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如何查看数据库表的创建时间

mysql中如何查看数据库表的创建时间,第1张

查看数据表的创建时间可以在information_schema中查看

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表说明:

SCHEMATA表:提供了当前mysql实例中所有数据库的信息。是show databases的结果取之此表。

TABLES表:提供了关于数据库中的表的信息(包括视图)。详细表述了某个表属于哪个schema,表类型,表引擎,创建时间等信息。是show tables from schemaname的结果取之此表。

COLUMNS表:提供了表中的列信息。详细表述了某张表的所有列以及每个列的信息。是show columns from schemanametablename的结果取之此表。

STATISTICS表:提供了关于表索引的信息。是show index from schemanametablename的结果取之此表。

USER_PRIVILEGES(用户权限)表:给出了关于全程权限的信息。该信息源自mysqluser授权表。是非标准表。

SCHEMA_PRIVILEGES(方案权限)表:给出了关于方案(数据库)权限的信息。该信息来自mysqldb授权表。是非标准表。

TABLE_PRIVILEGES(表权限)表:给出了关于表权限的信息。该信息源自mysqltables_priv授权表。是非标准表。

COLUMN_PRIVILEGES(列权限)表:给出了关于列权限的信息。该信息源自mysqlcolumns_priv授权表。是非标准表。

CHARACTER_SETS(字符集)表:提供了mysql实例可用字符集的信息。是SHOW CHARACTER SET结果集取之此表。

COLLATIONS表:提供了关于各字符集的对照信息。

COLLATION_CHARACTER_SET_APPLICABILITY表:指明了可用于校对的字符集。这些列等效于SHOW COLLATION的前两个显示字段。

TABLE_CONSTRAINTS表:描述了存在约束的表。以及表的约束类型。

KEY_COLUMN_USAGE表:描述了具有约束的键列。

ROUTINES表:提供了关于存储子程序(存储程序和函数)的信息。此时,ROUTINES表不包含自定义函数(UDF)。名为“mysqlproc name”的列指明了对应于INFORMATION_SCHEMAROUTINES表的mysqlproc表列。

VIEWS表:给出了关于数据库中的视图的信息。需要有show views权限,否则无法查看视图信息。

TRIGGERS表:提供了关于触发程序的信息。必须有super权限才能查看该表

数据库表的创建时间在TABLES表中的CREATE_TIME字段

SELECT CREATE_TIME FROM 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数据库名' AND TABLE_NAME='表名';

将上面的数据库名以及表名替换为所要查询的数据即可。

create table roomtype --(客房标准信息表)

--列名 中文说明 数据类型 精度 允许空值 说明

(Typeid Char(2) primary key, --客房类型编号 关键字

typename Char(20) --客房类型 

Area Numeric(6,2)-- 面积 

Bednum Tinyint([0],[1]) --床位数量

price Money default 100 --单价

Htelephone Char(2) default '有'  --默认“有” 是否有电话

)

数据库是以某种文件结构存储的一系列信息表,这种文件结构使您能够访问这些表、选择表中的列、对表进行排序以及根据各种标准选择行。数据库通常有多个索引与这些表中的许多列相关联,所以我们能尽可能快地访问这些表。

以员工记录为例,您可以设想一个含有员工姓名、地址、工资、扣税以及津贴等内容的表。让我们考虑一下这些内容可能如何组织在一起。您可以设想一个表包含员工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您希望保存的其它信息可能包括工资、工资范围、上次加薪时间、下次加薪时间、员工业绩评定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否应保存在一个表格中?几乎可以肯定不应该如此。不同类别的员工的工资范围可能没有区别;这样,您可以仅将员工类型储存在员工记录表中,而将工资范围储存在另一个表中,通过类型编号与这个表关联。考虑以下情况:

KeyLastnameSalaryTypeSalaryTypeMinMax

1Adams213000045000

2Johnson124500060000

3Smyth336000075000

4Tully1

5Wolff2

SalaryType列中的数据引用第二个表。我们可以想象出许多种这样的表,如用于存储居住城市和每个城市的税值、健康计划扣除金额等的表。每个表都有一个主键列(如上面两个表中最左边的列)和若干数据列。在数据库中建立表格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这些表的结构由它们的范式指出。我们通常说表属于1NF、2NF或3NF。

第一范式:表中的每个表元应该只有一个值(永远不可能是一个数组)。(1NF)

第二范式:满足1NF,并且每一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列。这表示主键和该行中的剩余表元之间是1对1的关系。(2NF)

第三范式:满足2NF,并且所有非主键列是互相独立的。任何一个数据列中包含的值都不能从其他列的数据计算得到。(3NF)

现在,几乎所有的数据库都是基于“第三范式(3NF)”创建的。这意味着通常都有相当多的表,每个表中的信息列都相对较少。

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假设我们希望生成一个包含员工及其工资范围的表,在我们设计的一个练习中将使用这个表。这个表格不是直接存在在数据库中,但可以通过向数据库发出一个查询来构建它。我们希望得到如下所示的一个表:

