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Linux *** 作系统,是Linux *** 作系统的一个发行版。那么针对linux Red Hat 这类 *** 作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或者数据迁移,需要借助一款工具,UCache灾备云!它既是一个高效的云容灾备份平台、又可以作为一款强大的数据迁移工具。首先需要在UCache云灾备平台上申请一个管理账号,并联系客服索要agent代理端下载链接,在服务器里安装完agent,之后就可以切换回UCache灾备云平台的管理后台进行相应的 *** 作了。
在UCache灾备云控制台首页,左侧菜单栏有五类选项: 持续数据保护、 定时数据保护 、个人信息、任务告警、资源模块。主要功能:
(1)持续数据保护:
持续数据保护(英文名: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CDP),也称作持续备份(continuous backup),是一个在任何变化发生时,能备份企业所有的数据的存储系统。实时备份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对数据进行备份,无备份时间窗口,保障数据的零丢失。可以针对需要做实时备份的数据进行任务添加,比如应用级数据库就可以在这里添加实时备份的任务。
举例:利用UCache灾备云平台对linux Red Hat服务器系统备份时,保护的客户端为:redhat65,保护的应用类型可以选择:文件系统、Mysql数据库、Oracle数据库、DB2数据库。
选择要进行备份的文件目录和文件内容,可以全选和分选,还可以利用UCACHE灾备云控制台的“文件过滤”“目录过滤”“时间过滤”功能进行不必要的数据不进行备份策略添加。为了备份效率不建议两个任务包含同一文件。选择完要过滤的数据之后点击下一步,可进行下一步备份的高级功能选择,比如:永久增量备份、数据保留策略、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等。任务添加后,在web控制台可以看到刚已添架的备份任务。
注意:在第一次备份任务执行时需要选择“完整备份”“差异化备份”两种备份方式,默认首次备份只能执行完整数据备份,在第二次备份时可以进行服务器差异化备份方式。备份执行完毕,会得到系统的执行反馈。
另外,相应的也会涉及到这类数据的实时复制、接管演练、策略模板、数据恢复、数据清理等,这些 *** 作也都是对应这次实时备份任务建立后的连续的动作,产生了实时备份的数据,才可以对其选择相应的时间戳进行恢复,最快可以达到秒级恢复。
当生产服务器文件数据被损坏或者意外丢失时,UCACHE灾备云使用之前的文件系统备份集,可以利用备份产生时的时间戳,来实现文件数据的完整恢复、差异化数据恢复,达到生产数据还原的目的。当然,这个场景也适用于当我们需要做数据迁移时用到,或者生产数据出现问题需要恢复到另一个客户端的时候,或直接在云端进行业务接管时,都会用得上。
(2)定时数据保护
定时备份是对数据进行周期性备份,存在备份时间窗口。 对关键业务数据及系统按策略进行定时备份。这种场景适用于用户有些数据可能希望每天或者每周备份一次即可,频率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其进行设置添加备份任务。备份时既可以错开用户业务高峰,对设备的CPU、内存等计算资源及带宽不会在用户业务高峰时占用资源。
接下来的一波 *** 作与上面讲到的实时备份任务的添加过程类似,可以一步一步进行相应的设置。任务建立后则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定时的自动备份。假如我们设置的备份频率为5分钟/次的备份任务,那么当生产服务器文件数据被损坏或者意外丢失时,或遭遇“勒索病毒”时,根据我们添加的任务计划,按天按时定点进行备份/恢复,我们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时间节点来选择5分钟前服务器数据没丢失或没被“勒索病毒”感染时的数据点恢复,即可。
另外:恢复的路径有2种选择,一种是原路径恢复,但原路径有可能服务器或环境出现问题导致我们不能进行原路径恢复,那么我们还可以选择恢复到另一个客户端,或者这时候任务接管就起了作用。我们可以把生产环境立刻切换到新的生产环境,总之,通过UCache灾备云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我们的RTO(复原时间目标)和RPO(复原点目标)值最小。
(3)个人信息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里面有需要绑定邮件作为邮件告警时发送邮件使用的目的邮箱地址。
(4)任务告警
这个是根据我们执行完毕的备份任务,设定告警监控策略,如备份成功了邮件告警,或者备份任务失败时告警,或者账号管理账号登录时邮件告警,总之邮件告警的策略内容丰富,根据用户需要添加即可。
(5)资源模块
因为UCache平台的数据备份与自动恢复的功能不止是针对对linux Red Hat服务器系统备份与恢复的时候有应用场景,显示占用资源及重删资源。另外,UCache灾备云自动备份与恢复的场景还包括了:公有云、虚拟环境、物理环境以及私有云和混合云状态下的数据级、应用级的定时备份、差异化备份等内容。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用户原有意识中的数据备份已经无法满足关键业务对系统的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备份的数据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而遭到毁坏,如地震、火灾、丢失等。异地容灾解决方案的出现则可通过在不同地点建立备份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抵抗各种可能安全因素的容灾能力。
