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ID常用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2.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
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
压力P: P=30~70%,T=24~180s,
液位L: P=20~80%,T=60~300s,
流量F: P=40~100%,T=6~60s。[1]
比例增益
变频器的 PID 功能是利用目标信号和反馈信号的差值来调节输出频率的,一方面,我们希望目标信号和反馈信号无限接近,即差值很小,从而满足调节的精度: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调节信号具有一定的幅度,以保证调节的灵敏度。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事先将差值信号进行放大。比例增益 P 就是用来设置差值信号的放大系数的。任何一种变频器的参数 P 都给出一个可设置的数值范围,一般在初次调试时, P 可按中间偏大值预置.或者暂时默认出厂值,待设备运转时再按实际情况细调。
积分时间
如上所述.比例增益 P 越大,调节灵敏度越高,但由于传动系统和控制电路都有惯性,调节结果达到最佳值时不能立即停止,导致“超调”,然后反过来调整,再次超调,形成振荡。为此引入积分环节 I ,其效果是,使经过比例增益 P 放大后的差值信号在积分时间内逐渐增大 ( 或减小 ) ,从而减缓其变化速度,防止振荡。但积分时间 I 太长,又会当反馈信号急剧变化时,被控物理量难以迅速恢复。因此, I 的取值与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小时,积分时间应短些;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大时,积分时间应长些。
微分时间
微分时间 D 是根据差值信号变化的速率,提前给出一个相应的调节动作,从而缩短了调节时间,克服因积分时间过长而使恢复滞后的缺陷。D 的取值也与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小时,微分时间应短些;反之,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较大时, 微分时间应长些。
调整原则
PID 参数的预置是相辅相成的,运行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细调:被控物理量在目标值附近振荡,首先加大积分时间 I ,如仍有振荡,可适当减小比例增益 P。被控物理量在发生变化后难以恢复,首先加大比例增益 P ,如果恢复仍较缓慢,可适当减小积分时间 I ,还可加大微分时间 D。
请问如何用PID控制阀门的开合度?过程控制的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因此,对每种参数进行测量和调节不仅确保安全生产,还提高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控制中,控制阀是很常见的控制元件。作用是什么?由定位器发出控制信号,来改变被调参数,使被调参数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从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PID液位调节阀控制
这个控制系统有四个环节,PID控制器、调节阀、被控对象(容器)、检测变送器(液位计),从而构成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
其中核心环节是PID控制器,在连续时间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也成熟。因此,长期以来也就形成了经典的结构,参数整定方便、结构更换灵活,满足一般的控制要求是没任何问题的。
例如DCS控制系统就能够实现PID控制阀门的开合度。
上图就是用DCS组态做的一个液位单回路组态,它就是PID液位控制器。然后再把液位变送器的模拟量输入组态做好即可。上图中的回路1位号可以自行定义,是控制液位就是LIC后面连接数字,是温度控制就是TIC后面连接数字。代表的是某某指示控制器,例如LIC就是液位指示控制器。回路1输入是检测变送器的模拟量输入位号,输出位号是模拟量输出位号。
因此,只要把液位单回路组态好了,然后编译下载即可,在监控画面就能够看到组态好的 *** 作界面。在 *** 作界面里面有手自动、PID、报警设置、手工置值等功能。如果是手动控制,其实与PID没有任何关系,只有自动控制才与阀门有关。这里关键的是PID参数整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被调参数是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所以,PID参数没有整定好,投自动是无法进行的,于是不得不用手动控制阀门开合度。
PID控制过程,就是现场的液位变送器不断的给PID控制器反馈信号,然后根据工艺要求的值与反馈过来的值做差,差值大于零它就发出控制指令使调节阀开合度大点,差值小于零它就发出控制指令使调节阀开合度小点。因此,能否使液位控制精准,不光是PID控制器的功劳,还离不开检测变送器的功劳,现场液位变送器测量不准那么自动控制肯定也不精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