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软件数据库

怎么理解软件数据库,第1张

1首先应该从实务中去理解,也就是了解真实的企业的业务。

2其次了解软件系统是如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的。

3然后通过软件系统内的报表取值来源,去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4再高级一点就是对数据库进行监测,看系统每个功能是如何影响数据库的表和字段的。当然如果 你有该系统的完整资料,那么一般是不需要直接去对数据库监测的。

对数据库监测,例如sqlserver可以直接使用sql server profiler

对相同类型的PD-Guard,也可能连接了多台(数据存入相同或不同的MySQL数据库服务器);其实,第一阶段只需要考虑一个变电站内多个PD-Guard监测设备仅连接进入一个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情形。

将来再考虑多个变电站的数据汇集的情形。

1、先查询目的数据库中的最大时间记录的时间;

2、查询源数据库中等于该记录时间的数据记录,插入到目的数据库中(需查验确保不插入重复记录);

3、查询源数据库中时间大于该记录时间的数据记录,并插入到目的数据库中。

制定一个成功的数据库安全策略的关键在于你要了解为什么要保护数据库,保护哪个数据库,以及如何最好的保护数据以应对所有类型的威胁,遵从各种规范——如SOX、HIPAA、PCI DSS、GLBA 和欧盟法令。在最新的研究中,建议企业按照以下三点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安全策略:

 1、建立一个集身份验证、授权、访问控制、发现、分类,以及补丁管理于一体的坚实基础。

了解哪些数据库包含敏感数据是数据库安全战略的基本要求。企业应对所有的数据库采取一个全面的库存管理,包括生产和非生产的,并且遵循相同的安全政策给它们划分类别。所有的数据库,尤其是那些存有私人数据的数据库,应该有强的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即使应用层已经完成了认证和授权。缺乏这些坚实基础会削弱审计、监察和加密等其他的安全措施。

此外,如果不能每季度给所有的关键数据库打补丁,那么至少半年一次,以消除已知的漏洞。使用滚动补丁或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供应商和其他厂商那里收集信息,以尽量减少应用补丁的停机时间。始终在测试环境下测试安全补丁,定期运行测试脚本,以确保修补程序不影响应用程序的功能或性能。

2、使用具有数据屏蔽、加密和变更管理等功能的预防措施

在建立了一个坚实和基本的数据库安全策略后,就应该开始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重要的数据库。这样就为生产和非生产数据库提供了一个保护层。数据隐私不随着生产系统而停止,它也需要扩展到非生产环境,包括测试、开发、质量保证(QA)、分阶段和训练,基本上所有的私有数据都可以驻留。数据库安全专业人士应该评估在测试环境中或外包应用开发中用数据屏蔽和测试数据生成来保护私有数据的效果。

使用网络加密以防止数据暴露给在监听网络流量或数据静止加密的窥视者(他们关注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当数据针对不同的威胁,这些加密方法可以实现相互独立。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对应用程序的功能有影响。

保护关键数据库的结构要按照标准化的变更管理程序来进行。在过去,对生产环境中的计划或其它数据库进行变更时需要关闭数据库,但新版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允许在联机时进行这些更改,这就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一个标准化的变更管理程序能确保只有管理员在得到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改变生产数据库并且跟踪所有数据库的变更。机构还应该更新自己的备份和可行性计划,以处理数据或元数据因这些变更而发生的改变。

3、建立具有审计、监测和漏洞评估功能的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

当重要数据发生意外变化或者检测到可疑数据时,有必要进行一个快速的调查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数据库里的数据和元数据可以被访问、更改甚至是删除,而且这些都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完成。通过数据库审计,我们能够发现“是谁改变了数据”和“这些数据是什么时候被改变的”等问题。为了支持之前提到的管理条例标准,安全和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士应该追踪私人数据的所有访问途径和变化情况,这些私人数据包括:xyk卡号、社会安全卡卡号以及重要的数据库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如果私人数据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被更改或者被访问,机构应该追究负责人的责任。最后,可以使用漏洞评估报告来确定数据库的安全空白地带,诸如弱效密码、过多的优先访问权、增加数据库管理员以及安全群组监测。

牢记安全政策、安全标准、角色分离和可用性

数据库安全策略不仅关注审计和监测,它也是一个端到端的过程,致力于减少风险、达到管理条例的要求以及防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攻击。数据库安全需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填补安全空白、与其他安全政策协作以及使安全方式正式化上。在草拟你的安全策略时,要使你的数据库安全政策与信息安全政策一致;要注意行业安全标准;要强调角色分离;要清楚描述出数据恢复和数据使用的步骤。

数据库审计作为目前用户接受度最高,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安全产品,如果只是单纯的具有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其功能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一 加密协议解析

数据库有时会采用加密协议通讯,为审计解析带来了困难,但这也是数据库审计产品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将无法实现数据库访问完全审计的任务。例如针对SQL Server默认的数据库用户加密或者更深层次的加密协议,都需要数据库审计产品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 复杂环境的数据采集

数据库审计产品除了常规的旁路部署通过交换机镜像数据库访问流量的审计方法外,还应具备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数据采集方式,例如在复杂的虚拟化网络环境下,通过“探针”方式捕获数据库流量。但是无论哪种部署方式,都需要在不影响数据库原有性能,无需应用、网络环境改造的前提下,提供可靠的数据库审计服务。

三 应用关联审计与监控

数据库审计产品除了具备常规的客户端一层的审计信息:客户端IP、数据库用户、主机名、 *** 作系统、用户名等,还应具备应用侧风险行为审计与监控的能力,例如对应用账户、应用IP等关联审计信息。

四 数据库入侵行为监测

数据库暴露于内外网络,且数据库各版本都有安全漏洞问题,因此数据库审计产品应提供针对数据库漏洞攻击的“检测”功能,并对这些漏洞攻击实时监控、有效记录,发现风险后及时告警,且能够有效追溯风险来源。

五 数据库异常行为监测

数据库审计产品的主体价值是帮助用户高效的完成风险行为的定责追溯,这需要数据库审计产品针对数据库通讯协议进行完全解析;并具备针对SQL语句的学习、归类形成模板的能力;最终结合会话信息、应用关联信息,实现数据库行为建模。基于访问模型,当数据库访问行为异常时,系统可提供实时的告警能力,降低数据泄露的损失。

六 数据库违规行为监测

数据库审计产品还应具备针对数据库的违规访问、登录等行为检测告警的能力。例如利用审计到的数据库账号和客户端IP信息,针对指定周期内,同一IP或账号的频次性失败登录行为进行监控并形成告警。

七 报表展现

数据库审计产品应具备将审计日志进行数据化分析并以个性化报表展示的能力,以便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更加便捷、深入的剖析数据库运行风险。例如:综合报表、合规性报表、专项报表、自定义报表等。

安华金和数据库审计产品不但完全具备以上7种能力,还具备更多的且具有用户价值的扩展功能,具体可以咨询他们~百度能查到相关资料的。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理解软件数据库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理解软件数据库、如何收集来自多个状态监测设备的数据,并存入数据库、怎么保证企业数据库的安全有哪些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510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