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的WebSphere

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的WebSphere,第1张

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CSDL)从1999年就开始从事WebSphere项目的有关工作,经过6年的成长与发展,CSDL已经深入到WebSphere产品系列的很多领域。WebSphere已经成为随需应变的电子商务时代的先进软件平台。

WebSphereCommerce(WC)团队建立于1999年,已经成为WC全球开发团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团队负责产品的多项核心功能的开发和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以及覆盖各种平台的各种类型的测试工作。

WebSphereBusinessIntegration(WBI)团队成立于2001年,帮助这个产品的服务器和工具实现了国际化。该团队作为WBI全球开发团队中的一员,参与开发和发布了许多WBI系列中的核心产品的开发、测试、移植和产品维护,包括服务器和工具集等。同时,还积极帮助IBM其它部门来拓展国内市场,给国内的客户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WebSphereApplicationServer(WAS)团队成立于2000年,主要负责系统测试、全球化测试、以及基于WAS产品的用户技术支持,是IBMWebSphere质量中心成员之一。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在e-Weeks年度优秀成果评选中WAS40和50连续成为电子商务基础类产品的赢家。

Solutions团队承担着众多应用框架、应用集成,以及相关工具的产品开发任务,其中包括BranchToolkit(BTT),WBIforFinancialNetworks(WBI-FN),WBIModeler,WBIAdapters,和WebSphereProctCenter(WPC)等相关产品的开发、测试、维护、国际化和技术支持工作。

CSDL普及运算开发工作始于2001年,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IBM研发机构密切合作,为全球和中国市场提供语音技术、嵌入式产品,电信服务平台,电子标签、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

IM(InformationManagement)

信息管理软件产品给市场带来了引人注目的强大功能。IBM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DB2数据库,而是稳定耐用,功能完备的一整套信息管理软件。这套软件基于开放标准构建,具有集成大量不同来源和平台的信息的独特能力。IBM信息管理软件产品不仅提供针对交易业务、信息集成、内容管理(CM)和商业智能(BI)的创新解决方案,而且还为信息系统架构提供多种构建模块,从而满足企业的当前需要,并能使企业有能力面对来自于管理不同系统和应用环境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来集成跨不同方案信息及遵守政府规章制度的各种挑战。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和其他IBM中间件一起使用,并且大量IBM商业伙伴的工具和应用软件使得这些解决方案更加完备。

信息管理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DB2数据库

2IMS数据库,Informix数据库

3企业版内容管理软件

4WebSphere信息集成软件

5商业智能软件

6数据库管理工具

CSDL信息管理团队和IBM硅谷实验室共同致力于DB2forz/OS,企业版内容管理软件,WebSphere信息集成软件,IMS数据库管理工具和DB2数据库管理工具等产品的开发、测试和技术支持。

DB2forz/OS为信息资产管理提供了无可比拟的高容量、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安全基础,而这些正是建立一个稳定系统的必要条件。该产品是多年持续研发和投资的结果,拥有在全球成千上万家公司成功应用的经验。CSDL从2004年9月开始投入该产品的相关工作。我们现在主要参与该产品的开发、测试和全球二线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版内容管理软件将信息资产管理延伸至电子邮件、文档、报告、图像等非结构化信息的管理领域。将此类信息集成入核心商业流程,为改进客户服务、简化企业运作流程和遵守规章制度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法。企业版内容管理软件提供了全面的内容控制、合作、门户和存储管理的能力。CSDL从2003年9月开始投入该产品的相关工作。我们现在主要参与服务包构建,产品测试及为全球客户提供二线和三线支持。

信息管理图2WebSphere信息集成软件使得来源于不同形式、不同平台、不同地点的数据对于应用程序和用户完全透明。用户可以像使用同一个数据库里的数据一样搜索、集成、转换不同来源的数据,并且可以灵活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满足性能和可用性的要求(比如联邦,复制和高速缓冲)。WebSphere信息集成软件也是IBM商业集成中间件软件组的一部分。CSDL从2004年4月开始投入该产品的相关工作。我们现在主要参与WebSphere信息集成软件的联邦,内容,复制版本的开发、测试和技术支持。此外,我们也参与商业应用方案的开发。

