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云服务

怎样使用云服务,第1张

尽管云服务器具有种种好处,但是要想玩转这种高科技的玩艺,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而云服务器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办公类应用(企业管理系统OA、ERP、CRM、企业邮箱等)、网站类应用(网站、论坛、博客等)以及其他类型的应用(数据、虚拟主机等)。

下面以华云为例,以流程形式,一步步为大家介绍如何实现云服务器上的这些应用。

网站应用服务器

网站是服务器上最常见的应用,按规模可以根据网站的日均PV区分,按类型可以区分为门户类网站、企业类网站、个人网站、交易型网站、论坛、博客等。

网站应用服务器的部署流程如下:在云服务器上部署网站前,首先必须确保您有云服务器的管理权限,或者是云服务器的空间和接口程序。

拥有云服务器的管理权限后,在云服务器上实现网站应用的步骤如下:

1、需要在系统上安装安装web服务如IIS(默认有装),apache

2、需要安装网站的相应环境,如asp.net1.0/2.0/3.0/3.5/4.0,php

3、需要网站所使用的数据库,如mysql,mssql。

拥有云服务器的空间和接口程序,在云服务器上实现网站应用的步骤如下:

1、 需要在web服务上配置好网站所需的相应环境

2、 需要添加网站所使用的权限

3、 开启网站使用的端口。

部署网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防火墙是否有做一些限制,如网站的80端口是否有开启

2、 服务器是否有做一些会阻止外部访问网站的安全策略

3、 域名解析式否正确,是否对网站绑定了相应的域名

4、 相关的网站环境是否配置正确,网站文件的权限是否设置正确,可以使用探针进行测试。

常规办公应用服务器

随着电脑在办公中的需求越来越重要,办公软件也成为了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软件应用。办公软件的种类非常多,应用最多的主要是OA、ERP、CRM、企业邮箱等,这些办公软件在云服务器上的部署是大致相同的。

在云服务器上实现办公应用的步骤如下:

1、 安装所需要的办公软件

2、 安装办公软件相应的数据库

3、 检查办公软件所需要的端口是否有开启

4、 检查防火墙开启情况,是否有对端口进行限制。

虽然各种常规软件应用在云服务器上部署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如下:

常规软件分为CS架构和BS架构的软件,CS架构的软件直接安装即可,安装BS架构的软件需要安装该软件所需要的环境,如asp.net,php。

部署办公类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如果是BS架构的的应用,需要安装相应的环境如asp.net,php

2、 软件所使用的端口是否有限制,如邮局使用的端口一般为25和110

3、 软件的服务是否有设置成开机启动,避免服务器重启后,应用没有启动。

数据库应用服务器

随着IT行业应用部署规模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云服务器作为单独的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用云服务器安装数据库服务。

在云服务器上实现数据库应用的步骤如下:

1、 安装相应的数据库软件如mysql

2、 配置mysql数据库,设置数据库文件的存放路径,对配置文件进行相应的编译

3、 管理数据库的用户名与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防止被入侵

4、 确认是否已将数据库服务设置成开机自动启动。

部署数据库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数据进行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2、 保证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的安全,以免黑客盗取数据或破坏数据。

虚拟主机应用服务器

虚拟主机极大的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虚拟主机的租用服务也成了网络时代新的经济形势。之前都是使用物理服务器来实现虚拟主机应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选择了使用云服务器来实现虚拟主机应用。

在云服务器上实现虚拟主机应用的步骤如下:

1、 搭建.NET环境和php环境等

2、搭建好IIS来存放主机站点,搭建好FTP服务,方便数据的上传于下载

3、 确认是否设置虚拟主机服务开机自动启动。

部署虚拟主机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需要确保网络的畅通,保证主机网站能够正常的运行

2、 需要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确保服务器的安全与稳定,主机才能运行流畅

3、 可以安装虚拟主机管理系统软件,方便购买与管理虚拟主机

4、 如果安装了虚拟主机管理系统软件,则需要保障它的正常运行,防止管理主机与购买主机时出错。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学习云计算推荐选择【达内教育】。

【云计算的学习】一般包含五大阶段:

云计算第一阶段:主要学习网络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网络,配备有企业级项目实战:IP地址配置与DNS解析。

云计算第二阶段:学习Linux基础,包括Linux *** 作系统以及Linux高级管理。企业级项目实战为:云数据中心主机CPU资源利用率实时统计、分析系统。

云计算第三阶段:学习Linux运维自动化,企业级项目实战为Python+Shell实现企业级FTP文件统一管理。

云计算第四阶段:数据库运维管理的学习,企业级项目实战:MySQLGalera高可用集群环境部署、异步消息队列集群RabbitMQ部署与运维。

云计算第五阶段:企业级云架构管理与综合实战(PaaS+TaaS),项目训练的是基于LAMP架构实现云计算PaaS平台典型应用部署与运维,通过Nginx实现千万级并发访问处理。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学习一下

