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 12.A 13.A --不太确定 14.B 15.C 16.A 17.B 18.A 19.D 20.C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 *** 作序列,这些 *** 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个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 *** 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 *** 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续性: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 *** 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2.为什么事务非正常结束时会影响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请列举一例说明之。
答: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如果数据库系统运行中发生故障,有些事务尚未完成就被迫中断,这些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有一部分已写入物理数据库,这时数据库就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或者说是不一致的状态。
例如某工厂的库存管理系统中,要把数量为Q的某种零件从仓库1移到仓库2存放。
则可以定义一个事务T,T包括两个 *** 作;Q1=Q1-Q,Q2=Q2+Q。如果T非正常终止时只做了第一个 *** 作,则数据库就处于不一致性状态,库存量无缘无故少了Q。
3.数据库中为什么要有恢复子系统?它的功能是什么?
答:
因为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的故障、软件的错误、 *** 作员的失误以及恶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故障轻则造成运行事务非正常中断,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重则破坏数据库,使数据库中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因此必须要有恢复子系统。
恢复子系统的功能是: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一致状态或完整状态)。
4.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故障破坏数据库数据?
答: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类:
(1)事务内部的故障;
(2)系统故障;
(3)介质故障;
(4)计算机病毒。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
库数据。
5.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
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6. 数据库转储的意义是什么? 试比较各种数据转储方法。
答:
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采用的基本技术。所谓转储即DBA定期地将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当数据库遭到破坏后可以将后备副本重新装入,将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状态。
静态转储:在系统中无运行事务时进行的转储 *** 作。静态转储简单,但必须等待正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才能进行。同样,新的事务必须等待转储结束才能执行。显然,这会降低数据库的可用性。
动态转储:指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动态转储可克服静态转储的缺点,它不用等待正在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也不会影响新事务的运行。但是,转储结束时后援副本上的数据并不能保证正确有效。因为转储期间运行的事务可能修改了某些数据,使得后援副本上的数据不是数据库的一致版本。
为此,必须把转储期间各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活动登记下来,建立日志文件(log file)。这样,后援副本加上日志文件就能得到数据库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
转储还可以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两种方式。
海量转储是指每次转储全部数据库。增量转储则指每次只转储上一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从恢复角度看,使用海量转储得到的后备副本进行恢复一般说来更简单些。但如果数据库很大,事务处理又十分频繁,则增量转储方式更实用更有效。
7.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答:
(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 *** 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 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8. 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答:
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 *** 作。有可能在这两个 *** 作之间发生故障,即这两个写 *** 作只完成了一个。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在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UNDO *** 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所以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9. 针对不同的故障,试给出恢复的策略和方法。(即如何进行事务故障的恢复?系统故障的恢复?介质故障恢复?)
答:
事务故障的恢复:
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由DBMS自动完成的,对用户是透明的。
DBMS执行恢复步骤是:
(1)反向扫描文件日志(即从最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 *** 作。
(2)对该事务的更新 *** 作执行逆 *** 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做同样处理。
(4)如此处理下去,直至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该事务故障的恢复就完成了。
答:
系统故障的恢复:
系统故障可能会造成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一是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已写入数据库;
二是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还留在缓冲区,没来得及写入数据库。
因此恢复 *** 作就是要撤销(UNDO)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重做(REDO)已完成的事务。
系统的恢复步骤是:
(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队列(REDO队列)和未完成的事务队列(UNDO队列)。
(2)对撤销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UNDO处理。
进行UNDO处理的方法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UNDO事务的更新 *** 作执行逆 *** 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Before Image)写入数据库。
(3)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REDO处理。
进行REDO处理的方法是: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REDO事务重新执行日志文件登记的 *** 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After Image)写入数据库。
*解析:
在第(1)步中如何找出REDO队列和UNDO队列?请大家思考一下。
下面给出一个算法:
1) 建立两个事务队列:
· UNDO-LIST: 需要执行undo *** 作的事务集合;
· REDO-LIST: 需要执行redo *** 作的事务集合;
两个事务队列初始均为空。
2) 从日志文件头开始,正向扫描日志文件
· 如有新开始(遇到Begin Transaction)的事务Ti,把Ti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
· 如有提交的事务(遇到End Transaction)Tj,把Tj从UNDO-LIST队列移到REDO-LIST队列;
直到日志文件结束
答:
介质故障的恢复:
介质故障是最严重的一种故障。
恢复方法是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成的事务。具体过程是:
(1)DBA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离故障发生时刻最近的转储副本),使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
(2)DBA装入转储结束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
(3)DBA启动系统恢复命令,由DBMS完成恢复功能,即重做已完成的事务。
*解析
1)我们假定采用的是静态转储,因此第(1)步装入数据库后备副本便可以了。
2)如果采用的是静动态转储,第(1)步装入数据库后备副本还不够,还需同时装入转储开始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经过处理后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库后备副本。
3)第(2)步重做已完成的事务的算法是:
a. 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故障发生前已提交的事务的标识,将其记入重做队列
b. 再一次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重做队列中的所有事务进行重做处理。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
10. 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有什么优点?