数据库管理工具包括DB2管理工具和IMS管理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数据库管理员和应用开发人员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CSDL从2003年6月以来一直参与这两大类工具的测试工作。他们主要从事Tivoli产品的开发,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经过8年的时间至今,Tivoli中国开发中心现有100名工程师。他们主要从事Tivoli产品的开发,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参与Tivoli的软件编码、移植、测试、产品认证、L1、L2、L3的产品支持,和专业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有30%的Tivoli中国开发中心的工程师访问过Tivoli的客户,并拥有直接为客户工作的经验。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参与并开发了一些自动化的工具,这些工具使用IBM自己的产品去管理自己的日常工作。例如CTPM,OSPM,ITSAS,SCTP等等。CTPM是一个管理认证测试程序的工具,OSPM是基于TivoliManager的 *** 作系统,系统补丁以及中间件产品自动安装供应系统,ITSAS是IT安全自动化解决方案。

Tivoli开发团队已经超越了过去与Tivoli全球开发团队传统的“离岸”合作模式,达到了全线产品开发的高度。现在的Tivoli开发团队已经担负起了Tivoli重要软件产品的开发工作,从事包括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这个团队也担负着为Tivoli未来的软件产品所进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一部分的开发成果会进一步影响未来的Tivoli产品。随着团队的进一步成熟和经验的积累,可以想见,我们的队伍将在Tivoli的战略发展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的100名工程师共获得了150张全球公认的技术认证证书,范围涵盖了OS/390,AS/400,所有主流UNIX,Linux和Windows *** 作系统,主流中间件产品,数据库产品,开发语言和Tivoli产品。

在100名工程师中,10位是海归派,他们分别在美国,英国,德国,丹麦和新加坡获得了学位。33位工程师拥有在其它国家工作的经历。

除了英语外,有19位工程师精通第二门外语,日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丹麦语和韩国语。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成功的说服了Tivoli总部,一些Tivoli产品开始支持中国特有的红旗Linux平台。

在IBM每季度开展的全球最佳测试项目评比中,Tivoli中国开发中心两次获得了地区级的优胜。

Tivoli原是一个坐落在罗马旁边的古老的著名的旅游城市的名称。1989年,四位前IBM雇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创建了一家公司,并命名为Tivoli。按照他们的说法,选择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我爱IT”Tivoli。

1996年IBM收购了Tivoli。作为IBM随需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Tivoli公司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技术领先的软件品牌,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用于管理IT资源的解决方案。1996年IBM收购了Tivoli。作为IBM随需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Tivoli公司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技术领先的软件品牌,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用于管理IT资源的解决方案。Tivoli通过遍布全球的销售队伍和系统集成商,提供给客户最好的产品和技术服务。IBM全球的各个软件开发中心也在这当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与全球其它Tivoli软件团队密切合作,确保Tivoli软件产品的高质量和按期发布。同时,Tivoli中国开发中心与IBM大中华地区软件部和全球服务部协同工作,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咨询,产品实施,问题排查,系统维护以及现场展示IBM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CSDL)基于IBM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CSDL)之优秀技术背景,IBM主要中介软件之一的Rational,于2004年10月开始与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接洽讨论,计画将某部份原本在美国Rational实验室内开发与测试的组件委托给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历经一段时间的技术评估与讨论,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接受此项委托案且于2005年1月成立了Rational系统部门与测试部门。

系统部门由经理杨晓斌领军下,整个部门负责Rational基础建设之维护,工具之部署与调度,技术支持与客户服务。关于基础建设之维护,举凡全球Rational软件开发与测试之环境架构与管理,强化工具之部署以期明显改进软件开发的品质与产能,至于客户支持方面,系统部门更是及时且有效率的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例如,问题排解与教育训练。

