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的主体是什么

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的主体是什么,第1张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栏目重点是给出农业自然资源。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前者主要由气候资源、水资源、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组成;后者主要包括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其他有关经济技术条件。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和共同规律。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是:①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组合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②地域性。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和组合特征均有一定差异,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③动态平衡性。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即生态系统都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形成新的平衡。④可更新、再生性。如气候的季节更迭、水分的循环补给、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物繁衍等,只要开发利用得当,注意保护培育,则可永续利用。⑤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利用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寻找新的资源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能力。

农业资源动态检测指对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的定位定时检测。农业资源、特别的是那些受人为干预强烈的农业资源,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其进行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分析和掌握动态变化规律、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动态检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农业资源动态检测信息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一系列专业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具有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了保证各专业、各层次和各区域信息的相互匹配、交换和数据共享,达到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和规范的设计,作为信息采集、储存和提取的共同基础。资源动态检测一般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农业资源评价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对农业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基础。查明农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演变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联系,进而对其是否可以开发利用、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大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开发和改造的难易程度、投资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并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和评估、审批农业建设投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是:①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评价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是否有相当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较大的潜力,能否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商品生产优势和全面的经济优势;开发利用是否有较好的外部环境,限制因素能否克服,难易程度如何;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比较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②生态经济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由于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就必须考虑自然资源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人、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一切生产、经济活动,特别是开发性生产、经济活动,必须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高效运转、良性循环状况,保持动态平衡。开发规模和强度不能超越系统自身调节的能力,对可再生资源,在适量、适度、有计划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工培育和保护增殖,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③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的原则。评价一项或一地区的农业资源,要运用系统的、整体的、比较的观点,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互补、互制关系;评价资源优势要放在大系统、高层次中进行比较,要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综合评定,求得总体可行的最优结构、最大功能的效益。

农业资源保护就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①不可更新资源,如铁、煤、石油等。②可更新资源,如生物、水、土壤等。③用之不尽的资源,如空气、风力、太阳能等。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环境要素,又是人类生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②后备资源基础薄弱。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环境,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业资源保护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保护遵循如下原则:①把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纳入国家计划和规划。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③奖励综合利用。④谁开发谁保护。⑤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农业环境

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②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③畜禽粪便污染。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②农业资源有所衰退。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6亩,并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一半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③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④草原继续退化。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公顷,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公顷;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空气等,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两个突出问题。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不合适地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引起蔬菜、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还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农业环境监测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一项工作。农业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①对土壤、农用水、农田大气及农作物的例行监测,目的是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污染的事故性监测,目的是为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③对农业环境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目的是防止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督促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农业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和水产养殖等。②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③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④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⑤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⑥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物背景值的测定。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取决于监测的目的。一般来说,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所在地区已知的或预计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和环境的特定情况来决定,为了评定测定结果和估计污染扩散情况,还必须测定一些气象或水文参数。农田大气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灰尘(即降尘和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酸性降雨等;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温度、PH值、浑浊度、导电率、悬浮物、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某些有机毒物、重金属毒物和卫生指标等;土壤和植物的监测内容包括:有毒的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农畜水产品的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有机化合物等。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称为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③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术管理。

一、基础网络能力强悍,是数据中心的必须的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大数据中心的建立为贵阳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开工建设,其中: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用地500亩,总投资70亿元;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项目用地275亩,总投资20亿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用地500亩,总投资50亿元。

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相继建成后,将使贵阳周边特定区域集聚20-30万的机架、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数据存储规模可达EB以上,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国内运营商的支持,使得数据中心所必须的网络基础能力得以具备。

二、可以省钱,缘由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其实不仅仅是苹果公司,建立数据中心,有不少企业选址贵阳。其中得天独厚的是自然条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气候条件:贵阳市气候凉爽,周边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适宜的好处是可以省暖气费和空调费。以及,贵阳宜居,也有利于引进人才。空气清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标准的上限;纬度合适,处于北纬26度;海拔适中,在l000米左右,紫外线辐射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人居;灾害罕见,没有发生过地震、台风等。