答:
利用日志技术进行数据库恢复时,恢复子系统必须搜索日志,确定哪些事务需要REDO,哪些事务需要UNDO。一般来说,需要检查所有日志记录。这样做有两个问题:
一是搜索整个日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二是很多需要REDO处理的事务实际上已经将它们的更新 *** 作结果写到数据库中了,恢复子系统又重新执行了这些 *** 作,浪费了大量时间。
检查点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11. 试述使用检查点方法进行恢复的步骤。
答:
① 从重新开始文件中找到最后一个检查点记录在日志文件中的地址,由该地址在日志文件中找到最后一个检查点记录。
② 由该检查点记录得到检查点建立时刻所有正在执行的事务清单ACTIVE-LIST。
这里建立两个事务队列:
· UNDO-LIST: 需要执行undo *** 作的事务集合;
· REDO-LIST: 需要执行redo *** 作的事务集合;
把ACTIVE-LIST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REDO队列暂为空。
③ 从检查点开始正向扫描日志文件
· 如有新开始的事务Ti,把Ti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
· 如有提交的事务Tj,把Tj从UNDO-LIST队列移到REDO-LIST队列,直到日志文件结束;
④ 对UNDO-LIST中的每个事务执行UNDO *** 作, 对REDO-LIST中的每个事务执行REDO *** 作。
12. 什么是数据库镜像?它有什么用途?
答:
数据库镜像即根据DBA的要求,自动把整个数据库或者其中的部分关键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每当主数据库更新时,DBMS自动把更新后的数据复制过去,即DBMS自动保证镜像数据与主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库镜像的用途有:
一是用于数据库恢复。当出现介质故障时,可由镜像磁盘继续提供使用,同时DBMS自动利用镜像磁盘数据进行数据库的恢复,不需要关闭系统和重装数据库副本。
二是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在没有出现故障时,当一个用户对某个数据加排它锁进行修改时,其他用户可以读镜像数据库上的数据,而不必等待该用户释放锁。
一下内容纯属抄袭~,希望有点用~8.2聚合函数的应用聚合函数在数据库数据的查询分析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将分别对各聚合函数的应用进行说明。8.2.1求和函数——SUM()求和函数SUM()用于对数据求和,返回选取结果集中所有值的总和。语法如下。SELECTSUM(column_name)FROMtable_name说明:SUM()函数只能作用于数值型数据,即列column_name中的数据必须是数值型的。实例1SUM函数的使用从TEACHER表中查询所有男教师的工资总数。TEACHER表的结构和数据可参见5.2.1节的表5-1,下同。实例代码:SELECTSUM(SAL)ASBOYSALFROMTEACHERWHERETSEX='男'运行结果如图8.1所示。图8.1TEACHER表中所有男教师的工资总数实例2SUM函数对NULL值的处理从TEACHER表中查询年龄大于40岁的教师的工资总数。实例代码:SELECTSUM(SAL)ASOLDSALFROMTEACHERWHEREAGE>=40运行结果如图8.2所示。图8.2TEACHER表中所有年龄大于40岁的教师的工资总数当对某列数据进行求和时,如果该列存在NULL值,则SUM函数会忽略该值。8.2.2计数函数——COUNT()COUNT()函数用来计算表中记录的个数或者列中值的个数,计算内容由SELECT语句指定。使用COUNT函数时,必须指定一个列的名称或者使用星号,星号表示计算一个表中的所有记录。两种使用形式如下。*COUNT(*),计算表中行的总数,即使表中行的数据为NULL,也被计入在内。*COUNT(column),计算column列包含的行的数目,如果该列中某行数据为NULL,则该行不计入统计总数。1.使用COUNT(*)函数对表中的行数计数COUNT(*)函数将返回满足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中的搜索条件的函数。实例3COUNT(*)函数的使用查询TEACHER表中的所有记录的行数。实例代码:SELECTCOUNT(*)ASTOTALITEM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3所示。