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数据库索引问题-怎样更快更效率

DB2数据库索引问题-怎样更快更效率,第1张

从db2

97开始,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查询检查db2中未使用的索引

select

indschema,indname,tabname

from

syscatindexes

where

lastused=‘01/01/0001’

lastused列告诉你索引在db2中的最后一次访问时间,但这个方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返回准确的值,因为db2也会将更新这一列的时间当作访问时间,但你可以使用db2pd工具准确地获得自数据库启动以来索引的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这个查询只能工作在db2

97或更高版本,但db2pd可以用于其它版本,在syscattables,syscatindexes和syscatpackages表中都已经增加了一列lastused,因此从db2

97开始,你可以轻松查询出未使用的索引,表和包。

具体请参见链接

谁熟悉QTreeView+QAbstractItemModel 求救

主要使用QTableView和QTableWidget中的三个函数实现

QTableView::verticalScrollBar()->setSliderPosition(); //设置当前滑动条的位置

QTableView::verticalScrollBar()->maximum(); //滑动条能移动的最大位置

QTableView::verticalScrollBar()->value(); //获得当前滑动条的位置

QTableWidget是一个表示二维离散数组的表格。它在给定维度里显示当前用户滚动的单元格。当用户在一个空的单元格中输入一些文本时,QTableWidget自动创建一个QTableWidgetItem对象保存输入的文本。

Qt 4推出了一组新的item view类,它们使用model/view结构来管理数据与表示层的关系。这种结构带来的

功能上的分离给了开发人员更大的d性来定制数据项的表示,它也提供一个标准的model接口,使得更多的

数据源可以被这些item view使用。这里对model/view的结构进行了描述,结构中的每个组件都进行了解释,

给出了一些例子说明了提供的这些类如何使用。

Model/View 结构

Model-View-Controller(MVC), 是从Smalltalk发展而来的一种设计模式,常被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经典设计模式的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MVC 由三种对象组成。Model是应用程序对象,View是它的屏幕表示,Controller定义了用户界面如何对用户输入进行响应。在MVC之前,用户界面设计倾向于三者揉合在一起,MVC对它们进行了解耦,提高了灵活性与重用性。

假如把 view与controller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model/view结构。这个结构依然是把数据存储与数据表示进行了分离,它与MVC都基于同样的思想,但它更简单一些。这种分离使得在几个不同的view上显示同一个数据成为可能,也可以重新实现新的view,而不必改变底层的数据结构。为了更灵活的对用户输入进行处理,引入了delegate这个概念。它的好处是,数据项的渲染与编程可以进行定制。

如上图所示,model与数据源通讯,并提供接口给结构中的别的组件使用。通讯的性质依赖于数据源的种类

与model实现的方式。view从model获取model indexes,后者是数据项的引用。通过把model indexes提供给model,view可以从数据源中获取数据。

在标准的 views中,delegate会对数据项进行渲染,当某个数据项被选中时,delegate通过model indexes与model直接进行交流。总的来说,model/view 相关类可以被分成上面所提到的三组:models,views,delegates。这些组件通过抽象类来定义,它们提供了共同的接口,在某些情况下,还提供了缺省的实现。抽象类意味着需要子类化以提供完整的其他组件希望的功能。这也允许实现定制的组件。models,views,delegates之间通过信号,槽机制来进行通讯:

从model发出的信号通知view数据源中的数据发生了改变。

从view发出的信号提供了有关被显示的数据项与用户交互的信息。

从delegate发生的信号被用于在编辑时通知model和view关于当前编辑器的状态信息。

Models

所有的item models都基于QAbstractItemModel类,这个类定义了用于views和delegates访问数据的接口。

数据本身不必存储在model,数据可被置于一个数据结构或另外的类,文件,数据库,或别的程序组件中。

关于model的基本概念在Model Classes部分中描述。

QAbstractItemModel提供给数据一个接口,它非常灵活,基本满足views的需要,无论数据用以下任何样的形式

表现,如tables,lists,trees。然而,当你重新实现一个model时,如果它基于table或list形式的数据结构,最好从QAbstractListModel,QAbstractTableModel开始做起,因为它们提供了适当的常规功能的缺省实现。这些类可以被子类化以支持特殊的定制需求。子类化model的过程在Create New Model部分讨论

