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中其实隐藏了三个数字,那么这数字有什么意思

“伏羲八卦”中其实隐藏了三个数字,那么这数字有什么意思,第1张

伏羲八卦”本来就是很玄妙的东西,如今竟然提出了在伏羲八卦当中竟然隐藏了三个数字,这让对伏羲八卦不了解的我瞬间产生了兴趣,那么在伏羲八卦当中,究竟隐藏了哪三个数字的呢?而这三个数字当中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呢?这些数字究竟能够表达怎样意思?顿时一系列关于这三个数字的问题浮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

关于伏羲八卦的定义,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没有办法用精准的术语来解释伏羲八卦的定义。但是伏羲八卦的内容当中涉及量特别大,它不但有天时地利变化的知识,而且还有人类社会当中一系列自然知识的说明。可以说,伏羲八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八卦图当中的卦象和卦理,大概能够解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法理关系,但前提是你能够读懂伏羲八卦。

听起来如此玄妙的伏羲八卦,真的让我很难相信。有人说如果读懂伏羲八卦当中包含的卦象和卦理的话,那么我们所处的宇宙将没有任何秘密可谈,这不就是伏羲八卦,已经涵盖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化规律了吗?话不多讲,我们接下来扯到伏羲八卦当中隐藏的三个数字,看看这三个数字到底有多玄妙?

经过查阅资料,我大概猜出来了伏羲八卦当中隐含的三个数字,正所谓名称叫做伏羲八卦,那么第一个数字当中应该是数字八,而这数字八代表什么呢?数字八在伏羲八卦里面代表着天、地、风、雷、山、泽、火、水这八种我们所熟知的元素,这也是构成伏羲八卦的八种至为关键的因素所在。那么第二个数字和第三个数字又是什么呢?

据我推测,第二个数字应该是三,而第三个数字应该就是二十四。这个从伏羲八卦当中很难看出来,从伏羲八卦的表面意思上来看,我们大概也只能看出数字八。那么剩下的数字三和数字二十四又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两个数字,我们的追寻点应该放在《易经》之上。伏羲八卦当中,所有的卦象基本上都有由三个“爻”组成,那么这当中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古人在研究伏羲八卦的时候,认为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人,这就是针灸当中所提到的“三才”。而老子在《道德经》当中也有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说法,数字三可以看作是宇宙间万物万事的终极来源。

转而再来看数字二十四,这二十四也不太难理解,大概可以从数字三和数字八上得出结论,不错,二十四正是八和三的乘积,十二个时辰也好,二十四个小时也罢,或者说一年当中的24个节气。这里的二十四大概所代表的就是时间段,而时间是永恒的,所以这二十四在很大意义上代表的就是永恒发展的宇宙。

天空之城——羲皇城 羲皇城简介:天空之城-曦皇城,是上古神裔为纪念伏羲氏之功所建的圣城。自从人族涉足异界后,原来作为神族修炼灵力之地,也成为两族之间争夺要地。天空之城地势错综复杂,地上群山环绕、大海汪洋、树木林立,山间小路四通八达;天上建筑辉煌宏大、云雾缭绕、主殿不时发出异样的光芒,似乎蕴藏着神秘的力量。要想行走于天空之城中,不仅要小心地面上不友善的攻击,还要时刻准备迎战来自天空的威胁,没有御剑飞行的能力在这场战斗将会陷入被动之中,全方位立体式的战斗将在这里等着你。 开启条件服务器的剧情进行到神谕、血斗、五圣、汹涌、少主、纷争、九黎、沉浮章节时,会接到剧情任务,在角色到达120级时可以完成,当完成剧情任务的数量满足条件时,天空之城将会降临。 剧情章节 任务名称 任务NPC 等级限制 羲皇城降临章节 神谕 欢心 仲山索 105跑路对话 圣城 血斗 欣慰 兆端 105跑路对话 荒芜 五圣 祥瑞之气 朔祉圭 105跑路对话 故国 汹涌 祥瑞之光 朔祉圭 105跑路对话 鸿蒙 少主 少主 伯邑 105跑路对话 人间 纷争 纷争 舒宁 105跑路对话 秘境 九黎 九黎 浩旻 105跑路对话 天府 沉浮 沉浮 贺兰迪 105跑路对话 归来 进入条件 1、等级到达120级。

2、通过昆仑紫微帝星(31 -134)C对话或者在神域的帝坛(-379 -404)传送进入。地图特色 天空之城是一张PVP地图,人族和神族完全处于对立的状态,正是如此,进入地图后玩家的姓名全部匿名显示,在本张地图的PK行为不会有善恶值的惩罚,双方进入地图后,会分别出现在本方的营地。在营地中可以接取到各种特色任务,随着服务器剧情的推进,精彩的剧情战役也将会在这里上演。物品提升 1、随着天空之城的开启,全新罡气将会上线。通过完成天道法则和浩天战意任务获得的战意,当达到一定的声望要求之后,就可以合成更高级的罡气。人族在纪承17 -802、神裔在紫炎27 616可进行相关 *** 作。

2、现有造化戒指“天遁、天戌、天奕、天眷、玉虚、天道”和造化项链“太乙、太昊”将会提供更进一步的强化,通过空中夺宝任务开启的星魂可以随机获得6种道义,经过炼化后,会将戒指或项链提升为更加强力的套装属性,套装组合会有额外的2个附加属性。 注:持有相关物品后在天空之城-太初修士王由44 -142处即可进行 *** 作。 阵营NPC人族和神族的战斗每天都在这里上演,而利用好阵营内的NPC对于取得战斗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阵营NPC分为普通NPC、战斗NPC普通NPC:就是提供功能和任务的NPC,不会直接参与战斗。