图8.3使用COUNT(*)函数对表中的行数计数在该例中,SELECT语句中没有WHERE子句,那么认为表中的所有行都满足SELECT语句,所以SELECT语句将返回表中所有行的计数,结果与5.2.1节的表5-1列出的TEACHER表的数据相吻合。如果DBMS在其系统表中存储了表的行数,COUNT(*)将很快地返回表的行数,因为这时,DBMS不必从头到尾读取表,并对物理表中的行计数,而直接从系统表中提取行的计数。而如果DBMS没有在系统表存储表的行数,将具有NOTNULL约束的列作为参数,使用COUNT()函数,则可能更快地对表行计数。注意COUNT(*)函数将准确地返回表中的总行数,而仅当COUNT()函数的参数列没有NULL值时,才返回表中正确的行计数,所以仅当受NOTNULL限制的列作为参数时,才可使用COUNT()函数代替COUNT(*)函数。2.使用COUNT()函数对一列中的数据计数COUNT()函数可用于对一列中的数据值计数。与忽略了所有列的COUNT(*)函数不同,COUNT()函数逐一检查一列(或多列)中的值,并对那些值不是NULL的行计数。实例4查询多列中所有记录的行数查询TEACHER表中的TNO列、TNAME列以及SAL列中包含的所有数据行数。实例代码:SELECTCOUNT(TNO)ASTOTAL_TNO,COUNT(TNAME)ASTOTAL_TNAME,COUNT(SAL)ASTOTAL_SAL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4所示。图8.4使用COUNT()函数对一列中的数据计数可见,TNO列与TNAME列由于其中不含有NULL值,所以其计数与使用COUNT(*)函数对TEACHER表中的记录计数结果相一致,而SAL列由于其中有两行数据为NULL,所以这两列没有被计入在内,计数结果也就是8。3.使用COUNT()函数对多列中的数据计数COUNT()函数不仅可用于对一列中的数据值计数,也可以对多列中的数据值计数。如果对多列计数,则需要将要计数的多列通过连接符连接后,作为COUNT()函数的参数。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多列计数的实例,说明其使用过程。*说明关于如何使用连接符连接多列可参见本书的7.2节。实例5使用COUNT()函数对多列中的数据计数统计TEACHER表中的TNO列、TNAME列和SAL列中分别包含的数据行数,以及TNO列和TNAME列、TNAME列和SAL列一起包含的数据行数。实例代码:SELECTCOUNT(TNO)ASTOTAL_TNO,COUNT(TNAME)ASTOTAL_TNAME,COUNT(SAL)ASTOTAL_SAL,COUNT(CAST(TNOASVARCHAR(5))+TNAME)AST_NONAME,COUNT(TNAME+CAST(SALASVARCHAR(5)))AST_NAMESAL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5所示。图8.5使用COUNT()函数对多列中的数据计数在进行两列的连接时,由于它们的数据类型不一致,因此要使用CAST表达式将它们转换成相同的数据类型。在7.2.1节已经讲过,如果在被连接的列中的任何一列有NULL值时,那么连接的结果为NULL,则该列不会被COUNT()函数计数。注意COUNT()函数只对那些传递到函数中的参数不是NULL的行计数。4.使用COUNT函数对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计数也可以在SELECT语句中添加一些子句约束来指定返回记录的个数。实例6使用COUNT函数对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计数查询TEACHER表中女教师记录的数目。实例代码:SELECTCOUNT(*)ASTOTALWOMENFROMTEACHERWHERETSEX='女'运行结果如图8.6所示。图8.6使用COUNT函数对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计数这时结果为6而不是前面的所有记录10。之所以可以通过WHERE子句定义COUNT()函数的计数条件,这与SELECT语句各个子句的执行顺序是分不开的。前面已经讲过,DBMS首先执行FROM子句,而后是WHERE子句,最后是SELECT子句。所以COUNT()函数只能用于满足WHERE子句定义的查询条件的记录。没有包括在WHERE子句的查询结果中的记录,都不符合COUNT()函数。8.2.3最大/最小值函数—MAX()/MIN()当需要了解一列中的最大值时,可以使用MAX()函数;同样,当需要了解一列中的最小值时,可以使用MIN()函数。语法如下。SELECTMAX(column_name)/MIN(column_name)FROMtable_name说明:列column_name中的数据可以是数值、字符串或是日期时间数据类型。MAX()/MIN()函数将返回与被传递的列同一数据类型的单一值。实例7MAX()函数的使用查询TEACHER表中教师的最大年龄。