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
集合论的创始人是格奥尔格·康托尔,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
扩展资料:
格奥尔格·康托尔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生于俄国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学习。
1867年在库默尔指导下以解决一般整系数不定方程ax2+by2+cz2=0求解问题的论文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受魏尔斯特拉斯的直接影响,由数论转向严格的分析理论的研究,不久崭露头角。
他在哈雷大学任教(1869-1913)的初期证明了复合变量函数三角级数展开的唯一性,继而用有理数列极限定义无理数。1872年成为该校副教授,1879年任教授。
记载数据库运行过程中所有更新 *** 作的文件称为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主要包括:
1、事务标识(标明是哪个事务)。
2、 *** 作的类型(插入、删除或修改)。
3、 *** 作对象(记录内部标识)。
4、更新前数据的旧值(对插入 *** 作而言此项为空值)。
5、更新后数据的新值(对删除 *** 作而言此项为空值)。
扩展资料:
日志文件的分类
1、内核及系统日志
这种日志数据由rsyslog统一管理,根据其主配文件/etc/rsyslog。conf中的设置决定将内核及各种系统程序信息记录到什么位置。
2、用户日志
用于记录系统用户登录及退出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用户名,登陆的终端,登陆的时间,来源主机,正在使用的进程 *** 作等。
3、程序日志
有些应用程序会选择由自己独立管理一份日志文件,而不是交给rsyslog服务管理,用于记录本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事件信息。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是一种特殊目的的编程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它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
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相同的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接口。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可以嵌套,这使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
用途:更新表中原有数据
单独使用,使用where匹配字段
set后面,更新字段值,既可以一次一项,也可以一次多项
例:
“Person”表中的原始数据:
LastName FirstName Address City
Nilsen Fred Kirkegt 56 Stavanger
Rasmussen Storgt 67
运行下面的SQL将Person表中LastName字段为”Rasmussen”的FirstName更新为”Nina”:
UPDATE Person SET FirstName = 'Nina' WHERE LastName = 'Rasmusse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