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输入,存储,检索,维护和输出的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从当时的硬件看,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直接存取设备;从软件看(实际上,当时还未形成软件的整体概念),没有 *** 作系统以及管理数据的软件;从数据看,数据量小,数据无结构,由用户直接管理,且数据间缺乏逻辑组织,数据依赖于特定的应用程序,缺乏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磁鼓,磁盘等数据存储设备.新的数据处理系统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数据处理系统是把计算机中的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系统可以按照文件的名称对其进行访问,对文件中的记录进行存取,并可以实现对文件的修改,插入和删除,这就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即给出了记录内各种数据间的关系.但是,文件从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数据库系统阶段
60年代后期,出现了数据库这样的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的特点是数据不再只针对某一特定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性,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一定的程序与数据间的独立性,并且实现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 ⒈2.1数据模型的概念及要素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在数据库中的抽象,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通常包括3个要素:
⑴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静态特征,包括数据的结构和数据间的联系.
⑵数据 *** 作.数据 *** 作是指在数据库中能够进行的查询,修改,删除现有数据或增加新数据的各种数据访问方式,并且包括数据访问相关的规则.
⑶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由一组完整性规则组成.
⒈2.2 常用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理论领域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⑴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层次模型使用树形结构来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⑵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网状模型使用网状结构表示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⑶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关系模型是一种理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在关系模型中,数据存放在一种称为二维表的逻辑单元中,整个数据库又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二维表组成的.
⒈2.2 常用的数据模型
当前,已经有一些流行的,也比较成熟的软件产品能够很好地支持关系型数据模型,这些产品也因此称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例如,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Access和MS-SQL Server,Sybase公司的Sybase,甲骨文公司的Oracle以及IBM公司的DB2.其中,Microsoft Access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一般的中小企业;MS-SQL Server,Sybase和Oracle基本属于大中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DB2则属于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且对计算机硬件有很高和专门的要求.
数据库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1.数据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其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之一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目的之二是为了借助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复杂的、大量的数据,以便人们能够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3.数据库
数据库是与特定的主题或目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器上(例如,硬盘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而且数据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存放,因为它不仅需要存放,而且还要便于查找。
可以认为数据库是被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技术使数据能按一定格式组织、描述和存储,且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4.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它的职能是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获取和管理数据,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各种请求。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定义功能
DBMS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定义。例如,对数据库、表、索引进行定义。 (2)数据 *** 纵功能
DBMS提供了数据 *** 纵语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用户通过它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 *** 作。例如,对表中数据的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
这是DBMS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并发控制(即处理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某些数据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安全性检查、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检查和执行、数据库的内部维护(例如,索引的自动维护)等。所有数据库的 *** 作都要在这些控制程序的统一管理下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多个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使用。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新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这些功能通常是由一些实用程序完成的。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数据库系统不仅包括数据本身,即实际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还包括相应的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
其他信息:
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数据库原理就是教你如何去有效管理那些大量的数据信息的学科,教会你创建数据库来存储数据,优化数据库字段等等,设计出一个良好的数据库对一个系统或者是一个网站这些应用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前景 数据库管理系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展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形成了总量达数百亿美元的一个软件产业。根据Gartner Dataquest公司的调查,2000年国际数据库市场销售总额达88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0%。根据CCID的报告,2000年的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销售总额达24.8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41.7%,占软件市场总销售额的10.8%。可见,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增长迅速的市场,前景很好。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简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系统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模型和关系运算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前流行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平台,通过实例讲解和演示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事务管理与恢复技术,以及关系规范化理论和数据库的设计,为进一步从事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