实例代码:SELECTMAX(AGE)ASMAXAGE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7所示。图8.7TEACHER表中教师的最大年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这个结果并不是特别有用,因为经常想要获得的信息是具有最大年龄的教师的教工号、姓名、性别等信息。然而SQL不支持如下的SELECT语句。SELECTTNAME,DNAME,TSEX,MAX(AGE)FROMTEACHER因为聚合函数处理的是数据组,在本例中,MAX函数将整个TEACHER表看成一组,而TNAME、DNAME和TSEX的数据都没有进行任何分组,因此SELECT语句没有逻辑意义。同样的道理,下面的代码也是无效的。SELECTTNAME,DNAME,TSEX,SAL,AGEFROMTEACHERWHEREAGE=MAX(AGE)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WHERE子句中使用子查询来返回最大值,然后再基于这个返回的最大值,查询相关信息。实例8在WHERE子句中使用子查询返回最大值查询TEACHER表中年纪最大的教师的教工号、姓名、性别等信息。实例代码:SELECTTNAME,DNAME,TSEX,SAL,AGEFROMTEACHERWHEREAGE=(SELECTMAX(AGE)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8所示。图8.8在WHERE子句中使用子查询返回最大值MAX()和MIN()函数不仅可以作用于数值型数据,也可以作用于字符串或是日期时间数据类型的数据。实例9MAX()函数用于字符型数据如下面代码:SELECTMAX(TNAME)ASMAXNAME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9所示。图8.9在字符串数据类型中使用MAX的结果可见,对于字符串也可以求其最大值。*说明对字符型数据的最大值,是按照首字母由A~Z的顺序排列,越往后,其值越大。当然,对于汉字则是按照其全拼拼音排列的,若首字符相同,则比较下一个字符,以此类推。当然,对与日期时间类型的数据也可以求其最大/最小值,其大小排列就是日期时间的早晚,越早认为其值越小,如下面的实例。实例10MAX()、MIN()函数用于时间型数据从COURSE表中查询最早和最晚考试课程的考试时间。其中COURSE表的结构和数据可参见本书6.1节的表6-1。实例代码:SELECTMIN(CTEST)ASEARLY_DATE,MAX(CTEST)ASLATE_DATEFROMCOURSE运行结果如图8.10所示。图8.10COURSE表中最早和最晚考试课程的考试时间可见,返回结果的数据类型与该列定义的数据类型相同。注意确定列中的最大值(最小值)时,MAX()(MIN())函数忽略NULL值。但是,如果在该列中,所有行的值都是NULL,则MAX()/MIN()函数将返回NULL值。8.2.4均值函数——AVG()函数AVG()用于计算一列中数据值的平均值。语法如下。SELECTAVG(column_name)FROMtable_name说明:AVG()函数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将一列中的值加起来,再将其和除以非NULL值的数目。所以,与SUM()函数一样,AVG()函数只能作用于数值型数据,即列column_name中的数据必须是数值型的。实例11AVG()函数的应用从TEACHER表中查询所有教师的平均年龄。实例代码:SELECTAVG(AGE)ASAVG_AGE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11所示。图8.11TEACHER表中所有教师的平均年龄在计算平均值时,AVG()函数将忽略NULL值。因此,如果要计算平均值的列中有NULL值,计算均值时,要特别注意。实例12AVG()函数对NULL值的处理从TEACHER表中查询所有教师的平均工资。实例代码:SELECTAVG(SAL)ASAVG_AGE1,SUM(SAL)/COUNT(*)ASAVG_AGE2,SUM(SAL)/COUNT(SAL)ASAVG_AGE3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12所示。图8.12TEACHER表中所有教师的平均工资可以发现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实际上,“AVG(SAL)”与“SUM(SAL)/COUNT(SAL)”语句是等价的。因为AVG(SAL)语句的执行过程实际上是将SAL列中的值加起来,再将其和(也就等价于SUM(SAL))除以非NULL值的数目(也就等价于COUNT(SAL))。而语句“SUM(SAL)/COUNT(*)”则不然,因为COUNT(*)返回的是表中所有记录的个数,而不管SAL列中的数值是否为NULL。