QT提供了一些现成的models用于处理数据项:

QStringListModel 用于存储简单的QString列表。

QStandardItemModel 管理复杂的树型结构数据项,每项都可以包含任意数据。

QDirModel 提供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与目录信息。

QSqlQueryModel, QSqlTableModel,QSqlRelationTableModel用来访问数据库。

假如这些标准Model不满足你的需要,你应该子类化QAbstractItemModel,QAbstractListModel或是

QAbstractTableModel来定制。

Views

不同的view都完整实现了各自的功能:QListView把数据显示为一个列表,QTableView把Model 中的数据以table的形式表现,QTreeView 用具有层次结构的列表来显示model中的数据。这些类都基于QAbstractItemView抽象基类,尽管这些类都是现成的,完整的进行了实现,但它们都可以用于子类化以便满足定制需求。

Delegates

QAbstractItemDelegate 是model/view架构中的用于delegate的抽象基类。缺省的delegate实现在QItemDelegate类中提供。它可以用于Qt标准views的缺省 delegate

排序

在model/view架构中,有两种方法进行排序,选择哪种方法依赖于你的底层Model。

假如你的model是可排序的,也就是它重新实现了QAbstractItemModel::sort()函数,QTableView与QTreeView都提供了API,允许你以编程的方式对Model数据进行排序。另外,你也可以进行交互方式下的排序(例如,允许用户通过点击view表头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排序),可以这样做:把QHeaderView::sectionClicked()信号与QTableView::sortByColum()槽或QTreeView::sortByColumn()槽进行联结就好了。

另一种方法是,假如你的model没有提供需要的接口或是你想用list view表示数据,可以用一个代理

model在用view表示数据之前对你的model数据结构进行转换。

oracle对于数据库中的表信息,存储在系统表中。查询已创建好的表索引,可通过相应的sql语句到相应的表中进行快捷的查询:

1

根据表名,查询一张表的索引

select

from

user_indexes

where

table_name=upper('表名');

2

根据索引号,查询表索引字段

select

from

user_ind_columns

where

index_name=('索引名');

3根据索引名,查询创建索引的语句

select

dbms_metadataget_ddl('index','索引名',

['用户名'])

from

dual

;

--['用户名']可省,默认为登录用户

ps:dbms_metadataget_ddl还可以得到建表语句,如:

select

dbms_metadataget_ddl('table','表名',

['用户名'])

from

dual

;

//取单个表的建表语句,['用户名']可不输入,默认为登录用户

select

dbms_metadataget_ddl('table',utable_name)

from

user_tables

u;

//取用户下所有表的建表语句

当然,也可以用pl/sql

developer工具来查看相关的表的各种信息。

SQL 当一个新表被创建之时,系统将在磁盘中分配一段以8K为单位的连续空间,当字段的值从内存写入磁盘时,就在这一既定空间随机保存,当一个8K用完的时候, SQLS指针会自动分配一个8K的空间。这里,每个8K空间被称为一个数据页(Page),又名页面或数据页面,并分配从0-7的页号,每个文件的第0页记录引导信息,叫文件头(File header);每8个数据页(64K)的组合形成扩展区(Extent),称为扩展。全部数据页的组合形成堆(Heap)。

SQLS 规定行不能跨越数据页,所以,每行记录的最大数据量只能为8K。这就是char和varchar这两种字符串类型容量要限制在8K以内的原因,存储超过 8K的数据应使用text类型,实际上,text类型的字段值不能直接录入和保存,它只是存储一个指针,指向由若干8K的文本数据页所组成的扩展区,真正的数据正是放在这些数据页中。

页面有空间页面和数据页面之分。当一个扩展区的8个数据页中既包含了空间页面又包括了数据或索引页面时,称为混合扩展(Mixed Extent),每张表都以混合扩展开始;反之,称为一致扩展专门保存数据及索引信息。表被创建之时,SQLS在混合扩展中为其分配至少一个数据页面,随着数据量的增长,SQLS可即时在混合扩展中分配出7个页面,当数据超过8个页面时,则从一致扩展中分配数据页面。