NameMinMax

Tully$30,00000$45,00000

Johnson$30,00000$45,00000

Wolff$45,00000$60,00000

Adams$45,00000$60,00000

Smyth$60,00000$75,00000

我们发现,获得这些表的查询形式如下所示

SELECTDISTINCTROWEmployeesName,Min,MaxFROMEmployeesINNERJOINONEmployeesSalaryKey=SalaryKey

ORDERBYMin;

这种语言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即SQL,而且它是几乎目前所有数据库都可以使用的一种语言。SQL-92标准被认为是一种基础标准,而且已更新多次。

数据库的种类

PC上的数据库,如dBase、BorlandParadox、MicrosoftAess和FoxBase。

数据库服务器:IBMDB/2、MicrosoftSQLServer、Oracle、Sybase、SQLBase和XDB。

在mysql中,shema和数据库是一个意思,CREATE SCHEMA是CREATE DATABASE的同义词。但是其他数据库schema和database并不等同,需要具体看文档了解。

四种方法删除表数据,删除数据需谨慎

1写程序,TCODE:SE38

DELETE FROM 你的数据库表 WHERE 删除条件

2TCODE:SE16

如果是自定义表,且允许通过标准表维护工具维护,显示数据后可以选中数据行,表条目->删除;

3TCODE:SE16N

输入表名->命令栏&SAP_EDIT->执行->选中记录->删除;

4SM30

允许通过标准表维护工具维护的表,输入表名->维护,选中记录->删除。

数据库是一组信息的集合,以便可以方便地访问、管理和更新,常用数据库有:1、关系型数据库;2、分布式数据库;3、云数据库;4、NoSQL数据库;5、面向对象的数据库;6、图形数据库。

计算机数据库通常包含数据记录或文件的聚合,例如销售事务、产品目录和库存以及客户配置文件。

通常,数据库管理器为用户提供了控制读写访问、指定报表生成和分析使用情况的能力。有些数据库提供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遵从性,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事务的完整性。

数据库普遍存在于大型主机系统中,但也存在于较小的分布式工作站和中端系统中,如IBM的as /400和个人计算机。

数据库的演变

数据库从1960年代开始发展,从层次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开始,到1980年代的面向对象数据库,再到今天的SQL和NoSQL数据库和云数据库。

一种观点认为,数据库可以按照内容类型分类:书目、全文、数字和图像。在计算中,数据库有时根据其组织方法进行分类。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从最流行的方法关系数据库到分布式数据库、云数据库或NoSQL数据库。

常用数据库:

1、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由IBM的EF Codd于1970年发明的,它是一个表格数据库,其中定义了数据,因此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重组和访问。

关系数据库由一组表组成,其中的数据属于预定义的类别。每个表在一个列中至少有一个数据类别,并且每一行对于列中定义的类别都有一个特定的数据实例。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用户和应用程序接口。关系数据库易于扩展,并且可以在原始数据库创建之后添加新的数据类别,而不需要修改所有现有应用程序。

2、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是一种数据库,其中部分数据库存储在多个物理位置,处理在网络中的不同点之间分散或复制。

分布式数据库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的。同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所有物理位置都具有相同的底层硬件,并运行相同的 *** 作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异构分布式数据库中的硬件、 *** 作系统或数据库应用程序在每个位置上可能是不同的。

3、云数据库

云数据库是针对虚拟化环境(混合云、公共云或私有云)优化或构建的数据库。云数据库提供了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按每次使用支付存储容量和带宽的费用,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可伸缩性和高可用性。

云数据库还为企业提供了在软件即服务部署中支持业务应用程序的机会。

4、NoSQL数据库

NoSQL数据库对于大型分布式数据集非常有用。

NoSQL数据库对于关系数据库无法解决的大数据性能问题非常有效。当组织必须分析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或存储在云中多个虚拟服务器上的数据时,它们是最有效的。

5、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使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创建的项通常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但是面向对象数据库非常适合于这些项。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是围绕对象(而不是 *** 作)和数据(而不是逻辑)组织的。例如,关系数据库中的多媒体记录可以是可定义的数据对象,而不是字母数字值。

6、图形数据库

面向图形的数据库是一种NoSQL数据库,它使用图形理论存储、映射和查询关系。图数据库基本上是节点和边的集合,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实体,每个边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

图形数据库在分析互连方面越来越受欢迎。例如,公司可以使用图形数据库从社交媒体中挖掘关于客户的数据。

访问数据库:DBMS和R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允许您定义、 *** 作、检索和管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软件。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目前仍然是最流行的数据库管理方法。

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数据库、IBM DB2和MySQL是企业用户最常用的RDBMS产品。DBMS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支持分层数据库,包括IBM的信息管理系统和CA的集成数据库管理系统。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基于关系模式,仍然是管理数据库的最普遍的方式。

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一、引言数据库对于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据库存储着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数据,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类数据,这些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信息,通过各类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用户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具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构建合理高效的数据库,是数据库建设关键之一。如何构建合理高效的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过程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数据库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设计数据库之前

