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dos命令进入mysql的bin目录;
2、输入“mysql
-uroot
-p”,回车进入mysql命令状态;
3、如果root原来有密码,mysql将提示输入原密码,再进入mysql命令状态;
4、这里假设将root用户密码修改为mysql56,则在mysql命令状态下输入:
update
mysql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mysql56')
where
user='root';
提示Query
OK,说明已更新。
5、输入FLUSH
PRIVILEGES;来保存修改内容,在mysql命令状态下输入:
FLUSH
PRIVILEGES;回车
至此,密码修改完成。
先打开access,再:文件--打开,\x0d\在打开对话框中找到并且选择要\x0d\打开的数据库,点击"打开"按钮后\x0d\面的向下黑箭头,选择"以独占方式打开"\x0d\\x0d\打开数据库后,在 工具--安全--设置数据库密码,就可以设置了
html。
那个pasword为是可以输出来的,如果要在mysql里面存储密码,可以考虑用字符串类型 char(32) 32位,
然后将前台html里面输入的密码用MD5多加密几次(加密一次很容易破解),然后将加密后的密码(32位)插入到数据库中。
如果以后要实现登陆验证功能,可以把用户登陆的密码MD5后再跟数据库比较。
扩展资料:
MySQL需要注意的地方
1、如果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需要跨越并通过不可信任的网络,那么就需要使用SSH隧道来加密该连接的通信。
2、用set password语句来修改用户的密码,三个步骤,先“mysql -u root”登陆数据库系统,
然后“mysql> update mysql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newpwd')”,最后执行“flush privileges”就可以了。
3、需要提防的攻击有,防偷听、篡改、回放、拒绝服务等,不涉及可用性和容错方面。对所有的连接、查询、其他 *** 作使用基于ACL即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措施来完成。也有一些对SSL连接的支持。
4、除了root用户外的其他任何用户不允许访问MySQL主数据库中的user表; 加密后存放在user表中的加密后的用户密码一旦泄露,其他人可以随意用该用户名/密码相应的数据库;
5、用grant和revoke语句来进行用户访问控制的工作;
6、不使用明文密码,而是使用md5()和sha1()等单向的哈系函数来设置密码;
7、不选用字典中的字来做密码;
8、采用防火墙来去掉50%的外部危险,让数据库系统躲在防火墙后面工作,或放置在DMZ区域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ySQL数据库
早些时候是md5 后期是sha1 都是摘要算法
原密码是无法发到邮箱的
找回密码是产生一个随机新密码的哈希值然后把新密码的哈希值写入数据库, 然后把新密码发给用户
用户名一般无需加密
数据库加密的方式从最早到现在有4种技术,首先是前置代理加密技术,该技术的思路是在数据库之前增加一道安全代理服务,所有访问数据库的行为都必须经过该安全代理服务,在此服务中实现如数据加解密、存取控制等安全策略,安全代理服务通过数据库的访问接口实现数据存储。安全代理服务存在于客户端应用与数据库存储引擎之间,负责完成数据的加解密工作,加密数据存储在安全代理服务中。
然后是应用加密技术,该技术是应用系统通过加密API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的底层文件中;在进行数据检索时,将密文数据取回到客户端,再进行解密,应用系统自行管理密钥体系。
其次是文件系统加解密技术,该技术不与数据库自身原理融合,只是对数据存储的载体从 *** 作系统或文件系统层面进行加解密。这种技术通过在 *** 作系统中植入具有一定入侵性的“钩子”进程,在数据存储文件被打开的时候进行解密动作,在数据落地的时候执行加密动作,具备基础加解密能力的同时,能够根据 *** 作系统用户或者访问文件的进程ID进行基本的访问权限控制。
最后后置代理技术,该技术是使用“视图”+“触发器”+“扩展索引”+“外部调用”的方式实现数据加密,同时保证应用完全透明。核心思想是充分利用数据库自身提供的应用定制扩展能力,分别使用其触发器扩展能力、索引扩展能力、自定义函数扩展能力以及视图等技术来满足数据存储加密,加密后数据检索,对应用无缝透明等核心需求。安华金和的加密技术在国内是唯一支持TDE的数据库加密产品厂商。
以上就是关于mysql 命令怎么 数据库设置密码全部的内容,包括:mysql 命令怎么 数据库设置密码、ACCESS数据库里的密码怎么设置、MYSQL数据表中要存储密码要用什么类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