空间页面专门负责数据空间的分配和管理,包括:PFS页面(Page free space):记录一个页面是否已分配、位于混合扩展还是一致扩展以及页面上还有多少可用空间等信息;GAM页面(Global allocation map)和SGAM页面(Secodary global allocation map):用来记录空闲的扩展或含有空闲页面的混合扩展的位置。SQLS综合利用这三种类型的页面文件

在必要时为数据表创建新空间;数据页或索引页则专门保存数据及索引信息,SQLS使用4种类型的数据页面来管理表或索引:它们是IAM页、数据页、文本/图像页和索引页。

在WINDOWS 中,我们对文件执行的每一步 *** 作,在磁盘上的物理位置只有系统(system)才知道;SQL SERVER沿袭了这种工作方式,在插入数据的过程中,不但每个字段值在数据页面中的保存位置是随机的,而且每个数据页面在“堆”中的排列位置也只有系统(system)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OS 之所以能管理DISK,是因为在系统启动时首先加载了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正是由它管理文件系统并记录对文件的一切 *** 作,系统才得以正常运行;同理,作为管理系统级的SQL

SERVER,也有这样一张类似FAT的表存在,它就是索引分布映像页:IAM(Index Allocation Map)。

IAM的存在,使SQLS对数据表的物理管理有了可能。

IAM 页从混合扩展中分配,记录了8个初始页面的位置和该扩展区的位置,每个IAM页面能管理512,000个数据页面,如

果数据量太大,SQLS也可以增加更多的IAM页,可以位于文件的任何位置。第一个IAM页被称为FirstIAM,其中记录了以

后的IAM页的位置。

数据页和文本/图像页互反,前者保存非文本/图像类型的数据,因为它们都不超过8K的容量,后者则只保存超过8K容

量的文本或图像类型数据。而索引页顾名思义,保存的是与索引结构相关的数据信息。了解页面的问题有助我们下

一步准确理解SQLS维护索引的方式,如页拆分、填充因子等。

二、索引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索引呢索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库对象,它与表有着密切的联系。

索引是为检索而存在的。如一些书籍的末尾就专门附有索引,指明了某个关键字在正文中的出现的页码位置,方便我们查找,但大多数的书籍只有目录,目录不是索引,只是书中内容的排序,并不提供真正的检索功能。可见建立索引要单独占用空间;索引也并不是必须要建立的,它们只是为更好、更快的检索和定位关键字而存在。

再进一步说,我们要在图书馆中查阅图书,该怎么办呢?图书馆的前台有很多叫做索引卡片柜的小柜子,里面分了若干的类别供我们检索图书,比如你可以用书名的笔画顺序或者拼音顺序作为查找的依据,你还可以从作者名的笔画顺序或拼音顺序去查询想要的图书,反正有许多检索方式,但有一点很明白,书库中的书并没有按照这些卡片柜中的顺序排列——虽然理论上可以这样做,事实上,所有图书的脊背上都人工的粘贴了一个特定的编号①,它们是以这个顺序在排列。索引卡片中并没有指明这本书摆放在书库中的第几个书架的第几本,仅仅指明了这个特定的编号。管理员则根据这一编号将请求的图书返回到读者手中。这是很形象的例子,以下的讲解将会反复用到它。

SQLS 在安装完成之后,安装程序会自动创建master、model、tempdb等几个特殊的系统数据库,其中master是SQLS的

主数据库,用于保存和管理其它系统数据库、用户数据库以及SQLS的系统信息,它在SQLS中的地位与WINDOWS下的注册表相当。

master中有一个名为sysindexes的系统表,专门管理索引。SQLS查询数据表的 *** 作都必须用到它,毫无疑义,它是本文主角之一。查看一张表的索引属性,可以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以下命令:select from sysindexes where id=object_id(‘tablename’);而要查看表的索引所占空间的大小,可以使用系统存储过程命令:sp_spaceused tablename,其中参数tablename为被索引的表名。

三、平衡树

如果你通过书后的索引知道了一个关键字所在的页码,你有可能通过随机的翻寻,最终到达正确的页码。但更科学更快捷的方法是:首先把书翻到大概二分之一的位置,如果要找的页码比该页的页码小,就把书向前翻到四分之一处,否则,就把书向后翻到四分之三的地方,依此类推,把书页续分成更小的部分,直至正确的页码。这叫“两分法”,微软在官方教程MOC里另有一种说法:叫B树(B-Tree,Balance Tree),即平衡树。

