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怎么分类

废品怎么分类,第1张

分类如下:

一、废金属:

【磷铜、红铜、白铜、紫铜、青铜(62#、65#)、黄铜、漆包线铜、铜屑、铝、不锈钢(316.316L.304.301.202)、不锈铁、锌合金(渣)、铅、工业铁、镀金、镀银制品等废五金废有色金属回收】

二、废电子:

【电子脚、含银锡、无铅锡、含铅锡、锡渣、锡条、锡线、锡灰、锡膏、线路板、IC、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充电器、废电缆电线、电阻、等废电子回收】

三、废塑料

【废蜡烛、亚加力、硅胶、尼龙、菲林、吸塑、赛钢、475、ABS、PS、PP、PC、PVC、PCDVD光盘料、PU、PA尼龙、POM赛钢、PS、PP、PET、PCB板等废塑料废件回收】

四、废 钴:

【钴粉、钴酸锂、镍钴酸锂、铝钴纸、电池正极片、负极片、电池正极边料、42#冲边料、79#冲边料、电镀阳极料等废品回收】

五、废电池:

【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池、锂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摄录机电池、数码相机电池、PDA电池、对讲机电池等废电池回收】

六、废 镍:

【电解镍、镍边料、电铸镍、电池导电镍片、发泡镍、镍带、电池导电镍片、镍纸、镍箔、镍网、含镍合金、镍光盘、废镍锡珠、废镍珠、单晶硅片、亚镍粉等废料回收】

七、废硅片:

【废单晶硅、多晶硅、籽晶、破碎硅片、光刻片、蓝膜片、太阳能电池片、边皮硅材料、电池片、硅棒、硅头尾料、硅晶圆、IC级硅片、裸片等废硅片回收】

八、贵金属:

【镀金、金水、银靶、镀银、镍、铑、钯、铂 ,钴、钨钢、钛、等贵金属废料回收】

九、废纸

【白色废纸 ,书籍、杂志废纸 ,旧新闻纸,纸箱与纸板废纸 ,纸袋废纸和牛皮纸纸,混合度纸】

十、废玻璃【平板废玻璃、 压花废玻璃、中空废玻璃、钢化废玻璃、夹丝废玻璃、高性能中空废玻璃、玻璃马赛克、夹层废玻璃、有机废玻璃、无机废玻璃、磨砂废玻璃、防火废玻璃、防d废玻璃、特种废玻璃】

十一、废水

分类

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分为: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有机废水、兼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和仅受热污染的冷却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可分为造纸废水、纺织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冶金废水、炼油废水等。

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铬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可回收垃圾是指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类(报纸、杂志、纸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利乐包装、饮料瓶等。

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种,但由于道路果壳箱不应投放厨房垃圾,所以果壳箱中的不可回收垃圾即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其中有害垃圾指的是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如:电池、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旧小家电、废打印机墨盒、硒鼓等。

其他垃圾是对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房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贝壳、烟头、灰土等。

扩展资料:

废品规格

废品按其不符合原定规格或技术标准的程度,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可不可修复的废品。可修复废品,指废品经过修复可以使用。

而且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不可修复的废品指废品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废品损失,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减去废品可回收残值后的报废损失、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包括退回废品时所支付的运杂费等,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不包括在废品损失之内。

可修复废品的损失一般与合格产品发生的费用一样,先根据材料费用、工资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分配表借记“废品损失”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核算

为了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可在“基本生产”账户下设置“废品损失”明细账户组织核算。借方登记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贷方登记应从废品成本中扣除的回收废料的价值。该账户借贷双方上述内容相抵后的差额,即为企业的全部废品净损失。

其中对应由过失人负担的部分,则从其贷方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借方,及时要求赔偿;其余废品净损失,应该全部归由本期完工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列入“废品损失”项目。

即从“基本生产─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产品”账户的借方,结转后的“基本生产─废品损失”账户应无期末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废品

楼主是需要模具这方面资料吧,别的不多,就塑胶模具相关的资料还有一些我来粘贴上来:

迄今为止,已见报道的树脂种类达到上万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不下千余种。塑料材料的选用就是在众多的树脂品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种。初看起来,可供我们选择的塑料品种太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树脂品种都获得了具体应用。我们所指的塑料材料的选用,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在常用的树脂品种中选用。

塑料材料的选用原则:

一.塑胶材料的适应性

1.各种材料的性能比较

2.不宜选用塑料的条件

3.选 用塑料的适宜条件。

二.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

1.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

a.塑料制品的受力情况

b.塑料制品的电性能

c.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求;

d.塑料制品的渗透性要求

e.塑料制品的透明性要求

f.塑料制品的外观要求。

2.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

a.环境温度

b.环境湿度

c.接触介质

d.环境的光、氧及辐射.

