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数宏_笔记本默认的硬盘模式是ACHI的,一般情况下安装系统都要使用IDE模式,所以我们先改下硬盘模式,如果您的硬盘已经是IDE模式,就不需要更改。在宏_电脑开机显示LOGO界面时,快速按F2键,之后进入BIOS设置。
按回车键后面会d出来2个选项,用上下键选择,再按回车确认就可以了使用方向键右键,把当前栏目由移动到栏目,这时候用上下键可以在这7个选项之间进行切换。这里需要将的是宏基本设置为U盘启动。首先将制作好的启动U盘插入宏_笔记本,然后开机,在启动电脑的同时,快速地按键盘上部的F12键即可,之后选择USB设备启动项即可,
1.可以根据不同的电脑型号,选择相应的热键,进入bios。
2.设置U盘启动
4.在进入高级BIOS设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界面后,首先要选择硬盘启动优先级:Hard Disk Boot Priority。
5.在进入到硬盘启动优先级界面后,需使用小键盘上的加减符号来选择与移动设备,要将U盘选择在最上面。然后,按住ESC键退出,这时会回到图2的设置界面。
6.完成上一步后,再选择第一启动设备:该版本的BIOS这里没有U盘的“USB-HDD”、“USB-ZIP”同类的选项,选择移动设备“Removable”也不能正常启动。但是,选择“Hard Disk”就可以启动电脑。
7.进入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s”界面,需要选择U盘作为第一启动设备“1st Drive”。如果之前在“Hard Disk Drives”里已经选择U盘为第一启动设备,如下图。那么在这个界面里就会显示有U盘,我们就可以选择U盘作为第一启动设备,如下个步骤。
8.当我们之前就在上图的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s”中选择U盘作为第一启动设备“1st Drive”后,要启动优先级设备选择,这时才会显示有U盘,然后我们就可以优先选择U盘作为第一启动设备。
拓展资料:
BIOS技术源于IBMPC/AT机器的流行以及第一台由 康柏公司研制生产的“克隆”PC。在PC启动的过程中,BIOS担负着初始化硬件,检测硬件功能,以及引导 *** 作系统的责任。
在早期,BIOS还提供一套运行时的服务程序给 *** 作系统及应用程序使用。BIOS程序存放于一个断电后内容不会丢失的只读 内存中;系统过电或被重置 (reset) 时,处理器第一条指令的位址会被定位到 BIOS 的内存中,让初始化程序开始执行。
英特尔公司从2000年开始,发明了可扩展 固件接口(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用以规范BIOS的开发。而支持EFI规范的BIOS也被称为EFI BIOS。之后为了推广EFI,业界多家著名公司共同成立了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论坛(UEFI Forum),英特尔公司将EFI 1.1规范贡献给业界,用以制订新的国际标准UEFI规范。
目前UEFI规范的最新版本是2.3.1,英特尔公司曾经预测,2010年,全世界或有有60%以上的 个人电脑使用支持UEFI规范的BIOS产品。
在电脑开机,出现宏基LOGO的时候,快速按下F2键,便可以进入bios设置。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词,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IBM PC兼容系统上,是一种业界标准的固件接口。BIOS这个字眼是在1975年第一次由CP/M *** 作系统中出现。BIOS是个人电脑启动时加载的第一个软件。
扩展资料:
bios设置中英对照:
Time/System Time 时间/系统时间
Date/System Date 日期/系统日期
Level 2 Cache 二级缓存
System Memory 系统内存
Video Controller 视频控制器
Panel Type 液晶屏型号
Audio Controller 音频控制器
Modem Controller 调制解调器(Modem)
Primary Hard Drive 主硬盘
Modular Bay 模块托架
Service Tag 服务标签
Asset Tag 资产标签
BIOS Version BIOS版本
Boot Order/Boot Sequence 启动顺序(系统搜索 *** 作系统文件的顺序)
Diskette Drive 软盘驱动器
Internal HDD 内置硬盘驱动器
Floppy device 软驱设备
Hard-Disk Drive 硬盘驱动器
USB Storage Device USB存储设备
CD/DVD/CD-RW Drive 光驱
CD-ROM device 光驱
Modular Bay HDD 模块化硬盘驱动器
Cardbus NIC Cardbus总线网卡
Onboard NIC 板载网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BIO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