三、电力充足

对于大数据中心来说,断电或者电力不足是非常恐怖的事情。而贵阳,点亮充足,也是建立数据中心的亮点。贵州省电力充沛,能源富足,是“西电东送”的起源。贵州省水资源丰富,电力水火并济,稳定可靠。

四、均衡城市资源,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资源扶持

苹果公司目前已经在北京和深圳建立或开建了研发中心,并计划在上海和苏州也建立研发中心。对于都希望苹果落地支持的各大城市来说,苹果公司自然也得平衡一下各方的需求,同时分散到不同的城市也非常利于谈判,获得优厚政策支持。所以在北京、深圳、上海、苏州等落地或者即将落地,在选择一个新城市,就合情合理了。另一个原因,贵阳地处西部,也是布局数据中心的合理地方之一,西部无非成都,其次就是贵阳可选了。

五、优惠政策

在吸引公司前来投资方面,政府也做出了出色的工作,推出了试点工程,并为用电等的使用提供优惠。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放在一般意义的中西部省份,确实是存在的。除了贵州以外,其实还包括宁夏固原、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等地区都有一些大型企业的数据和计算中心进驻,包括题主提到的这些企业,还有亚马逊云、华为等。

这些企业的计算和数据中心落户这些地区,可能出于如下原因:第一,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招商引资的结果。因为计算和数据服务业,属于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附加值高,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品牌打造。第二,对企业而言,计算和数据中心等放在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成本偏高,而基础设施较好的中西部地区成本(空间成本、能源成本、运维成本等)相对要低很多。第三,安全考虑。数据和计算中心是互联网企业的命脉,特别是大型互联网企业,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美国把最前沿的科技研究放在人迹罕至的51区,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把数据中心放在不引人注目中西部地区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贵州一直得到国家支持建设信息产业基地,各种人才政策、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大力倾斜,这也是吸引互联网企业进驻,或者建设数据和计算功能性总部的原因吧。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加强气候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相关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气候资源,是指能被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光照、热量、降水、云水和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开发利用的大气资源。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五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有关工作。

涉及跨区域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联系,沟通信息。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协调。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需要,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气象等相关部门开展气候资源调查、评估和区划报告编制。第七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建立和完善气候资源监测站网和信息共享平台;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开展气候资源监测的,应当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所获得的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汇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破坏气候资源监测环境、擅自移动或者损毁气候资源监测站点设施和标识。第八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气候资源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科学分析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可用性,提出科学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第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评价工作,编制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影响和气候资源评估报告应当作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制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开发、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计划或者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第十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及气候资源公报。

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候变化影响及气候资源公报。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发表或者向他人提供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气候资源监测场所信息和气候资源监测资料。

气候资源分析、评价和区划等论证报告,需要保密的,其密级的确定、变更、解密及使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和行业制定的本部门、本行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专项规划,应当送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第十三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遵循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趋利避害的原则,做好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性及气候的可行性评估,确保经济社会效益与气候环境效益相协调。

工程建设、工业生产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应当与当地气候资源承载力相适应,避免或者减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有计划地组织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鼓励和支持推广应用小型风电和太阳能技术,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第十五条 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应当根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及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划报告,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有关部门立项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时,应当同时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等作业,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在生态气候资源环境脆弱区域和立体气候资源敏感区域,划定气候资源保护范围。

气候资源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对气候资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第十八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气候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避免气候环境恶化,对可能造成局地气候不利影响或者直接涉及公众气候环境权益的建设项目,应当组织听证会。