想了解更多有关云计算入门知识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达内教育】。作为国内IT培训的领导品牌,达内的每一名员工都以“帮助每一个学员成就梦想”为己任,也正因为达内人的执着与努力,达内已成功为社会输送了众多合格人才,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IT行业高薪机会,同时也为中国IT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达内IT培训机构,试听名额限时抢购。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数据库领域同样如此。过去五十余年,数据库经历OLTP和OLAP两种需求漫长的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过程。究其原因,数据库的发展始终与用户场景需求变迁紧密相关。如今,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业务场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据库领域也掀起了一股HTAP浪潮。

Gartner在多次报告中强调,HTAP是数据库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用户数字化转型中重要的数据平台。业界甚至认为,HTAP的兴起代表着数据库大融合时代的开启。

那么,为什么数据库大厂和云服务巨头们均纷纷押宝HTAP?开源+多云为何是HTAP普及的助推剂?面对新一代HTAP数据的崛起,多年积累形成的MySQL生态终于找到最佳归宿?

放在几年前,HTAP可能还会被认为是数据库领域的小众产品,是否成气候还有待观察。

而随着数据资源、数据消费习惯和数据驱动型场景发生巨大变化,用户需求与传统数据库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使得HTAP这种具备“同时支持OLTP和OLAP、创新计算存储框架、去ETL”等特征的新时代数据库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如今,几乎所有数据库大厂和云服务巨头都在布局HTAP。例如,OceanBase去年推出的 3.0版本中就正式宣布向HTAP数据库进军;今年5月,Google Cloud发布HTAP云端数据库AlloyDB,为PG用户提供了HTAP数据库服务;再加上Oracle MySQL Heatwave,甚至连SnowFlake也发布Unistore来“蹭”HTAP的热点。

如果细数近一年以来的HTAP新品,会发现几乎全部都建立在云端之上。新一代HTAP+云正在成为数据库市场重要的潮流。例如,PingCAP近日发布的TiDB 6.0,也是与云端紧密联系的新一代HTAP数据库。

事实上,PingCAP是HTAP数据库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引领者。早在TiDB 3.0起,PingCAP就正式转向HTAP,从OLTP主引擎+OLAP辅助能力,到OLTP引擎+外接分析引擎,再到OLTP引擎+融合分析引擎,PingCAP在HTAP领域稳打稳扎,一个版本上一个台阶。

如今,随着TiDB 6.0的发布,针对HTAP进行了更多成熟性改进,TPC-C 性能也较 5.0 版本提升达到 76.32%,TiDB 6.0还增强了多个企业级特性,以更好适合云时代用户对于HTAP数据库的需求。

固然,有人质疑当前HTAP是新瓶装旧酒,并无太多新意。但业界普遍形成共识:新一代HTAP与过去完全不同,开源+云孕育而出,很多都有AI加持,而且是为数据敏捷而生,拥有过去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与迭代速度,并逐渐形成数据库技术变革的新潮流。

PingCAP CTO 黄东旭也直言:“TiDB近年来的快速进化与迭代,得益于开源和云的助力。”

HTAP之所受到用户青睐,某种程度是因为用户对于数据敏捷性的极度渴求。

“在数字化时代,客户最为在乎的是如何快速走向市场。这需要数据敏捷性,而HTAP恰恰是数据敏捷的核心能力。”黄东旭如是说。

最近几年,“海量、实时、在线”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大量采用 MySQL 和 PostgreSQL 开源数据库的新一代企业需要提升对于热数据的实时在线分析能力,这类需求遍布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从事线上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对于新鲜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直接决定了这些业务的生死存亡,传统的 OLTP+OLAP+ETL 的数据架构已经严重阻碍了消费者体验,这种诉求催生了 HTAP 的技术变革。

而真正帮助HTAP与用户需求完成对接的则是开源+云。众所周知,开源近年来在数据库领域的流行和影响力与日俱增,DB-Engines数据显示,全球383款数据库中开源数据库占据51.7%,六款开源数据库进入到前十,开源正在成为像HTAP这种新时代数据库的创新源泉。

以PingCAP的TiDB为例,其产品研发体系建立在开源体系和开源社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年一个大版本、一个月一个小版本的迭代速度。黄东旭透露道:“开源是TiDB的第一个增长引擎,通过开源体系,开发者、贡献者、布道者和用户能够很好串联起来,形成飞轮效应,让产品能够走向加速迭代和创新的正向循环。”