测试部门由经理付鲁平领军下,整个部门负责Rational核心产品的测试任务,测试的重点集中在产品的功能面与全球化。

Rational产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B13080标准已经是任何产品必须遵从的国家标准,项目经理徐成所属的团队也协助并支持Rational产品的GB13080标准测试,以确认Rational产品绝对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DB2和oracle以及MS的SQL Server比的话,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更强的。

Oralce现在比较流行,大中型数据库一般都会使用Oracle, *** 作确实比DB2更方便,DB2主要是更遵守SQL本身的规则(因为SQL本身就是IBM提出的),并没有像Oracle一样扩展出自己的PL/SQL。所以用起来没那么方便,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实现。

但是DB2拥有最好的查询优化器(数据库的核心),也就意味着它能更高效的处理海量数据。这是其他所有数据库都比不了的。另外还有不少重要特性都比Oracle强一些(比如磁盘负载自动平衡、XML处理能力等)。再配上IBM为DB2量身定制的大型机、小型机,DB2处理海量数据库的性能是其他数据库比不了的,因此各大银行,证券交易所等更多地使用DB2。一般的大中型数据库则用得少,毕竟贵一些,难一些,DB2的必要性淡一些。

很多数据库技术都是IBM首创的,可以说,DB2在技术方面一直是业界领军的。

SQL Server、MySQL之类就不说了,它们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数据库。跟DB2和Oracle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说世上最强不大合适,毕竟有些数据库在一些特定领域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基于 IBM DB 的各种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策略 并附有完整的实验步骤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实验使读者领会各种数据库备份方式的优劣和异同 并掌握 IBM DB 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

若无特殊说明 以下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试验环境均为 Windows XP + IBM DB V 企业版 同样的语句也在 AIX + IBM DB V 上验证通过

一 数据库备份的重要性

在信息日趋发达的时代 数据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呢?如何避免数据灾难事故的发生呢?数据库备份作为数据安全和完整最有利保障手段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数据库备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灾难可恢复性 (在数据库系统崩溃的时候 没有数据库备份怎么办!?)

使用数据库备份还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崩溃时提供数据恢复最小代价的最优方案 (总不能让客户重新填报数据吧!?)

没有数据就没有一切 数据库备份就是一种防范灾难于未然的强力手段 (没有了数据 应用再花哨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于DBA来说 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数据库备份

二 DB 数据库备份的方式与分类

按照数据库备份对数据库的使用影响来划分

A 联机备份(也称热备份或在线备份)

B 脱机备份(也称冷备份或离线备份)

说明 联机备份和脱机备份最大的不同在于 联机备份数据库时 数据库仍然可以供用户使用 而脱机备份数据库则不行 脱机备份数据库时 必须断开所有与数据库有连接的应用后才能进行

按照数据库的数据备份范围来划分

A 完全备份

B 增量备份

说明 完全备份数据库是指备份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 而增量备份只是备份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 至于增量备份到底备份哪些数据 稍候会提到

增量备份的两种实现方式

A 增量备份(也称累计备份)

B delta备份

说明 这两种备份方式的严格定义如下

增量备份是自最近成功的完全备份以来所有更改的数据的备份

delta 备份则是上一次成功的完全 增量或 delta 备份以后所做更改的数据的备份

这里请读者们仔细的看上面两个增量备份方式的定义 注意这两种备份方式的细微差别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数据库 它每天都有部分数据在发生变化 我们星期一晚上对该数据库做了一次完全备份 星期二晚上对该数据库做了一次增量备份A(注 这里的增量备份是指累计备份 下同) 星期三晚上又做了一次增量备份B 星期四则做了一次delta 备份