战斗NPC:直接攻击敌对玩家与敌对NPC,会有与之相关的任务。诛仙贰很高兴为您回答。希望采纳。

中国自古以来都对龙非常崇拜,在很多古神话中都有这个生物的出现,就连古代皇帝都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也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从女娲和伏羲这两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人首蛇身,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女娲和伏羲也不算是始祖吧,毕竟他们上面还有盘古,其实盘古应该是一个龙头蛇身的形象,盘古过世,才出现了这么多花鸟鱼虫,也才有了各种神祗。后来华胥国的公主去雷泽游玩,结果她踩到一个大脚印之后就怀孕了,生下的孩子就是伏羲和女娲。而这个大脚印其实就是这里雷神的,雷神是人首龙身,但是华胥公主毕竟不是什么天神,所以生下来的孩子就只能继承一半血脉,就成了人面蛇身。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就是说蛇的血脉可能和龙是有关系的,而且在我国一直也有将蛇称为是小龙的说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自称龙的传人倒是也没错。另外在上古时期还有其他的天神存在,比如黄帝,这在我们中国的说法中,也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起源人,当然目前黄帝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不过在神话当中,黄帝曾经是五方五帝之首,那么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河图》当中有记载,说黄帝的母亲仰天观星的时候,看到北极星上有电光缠绕,结果心有所感,就怀上了黄帝,这显然也是雷神的种,按照上面的说法来看,那黄帝也是龙的后人呀!果然上古时期的神仙们,怀孕都不走寻常路哈,看一眼就能有娃也是厉害了……不过我们不计较这些,就来追溯一些血统就行。除此之外,黄帝之后还有一个叫鲧的,他在治水时被杀,死后成了黄龙,结果这条龙死了之后竟然从肚子里长出一个小男孩,这人是谁呢?好巧不巧就是禹!

这也不用说了,还是龙的后人,怪不得他有神力。从这些神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和华夏文明起源有关的神多多少少都跟龙是有血脉关系的,当然这些毕竟都是无法证实的,也可能是后人杜撰,也就是说,大家是先认定自己是龙的传人,然后才有了这些人的身世,如此说来,他们都是龙的后人也就没问题了。

