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添加自定义参数

http请求添加自定义参数,第1张

先申明前端要在请求头里面添加自定义参数,必须后台允许,否则请求会报错或者无法获取到需要的数据。

以上添加了token和lang字段后台也要设置header,方可允许。

后端的方法如下:

这样前端发起请求就不会报错了。

当发起一次GET请求时,参数会以url string的形式进行传递。即 ? 后的字符串则为其请求参数,并以 &作为分隔符。

如下http请求报文头:

当发起一次POST请求时,若未指定content-type,则默认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即参数会以Form Data的形式进行传递,不会显式出现在请求url中。

如下http请求报头

当发起一次POST请求时,若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json,则参数会以Request Payload的形式进行传递(显然的,数据格式为JSON),不会显式出现在请求url中。

如下http请求报头:

如果希望通过Form Data的方式来传递数据,则可以通过原生方法 formData() 来进行数据组装,且content-type需要设置为multipart/form-data。

如下http请求报头:

其中, WebKitFormBoundaryAIpmgzV8Ohi99ImM 为浏览器随机生成的 boundary ,作为分隔参数,作用等同于 &。

multipart/form-data 的优势还伴随一些兼容性问题,详细请参考文章结束的参考文献。

https://www.w3.org/TR/html401/interact/forms.html#h-17.13.4.1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FormData

https://www.cnblogs.com/ChengWuyi/p/7117060.html

http://www.cnblogs.com/zourong/p/7340498.html

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httpbis-p3-payload-14#section-3.2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3118249/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request-payload-vs-form-data-as-seen-in-chrome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508338/what-is-the-boundary-in-multipart-form-dat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1017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