据悉,TiDB每年会有超过 40% 的代码更新,而这些代码有很大一部分由外部贡献者所共享。TiDB开源项目一直在全球和中国开源项目活跃度中名列前茅。

如果说开源改变了HTAP产品的开发模式和迭代速度,那么云则能够为HTAP产品提供用户最为直接的需求反馈。众所周知,云数据库一改以往传统数据库部署、运维、扩展等难题,以云服务的方式让数据库使用更加简单;更加关键的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上用户群体持续增加,来自云上用户群体的需求反馈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对于数据库产品的进化与迭代至关重要。

“真正的产品迭代是如何缩短用户问题/需求的反馈时间。云无疑为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提供了这样的价值,让产品可以更好地迭代。”黄东旭如是说。以TiDB为例,自去年五月全托管的数据库即服务(DBaaS)产品 TiDB Cloud 公测版发布以来,已经陆续登陆亚马逊云 科技 、谷歌云等全球知名云服务商的Marketplace,并在今年5月份正式全球商用;今年 6 月与阿里云合作上线阿里云云市场,成为为数不多的跨全球三朵云的数据库服务。

在众多数据库产品之中,MySQL凭借着开源、免费、适合互联网场景等优势,常年位居全球最受欢迎数据库的前三。根据Slintel网站的统计数据,在全球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中,MySQL市场份额最高,达到43.04%。

过去二十年里,开源MySQL数据库对于各行各业影响至深,捕获了来自互联网、金融、零售、交通等多个行业用户的心,堪称“万人迷”。例如,在中国就有超过9成的金融机构都应用了MySQL数据库。

但任何数据库潮流都是“需求变化+技术变革+架构创新”融合的产物,MySQL是如此,HTAP亦不例外。如今,场景的数据规模、业务并发量、处理速度要求跟以往相比早已不是一个数量级。此时,MySQL数据库的局限性愈发突出,扩展性很难满足用户需求,想继续获得增长的企业不得不使用分库分表方案,但这又会造成数据架构的复杂性。

新一代HTAP数据库无需分库分表,且具备实时海量规模的OLTP和实时数据分析能力,还拥有极为出色的扩展性,与很多业务场景的海量交易实时数据展现、平稳运行的需求高度契合,HTAP凭借技术架构优势崛起已成必然。

“用户需求侧最大的变化就是很多用户需要借助热数据实现运营级别的实时分析,获得实时洞察以支持决策,这极大推动了新一代HTAP数据库的需求。”PingCAP副总裁刘松补充道。

虽然MySQL已经增加列存引擎Heatwave来获得HTAP能力,但主要解决规模化查询的问题,系统本身架构并未产生革命性变化,扩展能力、OLTP吞吐量依然有着很大局限。“智能新能源 汽车 跟传统燃油车在外表看几乎没区别。数据库也类似,像TiDB这种新一代HTAP数据库,从架构设计、应对场景和使用体验等角度,都与传统数据库有着极大的区别。”刘松形象比喻道。

事实上,与过去SAP HANA这种小众、昂贵的HTAP不同,新一代HTAP拥有极强的兼容性,像Google Cloud、PingCAP这些数据库厂商都借助新一代HTAP架构为采用 MySQL或者PG开源数据库的企业拓展 OLTP和OLAP的能力范围。

例如,Google Cloud发布的HTAP云端数据库AlloyDB,为单机版PG生态用户提供了最好选择,TiDB则成为MySQL生态的最佳归宿。PingCAP大量用户中有很多TiDB与MySQL混合部署的成功案例;得益于 TiDB 的开放性,TiDB 也可通过和其他数据服务产品“混搭”形成新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 如通过同样是开源的大数据计算引擎 Flink 混搭形成实时数仓解决方案,扩展 HTAP 数据库的能力边界。

黄东旭则直言,HTAP数据库除了产品、技术之外,尤为需要关心用户体验,“HTAP应该让用户觉得好用,屏蔽掉数据库的复杂性。”据悉,PingCAP是2022 Gartner Peer Insights“Voice of the Customer” 云数据库领域唯一入选的中国数据库公司,客户总体评分达到 4.7 分(满分 5 分),在所有入选企业中位列第一。在参与Gartner Peer Insights评分的PingCAP用户中,像互联网、金融等重点行业用户均高度认可HTAP现代数据库理念。

总体来看,今年是HTAP的大年,各大厂商纷纷在市场中上新。随着新一代HTAP数据库产品的增多,整个市场对于HTAP数据库理念和产品的接受与采用将会提速。而随着新一代HTAP数据库持续完善,让广大MySQL生态用户群真正看到了大数据时代一条绝佳的迁移路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sjk/9962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