那么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星期一的数据库备份包含了所有的数据

星期二没有变动过的数据没有发生备份 在星期二变动过的数据会备份 并且备份到增量备份A中

星期三的备份中含有自星期一完全备份以来发生过变动的所有数据 包含了星期二和星期三发生过变动的数据 显然 增量备份A 被 增量备份 B 包含

星期四做的是delta备份 注意 它会也只会备份自星期三备份之后变动过的数据

三 DB 备份文件的结构介绍

在不同的 *** 作系统下 DB 的备份文件的结构是不同的 这里概要地介绍一下

Windows *** 作系统下的数据库备份文件结构

说明 Windows *** 作系统下的数据库备份文件是嵌套在一系列文件夹之下的特殊结构 上例中 D:\DB _Train 是指备份目录 TESTDB 是指数据库名称为 TESTDB DB 是指实例名称 NODE 是指节点名称 CATN 是指编目名称 是指备份发生的年月日 形如YYYYMMDD 是指备份发生的时间 精确到秒 也就是指 点 分 秒 形如HHMMSS 最后的 则是备份文件的一个序列号

Unix *** 作系统下的数据库备份文件结构

说明 Unix *** 作系统下的数据库备份文件就是一个文件 上例中 HTDC 是指数据库名称 db inst 是指实例名称 NODE 是指节点名称 CATN 是指编目名称 是指备份发生的具体时间 形如YYYYMMDDHHMMSS 同样地 它的时间精确到秒 也就是指 年 月 日 点 分 秒发生备份 最后的 则是备份文件的一个序列号

四 DB 数据库备份实验(附完整命令脚本清单)

DB 数据库实验准备工作

( ) Step 创建测试数据库 TestDB

脚本清单          CREATE DATABASE TestDB        ON D:         USING CODESET GBK TERRITORY CN        WITH Pjj s Test DB ;        }

( ) Step 创建数据库管理表空间 Data_SP(注意路径 如果没有请创建)

脚本清单          CREATE REGULAR TABLESPACE Data_SP        PAGESIZE K        MANAGED BY DATABASE        USING ( FILE D:\DB \Container\TestDB\UserData\UserData )        BUFFERPOOL IBMDEFAULTBP;

说明 上面的脚本创建了一个名为 Data_SP 的数据库管理表空间 该表空间使用的缓冲池为 IBMDEFAULTBP 存储路径为 D:\DB \Container\TestDB\UserData\ 存储文件名为 UserData 大小为 K = M 页大小为 K

( ) Step 创建测试表 TestTable 并插入测试数据

脚本清单

CREATE TABLE TestTable        (        ID INTEGER NOT NULL GENERATED ALWAYS AS IDENTITY (START WITH INCREMENT BY NO CACHE )         Message VARCHAR( )         PRIMARY KEY(ID)        )IN Data_SP;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estTable(Message) VALUES( 测试表建立成功 );

说明 建立测试表并插入数据是为了稍候验证数据库恢复的时候用的

( ) Step 创建测试表 TestTable 并插入测试数据

脚本清单          CREATE TABLE TestTable        (        ID INTEGER NOT NULL GENERATED ALWAYS AS IDENTITY (START WITH INCREMENT BY NO CACHE )         Message VARCHAR( )         PRIMARY KEY(ID)        )IN Data_SP;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estTable(Message)        VALUES( 测试表建立成功 );

DB 数据库脱机备份与恢复实验

脚本清单

Step 完全备份数据库(脱机 备份时间戳记为 )

db backup db TestDB to D:\DB _Train

Step 模拟灾难 强制删除数据库

db drop db TestDB

Step 根据该数据库完全备份还原数据库

db restore db TestDB from D:\DB _Train taken at

DB 数据库增量备份与恢复实验

脚本清单

数据库增量备份以及还原实验

修改数据库参数 TrackMod 使之支持数据库进行增量备份

db update db cfg using TrackMod YES

更改参数后必须完全离线备份数据库(脱机 备份时间戳记为 )

db backup db TestDB to D:\DB _Train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estTable(Message)        VALUES( 开始增量数据库备份测试 );

开始增量备份(脱机 备份时间戳记为 )

db backup db TestDB incremental to D:\DB _Train

删除数据库 模拟数据灾难

db drop db TestDB

首先还原至完全离线备份状态

db restore db TestDB from D:\DB _Train taken at

还原至增量离线备份状态

db restore db TestDB incremental automatic from D:\DB _Train taken at

注意 上述语句中 有一个 automatic 它表示无论有多少个增量备份 系统将全自动检索恢复数据库的顺序并自动恢复数据库 如果没有 automatic 则需要多次手动恢复数据库 很麻烦而且容易出错

