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内外网地址转换,也就是那位热心网友说的一个是内网,一个外网。
2是各类查找IP的应用软件的地址翻译(就暂时叫地址翻译吧)
内外网IP转换,举个例子,比如甲是李家的老二,Y是老王家的老三。老王、老李家都有老大、老二、老三。这老大老二老三就相当于是内网IP地址。他们在自己家,自然不重复就可以了。但如果出了他们家,就不能这样叫了。得统一用外面的称呼,如甲称为李老二,Y称为王老三。这李老二,王老三就是外网地址。
你在局域网中的IP,都是内网地址,局域网内的每台电脑(包括路由器里的LAN接口IP)都是一个网段,但都不能完全一样。完全一样,就会IP冲突了.(当然,特殊情况也可以完全一样而不冲突,这是特殊情况,不提)
内网里的地址,出外网,内网里所有的IP地址,都会转换成路由器的WAN口地址(假设WAN口地址是公网地址情况下)。这可以叫地址映射(地址映射还有其他含义,这里就暂时这样叫吧)
(我猜测你说的局域网中用户应该是和路由器IP完全一样,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有时候玩游戏的时候,你并没有违规,却被列为了IP黑名单,也许是跟你一个小区的某个违规了。----题外话
那网络怎么区分你和其他局域网用户呢?比如不会把你的QQ聊天信息发到你邻居的Q去呢?其实除了IP,还有个端口号。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地址后面会加上端口号来区别。比如我们看网页,用的端口号是80,打开第一个QQ,端口号是4000,再打开一个,端口号是4001(4000,4001不准确,具体多少忘记了,以前做软件时测试过,久了不弄就忘记了,这里只是举例)----这还是题外话,多说点,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多了解些吧。
现在说第二个问题:我们通过网络,比如Q显示对方所在地的IP,一般来说,IP地址应该是对的,但地名则不一定正确。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IP地址数据库的概念。这些IP地址和地名,多数都是网络运行过程中,用户自己输入的。很多都是不准确的。这姑且就叫做地址翻译吧。
所以,你查到的IP地址是天津联通的IP,跟你实际铁通用户不符,是再正常不过了。这就是IP地址数据库还不健全的缘故。这个信息只供参考,不能作为绝对依据。随着IP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补充,会更接近真实地址,但永远不可能完全准确。
唉,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希望能帮助到那些不太明白网络原理的朋友。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路由器:1、拆去二层帧头;
2、进入缓冲区;
3、查看目标地址(匹配路由表);
4、重新封装二层帧头;
5、转发。
二、Switching Process:
1、Check framing and buffer packet
查看二层帧,进行CRC校验,层三的数据和头部进入缓冲区(buffer);
2、Check routing table
查路由表,从buffer中拿出目标IP和路由表进行匹配(与运算);
3、Re-Encapsulation layer 2 header
重新封装二层帧头;
注: (1)二层帧头包括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
(2)此时的二层帧头的源MAC已经变为路由器出接口的地址。
4、Forwarding from one local interface
转发(从一个本地接口封装);
路由表中表项内容一般包括:
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网络。mask: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标识目的主机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pre:标识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优先级。可能到达一个目的地有多条路由,但是优先级的存在让他们先选择优先级高的路由进行利用。
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说明IP包所经过的下一个路由器。interface:输出接口,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cost:路由开销,当到达一个目的地的多个路由优先级相同时,路由开销最小的将成为最优路由。
扩展资料: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
路由器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包寻找一条最佳的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
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决定了数据转发的策略。打个比方,路由表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地图一样,标识着各种路线,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由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