高新技术在气象部门广泛应用

科学的农业气候区划是搞好农业气候论证工作的重要一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简称“3S”技术,这是近年来在包括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分析等领域中应用较多且结果较客观的技术,“3S”高新技术在气象为农业服务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中应用GIS技术,把对气候条件影响显著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信息数字化,结合气象台站的气候观测资料数据库,将气候要素推算到小网格点上,给定的小网格分辨率可细化到几十米的量级,由此推算出无气候观测台站地区的气候资源分布情况。这种推算结果反映了气候资源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连续变化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利用卫星遥感(RS)宏观性、实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采用GPS野外考察定位和计算机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解译出一个地区的水田、旱地、荒地、森林植被、水体、居民点等农业景观信息,与农业气候区划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复合分析,形成了具有地形地貌特征的农业气候区划,为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江西省气象科研所结合江西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开发了江西省两系杂交稻制种气候资源配置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优质早稻适宜种植气候区划、江西省冬季农业合理布局气候区划、江西省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风险气候区划、万安县脐橙综合区划、乐安县无籽西瓜综合区划等工作,得到省政府孙用和副省长、省农办、省农科院和江西农大等领导、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1)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以淡水资源为例,一些地方十分丰富(如江南水乡),可以发展淡水养殖(但在一些时段会发生水灾),在某些地方就比较缺少(如西北干旱地带)。在新疆库尔勒市,一年的降雨低于200毫米,蒸发量却达2500~3000毫米;而在江汉平原的四湖流域地带,地下水位很高,水灾是当地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前,每到汛期,人们为了不受水灾危害,往往要耗去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2)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说明现实的自然资源是很有限的,但是开发利用及其转化是无限的,这与科技水平关系很大。比如能源,如果只用石油或者煤炭作为能源,其储藏量比较有限,消耗一吨就减少一吨,再生的时间很长。如果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作能源,不仅来源广阔,也比较经济。如太阳能,人们可以用作热源、发电或作动力等多种用途,也可以借用科技支撑将有限的资源开发出无穷的效益。(3)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表现在自然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如玉米的秸秆,既可以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喂养牲口,用做肥田的肥料,还可以用作沼气的生产原料,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4)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这里主要指的是各种自然资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改变其中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某种成分,都会形成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如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损毁→地面蒸发增强→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干旱→地面空气干燥→气候资源改变。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然资源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它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自然资源仅为相对概念,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部分自然条件可转换为自然资源。如随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在干旱地区,部分海水和咸湖水有可能成为淡水的来源。

中国有哪些自然资源?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如何?为什么我们不能学浪费资源的高消费方式? 从自然资源来说:我国有土地、水、森林、矿产、能源、草原、海洋、内陆水产、野生动物等等多种。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 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 (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的内容之一。 去年,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了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人均财富被列为世界的第1、2位, 分别为90万和84万美元。而中国的人均财富很少,只有6千多美元, 列于世界的第163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墨西哥为8万美元, 高出我们12倍, 巴西为5万美元, 高出我们75倍, 我们甚至低于菲律宾, 仅比印度稍高出一点儿。 中国没有实力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比如, 美国的人均用水量是中国人的100倍, 而我们的现代化刚起步, 黄河却出现长时间断流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地球上75%的能源和资源。发达国家以雄厚的资金和不平等的交换方式从不发达国家进口能源和资源来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平。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能源和资源不可能靠进口, 一切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我们现在去盲目追求浮华的高消费, 只能以提前支取子孙们的资源为代价, 受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 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广大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强烈批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认为这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模式, 是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死亡的道路。(返回)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分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 已经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 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其中有限资源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它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自然资源仅为相对概念,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部分自然条件可转换为自然资源。如随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在干旱地区,部分海水和咸湖水有可能成为淡水的来源。 自然资源具有3个特点:①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②区域性。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③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内含,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按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可分为:①可再生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水力、海潮。②可更新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生长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资源,为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③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前者如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矿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后者如土壤资源,其形成周期虽较矿产资源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这类资源形式周期漫长。 <<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使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形成这些成分源泉的环境功能。 于光远的定义为: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实物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广义的自然资源则包括实物性自然资源和舒适性自然资源的总和。

矿物当然算了,算矿产资源一类~看看下面的材料吧~半详细:①可再生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水力、海潮。②可更新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生长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资源,为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③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前者如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矿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后者如土壤资源,其形成周期虽较矿产资源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这类资源形式周期漫长。<<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使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更详细: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凡是自然物质见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分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已经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其中有限资源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它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自然资源仅为相对概念,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部分自然条件可转换为自然资源。如随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在干旱地区,部分海水和咸湖水有可能成为淡水的来源。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过程。它主要表征大气各种时间长度的冷与暖或干与湿变化,冷与暖或干与湿相互交替组成了不同的变化周期。这些变化周期并不是严格的,一个周期内前后阶段往往不具有对称性,而且,不同周期的长度也可以相差很大。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异常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尘暴、城市暴雨沥涝灾害、雷电灾害等,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人类健康状况水平是国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水准以及公共福利水平的综合反映。

