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数据库软件有那些(国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

国产的数据库软件有那些(国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第1张

一、DM

软件名称:达梦数据库(DM)。

开发商:武汉华工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软件描述:

达梦数据库具有如下技术特色:支持多个平台之间的互联互访、高效的并发控制机制、有效的查询优化策略、灵活的系统配置、支持各种故障恢复并提供多种备份和还原方式。

具有高可靠性、支持多种多媒体数据类型、提供全文检索功能、各种管理工具简单易用、各种客户端编程接口都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用户文档齐全。

二、OpenBASE

软件名称:OpenBASE。

开发商:东软集团有限公司。

软件描述:

主要包括OpenBASE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OpenBASEWeb应用服务器、OpenBASEMini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OpenBASESecure安全数据库系统等产品。

所有的这些产品涵盖了企业应用、Internet/Intranet、移动计算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同的应用模式。

形成了OpenBASE面向各种应用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OpenBASE是OpenBASE产品系列的核心和基础,其它的产品都是在其基础上,根据各自应用领域的不同特点发展、演变而成的。

三、OSCAR

软件名称:神舟OSCAR数据库系统。

开发商: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描述:

神舟OSCAR数据库系统基于Client/Server架构实现,服务器具有通常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切常见功能,此外还包括一些有助于提高系统对工程数据支持的特别功能,而客户端则在提供了各种通用的应用开发接口的基础上,还具有丰富的连接、 *** 作和配置服务器端的能力。

提供与Oracle、SQLServer、DB2等主要大型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TXT、ODBC等标准格式之间的数据迁移工具。

四、KingbaseES

软件名称:金仓数据库管理系统KingbaseES。

开发商: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描述:

交互式工具ISQL;图形化的数据转换工具;多种方式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提供作业调度工具;方便的用户管理;支持事务处理;支持各种数据类型;提供各种 *** 作函数;提供完整性约束;支持视图;支持存储过程/函数;支持触发器。

五、iBASE

软件名称:iBASE。

开发商:北京国信贝斯软件有限公司。

软件描述:

包括五个部分:iBASEReliaxServer全文检索服务器。

iBASEWeb网上资源管理与发布系统。

iBASEIndexSystem文文件管理与发布系统。

iBASEWebrobot网络资源采编发系统。

iBASEDMC数据库管理中心。

扩展资料:

国产最新商业数据库系统:

一、阿里的数据库系统

软件名称:OceanBase&PolarDB

官方称为“完全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下面是其官网的介绍:OceanBase对传统的关系数据库进行了开创性的革新。

在普通硬件上实现金融级高可用,在金融行业首创“三地五中心”城市级故障自动无损容灾新标准,同时具备在线水平扩展能力,创造了4200万次/秒处理峰值的纪录(注:当时TPS官宣为256w)。

现在OceanBase的版本已经2x了,OceanBaseTPC-C的评测刷遍了朋友圈,TPS达到了100w(6088wtpmc),榜单第一。

二、腾讯的数据库系统

软件名称:TDSQL

其官网简介:分布式数据库(TencentDistributedSQL,TDSQL)是腾讯打造的一款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具备强一致高可用、全球部署架构、分布式水平扩展、高性能、企业级安全等特性。

同时提供智能DBA、自动化运营、监控告警等配套设施,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

目前TDSQL已经为超过500的政企和金融机构提供数据库的公有云及私有云服务,客户覆盖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计费、第三方支付、物联网、互联网、政务等领域。TDSQL亦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获得了多项国际和国家认证,得到了客户及行业的一致认可。

三、华为的数据库系统

软件名称:GaussDB

全球首款AI-Native数据库,内部有100、200、300多个版本,应该是基于PostgreSQL开发的。在国内,可能除了阿里,就到华为的团队了(高斯实验室)。和不少高校建立了合作。

1月15日,由创原会发起的“云原生技术精英沙龙(保险行业专场)”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信通院、华为云以及保险行业的技术精英,就“云原生提速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保险行业云原生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创原会是华为云联合CNCF、中国信通院及业界云原生技术精英们,构建的全球化云原生交流平台,旨在通过 探索 前沿云原生技术、共享产业落地实践,共创云原生与业务融合的无限可能。