一个表索引由若干页面组成,这些页面构成了一个树形结构。B 树由“根”(root)开始,称为根级节点,它通过指向另外两个页,把一个表的记录从逻辑上分成两个部分:“枝”—--非叶级节点(Non-Leaf Level);而非叶级节点又分别指向更小的部分:“叶”——叶级节点(Leaf Level)。根节点、非叶级节点和叶级节点都位于索引页中,统称为索引节点,属于索引页的范筹。这些“枝”、“叶”最终指向了具体的数据页(Page)。在根级节点和叶级节点之间的叶又叫数据中间页。

“根”(root)对应了sysindexes表的Root字段,其中记载了非叶级节点的物理位置(即指针);非叶级节点位于根

节点和叶节点之间,记载了指向叶级节点的指针;而叶级节点则最终指向数据页。这就是“平衡树”。

四、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从形式上而言,索引分为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es)和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 Indexes)。

聚集索引相当于书籍脊背上那个特定的编号。如果对一张表建立了聚集索引,其索引页中就包含着建立索引的列的值(下称索引键值),那么表中的记录将按照该索引键值进行排序。比如,我们如果在“姓名”这一字段上建立了聚集索引,则表中的记录将按照姓名进行排列;如果建立了聚集索引的列是数值类型的,那么记录将按照该键值的数值大小来进行排列。

非聚集索引用于指定数据的逻辑顺序,也就是说,表中的数据并没有按照索引键值指定的顺序排列,而仍然按照插入记录时的顺序存放。其索引页中包含着索引键值和它所指向该行记录在数据页中的物理位置,叫做行定位符(RID:Row ID)。好似书后面的的索引表,索引表中的顺序与实际的页码顺序也是不一致的。而且一本书也许有多个索引。比如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

SQL Server在默认的情况下建立的索引是非聚集索引,由于非聚集索引不对表中的数据进行重组,而只是存储索引键

值并用一个指针指向数据所在的页面。一个表如果没有聚集索引时,理论上可以建立249个非聚集索引。每个非聚集索引提供访问数据的不同排序顺序。

PS:索引不是给你使用的,而是数据库本身使用,索引只是为了让你的查询更加快速而已

SQL CREATE INDEX 语法

在表上创建一个简单的索引。允许使用重复的值: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_name)

注释:”column_name” 规定需要索引的列。

SQL CREATE UNIQUE INDEX 语法

在表上创建一个唯一的索引。唯一的索引意味着两个行不能拥有相同的索引值。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_name)

CREATE INDEX 实例

本例会创建一个简单的索引,名为 “PersonIndex”,在 Person 表的 LastName 列:

CREATE INDEX PersonIndex

ON Person (LastName)

如果您希望以降序索引某个列中的值,您可以在列名称之后添加保留字 DESC:

CREATE INDEX PersonIndex

ON Person (LastName DESC)

假如您希望索引不止一个列,您可以在括号中列出这些列的名称,用逗号隔开:

CREATE INDEX PersonIndex

ON Person (LastName, FirstName)12

SELECT TableId=O[object_id], TableName=OName, IndexId=ISNULL(KC[object_id],IDXindex_id), IndexName=IDXName, IndexType=ISNULL(KCtype_desc,'Index'), Index_Column_id=IDXCindex_column_id, CColumnID=CColumn_id, CColumnName=CName, Sort=CASE INDEXKEY_PROPERTY(IDXC[object_id],IDXCindex_id,IDXCindex_column_id,'IsDescending') WHEN 1 THEN 'DESC' WHEN 0 THEN 'ASC' ELSE '' END, PrimaryKey=CASE WHEN IDXis_primary_key=1 THEN N'√'ELSE N'' END, [UQIQUE]=CASE WHEN IDXis_unique=1 THEN N'√'ELSE N'' END, Ignore_dup_key=CASE WHEN IDXignore_dup_key=1 THEN N'√'ELSE N'' END, Disabled=CASE WHEN IDXis_disabled=1 THEN N'√'ELSE N'' END, Fill_factor=IDXfill_factor, Padded=CASE WHEN IDXis_padded=1 THEN N'√'ELSE N'' END FROM sysindexes IDX INNER JOIN sysindex_columns IDXC ON IDX[object_id]=IDXC[object_id] AND IDXindex_id=IDXCindex_id LEFT JOIN syskey_constraints KC ON IDX[object_id]=KC[parent_object_id] AND IDXindex_id=KCunique_index_id INNER JOIN sysobjects O ON O[object_id]=IDX[object_id] INNER JOIN syscolumns C ON O[object_id]=C[object_id] AND Otype='U' AND Ois_ms_shipped=0 AND IDXCColumn_id=CColumn_id -- INNER JOIN -- 对于一个列包含多个索引的情况,只显示第1个索引信息 -- ( -- SELECT [object_id], Column_id, index_id=MIN(index_id) -- FROM sysindex_columns -- GROUP BY [object_id], Column_id -- ) IDXCUQ -- ON IDXC[object_id]=IDXCUQ[object_id] -- AND IDXCColumn_id=IDXCUQColumn_id