一 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

近百年来全球和中国的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它对世界和我国的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1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文简称IPCC)发表了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从186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升温06℃±02℃,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来最暖的。而90年代是1000年来最暖的10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从季节分布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我国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成为暖冬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我国在近50年来将连续经历第19个暖冬。

(一)全球变暖带来的负面效应(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

1高温热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据日本的科学家统计,近100年来,整个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而大城市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3℃,这一期间东京市的气温竟上升了7℃。在日本,气温不低于25℃的夜晚称为“热夜”。50年前,东京的“热夜”每年不到5个;而1961~1970年平均有149个;1981~1990年,“热夜”增加到238个。大阪在1991~2000年的10年中,年均“热夜”数达38个。

从北京1940~2002年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来看(见表1),40年代北京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较高,为426℃。然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到80年代最低,为385℃,进入90年代又开始升高,为419℃。

表1 北京夏季极端最高气温

1940~1949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2000 2000~2002

极端最 426 396 401 403 385 419 411

高气温

我国科学家对上海和广州气温变化的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暖,上海每年的热日(最高气温≥34℃),将由现在12d/a,增加到未来157d/a;广州每年的热日,将由现在247d/a,增加到未来360d/a。

2厄尔尼诺现象

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与过去100年相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更频繁、更持久且强度更大(IPCC第三次气候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2001)。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两次严重的厄尔尼诺事件期间,全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使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3城市热岛更明显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观测到全国最大热岛强度(城乡温差),北京为9℃(高于上海68℃,仅次于加拿大温哥华11℃的德国柏林133℃)。热岛效应的产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一个方面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就是造成城郊温差加剧的原因之一。

(二)全球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

1气候变暖对疾病流行性的影响

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气候环境、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极端气候事件的危害更为惊人。由于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将会更为频繁,气候灾害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也会增大。许多通过昆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例如全球变暖将加剧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据有关部门统计,伴随全球变暖,仅疟疾和登革热两种疾病就将祸及世界人口的40%。最不可忽视的是,气候变化造成部分旧物种灭绝的同时必然产生出新的物种,物种的变化可能打破病毒、细菌、寄生虫和敏感原的现有格局,产生新的变种。如2003年春季,相继在我国广东、北京、山西等地爆发的SARS病毒传染病一样,给社会和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

全球变暖影响生态系统,带来另一种危险是可能激活某种新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至少有30种新的传染病在过去20年里出现。对新兴病毒研究的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各种新病毒的出现有可能是人类破坏环境、气候变化扰乱了病毒巢穴的结果,这些原本寄居在野生动物身上,活动于封闭世界中的未知病毒,在人类活动的进程中,新的病毒在今后将不断地被发现。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给生态平衡,尤其是微生态平衡带来了强烈也影响,突出地改变了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媒介昆虫孳生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会对某些传染疾病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蚊子叮咬一个带有传染病毒的人时,这种病毒就会随血液进入某个健康人体内。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蚊子的繁殖速率和叮咬速率都大大提高,其体内病毒的繁殖和成熟速率也将随之提高。例如,在20℃时,Pfalciparum病菌需要26天才能成熟,而在25℃时则只需13天。携带这种病菌的虐蚊生存周期只有几周的时间,这样以来高温就会大大提高该种病菌的传播概率。同时,由于高温现象使得夜晚和冬季温度上升,大大延长、扩展了蚊子的生活期和地域,使得靠它传播的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气候带的改变,热带的边界会扩大到亚热带,原热带地区传染病的发病区域扩大到温带。例如,我国江南一带的恙虫病,80年代以来流行的地理区域向北推进,1986年山东省有流行报告,1989、1990年天津恙虫病流行地区的地理区域向北推进了4个纬度,向天津恙虫病流行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13~17℃。据此估计,我国恙虫病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有可能出现全国分布的趋势。2002年的夏天,“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专家分析,病毒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干燥炙热的天气。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来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区域。另外,由于气候变暖,携带鼠疫病的黄胸鼠的活动范围,已不仅仅限于17°N以南地区。