三.塑料的加工性能

1.塑料的可加工性

2.塑料的加工成本

3.塑料加工的废料.

..105.................. 四.塑料制品的成本

1.塑料原料的价格

2.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3.塑料制品的维护费用.

五.塑料原料的来源。

...........................................................................

在实际选用过程中,有些树脂在性能上十分接近,难分伯仲。究竟选择哪一种更为合适?需要多方考虑、反复权衡,才可以确定下来。因此说塑胶材料的选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遵循的规律并不十分明显。有一点需提醒大家特别注意,从各种书刊上引用的塑料材料性能数据,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这些条件可能与实际工作状态差别较大。如不吻合则要将所引数据转换成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或按实际条件重新测定。

面对一个要开发制品的设计图纸,选材应遵循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可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其次,如果确定可用塑料材料来制造,究竟选用那种塑料材料是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因素。(按上述选用原则考虑)

根据产品精度选择塑料材料:

不同塑料材料对应的产品精度

精度等级 可用塑料材料品种

1级 无

2级 无

3级 PS ABS PMMA PC PSF PPO PF AF EP UP F4 UHMW

PE 30%GF增强塑料等,其中以30%GF增强塑料的精度最高.

4级 PA类 氯化聚醚 HPVC等

5级 POM PP HDPE等

6级 SPVC LDPE LLDPE等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 马丁耐热温度和维卡软化点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

迄今为止,已见报道的树脂种类达到上万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不下千余种。塑料材料的选用就是在众多的树脂品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种。初看起来,可供我们选择的塑料品种太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树脂品种都获得了具体应用。我们所指的塑料材料的选用,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在常用的树脂品种中选用。

塑料材料的选用原则:

一.塑胶材料的适应性

1.各种材料的性能比较

2.不宜选用塑料的条件

3.选 用塑料的适宜条件。

二.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

1.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

a.塑料制品的受力情况

b.塑料制品的电性能

c.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求;

d.塑料制品的渗透性要求

e.塑料制品的透明性要求

f.塑料制品的外观要求。

2.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

a.环境温度

b.环境湿度

c.接触介质

d.环境的光、氧及辐射.

三.塑料的加工性能

1.塑料的可加工性

2.塑料的加工成本

3.塑料加工的废料.

..105.................. 四.塑料制品的成本

1.塑料原料的价格

2.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3.塑料制品的维护费用.

五.塑料原料的来源。

...........................................................................

在实际选用过程中,有些树脂在性能上十分接近,难分伯仲。究竟选择哪一种更为合适?需要多方考虑、反复权衡,才可以确定下来。因此说塑胶材料的选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遵循的规律并不十分明显。有一点需提醒大家特别注意,从各种书刊上引用的塑料材料性能数据,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这些条件可能与实际工作状态差别较大。如不吻合则要将所引数据转换成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或按实际条件重新测定。

面对一个要开发制品的设计图纸,选材应遵循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可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其次,如果确定可用塑料材料来制造,究竟选用那种塑料材料是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因素。(按上述选用原则考虑)

根据产品精度选择塑料材料:

不同塑料材料对应的产品精度

精度等级 可用塑料材料品种

1级 无

2级 无

3级 PS ABS PMMA PC PSF PPO PF AF EP UP F4 UHMW

PE 30%GF增强塑料等,其中以30%GF增强塑料的精度最高.

