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2005物理存储主要包括哪两类文件?

SQL SERVER2005物理存储主要包括哪两类文件?,第1张

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中,用于数据存储的实用工具是数据库。数据库的物理表现是 *** 作系统文件,即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磁盘上的文件组成。这种物理表现只对数据库管理员是可见的,而对用户是透明的。逻辑上,一个数据库由若干个用户可视的组件构成,如表、视图、角色等,这些组件称为数据库对象。用户利用这些逻辑数据库的数据库对象存储或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这些对象在不同应用程序中完成存储、 *** 作和检索等工作。逻辑数据库的数据库对象可以从企业管理器中查看.

每个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无论是系统数据库还是用户数据库)在物理上都由至少一个数据文件和至少一个日志文件组成。出于分配和管理目的,可以将数据库文件分成不同的文件组。

数据文件:分为主要数据文件和次要数据文件两种形式。每个数据库都有且只有一个主要数据文件。主要数据文件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mdf。它将数据存储在表和索引中,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还包含一些系统表,这些表记载数据库对象及其他文件的位置信息。次要数据文件包含除主要数据文件外的所有数据文件。有些数据库可能没有次要数据文件,而有些数据库则有多个次要数据文件。次要数据文件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ndf。

日志文件:SQL Server具有事务功能,以保证数据库 *** 作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所谓事务就是一个单元的工作,该单元的工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日志文件用来记录数据库中已发生的所有修改和执行每次修改的事务。SQL Server是遵守先写日志再执行数据库修改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如果出现数据库系统崩溃,数据库管理员(DBA)可以通过日志文件完成数据库的修复与重建。每个数据库必须至少有一个日志文件,但可以 不止一个。日志文件的默认文件扩展名是.1df。建立数据库时,SQI。Server会自动建立数据库的日志文件。

文件组:一些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在特定磁盘驱动器上放置的数据和索引来提高自身的性能。文件组可以对此进程提供帮助。系统管理员可以为每个磁盘驱动器创建文件组,然后将特定的表、索引、或表中的text、ntext或image数据指派给特定的文件组。

SQI.Server有两种类型的文件组:主文件组和用户定义文件组。主文件组包含主要数据文件和任何没有明确指派给其他文件组的文件,系统表的所有页均分配在主文件组中;用户定义文件组是在CR E_ATE DATA_BASE或AI,TER DATA.BASE语句中,使用FII,EGROUP关键字指定的文件组。SQt.Server 2005在没有文件组时也能有效地工作,因此许多系统不需要指定用户定义文件组。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文件都包含在主文件组中,而且SQI。Server 2005可以在数据库内的任何位置分配数据。

每个数据库中都有一个文件组作为默认文件组运行。当SQI。Server给创建时没有为其指定文件组的表或索引分配页时,将从默认文件组中进行分配。一次只能有一个文件组作为默认文件组。如果没有指定默认的文件组,主文件组则成为默认的文件组。

数据结构有哪些》一节讲到,数据的存储方式可分为线性表、树和图三种存储结构,而每种存储结构又可细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数据存储方式如此之多,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到底如何选择呢?数据存储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两方面,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又称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简单地理解,就是指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家庭成员关系图

图 1 家庭成员关系图

例如,图 1 显示是一张家庭的成员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张平、张华和张群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张亮,其中张平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张晶和张磊。

以上所说,父子、兄弟等这些关系都指的是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假设我们要存储这样一张家庭成员关系图,不仅要存储张平、张华等数据,还要存储它们之间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一组数据成功存储到计算机的衡量标准是要能将其完整的复原。例如图 1 所示的成员关系图,如果所存储的数据能将此成员关系图彻底复原,则说明数据存储成功。

“多对多”关系示意图

图 2 “多对多”关系示意图

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细分为三类,“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一对一”:类似集合 {1,2,3,...,n} 这类的数据,每个数据的左侧有且仅有一个数据与其相邻(除 1 外);同样,每个数据的右侧也只有一个数据与其相邻(除 n 外),所有的数据都是如此,就说数据之间是“一对一”的逻辑关系;

“一对多”:图 1 中的数据就属于“一对多”,因为对于张平来说,有且仅有一个父亲(张亮),但是有 2(多)个孩子;

“多对多”:拿图 2 来说,从 V1 可以到达 V2、V3、V4,同样,从 V2、V3、V4 也可以到达 V1,对于V1、V2、V3和V4来说,它们之间就是“多对多”的关系;

通过学习数据结构,我们可以学到 3 种存储结构分别存储这 3 类逻辑关系的数据,换句话说:

线性表用于存储具有“一对一”逻辑关系的数据;

树结构用于存储具有“一对多”关系的数据;

图结构用于存储具有“多对多”关系的数据;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决定使用哪种存储结构,但具体使用顺序存储还是链式存储,还要通过数据的物理结构来决定。

存储结构(物理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也就是物理结构,指的是数据在物理存储空间上选择集中存放还是分散存放。假设要存储大小为 10G 的数据,则集中存放就如图 3a) 所示,分散存放就如图 3b)所示。

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

图 3 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

如果选择集中存储,就使用顺序存储结构;反之,就使用链式存储。至于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存储设备的状态以及数据的用途。

我们知道,集中存储(底层实现使用的是数组)需要使用一大块连续的物理空间,假设要存储大小为 1G 的数据,若存储设备上没有整块大小超过 1G 的空间,就无法使用顺序存储,此时就要选择链式存储,因为链式存储是随机存储数据,占用的都是存储设备中比较小的存储空间,因此有一定几率可以存储成功。

并且,数据的用途不同,选择的存储结构也不同。将数据进行集中存储有利于后期对数据进行遍历 *** 作,而分散存储更有利于后期增加或删除数据。因此,如果后期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量的检索(遍历),就选择集中存储;反之,若后期需要对数据做进一步更新(增加或删除),则选择分散存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641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