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是排序算法的一种,思路清晰,代码简洁,常被用在大学生计算机课程中。“冒泡”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越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故名。这里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进行讲解。基本思想及举例说明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就是不断比较相邻的两个数,让较大的元素不断地往后移。经过一轮比较就,选出最大的数;经过第2轮比较,就选出次大的数,以此类推。下面以对 3 2 4 1 进行冒泡排序说明。
1.这个算法用rand函数产生新的要排序的数据,与已有的有序数列中的数据依次比较,如果遇到比他大的数据,就从该数据开始,一直交换到末尾,达到一个插入的效果。从而形成有序的数列。
2.此外,只用rand函数并不能达到真正随机的效果。如果要实现真正随机的效果,还要配合srand函数才行。
3.具体代码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void main(){int a[10],temp,rprintf("请输入一个种子\n")scanf("%d",&r)srand(r)for(int i=0i<9i++) 。
以下是冒泡排序的代码: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0, n-i-1):
if arr[j] >arr[j+1] :
arr[j], arr[j+1] = arr[j+1], arr[j]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_sort(arr)
print ("排序后的数组:")
for i in range(len(arr)):
print ("%d" %arr[i]),
冒泡排序是比较经典的排序算法。代码如下: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换位置
}
拓展资料: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第一趟比较完成后,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所以第二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一个数不参与比较;
第二趟比较完成后,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第二大的数,所以第三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两个数不参与比较;
依次类推,每一趟比较次数-1;
??
举例说明:要排序数组:int[] arr={6,3,8,2,9,1}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换位置
}
参考资料:冒泡排序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