Delphi提供了两种方式在数据库表中查找记录 Goto方式和Find方式 这两种方式十分相似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为查找指定查找值的方法不一样

使用Goto方式进行数据查找使用的方法有SetKey方法 GotoKey方法和GotoNearest方法 其实际步骤如下

①确保要查找的字段是关键字段或辅助索引字段

②调用SetKey方法把与表对应的TTable部件置成查找状态

③把查找值赋给相应的字段

④调用GotoKey方法 并测试它的返回值检验查找是否成功

假设Table 对应的表中第一个字段是关键字段 Edit 是应用窗体中的一个编辑框 用户可以通过Edit 输入查找值 下面的代码将通过Goto方式进行查找

Table SetKey; {将Table 置成查找状态}

Table Field[ ] AsString := Edit Text; {指定查找值}

Table GotoKey; {进行查找}

上面最后一行代码是根据用户指定的查找值 在表中执行查找 查找的结果有两种 也许成功也许失败 这是由调用GotoKey方法之后返回的布尔值来决定 如果返回True 那么查找成功 并且记录指针会指向与查找值匹配的记录 如果返回Fale 那么查找失败 记录指针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下面的代码可以测试调用GotoKey方法之后的返回值 告知用户查找是否成功

Table SetKey;

Table Field[ ] AsString:= Smith ;

If not Table GotoKey then

ShowMessage( 记录没找到 )

在这一段代码中 如果在表中没有找到第一个字段值为Smith的记录 该应用程序会d出一个对话框告知用户 记录没有找到

如果在表中存在多个关键字段或辅助索引中包含多个字段时 你在进行查找时 只想为第一个字段指定查找值 那么必须要设置TTable部件的KeyFieldCount的属性值为 如果想为多个字段指定查找值 只能为相邻的字段指定查找值 例如辅助索引 有三个字段 那么我们只能为第一个字段 第一和第二个字段 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三个字段指定查找值 而不能为第一和第三个字段指定查找值

GotoNearest方法的使用与GotoKey方法完全一样 只是它用于不精确查找 它不要求查找结果与查找值精确匹配 当表中有与查找值精确匹配的记录时 它将记录指针移到该记录处 当表中没有与查找值精确匹配的记录时 它会查找出与查找值最接近的记录 并将记录指针移到该记录处

下面是应用GotoNearest方法的一段代码

Table SetKey;

Table Fields[ ] AsString:= Sm ;

Table GotoNearest;

执行上述代码后 若表中存在第一个字段值等于Sm的记录时 记录指针将移到该记录处 若表中不存在第一个字段值等于Sm的记录 而存在第一个字段值等于Smith的记录 那么记录指针会移到该记录处

如果我们不是以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字段作为查找字段 我们也可以为TTable部件的IndexFieldName属性中的字段或IndexName属性中的字段指定查找值进行数据查找 例如 假设Customer表中有一个名叫CityIndex的辅助索引 我们为CityIndex中的字段指定查找值进行查找时 首先设置TTable部件的IndexName属性为CityIndex 然后再进行查找 下面是具体的程序代码

Table IndexName := CityIndex ;

Table Open;

Table SetKey;

Table FieldByName{ City ) AsString := Edit Text;

Table GotoKey;