4级 PA类 氯化聚醚 HPVC等

5级 POM PP HDPE等

6级 SPVC LDPE LLDPE等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 马丁耐热温度和维卡软化点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

常用塑料的耐热性能(未经改性的)

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 ------------马丁耐热

HDPE -----------------80-------------------------120 ------------------------\

LDPE-------------------50--------------------------95--------------------------\

EVA---------------------\---------------------------- 64-------------------------\

PP........................102........................110........................\

PS........................85............................. \

PMMA...................100..........................120...................... \

PTFE.....................260..........................110.......................\

ABS.......................86...........................160......................75

PSF.......................185..........................180.....................150

POM.......................98............................141.....................55

PC.........................134.............................153...................112

PA6.......................58..............................180....................48

PA66......................60..............................217................... 50

PA1010..................55..............................159.....................44

PET........................70..............................\........................80

PBT........................66..............................177....................49

PPS........................240.............................\........................102

PPO.......................172..............................\........................110

PI...........................360........................... 300..................... \

LCP........................315..............................\ .........................\

耐热塑料的选用原则:

1.考虑耐热性高低

a.满足耐热性即可,不要选择太高,太高会造成成本的提高;

b.尽可能选用通用塑料改性。耐热类塑料大都属于特种塑料类,

其价格都很高而通用类塑料的价格都比较低;

c.尽可能选用耐热改性幅度大的通用塑料。

2.考虑耐热环境因素

a.瞬时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

b.干式耐热或湿式耐热

c.耐介质腐蚀性

d.有氧耐热或无氧耐热

e.有载耐热和无载耐热.

大家一定对上面的温度觉得奇怪,怎么PA PBT料的热变形温度那么低呢?

其实PA PBT如果不进行耐热改性,其耐热性能是很差的.

下面具体介绍一些塑料经耐热改性后的耐热性能对比例子.

一.塑料的填充耐热改性:在所有填料中,除有机料外,大部分无机矿物填料

都可明显提高塑料的耐热温度.常用的耐热填料有:碳酸钙 滑石粉 硅灰石

云母 锻烧陶土 铝矾土及石棉等. 且填料的粒度越小,改性效果越好.

a.纳米级填料:

PA6填充5%纳米蒙脱土,其热变形温度可由70度提高到150度

PA6填充10%纳米海泡石,其热变形温度可由70度提高到160度

PA6填充5%合成云母,其热变形温度可由70度提高到145度

b.常规填料:

PBT填充30%滑石粉,其热变形温度可由55度提高到150度

PBT填充30%云母,其热变形温度可由55度提高到162度

二.塑料的增强耐热改性

用增强改性的方法提高塑料的耐热性效果比填充还好,常用的耐热纤维主要有:石棉纤维 玻璃纤维 碳纤维 晶须 聚

1.结晶型树脂经30%玻璃纤维增强耐热改性.

PBT的热变形温度由66度提高到210度.

PET的热变形温度由98度提高到238度.

PP的热变形温度由102度提高到149度.

HDPE的热变形温度由49度提高到127度.

PA6的热变形温度由70度提高到215度.

PA66的热变形温度由71度提高到255度.

POM的热变形温度由110度提高到163度.

PEEK的热变形温度由230度提高到310度.

2.非结晶树脂经30%玻璃纤维增强耐热改性.

PS的热变形温度由93度提高到104度.

PC的热变形温度由132度提高到143度.

AS的热变形温度由90度提高到105度.

ABS的热变形温度由83度提高到110度.

PSF的热变形温度由174度提高到182度.

MPPO的热变形温度由130度提高到155度.

三.塑料共混耐热改性

塑料共混提高耐热性即在低热树脂中混入高耐热性树脂从而提高其耐热性.

这种方法虽然耐热性提高幅度不如添加耐热改性高,但其优点是在提高耐

热性同时基本不影响其原有其他性能.如:

ABS/PC 热变形温度可由93度提高到125度

ABS/PSF(20%) 热变形温度可达115度

HDPE/PC(20%) 维卡软化点可由124度提高到146度.

PP/CaCo3/EP 热变形温度可由102度提高到150度

四.塑料交联耐热改性

塑料交联提高耐热性常用于耐热管材和电缆方面.如:

1.HDPE经过硅烷交联处理后,其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70度增加到90~110度.

2.PVC经过交联后,其热变形温度可由原来的65度增加到105度.

透明塑料的具体选用

一.日用透明类材料:

1.透明膜类:包装用PE PP PS PVC及PET等,农用PE PVC及PET等

2.透明片 板类:用PP PVC PET PMMA及PC等

3.透明管类:用PVC PA等

4.透明瓶类:用PVC PET PP PS及PC等.

二.照明器材类材料:主要用作灯罩,常用PS 改性PS AS PMMA及PC?

三.光学仪器类材料

1.硬质镜体主要用CR-39和J.D两种

2.隐形眼镜常用HEMA

四.玻璃类材料

1.交通玻璃常用PMMA和PC两种

2.建筑玻璃常用PVF和PET.