两伏羲太昊先祖具体区: 伏羲: 伏羲我古籍记载早王据已故考古家王献唐先考证泗水县泉林、华村带伏羲聪慧根据万物变化发明创造八卦古文字发端结束结绳纪事历史结绳中国用捕鸟打猎并教渔猎发明瑟创作《驾辨》曲标志着华文明起始 伏羲传说类文明始祖尊三皇首 相传母亲名叫华胥氏非美丽雷泽郊游游玩途发现脚印于奇自脚踏脚印觉种蛇缠身觉于身孕令奇怪怀孕怀十二首蛇身孩伏羲纪念伏羲诞特名改纪古代十二作纪据史家考证古纪今水《汉书》说道: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水郡古帝伏羲氏所所水历称羲皇故 根据传说史籍记载作类文明始祖伏羲主要功绩:、教民作中国用于渔猎提高类产能力同教民驯养野兽家畜由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嫁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族外婚结束期知其母知其父原始群婚状态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往结绳记事落形式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音乐带入帮助修身理性反其真五、其统治域治且任命官员进行社管理代治理社提供借鉴六、创制古代历 伏羲功绩创立八卦 水麦积区(原叫做北道区)渭南乡西部卦台山相传伏羲画八卦传说伏羲远古代于自所知雨刮风、电闪雷鸣既害怕困惑聪慧伏羲想切都搞清楚于经站卦台山仰观月星辰俯察周围形位研究飞禽走兽脚印身花纹 卦台山苦苦思索期观察现象突听声奇怪吼声见卦台山面山洞跃匹龙马说龙马物着龙马身身非奇特花纹匹龙马跃跃卦台山渭水河块石块石形太极配合龙马身花纹顿让伏羲所悟于画八卦 跃龙马山洞称龙马洞渭水河块石叫做石现卦台山能看些且龙马洞石槽石床残迹 至于八卦功绩于博精深文化内涵特征伏羲文化现仍吸引着内外数者探索、研究且代许科都深受其影响并启示据说德数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受八卦启发 种能: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都自伏羲氏部落首领处于同代位相同且都称 伏羲(都自伏羲氏部落) 太昊 位起讫:公元前7569—前7527 卒:公元前7593—前7527 :泰安(今山东泰安市汶口) 立都:汶(今山东济宁市西北) 号:太昊元(癸丑前7568) 亦作太皞风姓号伏戏氏木德王春皇云伏羲氏云宓牺氏云包羲氏云庖牺氏都陈氏族联盟代伏羲娲政权五任帝位百十云百六十四 太昊古籍或记太皞古东夷部族祖先首领东夷古原堪与华夏抗衡部族与华夏交往十频繁并创造灿烂殷商文化界已疑义东夷部族世居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带《左传·昭公十七》载:陈太皞虚陈今河南淮阳淮阳今存太昊墓周代其裔属渐东移《左传·僖公二十》:任、宿、须句、颛顼风姓实司太皞与济祀服事诸夏直春秋战期东夷各支才逐渐鲁、齐、越等吞并融入华夏《汉书·东夷列传》:秦并六其淮、泗夷皆散民户说东夷各支已再独立实体存华夏族编户与华夏融体华民族主要组部随着华、夷交融合东夷祖先首领太昊、少昊等纳入华夏古帝序列 太昊名:嗥、太嗥(古、太昊、嗥通用);早见于文字记载春秋战前期主要文献《左传》P112嗥即太睬氏传说古代帝王 嗥亦作吴(《十三经论》)战初期《山海经》世系记载起太吴至商周包括古史部帝王首领:炎帝、黄帝、少吴等;随着考古、古文字民俗研究深入些世系信史组部(王立:谈《山海经》神差异)《汉书·律历志》太吴、少昊列入古史完各按五德相顺序编排帝王系统各朝各代封建高层所认并遵奉违 1太昊——历史真实物:东夷先祖 《汉书》太吴帝宓羲氏宓者伏各种典籍、文献:包牺、庖牺、伏戏、宓戏、牺皇、雄皇氏等等同音、同义、近义及通假字应该说太昊确其先东夷部落联盟酋与西东进伏羲氏东西合璧融体并称太昊伏羲氏华夏文化共祖据严文明先考证:东夷祖先太吴、少昊太吴代应该汶口文化晚期(《东夷文化探索》);另据何光岳先考证:古书凤鸟即尾鸟鸡即皋鸡太昊(嗥)皋鸡图腾、凤象燕颔鸡啄五色各举于东君(《淮夷史考》) 些文史资料告诉我:太昊东部沿海或海岛鸟图腾部落酋据历史家奕丰实教授考证:太昊少吴传说期东夷较早阶段太吴部族初于鲁东苏北区(《太吴少昊传说考古研究》)部海岱文化论著奕丰实教授揭示鲜知历史现象:皖北豫东区汶口文化遗存能苏北区迁徙同鲁东沂、沭河游带汶口文化晚期遗存其部份能自苏北区原导致种迁徙呢奕教授推测两素汶口文化口增势力膨胀进行向外扩张(《海岱区考古研究》)并非完全处于海岱文化南缘、良渚文化北渐苏北区直存着两文化区系交往与学校(奕丰实《良渚文化北渐》)终采用战争形式导致两败俱伤二水患低洼苏北加黄河改道至淮河游海能规模力治理河道导致量口外徙由知太吴系部族初于鲁东苏北区迫于良渚文化压力水患才举族西迁至皖北、豫东鲁西南区留居原太昊系其支系(j{口少吴)尽管创造较高文化偏居海隅历史发展河渐西迁原所淡忘或史书文字疏记故较少提及;世直尊太昊东帝与太吴初居于东关至于说太吴裔较少少吴裔较太吴西迁与原乃至豫南、鄂北、直达陕甘溶并同化于华夏文化关偏居海隅少吴部族东独立繁衍便合理解释 2.太昊东海外遗迹与传说 代著名历史家范文澜先《历史简编》明确指认:太吴东夷族酋东夷、月崇拜、鸟(凤)图腾近(座)海部落;近发掘并列家级十考古新发现藤花落史前内外城墙遗址及文物展示久已湮灭古——应少吴经家众知名考古家、史家论证:少昊古初都证明与少吴传承关连太吴毫疑问创造藤花落古文明先祖 连云港及周边区关太吴遗迹种种传说少反映位太古帝留水土及民间口文痕迹 ①据专家属于我市古文化北缘——莒县陵阳河遗址土件简化图像考证析:图圆圈图横月弧向凸起尖认定火图五向锐角群山图示图形整含义(群山)空与火合字即炅或作吴田昌五先认:氏族部落标志族徽奕丰实教授认定:居于皖北豫东苏北区持种族徽昊族居民能属于太吴系部族 ②编蓑衣、创历、发明畎田制石代木表柱乃太吴古羽山四项发明太昊针古羽山区雨、潮湿气发明用草编织蓑衣至今云台山区及周边山民、农民编织或穿用蓑衣习惯;稻麦即熟季节农田看身着蓑衣稻草用驱吓偷吃粮食鸟类太昊利用连云港区山、岛、东临海理位置适优越条件指派羲仲羽(蜗、隅、郁)夷所云台山建立测观海(潮)场所其创立八卦历提供落、潮汐涨退、气候季节变化等数据至今太吴指派羲仲观祭遗迹连云港世界水稻种植发源已军崖岩画等史迹与土文物所证实太吴部落类文明贡献太吴利用连云港处黄、淮游水量充沛(河水、雨水)土肥沃气候温湿适宜农、牧、渔、猎特点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其发明畎田沟洫制既灌溉排涝;农业文明发展太吴改木制表柱石质表柱名石晷至今云台山东磊石晷残迹寻 ③百鸟栖息繁衍古羽山东夷凤鸟图腾发源太吴另名号叫帝俊帝俊称吴嗥其形状鸟首身说明帝俊鸟绝错古羽山海临海沼泽便百鸟觅食堂、繁衍王鸟自与其共存类食物链久久便产许与鸟相关习俗与文化鸟同特性任命部落同职能官员名称;鸟习性判断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现象发变化;同鸟类栖息命名关部落、民居名称族徽(图腾) ④吴佬爷与十花城传说市区东部埒口外座非富裕繁华神——十花城哪家、哪做坏事吴佬爷降灾于彼;行善做事昊佬爷记着;待善带或全家乘芦苇筏十花城玩城墙、城门都用芦苇编挡风挡雨挡潮水城门昊佬爷用芦苇两根搭十字形着门念念词:昊佬爷门吴佬爷门门自打城物产丰富应尽;穿金戴银喜笑颜自行取用用付钱户家进十花城起贪包包全家疯拿;临走乘昊佬爷瞌睡间偷走芦苇十字钥匙说等再;想全家芦苇筏漂海浪吞没;接着十花城沉入海底变浅滩满芦苇至今手拿芦苇十字钥匙寻找十花城再碰说吴佬爷气惩罚家殃及辜;自沉十花城沿海海汛侵堤灾难断 据说昊佬爷太吴十花城藤花落 ⑤观音母、娲与太吴全各乃至世界各通称观世音观音士、观音菩萨、救苦救难观世音等等;唯独连云港及周边区古称观音母原仪妙庄严、俊美比性神灵竟称母———位些态龙钟婆婆真耐寻味听讲:观音母创造捏泥祖现才知道哪观音绝娲自称创造类娲观音娲丈夫——太昊顺理章娲化身——观音母配偶亵渎神灵两种传说东海外合璧 ⑥二郎神、侉父、沧海桑田二郎担山赶太阳已连云港区民间家喻户晓口禅至今遗留二郎神担东陬山、西陬山东部海滨并童谣、鼓词传播至今:字洋洋离家乡二郎担山赶太阳……歌颂二郎神担山镇住羿射九颗处乱滚毒太阳看二郎神应夸父居住羽山带 *** 侉音连云港据推测二郎神、夸父都太吴化身二郎担山赶太阳夸父逐都与东夷太阳崇拜着密切关联精卫填海故事羿射九传说都标志着我东海外顶太昊部族战斗豪情壮举 我远古神传说圣明帝王百王先居三皇列五帝首类社母系向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期自聪明智慧立齐功绩称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伏羲赞词意伏羲功德量像月光明 黄帝风(风伯), 竹书纪夏代风夷, 春秋风姓囯任、宿、须句等, 其融入华夏族 太昊纯血缘伏羲氏族传祖辈三任帝嬟移母辈四任帝师嬟 太昊于师嬟二十二(戊前7593)纯血缘伏羲氏族位绝顶聪明男社制度尊男属于各部落酋数都极少数类拔萃男才能资格选部落首领太昊其 公元前7569四任帝师嬟病于宫师嬟世族推荐即帝位癸丑(前7568)太昊元 太昊执政期其区域主要太行山东山东半岛山《淮南、则训》记载:东极自碣石山朝鲜贯东至樽木青土树木野太昊句芒所司者万二千清楚说明伏羲娲政权所统治区域北东部江流域岭南区及西部高原同着其部族华属于同氏族联盟政权 太昊初都于汶(今山东济宁市西北)晚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 太昊执政期除继承先祖伏羲所创造远古文明外许新发明创造发明主要三项: 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气候雨洪水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量泥沙冲击着游洼形面积平原称种河水冲击形平原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期发明畎田些平原沟挖渠即灌溉农田排泄洪涝农业文明发展伏羲氏畎田利周边氏族称畎夷 二风雨表改革太昊前风雨表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改用石主碑象髀骨树立测试风雨山碑齐石主称石晷 三发明草编织物——蓑衣气候晴少阴雨夏季更经阴雨连绵麻类织衣物利于田间劳作渔猎候民间发明用草树皮编防雨工具称作蓑衣适应恶劣气便项发明归功于太昊 太昊娶五世娲氏妻四名重名该三名修四名熙四都太昊重用太昊执政提升葛氏裔木勾芒(作句芒)栋勾陈柱史总官拜相改任重代替勾芒木职主东木星龙星观测习惯于称木勾芒便重称作勾芒勾芒便木官职代名词太昊任命该金号蓐收称金氏主西金星观测三修四熙共主北水星号玄冥负责北辰星观测 太昊期文化重贡献发明十二支 传说十二支太昊重臣勾芒发明古十二支读音写与现完全同古写读音:⑴□读孳zi即现;⑵□读孬nao即现丑;⑶□读坳ao即现寅;⑷□读娇jiao即现卯;⑸□读臣chen即现辰;⑹□读广guang即现巳;⑺□读五wu即现午;⑻□读围wei即现未;⑼□读cang即现申;⑽□读酋qiu即现酉;⑾□读渠qu即现戌;⑿□读矿kuang即现亥古符号文字输入写暂空缺(据王《三皇五帝代》) 太昊伏羲娲政权位作帝王史书曾留许记录由于灾祸损毁保留少我能史书引文考古获少量信息 太昊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卒于太昊四十二(甲午前7527)终六十七岁遗体葬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尊号白帝、帝太昊 ………………………………………………………… 太昊位表(供参考) 公元纪(干支)……位间……事记 前7568(癸丑)……元…… 前7567(甲寅)……二…… 前7566(乙卯)……三…… 前7565(丙辰)……四…… 前7564(丁巳)……五…… 前7563(戊午)……六…… 前7562(未)……七…… 前7561(庚申)……八…… 前7560(辛酉)……九…… 前7559(壬戌)……十…… 前7558(癸亥)……十…… 前7557(甲)……十二…… 前7556(乙丑)……十三…… 前7555(丙寅)……十四…… 前7554(丁卯)……十五…… 前7553(戊辰)……十六…… 前7552(巳)……十七…… 前7551(庚午)……十八…… 前7550(辛未)……十九…… 前7549(壬申)……二十…… 前7548(癸酉)……二十…… 前7547(甲戌)……二十二…… 前7546(乙亥)……二十三…… 前7545(丙)……二十四…… 前7544(丁丑)……二十五…… 前7543(戊寅)……二十六…… 前7542(卯)……二十七…… 前7541(庚辰)……二十八…… 前7540(辛巳)……二十九…… 前7539(壬午)……三十…… 前7538(癸未)……三十…… 前7537(甲申)……三十二…… 前7536(乙酉)……三十三…… 前7535(丙戌)……三十四…… 前7534(丁亥)……三十五…… 前7533(戊)……三十六…… 前7532(丑)……三十七…… 前7531(庚寅)……三十八…… 前7530(辛卯)……三十九…… 前7529(壬辰)……四十…… 前7528(癸巳)……四十…… 前7527(甲午)……四十二…