2高温热浪与死亡率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它将变得更加频繁、更加广泛。高温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导致以心胀,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或死亡率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日数明显增多,高温热浪的频率和强度随之增加。特别是湿度和城市空气污染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夏季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热浪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

2003年入夏以来,热浪席卷全球,各地气温破纪录地高达38~426℃。许多老年人而因此伤生。热浪波及印度、巴基斯坦、欧洲、中国,仅印度就有1000多人被热浪夺去了生命。随着高温热浪的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全球变暖还将导致对流层大气臭氧浓度增加,平流层臭氧浓度下降。

高温使得病菌、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为活跃,同时也会损害人的精神、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全球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上海1998年经历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热浪,(7月8—20日、8月1—3日、8月7—17日、8月21日—23日),热浪期间的总死亡人数可达非热浪期间的2—3倍,以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更为明显。热浪对婴幼儿的威胁也很大,如果婴幼儿患有某些疾病如腹泻、呼吸道感染和精神性缺陷,在热浪期间最易受高温危害。热浪除中暑死亡这种直接影响外,还将导致以心脏、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或死亡。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发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

我国夏季,35℃以上高温各地时有发生,38℃、40℃或以上的高温也时常出现。2003年6月下旬到8月下旬,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华南一带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高于或等于35℃的日数持续了40余天。江南、华南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部分地区达到38℃—40℃,局部地区高达40℃—43℃。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一旦气温升至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跳动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更多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对于心脏病人来说,是孕育着生命危险的温度。气温生至39℃,由于汗腺疲于奔命的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导致猝死的危险。气温生至40℃,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大脑已经顾此失彼,以致头晕眼花。可见,在高温情况下人体对气温升高的生理反映是很敏感的。2004年,我国南部省份由于受台风“蒲公英”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从6月底开始,广东大地被酷热天气所笼罩,7月1日,广州最高气温高达至397℃,超过了广州历史最高气温387℃的最高记录。6月28日,广东东莞大岭山镇台生家具八厂的一名工人,因工作疲劳加之车间气温太高而晕倒,送到医院后半小时死亡。据广州“120”急救中心负责人介绍,进入夏季以来,仅广州市因高温诱发其它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就达39人,每天比平时日均派出急救车次数(约200次)增加66%,创急救中心成立10多年以来日出车最高记录。以北京为例,因高温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7月比6月增加了40%。上海和甘肃等地,高温病人增加导致临床用血量居高不下,出现了用血紧缺的局面。露天工作者,如交警、公共汽车司机、建筑工人,更是受到了热浪的严重威胁。高温使人们容易疲劳驾驶,爆胎、汽车自燃等重大交通事故屡屡发生。

高温酷热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有上升。如纽约1966年7月的热浪期间,凶杀事件是平时的1385%。北京2003年7月高温期间交通事故增多,据北京急救中心资料显示:交通事故增加与天气炎热有很大关系。气温高、气压低时,人的大脑组织和心肌对此最为敏感,容易出现头晕、急噪、易激动等,以致发生一些心理问题。

3尼尔尼诺事件与疾病

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尼尔尼诺与疾病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尼尔尼诺出现往往会造成某些地区气候异常,进而引发疾病。例如,1982~1983年尼尔尼诺事件期间,在巴基斯坦北部由于干旱造成的高温天气,引发了疟疾流行;而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由于暴雨灾害,也发生了疟疾的流行。据科学家分析,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后的第一年,委内瑞拉疟疾病例增加351%。在如,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活动高潮期,在索马里和尼肯亚,感染上裂谷热病的人数为89万,死亡人数近250人;在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里斯兰卡、东非、委内瑞拉和巴西等地,大面积的干旱造成疟疾病和猩红热爆发。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期间,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忧郁症,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了8%,交通事故也增加了5000次以上。

