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字段值还可以继续拆分,就不满足第一范式。
范式设计得越详细,对某些实际 *** 作可能会更好,但并非都有好处,需要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前提下,其他列都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列。 如果出现不完全依赖,只可能发生在联合主键的情况下:
实际上,在这张订单表中,product_name 只依赖于 product_id ,customer_name 只依赖于 customer_id。也就是说,product_name 和 customer_id 是没用关系的,customer_name 和 product_id 也是没有关系的。
这就不满足第二范式:其他列都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列!
拆分之后,myorder 表中的 product_id 和 customer_id 完全依赖于 order_id 主键,而 product 和 customer 表中的其他字段又完全依赖于主键。满足了第二范式的设计!
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前提下,除了主键列之外,其他列之间不能有传递依赖关系。
表中的 customer_phone 有可能依赖于 order_id 、 customer_id 两列,也就不满足了第三范式的设计:其他列之间不能有传递依赖关系。
修改后就不存在其他列之间的传递依赖关系,其他列都只依赖于主键列,满足了第三范式的设计!
查询每门课的平均成绩。
查询 score 表中至少有 2 名学生选修,并以 3 开头的课程的平均分数。
分析表发现,至少有 2 名学生选修的课程是 3-105 、3-245 、6-166 ,以 3 开头的课程是 3-105 、3-245。也就是说,我们要查询所有 3-105 和 3-245 的 degree 平均分。
查询所有学生的 name,以及该学生在 score 表中对应的 c_no 和 degree 。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只要把 score 表中的 s_no 字段值替换成 student 表中对应的 name 字段值就可以了,如何做呢?
查询所有学生的 no 、课程名称 ( course 表中的 name ) 和成绩 ( score 表中的 degree ) 列。
只有 score 关联学生的 no ,因此只要查询 score 表,就能找出所有和学生相关的 no 和 degree :
然后查询 course 表:
只要把 score 表中的 c_no 替换成 course 表中对应的 name 字段值就可以了。
查询所有学生的 name 、课程名 ( course 表中的 name ) 和 degree 。
只有 score 表中关联学生的学号和课堂号,我们只要围绕着 score 这张表查询就好了。
只要把 s_no 和 c_no 替换成 student 和 srouse 表中对应的 name 字段值就好了。
首先把 s_no 替换成 student 表中的 name 字段:
再把 c_no 替换成 course 表中的 name 字段:
查询 95031 班学生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
在 score 表中根据 student 表的学生编号筛选出学生的课堂号和成绩:
这时只要将 c_no 分组一下就能得出 95031 班学生每门课的平均成绩:
查询在 3-105 课程中,所有成绩高于 109 号同学的记录。
首先筛选出课堂号为 3-105 ,在找出所有成绩高于 109 号同学的的行。
查询所有成绩高于 109 号同学的 3-105 课程成绩记录。
查询所有和 101 、108 号学生同年出生的 no 、name 、birthday 列。
查询 '张旭' 教师任课的学生成绩表。
首先找到教师编号:
通过 sourse 表找到该教师课程号:
通过筛选出的课程号查询成绩表:
查询某选修课程多于5个同学的教师姓名。
首先在 teacher 表中,根据 no 字段来判断该教师的同一门课程是否有至少5名学员选修:
查看和教师编号有有关的表的信息:
我们已经找到和教师编号有关的字段就在 course 表中,但是还无法知道哪门课程至少有5名学生选修,所以还需要根据 score 表来查询:
根据筛选出来的课程号,找出在某课程中,拥有至少5名学员的教师编号:
在 teacher 表中,根据筛选出来的教师编号找到教师姓名:
查询 “计算机系” 课程的成绩表。
思路是,先找出 course 表中所有 计算机系 课程的编号,然后根据这个编号查询 score 表。
查询 计算机系 与 电子工程系 中的不同职称的教师。
查询课程 3-105 且成绩 至少 高于 3-245 的 score 表。
查询课程 3-105 且成绩高于 3-245 的 score 表。
查询某课程成绩比该课程平均成绩低的 score 表。
查询所有任课 ( 在 course 表里有课程 ) 教师的 name 和 department 。
查询 student 表中至少有 2 名男生的 class 。
查询 student 表中不姓 "王" 的同学记录。
查询 student 表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查询 student 表中最大和最小的 birthday 值。
以 class 和 birthday 从大到小的顺序查询 student 表。
