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dler是一款抓包神器,近日,由于项目中要嵌入H5页面,公司又没专门的UI设计师,所以你懂得,这个任务就要给我喽!可怜的我并没有艺术细胞,所以我想到求助抓包神器---Fliddler.话说Fliddler非常强大,是程序猿必备工具,好吧,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使用Fliddler对Android应用进行抓包处理。
2.Fliddler以及手机端的配置工作
1.老套路,官网下载Fliddler:https://www.telerik.com/download/fiddler/fiddler4
2.next到底安装Fliddler
3.打开Fliddler进行如下配置,如图:
①点击Tools-->Telerik Fliddler Options
②配置Https
③配置connections:
ok,你的PC端的Fliddler环境就搭好了。
4.手机端的配置(主要配置IP以及端口号,必须保证PC端与移动端在同一个网段中)
①打开手机的设置页面:
②长按已连接的WiFI位置:(警告:此wifi必须是你电脑发出的,可以下载360wifi供应热点,让手机连接,这个非常重要,不然前功尽弃)
③查询PC端ip:
那么本地Ip:192.168.0.107,端口号为刚在Fliddler手动设置的8888(个人喜欢设置)
④点击手机端的修改网络,然后点击高级设置,如图,保证参数一致:
好了,点击连接,然后打开手机浏览器,在网址栏输入:http://192.168.0.107:8888,安装Fiddler证书
安装完成后开始抓包吧!
3.Fiddler抓包处理流程
这里我以"开眼”App为例:
1.打开app,照常浏览界面,然后你的Fliddler会出现:
2.点击图片按钮,在右下边点击TextView,j就会显示你浏览手机的当前图片:
你的移动端:
Fliddler端:
3.点击左边的额json,再点击右下边的json,然后会出现你手机端的数据:
你的移动端:
Fliddler显示:
Fiddler_官方网站Fiddler_官方文档
Fiddler_官方视频
Fiddler_官方插件
1、Filddler简介
Fiddler是最强大最好用的Web调试工具之一,它能记录所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http和https请求,允许你监视,设置断点,甚至修改输入输出数据,Fiddler包含了一个强大的基于事件脚本的子系统,并且能使用.net语言进行扩展。
2、Filddler工作原理
Fiddler是以代理WEB服务器的形式工作的,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建立TCP连接以HTTP协议进行通信,浏览器默认通过自己发送HTTP请求到服务器,它使用代理地址:127.0.0.1, 端口:8888. 当Fiddler开启会自动设置代理, 退出的时候它会自动注销代理,这样就不会影响别的程序。不过如果Fiddler非正常退出,这时候因为Fiddler没有自动注销,会造成网页无法访问。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启动下Fiddler.
4、界面介绍
4.1 Fiddler主界面
4.2 工具面板
工具栏说明:说明注释、重新请求、删除会话、继续执行、流模式/缓冲模式、解码、保留会话、监控指定进程、寻找、保存会话、切图、计时、打开浏览器、清除IE缓存、编码/解码工具、d出控制监控面板、MSDN、帮助。
两种模式:
1、 缓冲模式(Buffering Mode): Fiddler直到HTTP响应完成时才将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响应,修改响应数据。但是时序图有时候会出现异常
2、流模式(Streaming Mode): Fiddler会即时将HTTP响应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更接近真实浏览器的性能。时序图更准确。但是不能控制响应。
4.3会话面板
4.4 监控面板
统计报表
(1) 请求总数、请求包大小、响应包大小;
(2) 请求起始时间、响应结束时间、握手时间、等待时间、路由时间、TCP/IP传输时间;
(3) HTTP状态码统计;
(4) 返回的各种类型数据的大小统计以及饼图展现。
时间轴
每个网络请求都会经历域名解析、建立连接、发送请求、接受数据等阶段。把多个请求以时间作为 X 轴,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形成了瀑布图。在Fiddler 中,只要在左侧选中一些请求,右侧选择Timeline标签,就可以看到这些请求的瀑布图
1)绿色的请求表示这是一个“有条件的请求”。HTTP 协议定义了 5 个条件请求头部,最常见的两个是“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服务器根据这两个头部来验证本地缓存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则正常返回资源的最新版本;否则仅返回 304 Not Modified,浏览器继续使用本地缓存。包含条件请求头部的请求用绿色显示,否则用黑色。
2)有阴影线的请求是缓冲模式下的请求,实心的是流模式下的请求。Fiddler 提供了缓冲(Buffering)和流(Streaming)两种抓包模式:缓冲模式下,Fiddler 会在响应完成时才将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通常是浏览器),这种模式下可以控制响应,方便地修改响应内容;流模式下,Fiddler 会实时返回响应数据给浏览器,但没办法控制响应。一般使用流模式,瀑布图会更真实一些。这两种模式可以通过 Fiddler 的工具栏选择。特别的,通过 Fiddler 的“AutoResponder”功能返回的响应,只能是缓冲模式。