阴阳的来源

阴阳来源于太极图,故而要想清楚阴阳的来源,就先要明白太极图的概念。 太极图其实是古人观察各种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自然形成的一个模式。古人按照24个节气测量某一年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把这些数据连起来就形成了太极图。

现在教科书把夸父追日讲成是古代有个人每天跟着太阳走,找太阳下山的地方。但在《山海经》里写得很清楚,夸父追日是“欲追日景”。“景”通“影”, 夸父就是专门研究太阳影子的专家。 如果说夸父是追着太阳落山走,理应是向西走,但是《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夸父都是在向北,夸父“北饮大泽”,他要找的是北方,最后未至,道渴而死。“渴”通“竭”,“道渴”就是走到后来没有路走了。所以, 夸父每天研究太阳的影子,是第一个在时间上找到冬至点,在空间上找到北的人。正是因为夸父有这样的巨大贡献,古人才会用故事来纪念他。

太极图源自科学观察,不仅观察太阳的影子可以形成太极图,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动态变化的周期规律,都可以形成太极图。 譬如,按照日间、夜间时间的变化数据:夏至晚上最短,过了小暑,晚上时间长一点,大暑时间又长一点,晚上时间不断增加,到冬至点晚上时间最长,这样按照24节气白天、晚上时间长度的变化,可以形成太极图。 太极图就是自然界周期性变化规律的一个模式,不是哪个哲学家为了说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而设计出来的图。出现这个自然模式后,我们可以看到阴阳是互相对立统一、互相消长、互相转化的,这就是哲学的内容了,所以哲学是对自然模式的智慧解读。

阴阳的本义

太极生两仪,“仪”是一种象态,不是指物质。若阴阳是两类物质,那就成了“太极生两物”了。 从太极图可以看出,由衰到盛的象态叫作阳,由盛到衰的象态叫作阴 。一年中上半年阳,下半年阴,它不是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的不同的时态。白天跟晚上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不同的时态。了解了太极图的来源,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太极图。 北宋周敦颐画的就是哲学的太极图,因为他没有见到古代的太极图。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是艺术化的太极图,不能表达太极的真正含义。 曾看到过一个中医文化进校园的太极图,图中冬至位上阳气最大,以后阳气不断减少,到夏至点阳气最少,这样阴阳颠倒的太极图,能给我们的儿童什么教育?

开阖枢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中有一篇有关太极阴阳动态变化的章节《阴阳离合论》,讲的是太极的开阖枢变化产生三阴三阳。原文:“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把三阴三阳的时间点和方位定得非常明确,这就是阴阳“六气”的来源和本义。六气就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来源于开阖枢。教科书讲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这是讲六气相应的气象,不是六气本义。从阴阳的离合运动才能理解为什么太阳是寒水。有医家认为太阳是阳多,阳多怎么能叫寒水呢?应该改成太阳君火;少阴在北方,怎么配君火呢?要把少阴改成寒水。这都是因为他不了解开阖枢产生的误解。

《史记·历书》曰:“以至子日当冬至,阴阳离合之道行焉。”以冬至点作为阴阳离合的起点。开阖枢思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被我们忽略了,就是洛书怎么来的? 洛书就是由太极的开阖运动产生的,是数字化的太极图,和开阖枢产生的六气高度一致。 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进九,所以太阳配寒水,洛书的点数是十以内最大的偶数八。 这里“太”不是大的意思,是最早的意思,最早的老祖宗叫太祖、太宗,阳气刚出来的时候叫“太阳”。 不懂得动态开阖枢的位置,就不理解什么叫“太阳寒水”。

哲学概念的阴阳与《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概念是不一样的, 所以《阴阳离合论》中黄帝有“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之问。中医有了三阴三阳的阴阳学说,更完整地显示了古代阴阳学说的科学内涵。看到开阖枢的图,就知道洛书的数是怎么来的。广明之下,就是过了夏至点温度最高,一天中过了中午,阳气最多,阴气最少,所以此处是2个点,表达阴气最少;中午以前阴气较中午以后阴气要多一些,所以是4个点;半夜以后的阴气比半夜以前的要重,所以代表半夜后的东北位是8个点、半夜前的西北位是6个点。整个洛书的点都反映了动态的气化状态。所以,看了动态的开阖枢,才能理解洛书是怎么来的。

什么叫三生万物

许多研究《道德经》的专家不研究《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不懂得开阖枢,把三生万物的“三”讲成是天、地、人。《黄帝内经》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天、地、人都是由三产生的,所以三不可能再是天、地、人。 三是开阖枢的三种象态,是动态的。“三”一分阴阳就变成“六”,《黄帝内经》讲的是六生万物,《至真要大论》曰:“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左传》也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六生万物跟三生万物是一个思想。

河图、先天八卦是怎么变成洛书、后天八卦的?其实就是从开阖枢来的。先天八卦的“离”卦在东边,代表太阳,但是太阳升起来以后不会停留在东方,要转到南方,所以后天八卦的“离”卦就从东方到南方。以后又要不断地下降,所以代表最大阳的“乾”卦就要落到西北的方位了。北方原来是“坤”卦,都是阴爻,为什么后天八卦要变成“坎”卦,里边加一个阳爻?因为冬季,植物地面上的茎叶枯萎并不是阳气没有了,它的阳气要以种子的形式储藏起来,作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原动力, “命门”思想就是这样来的 。通过开阖枢就知道,少阴中一定要有阳,这是开阖枢也是《黄帝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思想。