使用Find方式 使用Find方式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找的方法有 FindNearest方法和FindKey方法

FindKey方法和FindNearest方法为数据查找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它们将SetKey 指定查找值 执行查找三个步骤融合在一步里完成 它们在指定查找值时 是把各字段的查找值组成一个数组传给FindKey或FindNearest 下面是使FindKey方法的一个例子

假设Tabel 对应的表中的第一个字段是关键字段

Table FindKey([Edit Text])

如果用GotoKey方法完成这一功能则需要编写下面代码

Table SetKey;

Table Fields[ ] AsStrine := Edit Text;

Table GotoKey;

FindKey方法和FindNearest方法的区别与GotoKey和GotoNearest方法的区别是一样的

创建主要──明细数据库应用

TTable部件中MasterSource属性和MasterFields属性是用于定义两个数据库表的一对多的关系 MasterSource属性指定主表对应的TDataSource部件 MasterFields属性指定主表和明细表之间建立联系的字段 主表和明细表之间建立一对多关系时 可能不只是基于一个字段 可能有多个字段 如果有多个字段 那么在说明MasterFields属性时 多个字段之间要用分号隔开 如Table MasterFields := OrderNo;CustNo 在设计阶段可以使用字段连接设计器(Field Link Designer)为两上表创建一对多的关系 在Object Inspector 中双击TTable部件的MasterFields便可以打开Field Link Designer 进行一对多关系的创建

Field Link Designer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方法来创建主要──明细表之间的一对多关系 图中Available Indexes组合框中存放着明细表中的关键字段和索引字段 可以选择索引字段进行连接 在主表中选择一个用于连接的关键字段 然后将其与明细表中相应的关键字段连接 单击Add按钮 主要──明细表的连接字段将显示在Joined Fields列表框中 如

CustNo >CustNo

TDataSource部件及其应用

TDataSource部件是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用到的非常重要的部件 它是连接数据集部件TTable或TQuery和数据浏览部件的桥梁 TDataSource部件本身十分简单 它所拥有的属性 事件和方法都比较少 在使用该部件时无需作太多的工作 它主要是为数据浏览部件服务的 如果在应用程序中没有使用数据浏览部件 我们也没有必要为应用程序设置TDataSource部件

TDataSource部件的属性

TDataSource部件除了其他部件都拥有的Name属性和Tag属性之外 主要有下面几个属性

DataSet属性 该属性说明TDataSource部件从中获取数据的数据集的名字 它可以是TTable部件的名字 也可以是TQuery部件的名字 甚至还可以指定其他窗体内的数据集作为该属性的值 如在下面的程序中我们指定窗体Form 中的table 作为窗体Form 中的DataSource 的DataSet属性值

TForm Formcreate(Sender : Tobject)

Begin

DataSource DataSet := Form Table ;

end;

Enable属性 Enable属性可以暂时性地切断TDataSource部件和与之相连的数据集部件的连接 这是一个布尔型变量 当它的值为False时 TDataSource部件和数据集部件的连接被切断 且所有与TDataSource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中将变为一片空白 不显示任何数据信息 当Enabled的值变为True时 TDataSource部件和数据集部件的连接恢复 且与TDataSource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恢复显示数据 不过要实现上述这些功能 一般不使用TDataSource部件的Enabled属性 而是调用数据集部件的DisableControls方法和EnableControls 方法 因为调用这两个方法可以方便地控制与数据集部件相连的所有TDataSource部件以及与TDataSource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

AutoEdit属性 这是一个布尔型变量 它用于说明是否将与TDataSource部件相连的数据集置于编辑状态 当AutoEdit的值为True时 应用程序运行时 与TDataSource相连的数据集部件自动地被设置成编辑状态 当用户在与TDataSource部件相连的数据浏览部件中输入新的值时 数据集部件中的记录也随之改变 如果AutoEdit的值为False 用户想通过数据浏览部件或程序修改数据集中的记录 必须要调用数据集部件的Edit方法 将其置为编辑状态之后才能够进行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Delphi/201311/25159

以上就是关于DB2数据库索引问题-怎样更快更效率全部的内容,包括:DB2数据库索引问题-怎样更快更效率、谁熟悉QTreeView+QAbstractItemModel 求救、如何查询数据库或者表中的索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7267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