注意AVG()函数在计算一列的平均值时,忽略NULL值。但是,如果在该列中,所有行的值都是NULL,则AVG()函数将返回NULL值。如果不想对列中的所有值求平均,则可在WHERE子句中使用搜索条件来限制用于计算均值的行。实例13在WHERE子句中使用搜索条件来限制用于计算均值的行从TEACHER表中查询所有计算机系教师的平均年龄。实例代码:SELECTAVG(AGE)ASAVGCOMPUTER_AGEFROMTEACHERWHEREDNAME='计算机'运行结果如图8.13所示。图8.13TEACHER表中所有计算机系教师的平均年龄当执行SELECT语句时,DBMS将表中的每行对WHERE子句中的搜索条件“DNAME='计算机'”求值。只有那些搜索条件为True时,行中的AGE值才传到均值函数AVG(AGE)中。当然,除了显示表中某列的平均值,还可用AVG()函数作为WHERE子句的一部分。与前面介绍的MAX()函数一样,不能直接用于WHERE子句,必须以子查询的形式。实例14AVG()函数作为WHERE子句中搜索条件的一部分从TEACHER表中查询所有年龄高于平均年龄的教师的信息。实例代码:SELECT*FROMTEACHERWHEREAGE>=(SELECTAVG(AGE)FROMTEACHER)ORDERBYAGE运行结果如图8.14所示。图8.14TEACHER表中所有年龄高于平均年龄的教师的信息8.2.5聚合分析的重值处理前面介绍的5种聚合函数,可以作用于所选列中的所有数据(不管列中的数据是否有重置),也可以只对列中的非重值进行处理,即把重复的值只取一次进行聚合分析。当然,对于MAX()/MIN()函数来讲,重值处理意义不大。可以使用ALL关键字指明对所选列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使用DISTINCT关键字指明对所选列中的非重值数据进行处理。以AVG()函数为例,语法如下。SELECTAVG([ALL/DISTINCT]column_name)FROMtable_name说明:[ALL/DISTINCT]在缺省状态下,默认是ALL关键字,即不管是否有重值,处理所有数据。其他聚合函数的用法与此相同。注意MicrosoftAccess数据库不支持在聚合函数中使用DISTINCT关键字。实例15聚合分析的重值处理从TEACHER表中查询工资SAL列中存在的所有记录数。实例代码:SELECTCOUNT(ALLSAL)ASALLSAL_COUNT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15所示。图8.15TEACHER表中工资SAL列中存在的所有记录数当然,在代码中去除ALL关键字,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而如果从TEACHER表中,查询工资SAL列中存在的不同记录的数目,可采用如下代码。SELECTCOUNT(DISTINCTSAL)ASDISTINCTSAL_COUNT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16所示。图8.16TEACHER表中SAL列存在的不同记录的数目对比两个结果,使用DISTINCT关键字后,工资SAL列中的重值并没有列入统计的范围之内。另外还要强调一点,在所有5种聚合函数中,除了COUNT(*)函数外,其他的函数在计算过程中都忽略NULL值,即把NULL值的行排除在外,不进行分析。8.2.6聚合函数的组合使用前面介绍的实例中,聚合函数都是单独使用的。聚合函数也可以组合使用,即在一条SELECT语句中,可以使用多个聚合函数。实例16使用多个聚合函数如下面的代码:SELECTCOUNT(*)ASnum_items,MAX(SAL)ASmax_sal,Min(AGE)ASmin_age,SUM(SAL)/COUNT(SAL)ASavg_sal,AVG(DISTINCTSAL)ASdisavg_salFROMTEACHER运行结果如图8.17所示。图8.17聚合函数的组合应用该例在一条SELECT语句中,几乎用到了所有的聚合函数。其中num_items为TEACHER表所有记录的条目,max_sal为TEACHER表中记录的最高工资,min_age为TEACHER表中记录的最小年龄,avg_sal为所有TEACHER表中的工资记录的平均值,disavg_sal为TEACHER表中所有不同的工资记录的平均值。一、 填空1、在VFP中通过选择菜单来执行VFP命令与在 __命令窗口____输入逐条命令,得到结果是一样的。
2、若ABC=”远程网络教育”,则 ? SUBSTR(ABC,LEN(ABC)/6+7,4)的结果是__教育_______。
3、设Y=1,则执行命令 ? Y>Y+1的结果是____.f.______。
4、学生档案表中有性别 ( C , 2 ),和民族( C , 8 ), 要求找出所有民族是回族的男同学记录的查找条件是_____性别='男' and 民族='回族'_____。
