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PRS和ZigBee的远程油阀控制系统
引言国外新建的输油管道多为全线集中控制设计,旧的管道系统也在不断朝这个方向改进。我国大部分输油管道都建于20世纪70年代,控制系统与国外的先进技术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输油效率和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迫
-
三星CC2430典型应用案例:便携式无线搜救定位系统设计
摘 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CC2430 的便携式无线搜救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根据佩戴在遇难人员身上的CC2430 射频卡发往搜救器的无线数据帧所含的RSSI 值,通过数学转换为遇难人员与搜救器之间的
-
用于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引言环境监测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应用领域。为搜集某一区域内的环境数据,传感器节点需要在无人值守情况下长时间地工作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传感器节点的软件设计为节点正常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1 无线传感器网
-
基于ZigBee的城市公交车定位系统设计
引言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公交交通工具的管理和调度是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管理中心可以随时通过路况和乘客的需求调度车辆;另外一方面,通过公交站台的显示器,通告给乘客等待中的车辆离站还有多远距离,这样在堵车的
-
无线鼠标系统电路设计方案大全(三款电路设计原理详细)
无线鼠标系统电路设计方案(一)设计的无线鼠标,以CC2430为控制芯片构成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发射电路负责采集与发送鼠标按键的移动信息,接收电路负责信息接收、处理并与计算机通信。1、发射部分的电路设计
-
基于CC2430实现终端选择协调器入网
ZigBee是一种崭新的,专注于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低速率的近程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也是目前嵌入式应用的一个大热点。近年来,ZigBee无线数据网络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多。在很多地方取代了局域网。实际
-
CC2430和ZigBee2006协议栈的通信模块设计
CC2430和ZigBee2006协议栈的通信模块设计摘要:介绍了CC2430芯片的基本特性和ZigBee2006协议栈的基本内容。论述了以CC22430芯片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和以Zi
-
cc2530和cc2430的区别
cc2530简介CC2530 是用于2.4-GHz IEEE 802.15.4、ZigBee 和RF4CE 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
-
基于ZigBee与51内核的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方案
0 引 言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2.4 GHz 通信频段免费、开放等特性,各种基于该频段的通信协议,如Wi-Fi、蓝牙等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ZigBee 是一种基
-
基于嵌入式和无线收发模块的教学楼节能系统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中,同学们的自觉节能意识薄弱,在教室光线足够亮时也开灯,课上完离开教室后灯还亮着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学校节能规划极为欠缺,教室的灯光控制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手工管理,教室极多,管理人员
-
基于CC2430的便携式无线搜救器设计
摘 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CC2430 的便携式无线搜救器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根据佩戴在遇难人员身上的CC2430 射频卡发往搜救器的无线数据帧所含的RSSI 值,通过数学转换为遇难人员与搜救器之间的
-
基于ZigBee和以太网的无线网关设计
摘 要: 基于ZigBee 和以太网的无线网关设计,实现了ZigBee 传感器网络和以太网的互联互通,进而将监测、控制设备和互联网有效的连接起来,为ZigBee 传感器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远程网络控制平
-
基于ZigBee的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设计
针对中小城市公交系统的特点及实际运营环境,考虑性价比和实用性设计了基于ZigBee(紫蜂协议)技术的单片机自动报站系统。站台发射部分采用CC2430芯片实现站址编码信息的自动发射,外围电路简单,可用电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设计
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重要的支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ZigBee技术则是一种近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将ZigBee技术应用于
-
三种传感电子电路设计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以CC2430为核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有温湿度传感器SHTll、红外传感器BS520、光照度传感器 PGM5506.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总体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对周
-
嵌入式智能网关硬件无线收发电路图设计
一个基于IEEE802.15.4的CC2430无线收发模块,主要用来完成网络节点之间、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核心部分是一个CC2420射频收发器,它完全支持ZigBee组网协议,具备传输速率高
-
基于ZigBee的公共交通信息平台系统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人口数量和市民拥有的私家车数量逐年递增,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恶化,交通拥堵状况严重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拥堵状况造成的市民乘车难的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