Step 根据该数据库完全备份还原数据库

db restore db TestDB from D:\DB _Train taken at

还原数据库后查询测试表数据检验数据是否恢复成功

DB 数据库联机机备份与恢复实验

说明 联机备份数据库可以使数据库在备份的同时仍然保持在可用状态 要让数据库支持联机备份 必须更改数据库的日志归档方式 在脱机备份模式下 数据库采用循环日志方式记录数据库日志 在联机备份模式下 数据库则采用归档日志的方式备份数据库日志 另外 对于联机备份的数据库来说 活动日志和归档日志就很重要了 一定要经常备份 保存

脚本清单

数据库联机备份以及还原实验

连接至数据库并插入测试数据

db connect to TestDB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estTable(Message)        VALUES( 开始联机数据库备份测试 完全备份 );

修改数据库参数 使之支持在线联机备份

db update db cfg for TestDB using logretain on trackmod on

执行增量 在线备份之前必须执行离线全备份一次 否则数据库将处于备份暂挂的不可用状态

(联机完全备份 时间戳记 )

db backup db TestDB

连接至数据库并插入测试数据

db connect to TestDB

插入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estTable(Message)        VALUES( 开始联机数据库备份测试 增量备份 );

执行联机备份 备份同时再打开一个会话 模拟应用在线(联机增量备份 时间戳记 )

db backup db TestDB online incremental to D:\DB _Train

模拟灾难 删除数据库!

重要 此前一定要将活动日志文件备份至另一个路径 保存好 本例中 活动日志保存在 C:\db admin 下

db drop db TestDB

根据在线完全备份恢复数据库

db restore db TestDB from D:\DB _Train taken at

根据在线增量备份恢复数据库

db restore db TestDB incremental automatic from D:\DB _Train taken at

恢复后的数据库处于前滚暂挂的不可用状态

db connect to TestDB

前滚数据库 并指定归档日志位置 重要!

db ROLLFORWARD DATABASE TESTDB TO END OF LOGS AND PLETE OVERFLOW LOG PATH ( C:\db admin )

五 综述

对于数据库管理人员或者维护人员来说 怎么强调数据库备份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 能让大家对 IBM DB UDB 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有一些深入的认识 也希望大家能在本机上按照本文的脚本认真的做一次实验 这样 你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8590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阿尔蒙克,1914年创建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硬件公司(3628 亿美元),信息技术服务(193亿美元)及信息技术租赁和融资(378亿美元)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余万人,业务遍及164个国家和地区。

IBM公司自从1993年业务重组以来,市场价值增长了73亿美元,年收入连续四年创记录,1998年达到817亿美元。根据1998年美国《幸福》杂志的排名,IBM据世界排名第六位。利润排名世界第五,并位于计算机行业第一位。

《幸福》 杂志美国最大100家工业公司名录中100% 都使用了IBM数据库,这其中包括了:20家最大公益事业公司中的15 家,20 家最大人寿保险公司的15家,世界10家最大银行的6家(如:BANK OF AMERICA),20家最大交通公司中的16家(如:US AIRWAYS)。而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正是1959年在IBM公司研制成功,从而宣告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应用时代。

IBM在世界各地设立有研究实验室 (包括IBM中国研究院)。IBM所积累的研究成果超出了同行业其它对手研究成果的总和,1998年IBM 在研究和发展方面的投入为55亿美元。IBM已连续六年申请到最多的美国专利,1998 年获2658项。1998年,IBM成为第一家突破美国本年专利项2000获得公司。

在过去的八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众所周知,早在1969年,阿波罗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 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成功地飞上了天空。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都凝聚着IBM无与伦比的智慧。IBM的事业就象宇宙飞船一样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奋进,造福人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IBM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基本的信念:

第一,尊重个人,重视机构内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利,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注重客户服务,力争百分之百的用户满意;