3)请求条的不同颜色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响应,根据响应头的 MIME Type 来归类。如浅绿色表示图片类型的响应;深绿色是 JavaScript;紫色是 CSS;其它都是蓝色。
4)请求中的黑色竖线,表示的是浏览器收到服务端响应的第一个字节这一时刻。这个时间受 DNS 解析、建立连接、发送请求、等待服务端响应等步骤的影响。
5)请求条后面的图标表示响应的某些特征。如软盘图标表示这个响应正文从本地获得,也就是说服务端返回了 304;闪电表示这是 Fiddler 的“AutoResponder”的响应;向下的箭头表示响应是 302,需要重定向;红色感叹号说明这个请求有错误发生(状态码是 4XX 或 5XX)。特别的,如果请求条后面有一个红色的X,说明服务端响应完这个请求之后,断开了连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HTTP/1.0 的响应中没有 Connection: Keep-Alive;或者是 HTTP/1.1 的响应中包含了 Connection: close。使用持久连接可以省去建立连接的开销,也可以减小 TCP 慢启动和其它拥塞控制机制带来的影响,总之是好处多多。
6)请求前面的红色圆圈表示这个连接是新建的,绿色表示是复用的。上面的圆圈表示的是浏览器到 Fiddler 的连接,下面的圆圈是 Fiddler 到服务端的连接。
4.5 状态面板
控制台
Fiddler的左下角有一个命令行工具叫做QuickExec,允许你直接输入命令。
help 打开官方的使用页面介绍,所有的命令都会列出来
cls清屏 (Ctrl+x 也可以清屏)
select 选择会话的命令
?.png 用来选择png后缀的图片
bpu 截获request
bpafter 截获response
5、HTTP协议简介
5.1、HTTP消息的结构
5.1.1、Request
先看Request 消息的结构, Request 消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叫Request line, 第二部分叫Request header, 第三部分是body. header和body之间有个空行。第一行中的Method表示请求方法,比如"POST","GET", Path-to-resoure表示请求的资源, Http/version-number 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当使用的是"GET" 方法的时候, body是为空的。
5.1.2、Response
5.2 状态码
Response 消息中的第一行叫做状态行,由HTTP协议版本号, 状态码, 状态消息 三部分组成。
状态码用来告诉HTTP客户端,HTTP服务器是否产生了预期的Response.
HTTP/1.1中定义了5类状态码, 状态码由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
1XX —— 提示信息,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继续处理
2XX —— 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 —— 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
4XX —— 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 —— 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响应码说明:
200:响应成功,这表明该请求被成功地完成,所请求的资源发送回客户端
302:重定向,新的URL会在response 中的Location中返回,浏览器将会自动使用新的URL发出新的Request
304:代表上次的文档已经被缓存了, 还可以继续使用,例如打开博客园首页, 发现很多Response 的status code 都是304
[提示: 如果你不想使用本地缓存可以用Ctrl+F5 强制刷新页面]
400 : 客户端请求与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3: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找不到网页,请求的资源不存在
500 : 服务器发生了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6、 常用功能
6.1 监听HTTPS
6.3 模拟各类场景
通过GZIP压缩,测试性能
模拟Agent测试,查看服务端是否对不同客户端定制响应
模拟慢速网络,测试页面的容错性
禁用缓存,方便调试一些静态文件或测试服务端响应情况
6.4 Compare(对比文本)
Fiddler中设置断点修改Response跟断点修改Request用法差不多。
参考文档: http://www.cnblogs.com/FounderBox/p/4653588.html?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http://kb.cnblogs.com/page/13036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