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斯伯格揭露真相
1971年6月,《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报纸披露了一批描写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国防部绝密文件。这些文件是由一名国防部官员丹尼尔·艾尔斯伯格透露给外界的。在文件公布之前,美国政府曾试图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文件的发表,但未果。这就是美国政治史和新闻史上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这批国防部的绝密档案表明,美国政府在越战初期就采取蒙蔽、欺骗公众的行径以获取人们对越战的支持,以后这些手段更是成了政府的家常便饭。这种欺骗行径引起了早已强烈不满的美国民众更加高涨的反战情绪。
艾尔斯伯格博士是1964年作为哈佛校友被助理国防部长约翰·麦克诺顿选中担任其特别助理的。进入五角大楼工作后,他从事印度支那战争问题的研究,同时为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麦克诺顿撰写演讲稿。1965年,艾尔斯伯格去越南实地考察。这次考察改变了艾尔斯伯格对战争的一贯看法。1967年返回美国时,他已变成了一位主和派。与此同时,他受命参与编写一部有关美国入侵印度支那战争始末的多卷本五角大楼《秘史》,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了许多绝密档案,并有时间思考美国在越南的教训。1968年,艾尔斯伯格开始公开发表反战言论。为此,他不得不辞掉了华盛顿的工作。
从1970年开始,艾尔斯伯格试图说服国会反战派议员向尼克松政府挑战,以早日结束越战,但他的努力四处碰壁。正如当时的主和派头面人物之一乔治·麦戈文参议员一样,虽然这些议员反对战争,但谁也不准备拿自己的政治前途作为赌注,同以总统为首的主战派斗争,而只不过是做出些姿态以应付选民、顺应民意。正如他们其中一位所言,他们想进的“是白宫,而不是监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正义感的艾尔斯伯格不得不铤而走险,向新闻媒体揭露真相。
一九六九年,美国国防部编写了一份关于越战的绝密报告,总共七千页,分为四十七卷,一共只印了十五份,全部加了编号,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级别。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五角大楼文件”。一九七一年,其中一个能够接触到文件的人,把文件复印后交给了《纽约时报》。《纽约时报》精心策划了一番,从六月十三日开始连载“五角大楼文件”,每天整整六个版面,预计共十天。
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震惊了。国防部和司法部立即要求报纸停止连载,说这是对国家安全至关紧要的高度机密资料,违反了美国刑法中的《反间谍法》。《纽约时报》立即发表声明,断然拒绝了国防部和司法部的要求,继续连载,并且在报纸上公开宣布:政府要求本报停止发表机密文件,遭到本报断然拒绝。
在美国国防部压力下,美国司法部紧急起诉《纽约时报》,希望阻止《纽约时报》继续连载。这里有一个搞笑的细节,美国司法部副部长半夜三更开车出去,找到附近的警察局,为证据文件盖章公证。 第三天,法庭紧急开庭。第一次法庭辩论开始,法庭上挤满了各个媒体的记者(看来美国连这种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审理,也是公开的)。司法部指控说,这样发表国防部秘密文件,会严重伤害美国的外交关系和国家利益。所以,至少应该命令《纽约时报》稍微延迟发
表这份绝密文件。《纽约时报》反对,说对出版物内容作“预检”(censor,也译为“新闻检查”),是违法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人都会在办公的时候用到WPS这个软件,在用到WPS这个软件的时候会觉得我们不管是修改文档还是新建文档都会变的十分的方便,而且WPS在移动端使用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接收文档,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文档进行相关的修改。作为一个文档修改软件WPS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客户的隐私,如果不能够保障客户的隐私,那么对客户而言就是一个不安全的软件。据新闻报道,有人在网络上发信息称,自己的终端文件被WPS删除,所以猜测WPS有访问和侵犯他人隐私的嫌疑。
很多网友在听到这样一个事情的时候,内心都觉得十分的惊讶,因为对于很多上班族以及学生党来说,WPS是手机上最靠谱的一个文档阅读器。如果他被PS真的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WPS这个软件的用户使用率下降很多。在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之后,WPS也针对于此事展开了细致的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WPS正式对此事进行了相关的回应。
WPS团队负责人在调查这件事情之后,认为用户的说法存在缺陷。当事者在发送了一个不可由他人编辑的文件之后,他人显示文件不可打开,所以当事人认为WPS删除了自己手机终端的文件。这件事情让当事者认为WPS这个软件侵犯了自己的个人隐私,所以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其实WPS这个软件从本质上没有任何侵犯用户者隐私的问题,仅仅是当事人在分享私密文件链接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所闹出了一场乌龙。
希望各位网友在面对一些有争议的事情的时候,能够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他人误导,也不要随意的在网络上抨击一个团队和一个软件,否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个软件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