第三,精益求精,无论做哪一项业务都追求尽善尽美。

所有这些,形成了IBM的企业精神, 同时也使IBM与世界融为一体,深入人心。

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1979年,在中断联系近30年之后,IBM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IBM中型计算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在华业务日益扩大。80年代中后期,IBM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此举使IBM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随后的1993年,IBM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为止,IBM在中国的分公司已经扩展至沈阳、深圳、南京、成都、西安和武汉,以及建立福州和重庆办事处,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伴随着IBM在中国的发展,IBM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发展到近3000人。

在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进一步发挥IBM的全方位优势,将信息产业的最新技术尽快地转化为中国用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更有成效地开展业务,增强竞争优势,IBM在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产品技术及客户服务等各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与改革。成立了IBM大中华地区;改变了以产品划分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实施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网络,等等。

二十多年来,IBM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冶金、石化、交通、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IBM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

以世界一流的最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以最快的生产速度进入市场,是IBM的产品发展战略。IBM拥有先进的全系列产品,在复杂的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密集型事物处理、庞大数据库、强大的可伸缩服务器、系统集成等方面,IBM具有强大的优势。

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IBM近年来加强了汉化软件的开发,并在上海成立了汉化软件开发中心,以便加强与更多的中国业务伙伴联手合作,推出更多的汉化软件产品。1995年IBM在北京成立了IBM中国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是IBM在全球第七个科学实验室,成立以来,在中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实施扎根中国的战略中,IBM努力成为中国资源的一部分。目前,IBM已在中国成立了九家合资公司,包括: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长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海量存储产品有限公司、北京鼎新信息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先进信息产品有限公司、万国软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蓝色快车计算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IBM租赁公司和北京金长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另外,IBM在中国还成立了两家独资企业,分别是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国际商业机器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深圳国际商业机器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近年来,IBM 的国际采购业务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1993年的3000万美元增长至2000年的20亿美元以上。IBM在中国的采购范围极为广泛,包括组成计算机的各种大小零件,如电源、显示器、五金部件、注塑件及各类板卡等。IBM亚太区国际采购部还在深圳设立了中国采购中心(CPC)。

取诸社会,回馈社会,造福人类,是 IBM 一贯奉行的原则。自80年代以来,IBM 积极捐助中国的公益事业,特别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95年初,IBM向中国国家教委捐赠了价值210万美元的一套主机系统,用于支持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主干网建设。同年3 月,IBM又与国家教委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作为其中一项内容,IBM向全国23所大学捐赠了相当于3220万美元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 共建IBM计算机技术中心,加强高校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建设。至1996年5月,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所有技术中心全部落成。1997年,IBM又向国家教委所属的4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捐赠S/390大型服务器设备以及软件、培训和服务,总值超过32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IBM累计对中国教育的捐赠已超过1亿美元。

2002年IBM利用在软件、硬件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将公司的战略设立为以软件和服务为主导,由硬件生产向软件开发的信息产业转变。2003年IBM中国公司将围绕“电子商务随需应变”的战略实施新举措。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IBM首次提出电子商务的概念以来,电子商务经历了“信息发布为主”的第一阶段,“互联网商业交易”的第二阶段,现在电子商务高级阶段“电子商务随需应变”阶段即将到来。2002年10月,IBM在全球提出了对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 on demand)理念,再次引爆了IT的革命。

“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时代,企业首先将能够“实时响应”:无论是对无法预测的供求变化,或是对初露端倪的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和雇员的需求情况,还是对竞争对手的出人意料之举,都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动态反应能力。IBM为“随需应变”时代的企业勾画出蓝图:“当企业能够整合横跨其内部的各业务流程,以及与关键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业务流程,即所谓整合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它就能对客户需求,市场机遇以及外来威胁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IBM正在调动全球及所有部门的力量,帮助客户向“随需应变”的企业转型。

IBM愿与客户携起手来,共同迎接“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新时代的到来!

以上就是关于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的WebSphere全部的内容,包括: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的WebSphere、ibm db2 是世上最强数据库吗、浅谈IBMDB2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473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