五.太阳能材料:常用PMMA PC GF-UP FEP PVF及SI等

六.光纤材料:芯层用PMMA或PC,包覆层为含氟烯烃聚合物 含氟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七.光盘材料:常用PC PMMA

八.透明封装材料

表面增硬的PMMA FEP EVA EMA PVB等

不同用途的壳体具体选料:

1.电视机壳体:小型的选改性PP中型的选改性PP HIPS

ABS及PVC/ABS合金大型的选ABS.

2.电冰箱的门胆和内胆:常用HIPS板 ABS板及HIPS/ABS复合板

目前以ABS为主,只有海尔冰箱用改性HIPS.

3.洗衣机:内桶和盖板等常用PP,少量用PVC/ABS合金.

4.空调器:用增强ABS AS PP

5.电风扇:用ABS AS GPPS

6.吸尘器:用ABS HIPS 改性PP

7.电熨斗:非耐热型用改性PP,耐热用ABS PC PA PBT等

8.微波炉和电饭煲:非耐热用改性PP和ABS耐热型用PES PEEK PPS LCP等

9.收音机 录音机 录像机:用ABS HIPS等

10.电话机:用ABS HIPS 改性PP PVC/ABS等.

我国以ABS为主,美国以PVC/ABS为主.

常用透明塑料的特性及注塑工艺

透明塑料必须有高透明度,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抗冲击,耐热件要好,耐化学性要优,吸水率要小,只有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能满足透明度的要求而长久不变,常用的透明塑料有: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俗称亚加力或有机玻璃,代号PMMA),

2.聚碳酸酯(代号 PC),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代号 PET),

4.透明尼龙,

5.AS(丙烯睛一苯 乙烯共聚物),

6.聚砜(代号PSF).

1)性能比较

材料\性能 透明度J/m2 热形温度℃ 收缩率

PMMA 92 95 0.5

PC 90 137 0.6

PET 86 120 2

般要求的制品仍以选用PMMA为主,而PET由于要经过拉伸才能得到好的机械性能,所以多在包装、容器中使用。

2)注塑过程中工艺特性

i.PMMA的工艺特性

PMMA粘度大,流动性稍差,因此必须高料温、高注射压力注塑才行,其中注射温度的影响大于注射压力,但注射压力提高,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收缩率。注射温度范围较宽,熔融温度为160℃,而分解温度达270℃,因此料温调节范围宽,工艺性较好。故改善流动性,可从注射温度着手。冲击性差,耐磨性不好,易划花,易脆裂,故应提高模温,改善冷凝过程,去克服这些缺陷。

ii.PC的工艺特性

PC粘度大,融料温度高,流动性差,回此必须以较高温度注塑(270-320T之间),相对来说料温调节范围较窄,工艺性不如PMMA。注射压力对流动性影响较小,但因粘度大,仍要较大注射压力,相应为了防止内应力产生,保压时间要尽量短。收缩率大,尺寸稳定,但产品内应力大,易开裂,所以宜用提高温度而不是压力去改善流动性,并且从提高模具温度,改善模具结构和后处理去减少开裂的可能。当注射速度低时,浇口处易生波纹等缺陷,放射咀温度要单独控制,模具温度要高,流道、浇口阻力要小。

iii.PET的工艺特性

PET成型温度高,且料温调节范围窄(260-300℃),但熔化后,流动性好,故工艺性差,且往往在射咀中要加防延流装置。机械强度及性能注射后不高,必须通过拉伸工序和改性才能改善性能。模具温度准确控制,是防止翘曲。变形的重要回素,回此建议采用热流道模具。模具温度官高,否则会引起表面光泽差和脱模回难。

3)透明塑料件的缺陷和解决办法

i.银纹:由充模和冷凝过程中,内应力各向异性影响,垂直方向产生的应力,使树脂发生流动上取向,而和非流动取向产生折光率不同而生闪光丝纹,当其扩展后,可能使产品出现裂纹。除了在注塑工艺和模具上注意外,最好产品作退火处理。如PC料可加热到160℃以上保持3-5分钟,再自然冷却即可。

ii.气泡:由于树脂内的水气和其他气体排不出去,或因充模不足,冷凝表面又过快冷凝而形成“真空泡”。

iii.表面光泽差:主于模具粗糙度大,另一方面冷凝过早,使树脂不能复印模具表面的状态,所有这些都使其表面产牛微小凹凸不平,而使产品失去光泽。

iv.震纹:是指从直浇口为中 心形成的密集波纹,其原因因熔体粘度过大,前端料已在型腔冷凝,后来料又冲破此冷凝面,而使表面出现震纹。

v.泛白,雾晕:主要由于在空气中灰尘落入原料中或原料含水量太大而引起的。

vi.白烟,黑点:主要由于塑料在机筒内,因局部过热而使机筒树脂产生分解或变质而形成

塑胶受力制品用原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1.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及模量:这几种性能较好的塑料品种有 POM PA PC PPO