异地备份,通过互联网TCP/IP协议,备特佳容灾备份系统将本地的数据实时备份到异地服务器中,可以通过异地备份的数据进行远程恢复,也可以在异地进行数据回退,异地备份,如果想做接管需要专线连接,只有在同一网段内才能实现业务的接管。这样就算本地的容灾备份中心发生了大灾大难,也可以从异地快速恢复数据或接管系统。针对这一应用的需求,UCACHE推出企业免费云灾备普及计划,企业“零门槛“打造自己的异地容灾备份。未来一段时间,UCACHE灾备云面向市场,惠及所有中小微型企业,免费助力企业云灾备。“普及计划”主要有以下内容:1、所有申请企业均享有免费政策;2、UCACHE灾备云要把技术体系开放出来,目前已经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系统、数据库等业务;3、打造开放智能化的运维管理能力。
(目前UCache云灾备100G免费使用,数据压缩、重删比例:可达到7:1,实际700G的数据意思是经过加密切块压缩,及并行重删备份后实际在UCache灾备云平台上显示的占用容易仅为100G。)
UCache灾备云,这个是线上的一款数据备份云平台,可以实现的功能:
1、适用场景:TB-EB 级海量数据规模下的全栈超可用
2、备份对象:数据、平台、应用级
3、灾难恢复能力等级:1-6级全等级覆盖
4、核心技术:1-3级灾难恢复能力:备份集技术、4-5级灾难恢复能力:副本数据管理、持续数据保护等技术、6级灾难恢复能力:网关&存储双活、业务连续性服务等
5、RPO&RTO级别:小时级、分钟级、秒级
6、数据有效性验证:即时的数据验证
7、数据有效性验证:统一编排恢复验证计划,自动测试并输出详细报告
8、数据利用:任意时间点的分钟级数据挂载,以进行开发测试、查询分析等
9、数据加密:云采用从传输层、存储层、数据库层全程加密的方式,保障数据全程处于加密状态;且加密密钥可由客户自主管理,并支持定期进行密钥更新
10、 *** 作方式:一站式灾备数据管理WEB平台,一键管理
11、备份功能设置:定时备份、增量备份、永久增量数据备份
12、数据压缩、重删比例:可达到7:1,实际700G的数据(意思是经过加密切块压缩,及并行重删备份后实际在UCache灾备云平台上显示的占用容易仅为100G)。
13、 *** 作界面设置:数据保留策略、流量控制、任务告警、任务日志、FusionCloud 云平台备份/恢复、FusionCloud 云平台备份/恢复、VMware架构虚拟化备份/恢复、H3C CAS云平台备份/恢复、OpenStack云平台备份/恢复、XenServer虚拟化备份/恢复、Hyper-v虚拟化平台、公有云实例备份/恢复、 *** 作系统备份(windows、linux)备份/恢复、文件系统备份/恢复、卷级备份/恢复、并行重删、DB2\GaussDB\GBase\MySQL\Oracle\SAP HANA\SQL\ Sybase\TimesTen备份/恢复等。
14、硬件及基础设施架构:英特尔® 至强® 金牌系列IO型服务器、灾备存储集群式架构。
15、带宽出口及数据搬迁服务:不限流量、北京核心骨干BGP带宽、端口速率1000Mbps
16、在线运管服务:支持724小时
17、收费标准 :按需购买授权容量,100GB免费容量,可备份700GB数据,超出部分按需付费,支持数据备份定制服务。
18、兼容性如下图:
UCache灾备云,这个是线上的一款数据备份云平台,可以实现的功能:
1、适用场景:TB-EB级海量数据规模下的全栈超可用
2、备份对象:数据、平台、应用级
3、灾难恢复能力等级:1-6级全等级覆盖
4、核心技术:1-3级灾难恢复能力:备份集技术、4-5级灾难恢复能力:副本数据管理、持续数据保护等技术、6级灾难恢复能力:网关&存储双活、业务连续性服务等
5、RPO&RTO级别:小时级、分钟级、秒级
6、数据有效性验证:即时的数据验证
7、数据有效性验证:统一编排恢复验证计划,自动测试并输出详细报告
8、数据利用:任意时间点的分钟级数据挂载,以进行开发测试、查询分析等
9、数据加密:云采用从传输层、存储层、数据库层全程加密的方式,保障数据全程处于加密状态;且加密密钥可由客户自主管理,并支持定期进行密钥更新
10、 *** 作方式:一站式灾备数据管理WEB平台,一键管理
11、备份功能设置:定时备份、增量备份、永久增量数据备份
12、数据压缩、重删比例:可达到7:1,实际700G的数据(意思是经过加密切块压缩,及并行重删备份后实际在UCache灾备云平台上显示的占用容易仅为100G)。
13、 *** 作界面设置:数据保留策略、流量控制、任务告警、任务日志、FusionCloud 云平台备份/恢复、FusionCloud 云平台备份/恢复、VMware架构虚拟化备份/恢复、H3C CAS云平台备份/恢复、OpenStack云平台备份/恢复、XenServer虚拟化备份/恢复、Hyper-v虚拟化平台、公有云实例备份/恢复、 *** 作系统备份(windows、linux)备份/恢复、文件系统备份/恢复、卷级备份/恢复、并行重删、并行重删DB2\GaussDB\GBase\MySQL\Oracle\SAP HANA\SQL\ Sybase\TimesTen备份/恢复等。
14、硬件及基础设施架构:英特尔® 至强® 金牌系列IO型服务器、灾备存储集群式架构。
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华北国标A类数据中心—京北(怀来)T3+级数据中心
16、带宽出口及数据搬迁服务:不限流量、北京核心骨干BGP带宽、端口速率1000Mbps
17、在线运管服务:支持724小时
19、兼容性如下图:
1 基本思想之什么是分库分表?