开阖枢思想是什么时候有的呢?我们现在太局限于文献研究,因为最早的文献记载也就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 而甲骨文记载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不可能用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大多数留下的是图。 在河南濮阳的西水坡墓葬是6500年以前的,这比黄帝时期的5000年前早,比伏羲时期的8000年前晚。这个墓葬里出现了左青龙、右白虎的文化现象。现在流传的四象八风、二十八宿是伏羲文化,6500年前的墓葬出现青龙、白虎,证明了早于6500年前的伏羲时代就已经有了青龙、白虎,古人留下的有关伏羲文化的记载,完全可以从许多出土文物、考古遗迹中得到印证。另外还可以通过天文考古恢复古代的天象: 二十八宿作为时间坐标,最合理的年代是在7700年前,当时二十八宿在赤道上的分布相当均匀,所以把二十八宿作为时间坐标。现在的二十八宿间的距离已经相当不均匀,不可能把现在的二十八宿作为二十八个时间坐标。

西水坡墓葬的周围还有几个殉葬的小孩,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些小孩跟墓主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把那些小孩丢弃了,只要了中间部分。当时发掘出来的陪葬的小孩有4个,最小的是个大约10~12岁的小女孩,在墓主人的西边;最大的是个16岁左右的男孩葬在东边,北边有一个14岁左右的男孩;南边还有一个小孩被丢弃了,未及作鉴定。为什么最大的男孩放在东边,而最小的女孩放在了西边? 因为在八卦中,东方是震卦,代表长男,古代“东宫太子”就是这一文化的代表;西方的卦是兑卦,兑卦象征着少女;坎卦是中男,在北方。 这是非常强烈的后天八卦的形式。由此知道,后天八卦不是由周文王创立的。现在讲授《易经》的都讲后天八卦是由周文王创立的文王八卦,在6500年前的神农时期墓葬中已经有了后天八卦,比周文王早了3500年,这个发现非常重要,但是考古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墓葬的文化意义。

关于神农文化

现在人们对神农文化的了解极少,误解很多。看到有些书上讲神农文化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的创始人,创造的是钻木取火和翻土的农具。曾看到一个神农塑像,一只手拿的是钻木取火,另一只手拿着水稻,这是对神农文化的极大误解。 中国的农业社会到60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期才有吗?河南贾湖遗址9000年了,里面农业社会的各个要素已经相当完备,湖南也发现了一万五千年以前的水稻。因此,不是神农时代才有农业社会的,钻木取火更是多少万年以前就有了。

我们通过对濮阳墓葬和三星堆遗址的考察可以知道神农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是把先天八卦变成后天八卦,把河图变成洛书。 他们的文化符号是南方的九数,南方色赤,所以把神农叫作炎帝。不了解神农文化这一特性,看到三星堆遗址就不会解释了。神农把代表太阳的离卦从东方转移到南方,说明他们重视南方的太阳,所以洛书南方的数要取最大的奇数“九”。三星堆出现的大眼睛头像、三只脚鸟的铜器等,许多人不明白,所以出现了“外星文化说”“西亚文化说”“中华文明西来说”“甲亢说”等谬论。 懂得神农文化后就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眼睛那么大?因为“离为目”,神农用同时代表太阳的离卦作为他的文化符号,所以要突出眼睛。为什么是九头鸟?本来河图南方的成数是7,神农推崇南方的太阳,故把最大的奇数9放到南方。南方朱鸟跟太阳联系起来,所以出现了太阳中的朱鸟,再联系到9数,就有了“九头鸟”。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三星堆中有两棵巨大的青铜树,1号树高396米,二号树只有1号树的一半大;1号树是细柳,2号树是扶桑。扶桑代表日出,有专家问“为什么代表日出的树,比代表日落的树小一半呢?难道日落比日出更好看吗? ”懂了神农文化后就非常容易理解。有一次我问一个小朋友,代表东方太阳的树和代表南方太阳的树应该哪个大呀?小朋友脱口就说:当然南方的树大呀。 而有的专家却解释说,因为三星堆在西部,这是三星堆居民的地方主义。

中华文明的三大里程碑

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经过了伏羲、神农、黄帝这三大里程碑,其实这也是阴阳学说发展的三大里程碑。因为到黄帝时期才比较成熟,所以我们把中华文明的标志定在这个时期。 伏羲时期,太极生两仪,有了阴阳;两仪生四象,有了一年四季;四象生八卦,又生出八方、八风等格局,但这还是阴阳的初级模式。到神农时期有了开阖枢,有了三,产生了六气,形成九数。到黄帝时期找到了十二律,十二律使六气成了标准的“律”;黄帝又建立了五行学说,“五”跟“六”的结合产生了六十甲子,有了沿用至今的黄历。三皇的文化沿革非常清楚,不是不可考的神话。

黄帝时期确立了三阴三阳“六律”以后,六律成为万事根本,“王者制事立法,一本于六律!”依据六律建立的黄历,应用到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促使了社会的繁荣辉煌,所以把黄帝讲成“人文始祖”和“人皇”。 天皇、地皇、人皇不是一个比一个低,而是逐级发展,到黄帝时期发展到中华文明的最高级,所以讲“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志”,而不是以伏羲、《易经》为标志。

要深入发掘现存的文献资料里找不到的信息,可以“象罔索珠”,从无字文献中下功夫。像三星堆里有那么大的青铜礼器,说明古人把这个看得非常重要,是传承给我们后人的重大文化信息,我们要读懂这些东西。五运六气对理解整个《黄帝内经》理论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六”代表“炎”,“五”代表“黄”,所以五运六气是炎黄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不懂开阖枢,就丢掉了阴阳离合思想,就讲不好什么叫“七损八益”。七、八的概念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为什么说“七不出,八不归”?为什么“七上八下”是不好的词?这些都跟阴阳离合运动的特点有关系。北宋沈常说:“损益之不分,害生民之命。”这是阴阳学说和天人合一的关键。通过三阴三阳,就可以知道古人治病思想的高明。《伤寒论》是应用三阴三阳学说的典范。最近盛行的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不需要找具体穴位,直接找三阴三阳,思路清晰,非常简单,效果超过传统针法。其实许多早期文献上都不讲具体穴位,只讲“治阳明”“刺太阳”等。通过疗效,我们看到,在治疗时,可以不去关注疾病本身而治愈疾病,真正的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