4空气污染与健康

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背景下,由于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夏季高温、冬季变暖,干旱等,往往会造成局地空气质量下降。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导致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严重的污染。

大城市的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感官的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产生亚临床的和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比利时马斯河谷(1930年)、美国多诺拉(1948年)和英国伦敦(1952年)的烟雾事件就是大气污染影响的典型事例。

二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与人类健康问题

自从1960年以来,世界人口加倍,但灾难损失上升了30倍,从1960年的30亿美元到1995年的1000亿美元。气候灾害时导致这一增长趋势的一部分,例如,1992年安德鲁台风在迈阿密南市郊造成了240亿美元的损失。由于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可能增加。假定在温度变化或降雨分配上没有变化,全球变暖将导致洪水和高温发生率增加,由于洪水经常同南方涛动联系起来,因此不能排除增加干旱的可能性。这些气候灾害将诱发刚更多的森林大火、泥石流。这些灾害对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死亡、身体伤害、心灵创伤、社会混乱等。

(一)洪水

历史上,洪水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导致最大死亡损失的灾害。到目前为止,受害最严重的地区是中国的黄河。1332年,700万人被淹死,在随后的饥荒和疾病中超过1000万人死亡。1887年洪水破环了22m高的筑堤,淹死100万人。最近的洪水发生在1930年,有100万中国人淹死,另有可能1100万人死于随后的饥荒。美国密西西比河洪水不断不断地破环商业,最近的最大洪水发生在1973~1974年和1993年。中世纪暴风雨在北欧河流产生极端洪水事件,在几个事件中死亡人数超过10万。1995年在北欧发生的冬季洪水使过去200年较严重的一次。在澳大利亚,大型洪水在20世纪后50年变得更通常。在1988~1990年的拉尼娜事件中,严重的洪水淹没了澳大利亚东部1× 的土地。除了这些,洪涝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溺死、爆发腹泻和呼吸疾病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还会增加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风险。

(二)干旱

干旱是所有与气候相联的自然灾害中最严重、最广泛的自然灾害。1769、1790、1866、1876~1977年以及1943年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干旱杀死了几百万人。1878年在中国有1000~1300万人死于与干旱相联的饥荒。许多干旱事件与ENSO事件相联。如果饥荒在干旱期发生,营养不良和疾病能导致永久的智力、身体损害。不是所有的饥荒由于干旱引起,也不是所有的干旱导致饥荒。干旱无处不在,它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冲击。尽管干旱能导致长期的病态,但对人口的增长影响不大。由于全球大部分地区干旱的准确周期性质,气候变暖能否减少干旱强度和频率热存有疑问。例如,尽管澳大利亚东部自从1950年以来湿度增加了30%,但干旱的强度和频率并没有减少。事实上,最严重的干旱发生在1982~1983年和1991~1995年。

(三)森林火灾

翻阅历史可以看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森林火灾。在北美洲,历史纪录至少有13次烧掉4万公顷森林的大火。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1871年森林大火毁掉了170万公顷森林,杀死2200人。在1894年威斯康星州、1910年在爱达荷和蒙大拿西北部发生像是程度地区大火。1881年密歇根大火杀死几百人;1894年的明尼苏达州欣克利大火夺走了418人的生命;1918年明尼苏达州克罗奎特大火烧死551人。大火是如此普遍,以致于居民听到火警像对待自己损失失物一样采取冷淡态度。

森林大火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火源、极易燃烧燃料的数量、有助于燃烧及传播的气候条件。后两个因素首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火危险期前几个月内的降雨是一个重要参数。春季和初夏的适量降雨将减少森林火灾,但却为以后高火险提供了充足的下层丛林。严重的前期干旱将使这种植被被干透,增加可燃物的数量。最近,洪水与极端干旱事件是一些国家发生火灾,如澳大利亚,、每种情况都有利于火灾发生。相对低的湿度和大风也在决定森林大火发生可能性和强度方面起关键作用。任何大强度火灾不仅仅取决于气候条件,而且它也取决于由疾病(或昆虫传染病)、风暴、先前大火或陆地开拓产生的干屑残渣。在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施肥”作用下,高燃料量与较暖、湿气候条件相关联。