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就是把原本存储于一个库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库上,把原本存储于一个表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表上。
2 基本思想之为什么要分库分表?
数
据库中的数据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进行分库分表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库中的表会越来越多,表中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相应地,数据 *** 作,增
删改查的开销也会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无法进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服务器的资源(CPU、磁盘、内存、IO等)是有限的,最终数据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
数据处理能力都将遭遇瓶颈。
3 分库分表的实施策略。
分库分表有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两种。
31
何谓垂直切分,即将表按照功能模块、关系密切程度划分出来,部署到不同的库上。例如,我们会建立定义数据库workDB、商品数据库payDB、用户数据
库userDB、日志数据库logDB等,分别用于存储项目数据定义表、商品定义表、用户数据表、日志数据表等。
32
何谓水平切分,当一个表中的数据量过大时,我们可以把该表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例如userID散列,进行划分,然后存储到多个结构相同的表,和不同的库
上。例如,我们的userDB中的用户数据表中,每一个表的数据量都很大,就可以把userDB切分为结构相同的多个userDB:part0DB、
part1DB等,再将userDB上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切分为很多userTable:userTable0、userTable1等,
然后将这些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到多个userDB上。
33 应该使用哪一种方式来实施数据库分库分表,这要看数据库中数据量的瓶颈所在,并综合项目的业务类型进行考虑。
如果数据库是因为表太多而造成海量数据,并且项目的各项业务逻辑划分清晰、低耦合,那么规则简单明了、容易实施的垂直切分必是首选。
而
如果数据库中的表并不多,但单表的数据量很大、或数据热度很高,这种情况之下就应该选择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比垂直切分要复杂一些,它将原本逻辑上属于一体
的数据进行了物理分割,除了在分割时要对分割的粒度做好评估,考虑数据平均和负载平均,后期也将对项目人员及应用程序产生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
在现实项目中,往往是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这就需要做出权衡,甚至既需要垂直切分,又需要水平切分。我们的游戏项目便综合使用了垂直与水平切分,我们首先对数据库进行垂直切分,然后,再针对一部分表,通常是用户数据表,进行水平切分。
4 分库分表存在的问题。
41 事务问题。
在执行分库分表之后,由于数据存储到了不同的库上,数据库事务管理出现了困难。如果依赖数据库本身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功能去执行事务,将付出高昂的性能代价;如果由应用程序去协助控制,形成程序逻辑上的事务,又会造成编程方面的负担。
42 跨库跨表的join问题。
在执行了分库分表之后,难以避免会将原本逻辑关联性很强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表、不同的库上,这时,表的关联 *** 作将受到限制,我们无法join位于不同分库的表,也无法join分表粒度不同的表,结果原本一次查询能够完成的业务,可能需要多次查询才能完成。
43 额外的数据管理负担和数据运算压力。
额
外的数据管理负担,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数据的定位问题和数据的增删改查的重复执行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解决,但必然引起额外的逻辑运算,例如,对于
一个记录用户成绩的用户数据表userTable,业务要求查出成绩最好的100位,在进行分表之前,只需一个order
by语句就可以搞定,但是在进行分表之后,将需要n个order
by语句,分别查出每一个分表的前100名用户数据,然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备份red hat的linux系统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备份red hat的linux系统、什么是异地容灾备份、云灾备有哪些功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