五行的五气更立中,为什么木生火,是因为春天过后就是养长的夏天,而不是因为木材燃烧了产生火。天六地五,开阖枢是自然层面的天的变化规律,六气是天的象,五行是地上看到的象,所以五行是地数。不把文化搞清楚,不把三皇文明梳理清楚,这些全都成了糊涂账。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对《伤寒论》“六经”及其“欲解时”见解独到,将“欲解时”释为“相关时”,广泛应用于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取效卓著。今就笔者多年来与顾植山讨论所闻,结合临床实践,酌加个人理解,概述如下。

“六经辨证”实为“六律辨证”“六气辨证”

《伤寒论》中本无“六经”之名,仅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为三阴三阳“六病”。自宋人朱肱倡“六经”说始,后人以“六经”代称三阴三阳“六病”,已为约定。

柯韵伯《伤寒论翼·序言》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恽铁樵《伤寒论研究》言:“《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顾植山认为,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对“三阴三阳”的理解,在对气化“开阖枢”理论的掌握。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本义》在阐述六经时言:“此皆论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古人把天地间的盛衰变化理解为一种“橐”运动。老子《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运动一开一阖,出现“开、阖、枢”三种状态。《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故顾植山认为“三生万物”之“三”是开、阖、枢而不是有些人讲的天、地、人。阴阳各有开、枢、阖,就产生了“六气”。《黄帝内经》命之曰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开阖(又称“离合”)运动又与时间周期相关。《史记·历书》:“以至子日当冬至,阴阳离合之道行焉。”

橐运动产生“龠”律,古人通过“葭管飞灰”发现了时间周期的“六律六吕”。顾植山认为“六律六吕”是自然界万古不变的基本“律”,《伤寒论》“六经”之所以能“钤百病”,实因其遵循了时间周期的基本“律”,“六经”实即“六律”之意;“六经”之“经”是“经纬”之“经”。

图1 开阖枢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

《素问·阴阳离合论》对开阖枢产生六气的时空定位有完整的论述,可参图示(见图1)。结合“开阖枢”图示看,太阳居东北寒水之位,时序“正月太阳寅”,故配寒水;太阴居西南坤土之位,时序长夏主湿,故配湿土;阳明居西北乾金之位,时序秋燥,故配燥金;厥阴居正东风木之位,时序属春,故配风木;少阳居东南巽风生火之位,时序初夏,故配相火;少阴居太冲之地,虽正北寒水,但与正南君火子午相应,标阴而本火,故配君火。这样“三阴三阳”与“六气”的关系就明晰了(见图2)。习惯讲的“六经辨证”实质就是以“六律”“六气”为标准的辨证法则,亦可称“六律辨证”“六气辨证”。

图2 三阴三阳配六气图

“六气”理论指导经方确立仲景“医圣”地位

宋以前方书众多,当时与张仲景《伤寒论》齐名的尚有其他方书,如宋人孙兆等在校订《外台秘要·序》中指出“古之如张仲景、《集验》与《小品》最为名家”;林亿、高保衡在校订《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指出“究寻于《千金方》中,则仲景之法十居其二三,《小品》十居其五六”。张仲景用三阴三阳“六气”思想来指导经方的应用是张仲景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抓住了“三阴三阳”,能提纲挈领,执简驭繁。

逮至北宋运气学说成为显学,北宋嘉祐二年宋政府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对经典古医籍进行校正和刊刻印行,所校订医书中以“嘉祐八书”为代表,方书选定的是张仲景基于三阴三阳“六气”理论创作的《伤寒论》,因此《伤寒论》脱颖而出,得到广泛传扬,张仲景“医圣”的地位也由此确立。

“欲解时”是厘定分辨“六经”的时间节点

《伤寒论》中的辨证是多维度的,是“病脉证并治”,即辨病、辨脉、辨证相结合。辨“病”是辨三阴三阳,张仲景辨三阴三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辨“欲解时”,通过“欲解时”来判断三阴三阳的归属。

脉、证是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象”态,“开阖枢”是时相,“欲解时”是厘定分辨“六经”的时间节点,抓住这个节点,对于判定证候的六经归属具有特殊意义。惜乎仲景未详述“欲解时”的临床运用,后人不甚明了,致使千年以来鲜有和韵。

六经病“欲解时”源于“开阖枢”时空定位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条文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原文分载于第9条、193条、272条、275条、291条、328条。具体如下:“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3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条)。可参图示(见图3)。

图3 六经病欲解时示意图

六经病“欲解时”实为“相关时”

六经“欲解时”提出的是和三阴三阳相关的时间节点问题。顾植山对六经病“欲解时”的独到见解为“相关时”。“相关时”不是“必解时”,可以“欲解”而“解”,也可以“欲解”而“不解”,还可能因“相关”而在该时间点出现一些症状的发生或加重。

六经“欲解时”是依据《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对三阴三阳的时空定位来确定的,参照“欲解时”判定证候的六经属性,并据此遣方用药,常取得良效甚至奇效,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验证。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运用体会

厥阴病“欲解时”的特殊临床意义

对于厥阴病历来争议较多,近人陆渊雷指出,“厥阴病篇竟是千古疑案”,认为“无可研索”,甚至否定。柯韵伯则感叹“六经以厥阴最为难治”。但运用欲解时理论后,我们发现临床上厥阴病并非少见,治疗也不复杂。