查询 "男" 教师及其所上的课程。
查询最高分同学的 score 表。
查询和 "李军" 同性别的所有同学 name 。
查询和 "李军" 同性别且同班的同学 name 。
查询所有选修 "计算机导论" 课程的 "男" 同学成绩表。
需要的 "计算机导论" 和性别为 "男" 的编号可以在 course 和 student 表中找到。
建立一个 grade 表代表学生的成绩等级,并插入数据:
查询所有学生的 s_no 、c_no 和 grade 列。
思路是,使用区间 ( BETWEEN ) 查询,判断学生的成绩 ( degree ) 在 grade 表的 low 和 upp 之间。
准备用于测试连接查询的数据:
分析两张表发现,person 表并没有为 cardId 字段设置一个在 card 表中对应的 id 外键。如果设置了的话,person 中 cardId 字段值为 6 的行就插不进去,因为该 cardId 值在 card 表中并没有。
要查询这两张表中有关系的数据,可以使用 INNER JOIN ( 内连接 ) 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完整显示左边的表 ( person ) ,右边的表如果符合条件就显示,不符合则补 NULL 。
完整显示右边的表 ( card ) ,左边的表如果符合条件就显示,不符合则补 NULL 。
完整显示两张表的全部数据。
在 MySQL 中,事务其实是一个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事务能够 保证一个业务的完整性 。
比如我们的银行转账:
在实际项目中,假设只有一条 SQL 语句执行成功,而另外一条执行失败了,就会出现数据前后不一致。
因此,在执行多条有关联 SQL 语句时, 事务 可能会要求这些 SQL 语句要么同时执行成功,要么就都执行失败。
在 MySQL 中,事务的 自动提交 状态默认是开启的。
自动提交的作用 :当我们执行一条 SQL 语句的时候,其产生的效果就会立即体现出来,且不能 回滚 。
什么是回滚?举个例子:
可以看到,在执行插入语句后数据立刻生效,原因是 MySQL 中的事务自动将它 提交 到了数据库中。那么所谓 回滚 的意思就是,撤销执行过的所有 SQL 语句,使其回滚到 最后一次提交 数据时的状态。
在 MySQL 中使用 ROLLBACK 执行回滚:
由于所有执行过的 SQL 语句都已经被提交过了,所以数据并没有发生回滚。那如何让数据可以发生回滚?
将自动提交关闭后,测试数据回滚:
那如何将虚拟的数据真正提交到数据库中?使用 COMMIT :
事务的实际应用 ,让我们再回到银行转账项目:
这时假设在转账时发生了意外,就可以使用 ROLLBACK 回滚到最后一次提交的状态:
这时我们又回到了发生意外之前的状态,也就是说,事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反悔的机会。假设数据没有发生意外,这时可以手动将数据真正提交到数据表中:COMMIT 。
事务的默认提交被开启 ( @@AUTOCOMMIT = 1 ) 后,此时就不能使用事务回滚了。但是我们还可以手动开启一个事务处理事件,使其可以发生回滚:
仍然使用 COMMIT 提交数据,提交后无法再发生本次事务的回滚。
事务的四大特征:
事务的隔离性可分为四种 ( 性能从低到高 ) :
查看当前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
修改隔离级别:
测试 READ UNCOMMITTED ( 读取未提交 ) 的隔离性:
由于小明的转账是在新开启的事务上进行 *** 作的,而该 *** 作的结果是可以被其他事务(另一方的淘宝店)看见的,因此淘宝店的查询结果是正确的,淘宝店确认到账。但就在这时,如果小明在它所处的事务上又执行了 ROLLBACK 命令,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 脏读 ,一个事务读取到另外一个事务还未提交的数据。这在实际开发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把隔离级别设置为 READ COMMITTED :
这样,再有新的事务连接进来时,它们就只能查询到已经提交过的事务数据了。但是对于当前事务来说,它们看到的还是未提交的数据,例如:
但是这样还有问题,那就是假设一个事务在 *** 作数据时,其他事务干扰了这个事务的数据。例如:
虽然 READ COMMITTED 让我们只能读取到其他事务已经提交的数据,但还是会出现问题,就是 在读取同一个表的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这被称为* 不可重复读现象 ( READ COMMITTED ) 。
将隔离级别设置为 REPEATABLE READ ( 可被重复读取 ) :
测试 REPEATABLE READ ,假设在两个不同的连接上分别执行 START TRANSACTION :
当前事务开启后,没提交之前,查询不到,提交后可以被查询到。但是,在提交之前其他事务被开启了,那么在这条事务线上,就不会查询到当前有 *** 作事务的连接。相当于开辟出一条单独的线程。
无论小张是否执行过 COMMIT ,在小王这边,都不会查询到小张的事务记录,而是只会查询到自己所处事务的记录:
这是 因为小王在此之前开启了一个新的事务 ( START TRANSACTION ) * ,那么* 在他的这条新事务的线上,跟其他事务是没有联系的 ,也就是说,此时如果其他事务正在 *** 作数据,它是不知道的。
然而事实是,在真实的数据表中,小张已经插入了一条数据。但是小王此时并不知道,也插入了同一条数据,会发生什么呢?