5、打开一个数据表文件后文件,如果当前记录指针是在第10个记录上,则用函数RECNO()函数测试,其结果一定是_____10_____。
6、在数据表中, 图片中数据应存储在____General_______字段中。
7、如果查询是基于多个表的, 这几个表之间必须建立__外键________关系。
8、执行下列命令后,表DB1的当前记录为__6_____,表DB2的当前记录为 ______1___。
SELECT 1
USE DB1
SELECT 2
USE DB2
SELECT 1
SKIP 5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 其特点有哪些 ?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其特征有: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在VFP中 , 查询和视图有何区别 ?
查询生成的结果,只可看,不可改。
视图生成的结果,可看,可改,直接影像数据库内表的内容。
3、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使用哪些输入 / 输出命令 ? 试比较其异同点 。
input 输入命令和 print 输出命令或?输出命令
他们一个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另一个负责结果的显示或打印
4、写出编制程序文件和运行程序文件的命令。
modi comm aa.prg 编制程序命令
do aa.prg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d )。
(A)数据库系统只是比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更多
(B)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C)数据库系统避免了数据冗余
(D)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2、下面有关关系数据库主要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 。
(A)关系中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单元。
(B)关系中每一列元素必须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C)同一个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字段,也不能有相同的记录。
(D)关系的行、列次序不能任意交换,否则会影响其信息内容。
3、若M=” 95.5” , 则执行命令 ? 30+&M的结果是 ( b )。
(A)3095.5(B)125.50 (C)30+&M(D)30
4、已知工资=560 , 职称=”副教授” , 性别=”男” , 结果为假的逻辑表达式是(b )。
(A)工资 >500 .AND. 职称=”副教授” .AND. 性别=”男”
(B)性别=”女” .OR..NOT. 职称=”助教”
(C)工资 >550 .AND. 职称=”副教授” .OR. 职称=”讲师”
(D)工资 =550 .AND. (职称=”教授” .OR. 性别=”男”)
5、某”职工”表中有职称(C)和工资(N)两个字段,计算所有职称为高工或工程师的工资总额,并将结果赋给内存变量ZGZ,应使用命令(a )。
(A)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职称=” 高工”
(B)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 高工”
(C)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职称=” 高工”
(D)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 高工”
6、下列数据中属于字符型数据是( b) 。
A、06/08/04 B、[06/08/04] C、{^06/08/04} D、(06/08/04)
7、表单文件的扩展名为(scx )。
A、FOMB、SCX C、FRM D、VCX
8、在VFP中,逻辑型、日期型和备注型字段的长度分别是(c ) 。
A、1, 8, 128B、1, 8, 10 C、1, 8, 4D、1, 10, 4
一、 填空
1、在VFP中通过选择菜单来执行VFP命令与在 __命令窗口____输入逐条命令,得到结果是一样的。
2、若ABC=”远程网络教育”,则 ? SUBSTR(ABC,LEN(ABC)/6+7,4)的结果是__教育_______。