数据库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业务部门的需要设计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库。因此在形成数据库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业务需求。1充分理解业务需求。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在这期间通过与业务部门交流,了解用户的想法以及工作流程,通过双方多次交流,会形成初步的数据模型,当然这时的数据模型不会是最终的模型,还需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并且在以后的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还会反复修改。2重视输入输出。在定义数据库表和字段需求(输入)时,首先应了解数据产生源和数据流程,也就是必需要知道每个数据在那儿产生,数据在那儿表现,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等等,然后根据用户提供的报表或者设计出的报表、查询和视图(输出)以决定为了支持这些输出哪些是必要的表和字段。3创建数据字典和ER图表。ER图表和数据字典可以让任何了解数据库的人都明确如何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ER图对表明表之间关系很有用,而数据字典则说明了每个字段的用途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别名。对SQL表达式的文档化来说这是完全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需求分析调研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业务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不同,以及对于信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需求分析的质量,为了提高质量,各方要用更多的时间交流与相互理解,业务部门需要精通业务的人员自始至终全力配合,而开发人员则尽量使用用户理解的业务术语交流,这样会避免出现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歧义。三、设计合理的表结构

通常合理的表结构会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库的性能。设计合理的表结构要遵循以下两点。1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的标准化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3NF(第三范式)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简单来说,遵守3NF标准的数据库的表设计原则是:某个表只包括其本身基本的属性,当不是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时需进行分解。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外键相连接。它具有以下特点:有一组表专门存放通过键连接起来的关联数据。例如:某个存放单井信息及其有关油井生产日报信息的3NF数据库就有两个表:单井基础信息和油井日报信息。日报信息不包含单井的任何信息,但表内会存放一个键值,该键指向单井基础信息里包含该油井信息的那一行。不过也有例外,有时为了效率的缘故,对表不进行标准化也是必要的。2考虑各种变化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使数据库更具扩展性,从而减少将来数据变更所带来的损失。例如,日期类型字段,有时我们会考虑使用字符类型代替日期类型,因为在处理日期字段上容易产生数据错误,所以我们就使用字符类型。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做前期设计时都要考虑的。表结构的设计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会存在数据读取、录入或统计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修改表结构,或增加一些字段,或修改一些字段的属性。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因此不要想一次能成功。建议使用专门设计工具来做这些工作,笔者经常使用:SYBASE,当然还有其它的工具:ORACLEDesigner2000,ROSE等工具。这样会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四、选择合理的索引

索引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最高效方式之一。95%的数据库性能问题都可以采用索引技术得到解决。1逻辑主键使用唯一的成组索引,对系统键(作为存储过程)采用唯一的非成组索引,对任何外键列采用非成组索引。考虑数据库的空间有多大,表如何进行访问,还有这些访问是否主要用作读写。2大多数数据库都索引自动创建的主键字段,但是可别忘了索引外键,它们也是经常使用的键,比如运行查询显示主表和所有关联表的某条记录就用得上。3不要索引大型字段(有很多字符),这样作会让索引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如MEMO(备注)、TEXT(文本)等字段。4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不要为小型数据表设置任何键,假如它们经常有插入和删除 *** 作就更别这样作了。对这些插入和删除 *** 作的索引维护可能比扫描表空间消耗更多的时间。如代码表,或系统参数表。五、保证数据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不准确的数据是毫无价值的,因此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1完整性实现机制:实体完整性:主键参照完整性:父表中删除数据:级联删除;受限删除;置空值父表中插入数据:受限插入;递归插入父表中更新数据:级联更新;受限更新;置空值DBMS对参照完整性可以有两种方法实现:外键实现机制(约束规则)和触发器实现机制用户定义完整性:NOTNULL;CHECK;触发器以上完整性机制需要熟悉和掌握,它对于数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2用约束而非业务规则强制数据完整性采用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完整性。这不但包括通过标准化实现的完整性而且还包括数据的功能性。在写数据的时候还可以增加触发器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不要依赖于业务层保证数据完整性;它不能保证表之间(外键)的完整性所以不能强加于其他完整性规则之上。3强制指示完整性在有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将其剔除。激活数据库系统的指示完整性特性。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清洁而能迫使开发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处理错误条件。4使用查找控制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完整性的最佳方式就是限制用户的录入。只要有可能都应该提供给用户一个清晰的价值列表供其选择。这样将减少键入代码的错误和误解同时提供数据的一致性。某些公共数据特别适合查找:性别代码、单位代码等。5采用视图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SQL语句定义,视图不仅可以简化用户对数据的理解,也可以简化他们的 *** 作。那些被经常使用的查询可以被定义为视图,从而使得用户不必为以后的 *** 作每次指定全部的条件。另外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他们所能见到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则既看不见也取不到。数据库授权命令可以使每个用户对数据库的检索限制到特定的数据库对象上,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六、结束语

数据库的高效运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也需要硬件平台和网络的支持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的有效管理,本文只是从技术的角度说明如何提高数据库的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它方面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因此对于数据库管理一定要重视,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技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mysql中如何查看数据库表的创建时间全部的内容,包括:mysql中如何查看数据库表的创建时间、急 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电脑上用的是什么数据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806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