云原生:保险行业数字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随着百姓保险意识的增强、“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业务的颠覆创新,保险行业正经历一场产品、运营、业务模式全面升级的变革。

合众人寿信息技术总监顼颂表示:“我们希望扩大外部交流,引入新的技术,并通过平台化战略实现开放生态、跨界融合,进而与上下游渠道对接,建立一个整合了保险业务、数据、产品的体系,提高业务系统的灵活性和创新的敏捷性,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数字化驱动、智慧经营的 科技 发展目标。”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陈屹力,在会上分享了云原生技术与保险业务融合的趋势洞察。他认为:“ 云原生是保险行业新一轮数字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其开放、敏捷、标准的特点,能快速帮助企业构建开放的平台,更好地支撑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未来的1至3年,保险行业将迎来全面云原生化的时代。”

云原生基础设施:为保险业务构建高效的云原生底座

互联网加持下的保险业务,呈现出交易频次高、流量大等特点。同时,保险业务与不同行业的融合,也对业务敏捷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为云云原生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吉硕在会上介绍:“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自有业务升级、服务全球客户的过程中,已实现超大规模企业云原生实践。我们将这些经验与华为云服务相结合,打造了更适合传统行业客户大规模落地云原生的解决方案。”

华为云基于擎天架构打造 “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为客户构建全栈云原生业务,提供了高效、敏捷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平台。

通过提供x86、GPU、鲲鹏、升腾等多样性算力,华为云满足保险行业核心交易、互联网业务、AI及大数据业务对算力的差异化诉求,并基于擎天架构的软硬协同能力,充分发挥出云原生基础设施性能,满足业务大规模部署、大业务量并发的需求;同时,云原生多云平台帮助客户快速构建多地多中心业务治理能力,实现跨地域的资源调度、业务扩容、流量治理;此外,标准、开放的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各类云原生应用共平台部署,提升了业务的开发、运行、运维效率。

云原生数据库:保障保险业务数据的高效与安全

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各企业数据库数据量可高达几十、数百TB,数据库如何扩展、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数据的业务价值,是困扰保险行业的难题。

华为云数据库聚焦全场景云服务,推出了云原生数据库GaussDB,其基于统一的存算分离架构,兼容openGauss及主流开源数据库生态,支持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并构建了多生态兼容、层次解耦、多副本强一致、数据融合、算子下推等云原生能力。GaussDB的极致性能解决了企业海量数据读写带来的压力。同时,数据跨AZ高可用、RPO=0、RTO秒级,满足了保险行业监管的要求,且完整的工具链,可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数据的平滑迁移,确保业务数据0丢失。

目前,华为云云原生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在永安保险、众惠保险等多家保险行业的标杆企业,帮助企业重塑云原生业务架构,加速企业数字化升级。

聚八方领航者,论云原生之道。未来,创原会成员将继续与各行业的云原生技术精英一起,持续赋能“新云原生企业”,加速云原生技术落地与产业繁荣。

视频加载中

openGauss是华为推出的一款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2020年6月30日正式开源,采用木兰宽松许可证v2发行。深度融合华为在数据库领域多年的深入积累和实践经验,结合企业级场景需求,持续构建竞争力特性。

openGauss 斩获了墨天轮国产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上的全年增长分数、复合增长率、半年增长分数 “三冠王”的称号。社区建设上,openGauss已发展20个SIG特别兴趣小组;超过2500名开发者参与技术贡献;在全球81个国家,558个城市下载量超过50万;同时,openGauss在72所高校展开了数据库培训,出版了多本openGauss书籍教材。

独特性:

一、开源开放,激发产业链活力

二、组织架构、技术更新、人才培养大步向前

三、openGauss(开源)社区全面升级

四、众多厂商基于openGauss取得丰富创新成果

……

小结:依托源自华为GaussDB的金融级数据库技术,openGauss开源数据库拥有可信、可靠、安全的核心底蕴。加上开源、开放的发展策略,未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加入openGauss开源社区,通过共建共享,灵活打造贴合客户需求的先进数据库系统,而openGauss也将在支撑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中,迎来自己的星辰大海。

欢迎补充~

很多数据库厂商设计了一些创新的架构,实践了存储计算分离的理念,比如IBM DB2、Google Big Query、AWS Aurora、Snowflake、Dr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7195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