发生的地震数据。不仅可推断断层的破裂方向、速度等,还可以帮助预测海啸、强余震的可能分布等。

3月13日,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推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监测系统,可 1 秒内精确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研究人员介绍,地震发生后,如能提前3秒接收预警信息,伤亡程度就会减少14%。

扩展资料

世界最早的地震仪:

世界最早地震仪是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是铜铸的,形状像一个酒樽,四周有八个龙头,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龙嘴是活动的,各自都衔着一颗小铜球,每一个龙头下面,有一个张大了嘴的铜蛤蟆,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悬垂摆”,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

经过公元134年的甘肃西南部的地震试验,完全证实了它检测地震的准确性。它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可惜的是东汉地动仪早已失传,我们看到的地动仪都是后人根据史籍复原的。

在地震史料中被大家公认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西海岸的8.9级地震。这次地震之所以被称为地震之首,是因为它震级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在南北1400公里的沿海狭长地带,连续发生了数百次地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见。地震过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到蒙特港沿岸的城镇、码头,公用及民用建筑或沉入海中,或被海浪卷入大海。距海岸3公里的陆地被海浪洗劫一空,仅智利境内就有5700人遇难。地震后48小时引起普惠火山爆发,火山灰和火山喷出的气体形成滚滚的火山云,冲上6000多米的高空,遮天蔽日,天昏地暗。地震形成的海浪以每小时700公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相继侵袭了新西兰、夏威夷、菲律宾和日本,15小时后,高达10米的海浪呼啸而至,袭击了夏威夷群岛,冲毁了沿海的土地和村庄,造成61人死亡。海浪继续西进,8小时后波及太平洋彼岸距震中17000公里的日本,这时有高达4米的海浪冲向日本的海港和码头。在岩手县,海浪把大渔船推上了码头,跌落在一个房顶上。这次海啸造成日本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智利这次大地震,搅动了整个太平洋,海浪横冲直撞,似乎要摧毁一切敢于阻挡的目标,地震摇撼了全球,人们亲眼看到了地震到底有多大力量。

世界上受损失最大的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40年以来最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近25万人遇难,经济损失达百亿美元。

中国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

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海原的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4万人。该次地震波及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地。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面积的四分之一。 

中国受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

截至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首次发生于现代工业城市底下的“直下型”地震。有感范围波及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市、自治区,破坏范围半径约250千米。直接经济损失,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各种工程设施、设备被破坏损失的价值,超过百亿元。整个唐山市区,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震毁1034万平方米,占77%,邻近各县农村房屋倒塌240万间。地震造成的破坏与损失都是空前的。

全球地震网络(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简称GSN,它由150多个放置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监测站构成,这些监测站能实时记录地震,然后将数据传送到人造卫星或输送到网络。最后,这些数据会汇集到一个地震活动数据库,集中分析这些数据能有助于总结地震前表现的趋势和模式。

全球地震台网(GSN )是一个先进的数字化地震台网,通过IRIS DMS提供免费、实时、开放的数据访问。

全球地震台网是IRIS与其合作伙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联合国际组织,安装和 *** 作一个全球性的、多用途的科研设施。可作为地球观测、监测、研究及教育的一个社会的资源。 GSN的仪表能够以高保真度测量和记录包括震源附近高频率、强烈的地面运动以及由大地震引起的缓慢的全球震荡在内的所有地震。

没有改动的话是admin 路由的背面上面有默许的管理员密码。1般是admin或guest 初始密码是厂家设定的(admin),修改后密码就由自己肯定了,如果忘了可以复位(RESET)路由器,然后用初始密码登录、设置并修改

以上就是关于中外地震研究机构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外地震研究机构有哪些、这一百年中全球发生地震的总次数、地震实际资料中FFID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317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