依据厥阴病欲解时与厥阴的相关性,凡在夜间丑时(下半夜1点到3点)后症状出现或加重者,多考虑属厥阴病,用厥阴的代表方乌梅丸治疗,每能收到意外效果。近年来,笔者见到顾植山据厥阴病欲解时用乌梅丸治疗的病种十分广泛,包括盗汗、失眠、胃痛、咳嗽、哮喘、泄泻、头痛、无名背热、肺癌、不孕症等不下数十种,涉及肝、心、脾、肺、肾各系统多种疑难杂病,其临床疗效足以让人叹服此方的神奇。

对于乌梅丸,清代伤寒大家舒驰远曾评论此方“杂乱无章,不足为法”,甚至发出“乌梅丸不中之方,不论属虚属实,皆不可主也”;《汤头歌诀》《医方集解》等方书及现行通用的《方剂学》教材等都将乌梅丸列为“杀虫剂”“驱虫剂”的首方,忽略了其作为厥阴病主方的意义,使乌梅丸在胆道蛔虫症已少见的当代临床中成了一张冷方。对六经“欲解时”的解读,破解了对“千古疑案”厥阴病的认识,也激活了千古名方乌梅丸。

为何厥阴病的“欲解时”运用机会更多呢?因厥阴为两阴交尽,阴尽阳生,阴阳转化之时。在六经传变中,厥阴为病程演进的最后阶段。把握住厥阴的时间节点,助推气化由阴出阳,则疾病得愈。故厥阴病“欲解时”在临床上运用机会最多。

辨“欲解时”需结合平脉辨证整体分析才能更有把握

顾植山认为,《伤寒论》不是简单的辨证论治,而是通过辨证、辨脉、辨时相结合来达到辨病(确定病在三阴三阳的何经)的目的。其中看“欲解时”是张仲景辨时定经的重要特色。

由于辨“欲解时”只是《伤寒论》辨六经病的方法之一,所以对“欲解时”的临床运用不能刻板拘泥,还需结合平脉辨证整体分析才能更准确。例如用乌梅丸时若仅仅只依据“欲解时”,就会出现有时效果很好而有时又会没有效的现象;若能结合《伤寒论》326条中“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所言,对同时伴有口渴、手足厥逆、寒热错杂等表现之一者使用,疗效就更有把握。

三阴经“欲解时”应用更注重其起始时点

太阴、少阴病“欲解时”重叠于“子丑”;少阴、厥阴病“欲解时”重叠于“丑寅”;三阴经病“欲解时”共同重叠于“丑”时。如何把握三阴经的时间重叠问题?顾植山对三阴经病“欲解时”的应用经验,认为每经欲解时的第一个时辰意义更大,即太阴病“欲解时”以亥时为要、少阴病“欲解时”以子时为要、厥阴病“欲解时”以丑时为要。

笔者曾见顾植山治疗一位盗汗病人王某,女性,53岁,自汗、盗汗5~6年,昼夜不停,汗如水洗,汗出身凉,肩背冷痛,夜间喉中干如撕裂,膝软无力,大便黏滞。首诊予当归六黄汤合乌梅丸,盗汗未有明显改善,复诊询知每至半夜子时起即盗汗,遂从少阴病“欲解时”治,施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投剂辄愈。处方:炒黄连6克,炒黄芩10克,炒杭芍10克,紫油桂2克(后下),东阿胶10克(烊化),鸡子黄1枚。

六经病“欲解时”用之得当妙不可言

顾植山曾治疗一位女性患儿,7岁,山东人,自2009年因鼻衄反复发作,伴全身皮下瘀斑,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最低至3×109/L,多次住院给予激素冲击、输入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患儿对激素治疗不敏感。2012年6月16日,因血小板再次下降严重来诊,时患儿大便偏干,时有鼻衄。顾植山询问知其鼻衄常在下午发作,并有大便干,遂从“阳明病欲解时”治,予承气汤法。处方:制大黄6克(后下),川厚朴6克,炒枳实8克,炙甘草6克,7剂。2012年6月27复诊,奇迹发生了,服上方后患儿鼻衄未再发生,大便转畅,诸症平稳,复查血常规提示PLT:89×109/L。后以承气汤等合方出入善后,病情稳定。

笔者曾指导同道用“欲解时”理论治疗一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患者为老年病患,有多种基础病,血小板反复低下10余年,每1~3个月就需住院治疗,反复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收效不佳。2014年10月再次住院,当时血小板12×109/L,患者有下半夜易醒的症状,醒后有口干、耳鸣,舌红苔薄,脉象不详,笔者根据“厥阴病欲解时”经验,建议用乌梅丸原方,附片量小用3克,乌梅60克,头煎药睡前1~2小时服,2剂后,睡眠明显改善、夜间不再醒、耳鸣消失,复查血常规PLT:25×109/L。1周后,再次复查PLT:60×109/L,此后间断服药,半年血象尚稳定,未再住院。

有关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运用,实际上是基于运气病机理论的实践与深化,是基于对“开阖枢”时相、时机的把握,更能体现中医天人相应的特色。基于六经病“欲解时”指导临床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

伏羲155。

伏羲155爆发性非常的强,是三连发,正面装甲特别的硬,转向速度非常的快,速度特别的快,开局就能抢到卡点,输出能力和防护能力是最强的,整体的数据非常的有优势。

伏羲b在300米内可以随便使用,超出300米的精准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使用的时候手感特别差。

以上就是关于“伏羲八卦”中其实隐藏了三个数字,那么这数字有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伏羲八卦”中其实隐藏了三个数字,那么这数字有什么意思、诛仙2 羲皇城任务怎么做、我们自称“龙”的传人,但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怎么回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490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