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可能就是数据库没有完全备份下来,数据不完整;如果小一点,差别不大也是正常范围;最好是在本地恢复下看看数据完整度;另外数据库在备份过程中有压缩的话,也会小很多,像国内的多备份工具,也是利用mysqldump,同时有加密压缩功能,还节省存储空间
MySQL在崩溃恢复时,会遍历打开所有ibd文件的headerpage验证数据字典的准确性,如果MySQL中包含了大量表,这个校验过程就会比较耗时。MySQL下崩溃恢复确实和表数量有关,表总数越大,崩溃恢复时间越长。另外磁盘IOPS也会影响崩溃恢复时间,像这里开发库的HDDIOPS较低,因此面对大量的表空间,校验速度就非常缓慢。另外一个发现,MySQL8下正常启用时居然也会进行表空间校验,而故障恢复时则会额外再进行一次表空间校验,等于校验了2遍。不过MySQL80里多了一个特性,即表数量超过5W时,会启用多线程扫描,加快表空间校验过程。
如何跳过校验MySQL57下有方法可以跳过崩溃恢复时的表空间校验过程嘛?查阅了资料,方法主要有两种:
1配置innodb_force_recovery可以使srv_force_recovery!=0,那么validate=false,即可以跳过表空间校验。实际测试的时候设置innodb_force_recovery=1,也就是强制恢复跳过坏页,就可以跳过校验,然后重启就是正常启动了。通过这种临时方式可以避免崩溃恢复后非常耗时的表空间校验过程,快速启动MySQL,个人目前暂时未发现有什么隐患。2使用共享表空间替代独立表空间这样就不需要打开N个ibd文件了,只需要打开一个ibdata文件即可,大大节省了校验时间。自从听了姜老师讲过使用共享表空间替代独立表空间解决drop大表时性能抖动的原理后,感觉共享表空间在很多业务环境下,反而更有优势。
临时冒出另外一种解决想法,即用GDB调试崩溃恢复,通过临时修改validate变量值让MySQL跳过表空间验证过程,然后让MySQL正常关闭,重新启动就可以正常启动了。但是实际测试发现,如果以debug模式运行,确实可以临时修改validate变量,跳过表空间验证过程,但是debug模式下代码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反而耗时更长。而以非debug模式运行,则无法修改validate变量,想法破灭。
mysql原理图各个组件说明:
1 connectors
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sql 语句进行交互,如php、java等。
2 Management Serveices & Utilities
系统管理和控制工具
3 Connection Pool (连接池)
管理缓冲用户连接,线程处理等需要缓存的需求
4 SQL Interface (SQL接口)
接受用户的SQL命令,并且返回用户需要查询的结果。比如select from就是调用SQL Interface
5 Parser (解析器)
SQL命令传递到解析器的时候会被解析器验证和解析。
主要功能:
a 将SQL语句分解成数据结构,并将这个结构传递到后续步骤,后面SQL语句的传递和处理就是基于这个结构的
b 如果在分解构成中遇到错误,那么就说明这个sql语句是不合理的,语句将不会继续执行下去
6 Optimizer (查询优化器)
SQL语句在查询之前会使用查询优化器对查询进行优化(产生多种执行计划,最终数据库会选择最优化的方案去执行,尽快返会结果) 他使用的是“选取-投影-联接”策略进行查询。
用一个例子就可以理解:select uid,name from user where gender = 1;
这个select 查询先根据where 语句进行选取,而不是先将表全部查询出来以后再进行gender过滤
这个select查询先根据uid和name进行属性投影,而不是将属性全部取出以后再进行过滤
将这两个查询条件联接起来生成最终查询结果
以上就是关于mysqldump 备份数据库发现备份的.sql文件比原文件小 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mysqldump 备份数据库发现备份的.sql文件比原文件小 为什么、mysql数据库崩溃的原因(mysql崩溃恢复)、IBDII的工作原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