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果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设置过高,会导致图像模糊、残影等问题,影响使用效果。
一般来说,响应时间越短越好。
3 方法如下:
1) 进入显示器菜单,找到“图像”或“设置”选项,选择“响应时间”。
2) 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模式,一般有“快速”、“普通”、“慢速”等选项。
3) 保存设置,退出菜单即可。
注意:不同型号的华硕显示器可能设置方法略有差异,具体以显示器说明书为准。
显示器响应时间即黑白响应时间。
所谓黑白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与恢复)。
常说的25ms、16ms就是指的这个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短则使用者在看动态画面时越不会有尾影拖曳的感觉。一般将黑白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time)和下降时间(Falltime),而表示时以两者之和为准。
一般用5ms的就够用,要求高的会用2ms的。
扩展资料: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
从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出现的12ms甚至8ms,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液晶显示器不适合娱乐的陈旧观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战。
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换算: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33帧画面;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40帧画面;16毫秒=1/0.016=每秒钟显示63帧画面;12毫秒=1/0.012=每秒钟显示83帧画面。可以看出12ms的诞生意味着液晶制造的一个巨大进步。
但要注意的是,液晶显示器都有一个扫描频率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场频(又称刷新率),很多都限制在75Hz以下,而就一般概念而言,75Hz意味着一秒刷新75帧画面,这样看上去就达不到12ms对应的每秒83帧画面了。
实际上,我们上面所说的12ms响应时间是针对全黑和全白画面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这种全白全黑画面的切换所需的驱动电压是比较高的,所以切换速度比较快,可以达到12ms;
而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是灰阶画面的切换(其实质是液晶不完全扭转,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驱动电压比较低,故切换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从2005年开始,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强调灰阶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不过灰阶响应时间可以通过特殊方法提高,因此与黑白响应时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描述响应时间的参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黑白响应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