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BIOS设置的具体 *** 作方法如下:
1.开机按F2进入BIOS设置界面
用小键盘方向键选择第二项Devices(设备)
设备菜单下比较常用的一般是:
USB setup(USB菜单)
ATA Drive setup(ATA菜单)
Network setup(网络菜单)
2.USB setup(USB菜单)设置:
选择USB setup回车
在菜单中可以选择打开或关闭前置和后置USB接口
也可以选择单独关闭某个USB接口(根据自己需求设置即可)
front USB ports(前置)
rear USB ports(后置)
例如要关闭前置USB接口则选择front USB ports项回车,再选择Disabled(关闭)
3.ATA菜单设置:
选择ATA Drive setup回车进入
这里Configure SATA as回车可以看到有IDE和SATA两个接口模式
IDE和SATA的区别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一般情况下XP系统用的是IDE,win7以上用的是SATA,如果搞错有可能会开机报7B蓝屏错误。
4.网络菜单设置:
选择Network setup回车进入
选择Boot agent回车
在3个选项中选择Disabled关闭网络代理
这样做的原因是:电脑开机自检时可以直接跳过代理检测而减少开机时间
拓展资料: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词,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在IBM PC兼容系统上,是一种业界标准的固件接口。 [1] BIOS这个字眼是在1975年第一次由CP/M *** 作系统中出现。 [2] BIOS是个人电脑启动时加载的第一个软件。
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CMO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此外,BIOS还向作业系统提供一些系统参数。系统硬件的变化是由BIOS隐藏,程序使用BIOS功能而不是直接控制硬件。现代作业系统会忽略BIOS提供的抽象层并直接控制硬件组件。
1.一般来说,想要进入BIOS设置非常简单,如果你是刚装好机器,首次开机,或者是更换了CPU等硬件,都会自动进入到BIOS设置界面,这是为了让你根据当前硬件来调整合适的BIOS设置,防止损坏。
2.简单模式的BIOS页面
目前的新主板都配置了图形化的支持鼠标 *** 作的BIOS程序,比如上图这种图形化BIOS。
3.BIOS设置快捷键
上图是华硕主板的BIOS快捷键,想要快速进行BIOS设置都是依靠这个。
4.加载最佳化默认设置
这几个单词大家一定要眼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设置BIOS页面,并且也不准备努力了解每一个选项,只需要按动加载最佳化默认设置的快捷键然后OK就好,这款主板是F5(有些主板会是F3或F6),BIOS会自动根据你当前的处理器等设备进行自动设置,默认的预设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的情况。
5.Extreme Tweaker选项卡
开机按F2进入BIOS设置界面
用小键盘方向键选择第二项Devices(设备)
设备菜单下比较常用的一般是:
USB setup(USB菜单)
ATA Drive setup(ATA菜单)
Network setup(网络菜单)
USB setup(USB菜单)设置:
选择USB setup回车
在菜单中可以选择打开或关闭前置和后置USB接口
也可以选择单独关闭某个USB接口(根据自己需求设置即可)
front USB ports(前置)
rear USB ports(后置)
例如要关闭前置USB接口则选择front USB ports项回车,再选择Disabled(关闭)
ATA菜单设置:
选择ATA Drive setup回车进入
这里Configure SATA as回车可以看到有IDE和SATA两个接口模式
IDE和SATA的区别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一般情况下XP系统用的是IDE,win7以上用的是SATA,如果搞错有可能会开机报7B蓝屏错误。
网络菜单设置:
选择Network setup回车进入
选择Boot agent回车
在3个选项中选择Disabled关闭网络代理
这样做的原因是:电脑开机自检时可以直接跳过代理检测而减少开机时间
进入电脑BIOS设置的方法为:在电脑开机的时候按下F2键位即可,具体的 *** 作流程如下:
1、在电脑键盘上找到电源键,按下将电脑开机。
2、之后点击进入到开机启动程序,加载开机动画。
3、之后,找到键盘上的F2键位,并按下F2键位。
4、之后即可成功进入到电脑的bios界面。
注意事项:
电脑的bios设置界面中,可以进行电脑的相关设置 *** 作,完成设置 *** 作之后,记得保存设置后,在退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