三 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对策: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同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生存史。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地球的气候,并阻止其继续恶化,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大力开展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建立健全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当务之急。

1、 要在目前人体健康生活、常见病、多发病的气象指数预报和服务的基础上,将研究和服务领域伸展到传染病领域,开展短、中、长期的传染病预测、预警服务,形成系列产品。

2、 对主要流行病、传染病开展气候风险评估和气候区划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研究疾病滋生、传播、爆发过程与气候的关系,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研究疾病气候评估模式;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疫情、气候和其它环境数据库,进行疾病气候区划,确定各季节、各地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建立疾病的气候监测、预警实时业务系统;建立为公众服务的信息产品制作、发布系统,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准确、及时、权威的疾病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以及疾病预防等各类服务产品。

3、 开展居室或交通工具中小气候与疾病滋生、传播的研究。加强对气候资源变化的开发利用,减轻自然灾害损失,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预测能力。热浪是可以监测和预测的,目前,在国内和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发布高温或热浪警报,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规定,日最高温度大于35℃,发布高温预报。广东省气象台在2004年6月28日至7月3日期间,共发布红色预警信号23次,如此频繁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在广东省气象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样,当热浪来临时,人们能够有效地采用各种适应措施来大大地减少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步完善热浪的预警系统。

四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

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行的相对不多,初步结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给科学家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1 关键是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提取气候的影响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气候变化通常伴随桌其他各种环境变化,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是唯一的,还受其他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进行气候变化对健康的研究中,关键技术是在与从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分离车气候的影响。

2 健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很复杂的

对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及未来变化做出响应的某些人类健康的变化,可能正在或即将发生。另外在未来几十年内,在气候发生变化的同时,社会、经济、人口、技术和健康保健等都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未来几十年内很难准确预料,因此,人类健康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度性相当复杂,这就给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带来很大的困难。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周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验2 报名 讨论 开课学院

形势与政策 0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20 122 122 应用气象学院

暑期社会实践 0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60-00 20 2周 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Ⅰ-1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60-00 30 75 45 3 5 12 10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1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20 50 30 10 2 8 数理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10 30 75 32 16 18 2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

职业生涯规划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05 25 16 6 3 公共管理学院

大学英语1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40-00 40 100 54 2 4 15 25 语言文化学院

体育1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10 50 30 4 6 10 体育部

计算机基础 1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22 10 18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认识实习 1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00-00 10 1周 应用气象学院

入学教育 1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00-00 05 05周 应用气象学院

植物生理学Ⅰ 1 学科基础课 学科(必) 30-00 30 75 48 10 7 10 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Ⅰ-2 1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60-00 30 75 45 3 5 10 12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1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40-00 40 100 64 2 4 30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2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00-20 20 50 30 10 2 8 数理学院

军训 2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00-00 10 1周 人武部

高等数学Ⅰ-4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60-00 30 75 46 2 5 5 20 数理学院

军事理论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00-00 10 25 16 2 3 4 人武部

大学英语2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40-00 40 100 62 2 6 5 25 语言文化学院

地球科学概论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20 50 32 4 4 10 应用气象学院

高等数学Ⅰ-3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60-00 30 75 51 3 2 5 14 数理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30-10 40 100 48 16 16 4 16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体育2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10 50 32 18 体育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20 50 26 6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

大气探测学Ⅱ 3 学科基础课 学科(必) 20-00 20 50 32 8 10 大气物理学院

概率统计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30-00 30 75 46 4 6 19 数理学院

大学物理2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40-00 40 100 64 2 4 30 数理学院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3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30-10 40 100 42 22 20 2 14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高等数学选讲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选) 20-00 20 50 30 2 2 4 12 数理学院

数理方程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选) 20-00 20 50 30 2 2 4 12 数理学院

大学英语3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40-00 40 100 62 2 3 10 23 语言文化学院