报错了, *** 作被告知已存在主键为 6 的字段。这种现象也被称为 幻读,一个事务提交的数据,不能被其他事务读取到 。
顾名思义,就是所有事务的 写入 *** 作 全都是串行化的。什么意思?把隔离级别修改成 SERIALIZABLE :
还是拿小张和小王来举例:
此时会发生什么呢?由于现在的隔离级别是 SERIALIZABLE ( 串行化 ) ,串行化的意思就是:假设把所有的事务都放在一个串行的队列中,那么所有的事务都会按照 固定顺序执行 ,执行完一个事务后再继续执行下一个事务的 写入 *** 作 ( 这意味着队列中同时只能执行一个事务的写入 *** 作 ) 。
根据这个解释,小王在插入数据时,会出现等待状态,直到小张执行 COMMIT 结束它所处的事务,或者出现等待超时。
转载: https://github.com/baa-god/sql_node/blob/master/mysql/
◆ 基本要求1、 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2、 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3、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4、 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5、 能够使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基础知识
1、 基本概念:
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2、 关系数据库:
(1) 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
部关键字。(2)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3) 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3、 VISUAL FOXPRO系统特点与工作方式:
(1) 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
(2) 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
(3) 各种设计器和向导。
(4) 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视化*作)和程序运行方式。
4、 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
(1) 常量、变量、表达式。
(2)常用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数值计算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测试函数。
一、 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作
1、 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修改与有效性检验:
(1) 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
(2) 表记录的浏览、增加、删除与修改。
(3) 创建数据库,向数据库添加或移出表。
(4) 设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规则。
(5) 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2、 多表*作:
(1) 选择工作区。
(2) 建立表之间的关联:一对一的关联;一对多的关联。
(3) 设置参照完整性。
(4) 建立表间临时关联。
3、 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
(1) 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与修改。
(2) 视图文件的建立、查看与修改。
(3) 建立多表查询。
(4) 建立多表视图。
二、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1) CREATE TABLE –SQL
(2) ALTER TABLE –SQL
2、 SQL的数据修改功能:
(1) DELETE –SQL
(2) INSERT –SQL
(3) UPDATE –SQL
3、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1) 简单查询。
(2) 嵌套查询。
(3) 连接查询。
内连接外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完全连接
(4) 分组与计算查询。
(5) 集合的并运算。
三、 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
1、 使用项目管理器:
(1) 使用“数据”选项卡。
(2) 使用“文档”选项卡。
2、 使用表单设计器:
(1) 在表单中加入和修改控件对象。
(2) 设定数据环境。
3、 使用菜单设计器:
(1) 建立主选项。
(2) 设计
(3) 设定菜单选项程序代码。
4、 使用报表设计器:
(1) 生成快速报表。
(2) 修改报表布局。
(3) 设计分组报表。
(4) 设计多栏报表。
5、 使用应用程序向导。
6、 应用程序生成器与连骗应用程序。
四、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
1、 命令文件的建立与运行:
(1) 程序文件的建立。
(2) 简单的交互式输入、输出命令。
(3) 应用程序的调试与执行。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3)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3、 过程与过程调用。
(1) 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2) 过程与过程文件。
(3)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4、 用户定义对话框(MESSAGEBOX)的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