PSF及PI等,以及相应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PET PBT PP等的玻璃纤维增强

材料.

2.冲击强度:以PC为最好,POM PPO PSF等次之,PP HPVC PA6 PA66 氯化聚醚

等品种的低温脆性大.

3.耐蠕变性:热固性塑料的耐蠕变性能好于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PC PPO

PSF PI及PAR的蠕变性较好,而ABS PA HPVC POM的耐蠕变性不好.

4.耐疲劳性:几种塑料的耐疲劳性大小为 POM>PBT PET>PA66>PA6>PP,

纯PC的耐蠕变性不好,但玻璃纤维增强后可大幅度增高,接近POM.

5.尺寸稳定性 PC PPO PSF PI PAR PES PPS的尺寸稳定性好,可适用于三级

以上精度的塑料制品选用而PA POM以及高结晶性塑料的尺寸稳定性都

不高,只适用于五级以下精度的塑料制品选用.

上述塑料品种在进行增强改性后,相关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模量 耐蠕变性 耐疲劳性及尺寸精度都大幅度甚至成倍增加.如POM

PA PPO PC PET PBT PP PSF PPS等塑料用30%玻璃纤维增强后,其拉伸强度

都增加一倍以上,原来不属于工程塑料的PP PET PBT经增强后可变成工程塑料

再如PA经30%玻璃纤维增强后,其耐蠕变性提高四倍又如PC经30%玻璃纤维

增强后,其耐蠕变性提高5~7倍,耐疲劳性提高5倍.因此,在选材时要注意有的

塑料品种虽纯树脂性能达不到要求,但改性后有可能完全满足需要.

对有的受力制品除上述性能外,还要考虑耐热性 耐磨性 摩擦性 热膨胀系数

自润性及环境适应性(耐腐蚀性 耐应力开裂性 耐老化性)等性能.

ding 一 ding

DING

xin ku!

xiexie

来我把他做成word档了

便于大家参考

借花献佛

斑竹不反对吧!

谢谢整理!我是抽空一个一个字打的.而且还没打完,

所以无法一次提供word或PDF文档.-----By alexsung

附件 (该文件已经被下载 293 次)

怎么进不了呢?

一般

thank you

我也顶!

怎么forbidden了?能否给共享一下。谢了。

来我把他做成word档了

便于大家参考

借花献佛

斑竹不反对吧!

谢谢整理!我是抽空一个一个字打的.而且还没打完,

所以无法一次提供word或PDF文档.-----By alexsung

附件 (该文件已经被下载 497 次)