3、设Y=1,则执行命令 ? Y>Y+1的结果是____.f.______。
4、学生档案表中有性别 ( C , 2 ),和民族( C , 8 ), 要求找出所有民族是回族的男同学记录的查找条件是_____性别='男' and 民族='回族'_____。
5、打开一个数据表文件后文件,如果当前记录指针是在第10个记录上,则用函数RECNO()函数测试,其结果一定是_____10_____。
6、在数据表中, 图片中数据应存储在____General_______字段中。
7、如果查询是基于多个表的, 这几个表之间必须建立__外键________关系。
8、执行下列命令后,表DB1的当前记录为__6_____,表DB2的当前记录为 ______1___。
SELECT 1
USE DB1
SELECT 2
USE DB2
SELECT 1
SKIP 5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 其特点有哪些 ?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其特征有: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在VFP中 , 查询和视图有何区别 ?
查询生成的结果,只可看,不可改。
视图生成的结果,可看,可改,直接影像数据库内表的内容。
3、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使用哪些输入 / 输出命令 ? 试比较其异同点 。
input 输入命令和 print 输出命令或?输出命令
他们一个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另一个负责结果的显示或打印
4、写出编制程序文件和运行程序文件的命令。
modi comm aa.prg 编制程序命令
do aa.prg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d )。
(A)数据库系统只是比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更多
(B)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C)数据库系统避免了数据冗余
(D)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2、下面有关关系数据库主要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 。
(A)关系中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单元。
(B)关系中每一列元素必须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C)同一个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字段,也不能有相同的记录。
(D)关系的行、列次序不能任意交换,否则会影响其信息内容。
3、若M=” 95.5” , 则执行命令 ? 30+&M的结果是 ( b )。
(A)3095.5(B)125.50 (C)30+&M(D)30
4、已知工资=560 , 职称=”副教授” , 性别=”男” , 结果为假的逻辑表达式是(b )。
(A)工资 >500 .AND. 职称=”副教授” .AND. 性别=”男”
(B)性别=”女” .OR..NOT. 职称=”助教”
(C)工资 >550 .AND. 职称=”副教授” .OR. 职称=”讲师”
(D)工资 =550 .AND. (职称=”教授” .OR. 性别=”男”)
5、某”职工”表中有职称(C)和工资(N)两个字段,计算所有职称为高工或工程师的工资总额,并将结果赋给内存变量ZGZ,应使用命令(a )。
(A)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职称=” 高工”
(B)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OR. ” 高工”
(C)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职称=” 高工”
(D)SUM 工资 TO ZGZ FOR职称=” 工程师” .AND. ” 高工”
6、下列数据中属于字符型数据是( b) 。
A、06/08/04 B、[06/08/04] C、{^06/08/04} D、(06/08/04)
7、表单文件的扩展名为(scx )。
A、FOMB、SCX C、FRM D、VCX
8、在VFP中,逻辑型、日期型和备注型字段的长度分别是(c ) 。
A、1, 8, 128B、1, 8, 10 C、1, 8, 4D、1, 10, 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