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rogram Files/IBM/Rational/SDP/6.0/runtimes/base_v6/profiles/default/config
2).wsc扩展名(或文件夹为*.wsc)为websphere config目录
3).wsi扩展名文件为配置instance信息,在该XML文件中,指向对应的*.wsc目录
4).数据源等的配置在resources.xml中,包括JNDI名字,数据库名等,数据源大概位置:
<factories xmi:type="resources.jdbc:DataSource" xmi:id="DataSource_1158914595562" name="数据源 1" jndiName="utan" description="New JDBC Datasource" category="" authDataAlias="utan"...>
数据库名字,TLCB 为数据库名:
<resourceProperties xmi:id="J2EEResourceProperty_1158914595564" name="databaseName" type="java.lang.String" value="TLCB" description="This is a required property. The database name. For example, enter sample to make your Data Source point to jdbc:db2:sample." required="true"/>
数据库用户名信息连接到security.xml文件中,如:
<authDataEntries xmi:id="JAASAuthData_1158914595609" alias="utan" userId="utan" password="{xor}Kis+MQ=="/>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安装软件包。
2).修改系统参数。
3).配置DNS。
4).配置HOSTS。
5).创建组、用户和目录。
6).设置环境变量。
7).配置SSH用户等效性。
8).配置时间同步服务。
9).安装cuvqdisk包。
10).CVU验证安装环境。
11).创建ASM磁盘。
2.安装Oracle软件和创建数据库。
这个步骤就是开始安装Oracle软件(Grid、Database等),如果前面的工作做到位,那么这一步是非常easy的工作。软件安装完成之
后,通过dbca命令来创建数据库。Oracle软件的安装主要分为三步,分别是:拷贝软件、执行脚本(root.sh等)、执行后续的配置工作。
3.数据库创建完成后的配置工作。
这步同样是非常重要,大部分工程师都会忽略这步,或简单做做,下面以个人经验讨论这步应该完成的工作。
1).尝试重启服务器,观察数据库是否能够正常的自动启动。
2).数据库数据文件大小的调整(数据文件、Redo文件大小及个数,临时文件)。
3).修改数据库为归档模式。
4).执行数据库全库备份。
5).配置备份策略。
6).修改 *** 作系统级别的优化参数(例如,Hugepage等)。
7).修改数据库级别的参数(例如,SGA、PGA、session数、process数等)
8).调整应用连接池等配置。
9).RAC特性测试(例如,负载均衡、Failover)。
修改错误。was修改dm配置文件时,需要按照规则修改,否则就会修改错误导致出现ear字样。解决方法如下。1、首先打开was软件。
2、其次将错误的修改删掉。
3、最后按照规则正确更改就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