我顶

~~~~~~~~~~~~~~~~~~~~~~~~

能不能介绍一下他们价格

现在这个社会

都再COST DOWN

塑胶受力制品用原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1.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及模量:这几种性能较好的塑料品种有 POM PA PC PPO

PSF及PI等,以及相应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PET PBT PP等的玻璃纤维增强

材料.

2.冲击强度:以PC为最好,POM PPO PSF等次之,PP HPVC PA6 PA66 氯化聚醚

等品种的低温脆性大.

3.耐蠕变性:热固性塑料的耐蠕变性能好于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PC PPO

PSF PI及PAR的蠕变性较好,而ABS PA HPVC POM的耐蠕变性不好.

4.耐疲劳性:几种塑料的耐疲劳性大小为 POM>PBT PET>PA66>PA6>PP,

纯PC的耐蠕变性不好,但玻璃纤维增强后可大幅度增高,接近POM.

5.尺寸稳定性 PC PPO PSF PI PAR PES PPS的尺寸稳定性好,可适用于三级

以上精度的塑料制品选用而PA POM以及高结晶性塑料的尺寸稳定性都

不高,只适用于五级以下精度的塑料制品选用.

上述塑料品种在进行增强改性后,相关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模量 耐蠕变性 耐疲劳性及尺寸精度都大幅度甚至成倍增加.如POM

PA PPO PC PET PBT PP PSF PPS等塑料用30%玻璃纤维增强后,其拉伸强度

都增加一倍以上,原来不属于工程塑料的PP PET PBT经增强后可变成工程塑料

再如PA经30%玻璃纤维增强后,其耐蠕变性提高四倍又如PC经30%玻璃纤维

增强后,其耐蠕变性提高5~7倍,耐疲劳性提高5倍.因此,在选材时要注意有的

塑料品种虽纯树脂性能达不到要求,但改性后有可能完全满足需要.

对有的受力制品除上述性能外,还要考虑耐热性 耐磨性 摩擦性 热膨胀系数

自润性及环境适应性(耐腐蚀性 耐应力开裂性 耐老化性)等性能.

PC的表面硬度要高于PMMA,不易刮花.

另外,pc和PMMA价格谁高?

我也建议用pp,可耐温120度;

建议用PP

建议做成DOC或PDF的再上传

顶!!

我要做一加热的产品,用来蒸煮食物,有温控105度,用什么塑料最经济,最安全?

建议用PP料-----By alexsung

顶!!!

ndm_1003 wrote:

为什么没有BMC材料,它的特性又是什么

考我?

BMC是不常用的塑料,中文名:块状模塑料。

alexsung wrote: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 马丁耐热温度和维卡软化点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

常用塑料的耐热性能(未经改性的)

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 ------------马丁耐热

HDPE -----------------80-------------------------120 ------------------------\

LDPE-------------------50--------------------------95--------------------------\

EVA---------------------\---------------------------- 64-------------------------\

PP........................102........................110........................\

PS........................85............................105..................... \

PMMA...................100..........................120...................... \

PTFE.....................260..........................110.......................\

ABS.......................86...........................160......................75

PSF.......................185..........................180.....................150

POM.......................98............................141.....................55

PC.........................134.............................153...................112

PA6.......................58..............................180....................48

PA66......................60..............................217................... 50

PA1010..................55..............................159.....................44

PET........................70..............................\........................80

PBT........................66..............................177....................49

PPS........................240.............................\........................102

PPO.......................172..............................\........................110

PI...........................360........................... 300..................... \

LCP........................315..............................\ .........................\

为什么没有BMC材料,它的特性又是什么

我顶......

常用透明塑料的特性及注塑工艺

透明塑料必须有高透明度,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抗冲击,耐热件要好,耐化学性要优,吸水率要小,只有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能满足透明度的要求而长久不变,常用的透明塑料有: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俗称亚加力或有机玻璃,代号PMMA),

2.聚碳酸酯(代号 PC),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代号 PET),

4.透明尼龙,

5.AS(丙烯睛一苯 乙烯共聚物),

6.聚砜(代号PSF).

1)性能比较

材料\性能 透明度J/m2 热形温度℃ 收缩率

PMMA 92 95 0.5

PC 90 137 0.6

PET 86 120 2

般要求的制品仍以选用PMMA为主,而PET由于要经过拉伸才能得到好的机械性能,所以多在包装、容器中使用。

2)注塑过程中工艺特性

i.PMMA的工艺特性

PMMA粘度大,流动性稍差,因此必须高料温、高注射压力注塑才行,其中注射温度的影响大于注射压力,但注射压力提高,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收缩率。注射温度范围较宽,熔融温度为160℃,而分解温度达270℃,因此料温调节范围宽,工艺性较好。故改善流动性,可从注射温度着手。冲击性差,耐磨性不好,易划花,易脆裂,故应提高模温,改善冷凝过程,去克服这些缺陷。

ii.PC的工艺特性

PC粘度大,融料温度高,流动性差,回此必须以较高温度注塑(270-320T之间),相对来说料温调节范围较窄,工艺性不如PMMA。注射压力对流动性影响较小,但因粘度大,仍要较大注射压力,相应为了防止内应力产生,保压时间要尽量短。收缩率大,尺寸稳定,但产品内应力大,易开裂,所以宜用提高温度而不是压力去改善流动性,并且从提高模具温度,改善模具结构和后处理去减少开裂的可能。当注射速度低时,浇口处易生波纹等缺陷,放射咀温度要单独控制,模具温度要高,流道、浇口阻力要小。

先发这点楼主看用不用的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12025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