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30-30 60 150 48 48 10 18 2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

体育3 3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10 50 32 4 4 10 体育部

生态学 4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28 4 8 10 应用气象学院

流体力学 4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30-00 30 75 40 8 3 10 14 大气科学学院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Ⅲ 4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20 12 8 10 应用气象学院

大气探测实习Ⅰ 4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20-00 20 2周 大气物理学院

热力学 4 公共基础课 公共(选) 20-00 20 50 30 2 2 4 12 数理学院

计算方法 4 公共基础课 公共(选) 20-00 20 50 26 6 2 4 12 数理学院

大学英语4 4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40-00 40 100 62 2 3 12 21 语言文化学院

线性代数 4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30-00 20 50 38 2 2 8 数理学院

体育4 4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20-00 10 50 32 4 4 10 体育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30-00 30 75 32 16 2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心

大气物理学Ⅰ 4 学科基础课 学科(必) 30-00 30 75 48 10 10 7 大气物理学院

土壤学 4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26 6 6 6 6 应用气象学院

作物栽培学 4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26 6 4 6 8 应用气象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Ⅱ 4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30-00 30 75 36 12 25 2 应用气象学院

系统工程学 5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32 4 2 12 应用气象学院

遥感原理及应用Ⅰ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22 10 8 10 应用气象学院

防雷工程设计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26 6 6 6 6 大气物理学院

天气学Ⅰ 5 学科基础课 学科(必) 50-00 50 125 90 20 15 大气科学学院

应用气象学方法 5 学科基础课 学科(必) 30-00 30 75 38 10 12 8 7 应用气象学院

农业气象学Ⅰ 5 学科基础课 学科(必) 30-00 30 75 42 6 6 9 12 应用气象学院

水文气象学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6 4 8 应用气象学院

生态系统碳循环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6 8 4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仪器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8 24 12 2 4 应用气象学院

现代气候学基础Ⅱ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6 12 应用气象学院

气候资源学 5 专业方向课 专业(必) 30-00 30 75 40 8 10 15 2 应用气象学院

专业英语 6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32 2 4 12 应用气象学院

微气象学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必) 30-00 30 75 44 4 15 12 应用气象学院

城市气象学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必) 20-00 20 50 28 4 2 6 10 应用气象学院

天气学分析 6 实践性课程 专业(选) 20-00 20 32 32 0 0 0 大气科学学院

中尺度气象学 6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32 8 10 大气科学学院

应用气象学方法课程设计 6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20-00 20 2周 应用气象学院

天气预报综合实习 6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20-00 20 2周 大气科学学院

生产实习 6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40-00 40 4周 应用气象学院

人工影响天气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2 4 12 大气物理学院

设施农业概论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8 4 6 应用气象学院

空气污染气象学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2 4 12 大气物理学院

气象经济学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6 4 8 应用气象学院

产业工程气象学 6 专业方向课 专业(必) 30-00 30 75 42 6 8 10 9 应用气象学院

动力气象学Ⅱ 6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32 6 12 大气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概论 7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32 2 2 1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气象学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4 8 6 应用气象学院

气候变化概论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2 6 10 应用气象学院

微气象学实习 7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20-00 20 2周 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服务课程设计 7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20-00 20 2周 应用气象学院

学年论文 7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30-00 30 3周 应用气象学院

就业指导 7 公共基础课 公共(必) 10-00 05 25 4 12 9 公共管理学院

气象服务学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必) 20-00 20 50 28 4 4 2 10 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图形图像软件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16 16 8 10 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灾害学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32 2 10 6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预报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28 4 4 8 6 应用气象学院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Ⅳ 7 专业方向课 专业(选) 20-00 20 50 12 20 12 4 2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软件设计 7 学科基础课 学科(选) 20-00 20 50 16 16 6 4 8 应用气象学院

毕业论文 8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120-00 120 12周 应用气象学院

毕业鉴定 8 实践性课程 实践(必) 05-00 05 05周 应用气象学院

以上就是关于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的主体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的主体是什么、贵州数据库建在什么地方(大数据库为什么在贵州)、贵州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797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